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雙月刊 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生物物理學報》由沈恂擔任主編,創刊于1985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辦的一本生物領域專業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
《生物物理學報》文題:要緊扣主題,并給出足夠的信息,切忌大而空;應不包含大家非熟知的縮略詞;中文題目不得超過50個漢字,英文題目不得超過140個字母(包括詞間空格)。
《生物物理學報》作者及單位署名:署名的作者和單位應是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結果負責的個人和單位。外國作者的姓名按姓前名后方式分寫,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中國作者姓名的英文寫法采用漢語拼音。署名的單位必須給出中、英文全稱,其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請在中文和英文腳注處注明通訊作者(即能夠對文章負完全責任的作者)的姓名、電話、傳真和E-mail地址。若對作者或單位署名進行修改,必須由通訊聯系人出具書面說明,并由全體作者簽名同意。
《生物物理學報》摘要:應簡明清晰地描述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文稿中報道的主要發現,應能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字數不得少于150個漢字,不得超過250個漢字。英文摘要應與中文對應,不得超過250個單詞。摘要中不要出現參考文獻序號。
關鍵詞:請選出3~5個關鍵詞,中、英文對應,分別在中英文摘要之后按其重要性排列,中間用分號間隔。關鍵詞應緊扣文章主題,盡可能使用規范的主題詞。
引言:敘述研究的目的及相關的國內外研究背景及現狀,明確提出本文要解決的科學問題,既能讓讀者了解所涉及領域目前的研究概況,又不要成為一篇文獻綜述,篇幅一般不超過1000字。
材料與方法:主要說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過程,使讀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既簡明扼要,又足夠完整。能使有專業能力的讀者根據所敘述的內容重復文稿中報道的實驗。在敘述實驗方法時,不能只引用文獻,而要扼要敘述作者采取的實驗方法和步驟,以及對所引用文獻的方法所做的改進。引用的文獻應是有方法描述的原始性論文。作者新建立的方法必須詳細敘述。
結果:盡可能利用圖、表說明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凡經多次重復實驗獲得的結果必須進行統計學分析,并注意數據有效數字的正確使用。
討論:應該由結果引申得出。討論應簡明扼要(不超過2000字),重點放在對實驗結果的解釋,而不是“結果”中內容的重復。討論中要指出所得結果與現有知識的關系,明確指出所報道的研究提供的新知識或新發現。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范圍包括:各種載體的正式出版物或正式出版物中收錄的文獻、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專利文獻。文中所引的參考文獻,作者均應閱讀過,對文獻的作者、題目、發表的刊物、年份、卷期號和起止頁碼等均應核實無誤。中文參考文獻需提供英文對照。
地址:北京朝陽區大屯路15號生物物理研究所內
郵編:100101
主編:沈恂
作者:韓卓 王超 王麗麗 續繁星 李媛 李曉宇 徐永平
作者:潘廣慧 高濤 鄭啟 廖奇
作者:王豪 肖清潔 楊蛟 杜林方
作者:萬振昆 任子健 郜倩倩 王盈 戴一凡
作者:武靈芝 劉偉 趙啟前 陳豪 劉玉棋
作者:李晉 郝長春 楊靜 王清輝 魁麗婷 姚麗娜 韓晶 孫潤廣
作者:--
年份 | 2013 | 2014 | 2015 |
被引次數 | 0.362903 | 0.420513 | 0.29932 |
影響因子 | 0.055556 | 0 | 0.074074 |
立即指數 | 90 | 57 | 27 |
發文量 | 451 | 458 | 425 |
被引半衰期 | 0.971175 | 0.954148 | 0.985882 |
引用半衰期 | 33.07778 | 31.08772 | 38.59259 |
期刊他引率 | 5.98 | 5.52 | 5.5 |
平均引文率 | 4.29 | 3.83 | 5.58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陽區大屯路15號生物物理研究所內,郵編:1001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