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主辦單位: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半年刊 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藏學學刊》由霍巍 石碩擔任主編,創刊于2005年,由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主管、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文化領域專業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
1、摘要只需簡明、準確地概述論文內容即可,不要增加注釋和評價性文字,以150-200字為宜,字體、字號為“楷體、五號”。
2、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示。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4、有參考文獻,專著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文獻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連續出版物題名,年,卷(期):頁碼。
5、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圖件應清晰美觀、圖例齊全,文中量和單位用法符合國家法定標準,公式應連續編碼,公式中出現的符號要加注釋。
6、正文統一使用Word文檔、通欄、宋體、五號字著錄。正文內出現的阿拉伯數字、英文(及其它西方文字)與英文參考文獻,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中文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不空格。
7、來稿請提供所有作者的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務),及第一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址。
8、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9、稿件內容求真務實,有行之有效的思路、探索、做法、經驗,有理論或實踐上創新,特色鮮明。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如三個月未見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置。
10、選題新穎,結構嚴謹,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語句簡明,語義確切,標點規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一環路南一段24號
郵編:610065
主編:霍巍 石碩
作者:張正為; 夏格旺堆; 呂紅亮; 索朗·秋吉尼瑪
作者:夏吾卡先
作者:張延清(華青道爾杰); 張子鵬
作者:李沛容
作者:范德康
作者:王瑞雷
作者:董曉榮
作者:何曉東
作者:徐法言
作者:康欣平
年份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被引次數 | 0 | 0 | 0.02 | 0.01 | 0.06 | 0.02 | 0.24 | 0.13 | 0.12 | 0.2 |
影響因子 | 0 | 0.03 | 0 | 0 | 0 | 0 | 0.03 | 0.03 | 0.05 | 0 |
立即指數 | 1 | 0.9 | 0.76 | 0.94 | 0.95 | 0.9 | 0.8 | 0.89 | 0.95 | 1 |
發文量 | 2 | 10 | 21 | 16 | 22 | 30 | 60 | 81 | 74 | 77 |
被引半衰期 | 12 | 9.88 | 11.08 | 8.3 | 11 | 11.83 | 8.63 | 9.25 | 14.75 | -- |
引用半衰期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期刊他引率 | 8.9 | 4.6 | 18.8 | 12.1 | 19 | 30.1 | 64.1 | 52.9 | 50.8 | 0 |
平均引文率 | 4 | 4.67 | 6.64 | 6.67 | 9.67 | 8.5 | 4.71 | 7.25 | 7.38 | 7.75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一環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