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園林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三個基礎
1綜合基礎綜合基礎
包括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等公共基礎課程的實驗環節,用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和發展潛力。
2學科基礎
學科基礎是由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中的實驗實踐環節所構成,使學生獲得學科的基本知識,掌握繪畫及表現技法、制圖方法、規劃設計方法、插花技法、園林植物認知方法、栽培養護技術、育種技術,具備進行城鎮綠化、園林建筑、園林植物造景等規劃設計及表達、城市園林工程施工與組織管理及園林植物的繁殖、栽培、養護、管理與應用的基本能力。
3職業基礎
1園林花卉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時數少,教學內容與應用實踐不甚匹配地方本科院校為推廣素質教育,適應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存在通識教育課時增加,專業課課時減少的現象。一些公辦院校如北京林業大學的園林專業園林花卉學單理論課時就有福建農林大學該課程學時理論是50、實驗20,實習7天,而其獨立學院東方學院該課程的理論學時為60、實驗10,實習10天。而一些高職院校如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園林專業的園林花卉學理論也有70學時,實踐1周。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該門課程的學時數僅為48,園林花卉學是一門內容繁多的綜合性課程,且隨著區域花卉產業的發展,內容更新快,面臨這樣一種“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急需調整教學內容。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服務于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園林花卉學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使學生掌握足夠的園林花卉材料,滿足于植物造景及景觀設計的需要。目前,北航北海學院園林花卉學選用的是北林劉燕主編的經典教材《園林花卉學》,主要由總論和各論組成,總論部分包括緒論、園林花卉分類、生態因子、栽培設施、園林花卉繁殖、園林花卉花期調控6部分,學時數為12,要求學生掌握園林花卉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各論部分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巖生花卉、室內花卉、蘭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漿植物、食蟲和蕨類植物9部分,學時數為36,要求學生能夠識別常見園林花卉種類500種以上,并掌握其觀賞特性、生態習性和園林用途。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園林花卉學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是要求學生能通過課程學習掌握足夠的園林花卉材料,花卉理論知識只需掌握了解。因此需調整總論和各論部分的學時數,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識別更多的園林花卉種類并能應用。
1.2課堂教學形式需調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學廣泛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圖片資料通過動態演示,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知,但是同時因為其信息量大,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忙于筆記,無暇思考,無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學生極易感到疲勞而失去興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便捷與直觀等優勢的同時還需要探索結合其他教學形式去彌補多媒體的弊端,來提高教學效果。
1.3實踐教學嚴重不足園林花卉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需要識別園林花卉種類,掌握其觀賞特點和園林用途,這些教學內容都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通過現場教學實踐,學生才能理論聯系實際更加直觀地掌握園林花卉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一般本科院校園林花卉學基本都會保證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實踐時間,而北海學院卻在2010屆制定的園林專業培養計劃中園林花卉學只有理論48學時,缺乏實踐教學對實現教學目標極其不利。
2林專業園林花卉學教學改革探討
2.1改革教學內容,調整總論和各論的比例遵循課程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園林花卉種類,更有效地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調整教學內容,總論和各論部分的課時數進行相應調整,總論部分由原來的12學時,壓縮到8學時,其中,緒論2學時,園林花卉分類2學時,生態因子1學時,園林花卉繁殖2學時,園林花卉花期調控1學時,栽培設施學生自學;各論部分由原來的36增加到40課時,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課時,宿根花卉6課時,球根花卉6學時,水生花卉4學時,巖生花卉2學時,室內花卉8學時,蘭科花卉4學時,仙人掌和多漿4學時,食蟲和蕨類4學時。通過調整,讓學生在了解、掌握園林花卉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掌握園林花卉種類。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選擇、有重點的增減,穿插新技術、新知識及新成果讓學生接觸到較為前沿的知識和設計方法,增長學識。結合地方特色,在各論的教學內容中,還會增加園林花卉應用形式的介紹,如近年出現的新的花卉品種和種類,新的節日用花等,應用于垂直綠化、花藝造型設計中焦點花等應用形式,讓學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與后續課程如《園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藝術》等的銜接。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更好地連貫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應用知識。
1樹種的起苗與運輸
我國植物種類繁多,在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方面,不同種類間的樹木也存在較大差異。有的樹木根系能力強勁,再生力強,種植成活率高,比如柳樹、榆樹、合歡、楊樹、槐樹等。而有的樹木對新環境適應能力較低,再生能力差,要想保證苗木栽培較高的成活率就需要帶土球移植栽培。土球的大小有一定要求。一般而言,喬木類帶的土球直徑要在枝干直接的7到10倍之間,灌木類帶的土球直徑要求為冠幅的三分之一。起苗要按照根系達到10倍干徑以上,根系完整,無劈裂和病蟲害的標準進行。樹種要用草繩捆好,每匝草繩間距為2至3厘米,務必捆綁牢固,防止松動。樹種裝車時,按照小型樹種人工裝車,大型樹種機械裝車的方式進行。為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損壞樹皮,吊帶與樹干間要用麻袋墊好。運輸距離較長時,應做好苗木保濕,在苗木上灑好水后用帆布遮蓋。
2樹種的栽培
2.1栽培
由于苗木的栽培有較強的時間要求,所以要科學制定栽植計劃。先按照工期要求確定工作人員的數量,在此基礎上確定每天栽培樹種的數量,盡可能地保證每天的任務量都能按時完成。對于當天沒有完成栽植的樹苗,要做好保濕、假植等保障措施。對于非植樹季節的樹木必須保證當天栽完。栽植樹苗時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要按照樹苗的習性和適應的環境進行栽種,和普通的造林模式不同,園林樹木在栽培時要按照喬灌木和地被樹木相結合的群落生態模式進行種植,以盡可能地發揮景觀作用。當栽培樹種種類較多,形成群體配置的時候,要按照植物喜光的情況進行配置,喜陽植物和喜陰植物要搭配得當,以保障樹木栽培后的成活率。園林樹木中,很少有耐濕性好的樹種,所以為了保障園林樹木的成活率,在栽培樹種時要充分考慮到地下水位的影響。土壤也是影響樹種栽培成功與否定重要因素。多數園林樹木喜歡通氣性、透水性良好的疏松土壤,但也有部分樹木更適應其他類型的土質。二是要選擇正確的栽培方法。園林栽植方法一般分為帶土栽植和裸根栽植。帶土栽植通常適用于常綠樹種和裸根難以成活的落葉樹種,而裸根栽植適用于常綠小苗和落葉樹種。
2.2肥水的管理
1生態環保自然
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污染嚴重,城市園林也擔負著改善環境的重任,若在建設中,以破壞生態的代價,則有違初衷。縱觀我國江南園林,多是風景如畫,宛如天造,現代園林也可借鑒這一方式,除了維護自然生態外,以模仿的方式為其添加山水,盡可能還原自然風貌。在植被選擇上,也要采取自然已有的植物搭配,不能根據設計師喜好進行選擇,否者無法建立平衡的自然環境,園林的自然景觀也將無法長久維持。
2融入當地文脈
中國園林講求詩情畫意。正所謂文章華美,只因意于筆先,再優秀的文筆,缺乏“意”的引導,也難成大器,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中,寫意一直是精髓所在,這也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審美取向。因此,在園林設計中,合理的立意,在結合一定的主題形式,使園林從整體到獨個景觀建筑,都能夠體現出濃郁的中國傳統氣息。如景觀或建筑的建設時,盡可能采用仿古的設計,并以匾額昭示其名,如此便能夠給人以中國園林的感覺。而實現上述方法,并不依靠表面功夫,這也要求在勘察時能夠合深入的挖掘當地文脈,以當地的文化特征建設景觀,并將其融入到園林之中,如此才能夠具有真正文化氣息。
3巧于因借拓展
西方園林建筑,習慣于采用“借”的方式,這一點也值得我國設計師學習。雖然整體看上去,園林作為一個封閉的公園,但是并不妨礙將園林之外的景物借入到園林中。通過一定的設計,使視覺能夠收入到外圍景觀,如此能夠實現“借”。借景的方式有很多種,可采用仰視、俯視等方式,也能夠選擇遠借、應時而借等,如附近存有景觀,但園林無法擴展至此,則可以選擇合適的位置仰視借景,或在道路的修建上能夠讓外圍風景實時進入眼底。總體而言,西方園林建筑的“借”,講求于將外圍景觀放入到園林中,我國傳統園林建筑也有著“借”的形式,其名為借勢,實質上是指一種組合而來的美,如在園林中以綠色烘托紅色,成包圍之勢,眾星拱月,體現出紅色區域的華美。在現代園林中,可直接采用2種方式。西方的借景是指將園林融入到城市中,將園林與城市合而為一,以真正實現環境的交融,而借勢則是園林建設的藝術手法,體現出宏偉、華美等氣息所采用的手段。合理地運用2種方式,必然能夠將園林的審美價值和城市功能極大的提升。5以小見大在上述內容中提到,中國傳統園林建筑與其它藝術形式相似,都有著寫意的特點,而在園林中,則具體轉化為“小中見大”。園林的空間往往有著限制,但是中國人總能夠突破不可抗力的現實,在人的精神層面上給以無限遐想。這一方法完全應歸功于自然給人的啟迪,通過江南園林能夠發現,假山假水依然能給人以逼真之感,這邊是完全根據自然的形態,輔以能工巧匠雕琢,才使得能夠在意境上以假亂真。事實上,假山水無論在比例,還是形態上都與真實的山水一模一樣,也由此可以說明,我國傳統園林的設計師是通過觀察和感悟而創造的“小中見大”景物。對于現代園林設計而言,便是空間意境越發狹小。事實上古人已經提供了解決方案,如錯落起伏、蜿蜒曲折,在地形上設計出地勢,同樣仿照自然環境中的比例,但地勢空間必須有效掌握,否則會由錯落起伏變成凹凸不平,而曲折和蜿蜒所指的便是道路設計。曲折的道路雖然降低可達效率,但是能夠延長線路,再結合地勢設置,使園林中的道路蜿蜒無盡,如此便可極大體現“以小見大”。若是整體場地較小,可采取大量面積的統一植被,如草坪、疏林等,已達成視覺上擴充場地的目的。
一園林工程施工的具體施工項目
(1)園林構筑物。園林構筑物主要是大型景觀建筑物,主要有亭子、閣樓等,這是園林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建筑,也是最難實施的工程;
(2)植物造景。園林設計中要綠化就離不開植物,而施工人員必須處理好植物與建筑物的協調與銜接,并且要為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并且付諸于合理的搭配才能夠達到園林設計的目的,工程整體才能呈現出很好的色彩、形狀、審美效果;
(3)景觀照明。合理規劃、布局建筑物與植物后,我們就需要考慮對景觀照明問題。在適當的光線下,才能使景觀環境看起來融洽、協調;
(4)景觀排水。園林設計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人造湖、假山上的瀑布都需要考慮到排水問題,必須要對景觀設計合理的排水渠道,合理布局。
二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