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稿應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如出現抄襲、剽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情況,由作者自負責任。
2、題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用標點符號。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3、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對本文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正式文獻。內部資料、轉摘、保密資料、文摘等不能做為參考文獻引用。
4、選用3~8個詞或詞組反映論文的中心內容,同時應翻譯為相應的英文關鍵詞。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的英譯置于文末。
5、作者姓名、單位、學歷、職稱、職務、研究方向、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6、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7、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8、注釋:對正文特定內容的解釋與說明,及對轉引文獻出處的說明。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如①上標表示。注釋采用頁面腳注連續編碼。
9、各類表、圖等,均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后加空格并注明圖、表名稱;圖編號及名稱置于圖下端,表編號及名稱置于表上端。
10、材料與方法。寫清楚試驗材料、試劑、儀器及其來源,交待試驗時間、地點,試驗規模 (樣本容量),設計思路、方法,及數據統計方法等;必要時應列出圖表及其說明。方法應寫得真實、具體、全面。
地址:漢口趙家條江漢大學
郵編:430010
主編:蔡賢哲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漢口趙家條江漢大學,郵編:43001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