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半年刊 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全年訂價:¥236.00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由謝清果;鐘海連擔任主編,創刊于2017年,由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管、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文化領域專業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
1、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指少數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附Email與電話號碼)。
2、參考文獻應引用所有公開發表的,并與本文有關的,近年主要中外文獻(以本學科或相關學科期刊為主)。
3、本刊提倡一稿專投,反對專投承諾做出后任何形式的撤稿行為,反對一稿多發。
4、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條理清楚、文字精練、圖表簡明。具有創新性、學術性、準確性、規范性和可讀性。
5、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6、圖、表分別連續編號,正文中須與之呼應,指示須清楚明白。圖號圖名應置于圖下方正中的位置,表號表名應置于表格上方正中的位置。
7、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8、文章題名要求簡明、具體、新穎,中文題名不得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并有英文翻譯。
9、文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即頁下注)。說明性文字與引用刊物信息均作為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編號形式為Word自動生成的數字加圈,注碼樣式為:①②③④⑤等。
10、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甲35號
郵編:100037
主編:謝清果;鐘海連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甲35號,郵編: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