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土局征地補償費管理制度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征地補償費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土局征地補償費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征收、征用農民集體土地補償費的管理,維護農民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征地補償費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被征收、征用所獲得的經濟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征地補償費中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屬于被征地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第三條征地費管理的范圍及原則

(一)凡履行合法手續征收、征用農民集體土地,被征地單位所取得的征地補償費及其收益統一列入管理的范圍。

(二)征地費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

l、利益兼顧的原則。征地補償費必須按照分項統籌安排,計劃使用,兼顧好農村集體與農民個人的利益、農民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特別是對安置補助費的使用,要真正起到對失去土地農民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作用。

2、專款專用的原則。征地補償費應按規定的用途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

3、民主管理的原則。征地補償費的使用等相關事項,須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征地補償費的收支情況,應定期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第四條凡在本縣范圍內征地補償費的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二章征地補償標準

第五條建設項目征收、征用土地的應當按下列規定付給被征地單位土地補償費,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一)征收、征用耕地(包括菜地),按該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計算;

(二)征收、征用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鎮郊區的精養魚塘,按該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5至7倍計算;

(三)征收、征用園地、非精養魚塘、水生地、林地、牧場,按該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5至6倍計算;

(四)征收、征用宅基地,比照鄰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5倍計算;

(五)征收、征用荒山、荒地、荒灘及其他土地,比照鄰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3倍計算。

第六條建設項目征收、征用土地的應當按下列規定付給被征地單位安置補助費,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一)征收、征用耕地,征地前被征單位平均每人耕地1333平方米以上的,按該耕地被征收、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4至5倍計算;平均每人耕地667平方米以上1333平方米以下的,按該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5至7倍計算;平均每人耕地333平方米以上667平方米以下的,按該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7至9倍計算;平均每人耕地200平方米以上333平方米以下的,按該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9至10倍計算;平均每人耕地200平方米以下的,按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征收、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15倍計算;

(二)征收、征用園地、非精養魚塘、水生地、林地、牧場等,按該土地被征收、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4至5倍計算,征收、征用精養魚塘按6至10倍計算;

(三)征收、征用其他土地,比照鄰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2至4倍計算。

第七條征收、征用土地應當按下列規定給付被征地單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一)被征收、征用土地上的青苗補償費按實際損失補償,房屋、樹木等附著物作價賠償,也可以另行修建和栽種,在公布征地方案后搶種的樹木和搶建的設施,不予補償;

(二)城市規劃區內的房屋拆遷安置辦法和補償標準,按國家和省有關城市房屋拆遷的規定執行。

第八條征收、征用土地用于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按本辦法第五條和第六條規定的標準提高10%進行補償。

征地補償安置中的年產值,按縣統計年報表所列被征地單位前3年平均每畝年產量乘以當地的市場價格計算;無統計年報資料的,由縣國土資源局會同有關部門核定年產值。

第三章征地補償費的兌付

第九條征地單位必須在征地方案報批之前將征地的補償費足額繳付到縣國土資源局在金融機構設立的征地補償費專項帳戶。

第十條縣國土資源局應當按征地協議約定的期限,將需支付給被征地單位的各項補償費匯入被征地單位征地補償費專戶,不得以現金支付,沒有約定付款時間的,征地補償費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四章征地補償費分配和使用

第十一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得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應當在集體內部合理分配,并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本集體成員享有同等分配權。

第十二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分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前,必須制定使用、分配方案,經本集體組織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或村民代表通過,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享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人員的資格,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依照有關法律民主討論決定,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第十三條征地補償費按以下規定使用、分配:

(一)屬于個人或者承包經營者所有的青苗、附著物的補償費,應如數付給個人或者承包經營者。

(二)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主要用于興辦鄉鎮、村企業發展農副業生產,進行農用土地開發和農田基本建設。其中安置補助費經村民會議同意,可以按安置補助費除以勞動力人數的平均數,分別撥給自謀職業者作為就業的補助和不能就業人員作為生活補貼;也可以在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

征收、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

(三)承包開發的土地被征收、征用的,應當對承包者未能收回的生產性投入作出適當的補償,補償經費從土地補償費中支付。

(四)土地被全部征收、征用的村(組),村(組)建制被撤銷,其農業人口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的,其征地補償費經村(組)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縣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全部用于被征地人員的生產和生活安置。

第五章征地補償費管理和監督

第十四條征地補償費由被征地村(組)在本地金融機構設專戶存儲。

第十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征地補償費使用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實行財務公開,征地補償費的收支和分配情況應定期向本集體組織成員張榜公布,接受村民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導農村集體經組織做好征地補償費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征地補償費的內部審計工作。

第十六條征地補償費須嚴格按使用分配方案的規定來使用、分配。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克扣、截留、侵占、挪用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

第十七條縣國土資源局和縣農業局應加強對征地補償費分配和使用情況的監督,及時受理群眾的投拆。有權調查和了解被征地單位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和使用情況,并要求被調查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征地補償費分配和支付清單。有權建議糾正和依法查處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逾期向被征地單位支付征地補償費的,應當向被征地單位按日支付萬分之三的違約金。

凡征地補償費用不到位、安置不落實的,縣國土資源局不得向用地單位交付使用土地,用地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第十九條違反《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規定,克扣、截留、挪用、侵占被征地單位征地補償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未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代表的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擅自動用集體征地補償費的,相關責任人必須負責追回款項,并賠償經濟損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黄浦区| 区。| 阿鲁科尔沁旗| 中阳县| 定安县| 长兴县| 佛学| 龙泉市| 盐亭县| 正安县| 四平市| 西宁市| 兴山县| 西乌| 昌图县| 达州市| 滨海县| 凤庆县| 清新县| 荃湾区| 信阳市| 临潭县| 辽宁省| 衡阳市| 茌平县| 南阳市| 平乐县| 屏山县| 宜昌市| 墨竹工卡县| 侯马市| 彭泽县| 开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沭阳县| 罗甸县| 中方县| 万全县| 象山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