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管理留守兒童的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大市,每年外出人口33萬,涉及10家萬個家庭。這些家庭大部分將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由于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原因,這些孩子的成長環境令人擔憂:有的實際監護人年老體弱,知識有限,對孩子的照顧只能是僅僅解決其穿衣吃飯,根本無法與孩子溝通,加上父母忙于工作很少與孩子交流,造成有的孩子性格孤僻,偏激好斗,有的孩子放蕩不羈,劣跡斑斑,整天逃學厭學沉溺于網吧,有的女孩受到不法侵害,身心遭到極大摧殘。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兒童是民族的未來。今天的兒童是明天的勞動者和建設者,他們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未來國家競爭力的強弱,留守兒童是兒童的一部分,所以他們的教育應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必須引起政府各部的高度重視和齊抓共管。
一、以監護人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絡
1.教育婦聯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開辦爺爺奶奶家庭培訓班,臨時托管屬培訓班;向孩子的實際監護人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2.基層黨政組織為主體的村(居)管護網絡。要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納入村居具體工作職責,明確任務,細化措施,并建立基層黨員干部與留守孩子結運對制度,開展“關愛倡導孩子,爭當愛心父母”活動,每個黨員干部要聯系3-5個重點留守的孩子,做他們的臨時父母,關心他們的生活和身心發展。
3.以教職工為主體的學校呵護網絡,采取校長包學校,班主任幫班級,黨員(年輕)教師包留守學生的辦法,逐一落實到人,對留守兒童的生活、思想、學習和家庭教育情況進行定期了解、分析。
4.以群團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呵護網絡。各級要發揮“五老”作用,開展“老少牽手,雙陽活動”活動,基層婦聯組織要動員女干部,女企業家,五好文明家庭與留守兒童結對,開展“媽媽”,“周末家庭”活動,團市委要動員青年志愿者與留守孩子結對子,開展"城鄉手拉手"的活動.
5.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法律保護網絡。政法部門要積極配合學校為每所學校配備法制輔導員,開辦青少年法制教育課堂。
二.要教部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三大熱線
教育部門要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員隊伍,設立心理疏導熱線;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系熱線,與家長保持經常性聯系;政法部門要開通青少年維權熱線,為青少年提供法律幫助。
三.要探索留守孩子教育社會化的路子
在條件適宜的地方可探索以村(居)民小組為單位,鼓勵、扶持社區(村民小組)內的熱心人工開辦微利性質的留守孩子社區服務站,為加入服務站的孩子提供一日三餐,提供學習輔導,提供家庭教育或鼓勵,扶持參辦倡導孩子寄宿制學校,把寄宿學校納入學校基本建設項目,對特困留守孩子的費用予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