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扶貧移民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實施好我縣扶貧移民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群眾向城鎮轉移和脫貧致富步伐,結合我縣新農村建設要求,并在總結扶貧移民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和諧發展為宗旨,堅持做到“五結合”,即扶貧移民與產業開發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與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相結合、與解決采煤沉陷相結合,整合各種資源優勢,從根本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整體推進構建和諧靈石的發展進程。
二、目標任務
今年全縣完成5000人的扶貧移民任務,其中工程項目移民4000人,分散移民1000人(具體任務見附表)。
三、實施內容
(一)搬遷原則
1、政府引導,群眾自愿。在實施過程中,縣政府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鄉(鎮)、村兩級根據本地實際,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并積極組織協調好各項工作,通過宣傳教育等各種有效方法,在尊重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引導山莊窩鋪的農民實施搬遷,不允許用行政命令強制搬遷。
2、因地制宜,雙向選擇。移民搬遷要因地制宜,搬遷村或農戶與接受村要實行雙向選擇,相互協調,防止因搬遷引發新的矛盾糾紛發生。
3、自籌自建,適當補貼。移民的住宅建設和移民新村(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均以移民投入為主體,積極爭取省、市補助,縣、鄉(鎮)、村要分別予以適當補助,同時,鄉鎮要與農村信用社積極協調,為移民戶提供部分信貸資金支持。
4、先易后難,逐步推進。要通過深入調研,將所有搬遷戶進行科學分類,并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方式,將扶貧移民工作按規劃分步進行實施。
(二)搬遷形式
根據我縣人口居住情況,結合前兩年扶貧移民的工作實踐,今年全縣扶貧移民工作按項目移民和分散移民分類實施。
1、項目移民:通過實施移民新村項目,實現整村或局部整體搬遷。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建設新村(區),集中安置。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中心村按照扶貧移民的有關政策,籌資先行建設移民新區,再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政府確定一個合理的指導價格,搬遷戶根據自己需要出資購買新區房屋實施搬遷。二是整體遷出,以小并大。采取雙向選擇的辦法,由政府綜合協調將搬遷村安置到接受村。三是村礦共建,遷村安置。對于座落在煤炭采空區及未采區的村莊,由鄉鎮牽頭,協調煤礦和村委,通過比例出資,共建新區,力求一步到位,既實現了移民搬遷,又解決了采煤沉陷問題。
2、分散移民:凡是2007年度在規劃村遷出的分散移民,包括遷入外縣的,在本縣規定的經濟園區、企業、城鎮與集鎮打工創業者,以及取得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者(在校生除外),憑有關證明和學歷證書,均可按分散移民認定,同時享受縣級扶貧移民補助。
四、政策措施
1、加大財政投入,拓寬籌資渠道。在積極爭取省、市扶持資金的同時,縣財政專門預算500萬元用于扶貧移民工程,其中,縣財政對項目移民補助1000元/人,對分散移民補助500元/人。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治理采煤沉陷等,積極協調村企共建移民新村,倡導、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經濟實體實施定點幫扶,保證移民安居樂業。
2、搞好綜合協調,落實建房用地。在國有荒山、荒地上建設新村時,所有土地要無償拔給移民新村和移民使用;在集體非耕地上安置移民時,可采取接受地與遷出地土地互補、資源共享的辦法協調解決;對土地比較寬廣、但集體沒有機動地劃撥宅基地的,按照“小調整、大穩定”的原則,合理調整土地或采取耕地占補平衡的辦法予以解決;對于人均耕地較少、人地矛盾突出的部分鄉村,則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縣扶貧移民領導組審核同意后,可采用接受村農戶批辦宅基地蓋房,遷入農戶購買其舊房的辦法解決。
3、采取多種渠道,提供耕地保障。要通過土地合理流轉的形式,在群眾自愿的前提下,辦理土地租賃、轉包手續;要通過筑壩造地等多種形式增加耕地面積,為移民戶提供必要的口糧田;對于遷入村無造地條件,又無機動地的,移民戶可回原村種地或租種、轉包附近村民的土地耕種。
4、減免有關收費,創造便利條件。各有關部門要為移民搬遷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任何單位不準違反規定巧立名目,向移民戶亂收費、亂集資。一是接受村要根據本地實際,為遷入戶提供便利條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接受村不允許收取搬遷戶的落戶費和新批宅基地補償費。對計劃內搬遷村,如有的農戶已在其它地方建房、購房居住的,居住地要無條件接收其全部家庭成員,一并辦理遷入手續。二是移民戶在遷入地有永久居住權。接收地公安機關要及時為移民戶辦理戶籍遷入手續;遷出地公安機關在移民戶的戶籍未辦妥遷出手續之前,不得注銷原籍戶口;辦理戶籍手續時,除按規定適當收取工本費外,一律不得收取其它費用。三是要及時解決移民戶子女就學,轉入遷入地學校時,一律免收轉學、借讀等費用。四是計劃生育原“開小口”村搬遷后可繼續享受貧困村生育二胎的優惠政策。五是移民村的“五保戶”和孤寡老人、特困戶由接收村統一安置,利用移民補貼資金等實施搬遷,民政部門要給予適量補助和建房資金救濟。六是移民搬遷后,要妥善解決移民戶的生產生活問題。各遷入地鄉、村要優先安排移民戶勞力進鄉、村企業務工,優先安排種養業項目;農行、信用聯社要制定優惠政策,優先為移民戶提供小額貸款,發展家庭經濟。七是凡列入移民搬遷村的,宅基地可先占、先建、后發證,免繳占地補償費及有關手續費;林業部門要優先審批民建房木材,在批準砍伐建房木材指標內,育林金按市場價格的50%收取,屬自有木材的,林業部門要為其辦理運輸手續,免收任何費用。
5、保障合法權益,妥善處理債務。一是整體遷移的移民村(含自然村),移民戶原有的山林、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不變??勺鹬厝罕娨庠?,采取權屬歸并、承包租賃、拍賣轉讓等形式對財產進行合理處置。二是移民搬遷村的原債權債務關系不變,原則上在移民前清理完畢。凡集體有公共積累的村要根據搬遷形式,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區別情況處理;對只有外債的村,可將集體固定財產進行拍賣、償還債務,如仍還不清的,可由集體統一將債務劃轉到戶,訂出計劃,分期償還;對集體與個人既有債權、又有債務的,集體可統一將債權、債務轉移到戶與戶之間,但要堅持“自愿、守信”的原則,避免發生糾紛。
6、做好建設規劃,加強建設管理。對確定的移民新村工程,可采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的辦法,基礎設施建設費由鄉鎮協調解決,房屋建設費除按人口補貼外,不足部分由農戶自籌解決。也可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以戶施工的辦法。移民小區吸納移民要打破區域界限,優先安置移民村有能力購建房的農戶,其次可通過房屋置換形式由中心村、小城鎮的農戶把舊房合理作價后轉賣移民戶居住,把耕地轉租給移民戶耕種,自己進入移民新區購建房屋,但不享受移民補貼。進入縣、鄉移民新區的農戶當地政府要統一解決他們的遷入戶口,子女上學等問題,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7、其他事項。一是遷入地鄉鎮黨委、政府要幫助移民盡快建立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帶領移民開始新的生產活動。二是對未列入扶貧移民補助范圍的貧困村,若條件成熟,要求遷入中心村和集鎮所在地的,報請縣扶貧移民領導組同意后,可以占用移民搬遷宅基地指標,但要先審批、后劃地,宅基地費用按正常交納,移民人口均不享受移民補貼。三是凡被列入搬遷的移民村,在其搬遷之前不再安排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等工程建設項目。
五、工作措施
1、切實加強領導,搞好協調配合??h扶貧移民工作領導組全面負責領導全縣扶貧移民工作,縣扶貧移民辦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協調落實;縣、鄉財政部門負責籌措移民補貼資金,監督資金使用情況,做好資金報帳等項工作;城建局負責移民新村(新區)的建設規劃、工程設計、工程預算、工程管理、竣工決算和工程驗收等;國土局負責調整審批移民戶建房用地,積極支持移民新村的土地開發利用,及時完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手續;林業局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林木采伐限額指標,搞好移民村原有林地的管理,規劃設計搬遷村生態林的開發利用;水務局負責解決移民新村的人畜飲水問題,負責護村護地大壩、基本農田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農經辦負責為搬遷村清理賬務,解決各類經濟糾紛,按照政策規定協調處理好土地的合理流轉,積極為移民戶協調解決耕地問題;電業局負責解決移民工程的施工用電和移民新村(新區)的生產、生活用電;交通局負責移民新村(新區)的公路、橋梁的規劃、設計、施工等,加快移民新址道路建設;民政局負責遷并村的村名更改,妥善安置好孤寡老人和特困戶的生產生活問題;教育局負責接受村的學校建設,保證移民戶子女入學;農業局、勞動局、畜牧中心負責為移民戶提供各類技術服務、發展種養業項目和組織勞務輸出等;農行、信用聯社負責為移民戶提供信貸資金,發展家庭經濟;廣電、郵電、公安、衛生、計生等部門都要積極幫助移民村及移民戶解決實際問題,及時辦理有關手續。
有關鄉鎮黨委、政府是項目實施責、權、利的結合點,要加強組織領導,傾斜人力、財力;要根據上級下達的年度計劃,負責組織落實移民搬遷工程;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各類報告、報表和資金報賬等,并要指派專職負責人管理移民工作。項目村是項目實施的受益對象,負責本村移民計劃的申報、落實搬遷農戶及組織實施等。同時,各鄉鎮扶貧移民辦要在調查摸底的情況下,迅速制定出實施方案,并報縣扶貧辦審批。
2、創新機制,規范管理。一要認真核實遷出人口和補貼對象。享受扶貧移民建房補貼的人口必須是經鄉鎮移民辦確定的搬遷村,在核準實施搬遷年的2006年12月31日在冊人口。如在冊人口已遷居外地并購買或新建房屋的不作為補貼對象;已婚到異地未遷出戶口的不作為補貼對象;在既定時間之前死亡未注銷戶口的不作為補貼對象。已婚未遷入戶口的以結婚證為依據可以享受補貼;在既定時間之前出生未上戶的可享受補貼;現役軍人中的義務兵和自愿兵可享受補貼。二要認真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h領導組要抽調專人,由移民辦牽頭,配合鄉鎮政府集中確定移民搬遷村、遷入地、土地協調、規劃設計、工程預算、財產、債權債務處理等,各項準備工作必須在今年3月份之前完成。三要加強對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的檢查驗收。項目管理要實行法人代表負責制,制定工程項目實施方案,按照報帳程序及時上報各種工程進度情況,自覺接受管理部門的審計和監督。對集中統一施工的必須實行招投標制;對移民人口必須實行公示制,并向群眾提供舉報電話,隨時答復和解決群眾提出的種種問題;工程完工后,要進行竣工驗收評估,作為考核實施單位和有關部門扶貧移民工作的重要依據。四是要加強補助資金管理及項目管理。享受扶貧移民建房補助的人口必須是經縣扶貧辦確認的搬遷村戶口在冊人口,補助資金必須??顚S?,要以村為單位將移民戶補助標準和金額按戶出榜公示一周,無異議后,向移民戶發放補助金。五要建立扶貧移民檔案。對遷出村的經濟狀況、村容村貌、人口、債權債務、教育、道路、飲水、衛生等基本情況和遷入新村的對比情況,要通過影視、數字、文字等形式建立起管理檔案。
3、強化責任,嚴格獎懲。實施好扶貧移民工程是地處偏遠山區特困群眾的迫切愿望和現實要求,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扶貧移民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只有采取超常措施、動員社會力量,充分發揮移民戶的內在潛力才能湊效。因此,優化政府行為,落實目標責任勢在必行。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對扶貧移民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把扶貧移民列入鄉鎮長工程,務求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二是要建立健全扶貧移民目標責任制。要層層簽訂責任狀,建檔立卡,年終交賬,對成績突出的鄉鎮要進行表彰獎勵,傾斜投入。三是要加強監管,任務到人。對在扶貧移民工作中沖鋒陷陣、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作風過硬、成績突出的干部要給予重獎,對于不負責任、造成重大損失或社會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