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衛生局區域規劃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區域規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衛生局區域規劃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衛生工作簡要回顧;主要衛生工作任務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大扶持,推進衛生事業科學發展;齊心協力,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和突發疫情;深化改革,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創新模式,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加強管理,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抓住載體,加快衛生強市創建步伐;加大農村衛生工作力度,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健全公共衛生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強協調溝通,有序推進衛生基建工程;加強行風建設,提高社會滿意度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衛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20*年主要衛生工作,按照市委七次全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衛生工作任務,全面部署20*年衛生工作任務,總結經驗、表彰先進、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全面推進衛生強市創建,促進我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衛生工作簡要回顧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有效應對多起突發事件,有序推進衛生強市建設,積極破解群眾“看病難”問題,扎實提升衛生品質。圓滿完成各項預期目標,取得明顯成效。

(一)加大扶持,推進衛生事業科學發展

20*年是我市衛生政策出臺最多的一年,也是目前我市對衛生工作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

1.全面啟動衛生強市創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創強工作,制訂出臺了《*市衛生強市建設實施意見》,確立了到2010年把我市建設成為省衛生強市的目標,并提出五大工作任務。在5月份召開的創建動員大會上,張錦銘市長進行了動員講話,并與各鄉鎮(街道)負責人簽訂了創建衛生強鄉鎮(街道)的責任書。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20*年,我市新創*、*、*、*、*等5個*市衛生強鄉鎮(街道),累計創建達10個,進一步夯實了衛生強市基礎。

2.制定出臺《區域衛生規劃》。科學的規劃是成功的關鍵,根據當前我市的衛生資源配置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市區域衛生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啟動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工程,整體搬遷市中醫醫院至現市人民醫院所在地,規劃在*、*、*區塊建設江南醫院,對市婦保院、市精防院進行擴建。同時,在每個鄉鎮(街道)建好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礎上,三年內在全市規劃設置15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通過《區域衛生規劃》的制訂和實施,從整體上對我市今后一個時期的醫療衛生資源進行了布局調整和功能定位,為構建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奠定了基礎。

3.基本建設有序推進。我市進一步加大對衛生基本建設的投入,完成市中醫骨傷醫院遷建、市人民醫院門診樓改造,*、東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并投入使用。啟動了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工程和市婦保院二期工程。完成場口人民醫院、*衛生院土建工程施工,啟動*、*、*、*等農村醫療機構建設工程。這些工程建成后將大大改善我市群眾的就醫環境。

(二)齊心協力,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和突發疫情

在20*年的各起突發事件中,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克難攻堅、團結奮戰,確保了突發事件得到有效處置,涌現了一批先進人物。

1.有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年初,面對手足口病防控的嚴峻形勢,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以學校、幼兒園為重點防控場所,以兒童為重點防控人群,以疫情監測和病人救治為重要手段,先后培訓各類人員75753人次,診治病人268人次,有效地防止疫情暴發流行,確保全市未發生死亡病例。

2.積極應對“問題奶粉”事件。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發生后,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在衛生系統成立市級醫療救治工作小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指定市人民醫院等4家醫院為診治定點醫院,動用全市衛生系統力量,共計排查嬰幼兒18000人,篩查12680人,確診泌尿系統結石患者68人,對確診患兒均進行了免費治療,確保全市未發生死亡病例。

3.眾志成城抗震救災。“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衛生系統先后派出17名人員奔赴一線參與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他們的杰出表現得到當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贊譽,其中市疾控中心李卡同志被衛生部等四單位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市人民醫院項鈴同志被評為全省衛生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市中醫骨傷醫院對40余名來杭的災區傷員進行了免費治療,*市委王國平書記多次批示予以表揚,張玉柱院長也被評為省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

(三)深化改革,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是整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石,是實現衛生公平、可及的最基礎環節。20*年,我市重點從5個方面著手,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鄭繼偉副省長等領導調研時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們在全省做出榜樣。

1.大力開展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市委、市政府將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十件實事之中,并作為專項工作對鄉鎮(街道)進行考核加分。通過各鄉鎮(街道)和衛生部門的共同努力,2家單位順利創建為省級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單位成功創建為*市級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總數達20家,創建率達到80%。

2.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試點。為探索建立立新型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制和動行機制,市政府出臺了《*市社區衛生服務“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意見(試行)》,并在*、*、*、環山、*5個鄉鎮(街道)開展試點工作,市委徐文光書記親自出席了*鄉舉行的試點啟動儀式,并作重要講話。通過“收支兩條線”改革,5家試點單位門診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6.88%,每門診人次費用平均下降20.13%,切實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3.全面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建設。按照《區域衛生規劃》的要求,市政府對全市156個“站點”制訂了三年建設計劃。按照新建、改建站點按每站8萬元、5萬元的標準,市財政共投入243萬元。各鄉鎮(街道)積極行動,加大投入,通過對現有非建制鄉鎮(街道)衛生院和部分村衛生室改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單獨下設等多種形式,完成了60家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累計建成站點89家,其中*、*、*、*、*、*6個鄉鎮(街道)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全覆蓋。

4.加大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力度。按照“逐年補充、分步到位、三年完成”的原則,農村衛生人才主要通過四條途徑解決。一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衛生技術人員招考中錄用了20名大中專畢業生;二是整合了符合條件的30余名鄉村醫生;三是年底定向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招聘了35名畢業生;四是吸收非建制鄉鎮(街道)衛生院人員加入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并對新招聘的人員和社區醫生進修培訓,落實了相應的補助政策。

5.確保社區衛生服務落到實處。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服務區域劃分和人均服務1000-2000人口的要求,建立由全科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人員組成的社區責任醫生團隊,采取坐診服務與巡診服務相結合、主動服務與被動服務相結合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同時,結合參合農民免費體檢,為所有體檢人員建立家庭健康檔案,進行動態的信息管理。責任醫生對查出有病患的農民開展各種延伸服務,每月舉辦一期健康知識講座,每季上門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實行跟蹤管理,基本做到“戶戶擁有社區責任醫生,人人享有醫療衛生保健”

(四)創新模式,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公共衛生是衛生工作的基石和重點,20*年,我市公共衛生工作不斷創新手段,很多精品亮點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1.健康教育成效明顯。20*年我市健康教育以健康促進、健康宣教為重點,以開展一個“健康教育進萬家”活動、組建一支“健康教育輔導團”隊伍等“八個一工程”為依托,在利用傳統方式進行宣傳的基礎上,開拓了車載傳媒、墻繪、樓道牌等健康宣教新陣地,不斷提高市民健康知識知曉率。特別是我市農民代表隊在先后參加*市和省農民健康知識大獎賽中奪冠后,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農民健康知識大獎賽,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省衛生廳領導對我市的健康教育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2.衛生監督力度進一步加大。為提高管理相對人的自律意識,我市在鞏固深化衛生監督“四制”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加大監督結果公示力度,有效地提高了監督效率。我市作為省小餐飲衛生整治和規范試點縣(市),將城區851家小餐飲全部納入試點管理,通過專項整治和規范試點,創建了“小餐飲衛生管理示范街”2條、“小餐飲示范店”8家,小餐飲衛生狀況明顯改善,有效地保障了飲食衛生安全,衛生監督所受到省衛生廳的通報表彰。

3.傳染病防治進一步規范。切實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以及霍亂、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確保近年我市無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面對艾滋病防控的嚴峻形勢,成立由203人組成的艾滋病高危行為干預工作大隊,義務培訓娛樂場所服務業主278人,對269家娛樂服務場所1846人進行了高危行為干預和HIV抗體檢測,發放宣傳資料1846份,發放檢測聯系卡1746份,發放安全套近兩萬只,對艾滋病易感人群進行了干預,并進行免費HIV抗體檢測。我市通過政府與民間力量合作,進行的艾滋病有效干預操作模式填補了我省空白,并在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上作為浙江防艾抗艾經驗進行交流,被譽為艾滋病干預“*模式”。《錢江晚報》、《*日報》和《浙江在線》等媒體先后報道,省衛生廳副廳長葉真在專題調研時,給予高度評價,徐書記也在內參上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同時,我市還被選為浙江省唯一一個參加“中蓋”艾滋病合作項目的縣(市)。

4.婦女保健、精神衛生工作穩步開展。積極組織人員抓好高危孕產婦篩查管理,共篩查1990例,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3%,比上年均有提高。開展婦女病免費普查和上街咨詢服務,舉辦了全市“產后訪視”、兒童死亡監測等培訓班,并對2萬余名集居兒童進行體檢,及時掌握了我市集居兒童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

5.愛國衛生、無償獻血工作成績顯著。為鞏固發展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制定了《*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任務分解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機制。同時,以“清潔城鄉”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農村衛生先進創建活動,深化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新創*市級衛生鄉鎮3個,*市級衛生鄉鎮6個。繼續加大《獻血法》宣傳力度,組織開展組織獻血18次,流動采血56次,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比例達100%,有效保證了本市臨床用血的需求。

(五)加強管理,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加強醫療機構管理是破解群眾“看病難”的基礎,20*年,我市以啟動“名醫名院”工程為突破口,相關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1.加強醫院監督力度。以“醫療質量管理年”和“行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以“規范管理、完善制度、加強教育、規范行為”等為主要手段,進一步落實各項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不斷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行醫療質量管理責任制,將醫院的各項管理指標列入年度目標考核任務,考核結果與單位領導的獎金直接掛鉤。

2.全面啟動“名醫名院”工程。按照《*市名醫名院工程實施意見》的要求,市衛生局與財政、人事部門聯合出臺了《醫學重點專科建設管理辦法》、《醫學重點臨床應用項目建設管理辦法》、《醫學學科帶頭人培養管理辦法》三個配套文件,確定*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等10個專科為*市首批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確定*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10個臨床應用項目為*市首批醫學重點臨床應用項目;確定*市人民醫院聞立平等20人為*市首批醫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市財政對建設項目和培養對象給予相應的補助,爭取通過三年的努力順利通過評估。

3.中醫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中醫工作是我市衛生工作的一枝獨秀,20*年以市中醫骨傷醫院整體搬遷為契機,大力發展中醫事業,市中醫骨傷醫院被確定為第一批“浙江省中醫名院”建設單位,并被中華醫藥學會評為“全國中醫骨傷名科”;市中醫醫院被確定為“*市中醫名院”建設單位;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和市中醫骨傷醫院腰腿痛科被確定為“*市中醫名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多次來我市調研,充分肯定我市中醫事業的發展成就,并將在今年5月在我市召開全國中醫醫院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

20*年衛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離不開衛生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的團結奮斗、開拓創新。借此機會,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衛生工作的領導和廣大衛生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阻礙衛生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還沒從根本上解決,衛生投入和資源配置尚未滿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均等化需求,“看病難”問題依然突出,衛生現有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還無法適應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社會對衛生的滿意度仍不高等困難和問題。我們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正視問題,應對挑戰,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建設,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特色發展、跨越發展、科學發展的道路。

二、20*年主要衛生工作任務

20*年我市的主要衛生工作是圍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衛生工作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項衛生工作任務和措施,在落實上下功夫、在創新上下力氣、在提高群眾滿意度上見成效,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載體,加快衛生強市創建步伐

衛生強市創建是我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衛生工作的有效載體,通過去年的動員大會,各項工作已全面啟動,要確保2010年創建成功,今年就是最關鍵的一年,絕大部分任務指標都要在今年完成,省里已出臺了《衛生強縣考核細則》,很多指標我市還有很大的差距,根據部門職責,我們將進一步細化、分解任務,今天到會的各單位都將承擔相應的創建任務。我市已創建了10個衛生強鄉鎮(街道),但離80%的創建率還有較大的差距,希各鄉鎮(街道)要按照去年與張市長簽訂的衛生創強責任書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組織申報。今年常安、*、*、萬市、*、洞橋6個鄉鎮不僅要創*市衛生鄉鎮,還要創*市衛生強鄉鎮,*、*、*、*、*5個鄉鎮要創*市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衛生局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好綜合協調和創建指導工作,確保全市創建工作有序推進。各鄉鎮(街道)都要積極開展各級各類創建活動,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創建方案,分解目標任務。其他各部門要大力支持、主動配合,確保承擔任務指標不拖后腿。市創建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加強督導、考核,對照標準逐項落實,確保全市創建工作平衡發展。

(二)加大農村衛生工作力度,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功能

公共服務離不開公平性和可及性,可以說,越是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就越具有公共服務的特征,越能體現衛生工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因此,我們應把加強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工作始終擺在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基礎性位置上,強化功能轉變、強化內部管理、強化人才培養,強化網絡建設和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一個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中心,以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為主要工作內容的新型健康服務模式。

1.大力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建設。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今年內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完成基建工程的基礎上,將*、*、*三家鄉鎮衛生院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是繼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建設,今年的站點建設任務是49家,相對于去年數量少了,但難度卻大了,各鄉鎮(街道)要早計劃、早動手,在站點建設的過程中要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一體化管理同時推進;三是要根據*市統一部署,進一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力爭全市“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工作在*地區保持領先水平,東洲、常安、*、*、永昌等鄉鎮(街道)20*年要開展該項工作;四是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責任醫生等各項制度,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平臺作用,真正使社區衛生服務成為維護城鄉居民健康的知心人、保護神;五是確保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率達到70%以上。

2.實行農村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要制定《*市農村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實施辦法》,實行全市鄉鎮(街道)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政策,形成“統一目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藥價”的藥品購銷新模式。“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對基本醫療用藥在成本價的基礎上,按上級政府指定標準順加作價,部分常規用藥按成本價收費,最大限度的讓利于民。

3.進一步加快農村衛生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繼續按照去年的途徑充實農村衛生隊伍,并按*市的統一部署,為農村定向培養一批社區醫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種辦法對現有的醫務人員加強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同時,通過“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大醫院牽手社區活動”,采取責任醫生結隊上級醫院高年資醫師、市級醫院專家名醫到基層坐診、技術骨干下基層鍛煉等多種形式,支援和帶動基層醫療單位醫務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

(三)健全公共衛生機制

近年來,重大災害和突發事件不斷出現,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的健康和安全,還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把公共衛生安全作為一項事關經濟平穩增長、事關社會安全穩定、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來抓。

1.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要針對近幾年我市處置突發事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援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各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等形式進一步提高應急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要以創建省應急工作示范縣(市、區)為契機,加大設施設備投入、健全指揮體系、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完善處置機制。市衛生局應急指揮中心要在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加強與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科學、快速、有效。

2.建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長效機制。健康教育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途徑,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講師團、輔導員和廣大醫務人員及時傳播防病和保健知識,提高健康教育實效。廣播電視臺、報社等媒體單位要利用自身優勢加大對健教知識的宣傳力度。衛生部門要牽頭做好社會各界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的發動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主導、衛生牽頭、部門合作、社會動員、群眾參與為特點的健康教育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同時,要加大協調與考核力度,制定健康教育專項計劃與任務分解。

3.不斷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機制。繼續做好禽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結核病、霍亂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實免疫規劃任務,有效控制各類傳染病發病率。艾滋病防治要以實施“中蓋”艾滋病合作項目為契機,不斷完善艾滋病高危干預“*模式”。把它打造成為我市公共衛生工作的精品亮點。逐步探索建立由政府領導,多部門參與的流動人口疾病預防控制機制。

4.不斷探索衛生監督新機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衛生監督的范疇不斷擴大,食品衛生安全更是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衛生監督執法必須突出重點,要在做好職業衛生、公共場所、醫療機構監管的同時,加大食品衛生監督力度,利用監督結果公示等手段促進行業自律,提高衛生監督的效率。衛生部門要以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完善衛生監督體系、實施衛生監督信息化為抓手,探索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衛生監督模式,使我市的衛生監督工作始終處于省市前列。

5.進一步規范婦幼、精防衛生管理。基層婦幼保健人員承擔著大量的業務工作,要采取分批進修、定期培訓等方法,提高基層婦幼保健人員的業務能力。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是各種考核的重要指標,要把高危孕產婦、流動孕產婦、體弱兒等列為管理重點,實施婦幼保健信息化管理,切實提高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率,控制和降低死亡率。根據當前精神衛生工作特點,以農村和學生為重點,制訂《*市青少年精神(心理)衛生工作實施方案》,對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知識進行廣泛宣傳,加大貧困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救助力度,預防和控制精神病人肇事現象的發生。

6.大力開展城鄉愛國衛生和無償獻血工作。要繼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繼續開展城區社區愛國衛生考評,同時,要以*市衛生鄉鎮(街道)和衛生強鄉鎮(街道)創建為重點(常安、*、*、萬市、*、洞橋),結合“清潔城鄉”行動,大力開展農村改水改廁和環境衛生整治,積極開展改廁樣板村創建,切實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無償獻血要按照“流動獻血為主,團體預約獻血為輔”的辦法,確保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的比例在100%以上。

(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療機構直接承擔著醫療救治任務,是破解群眾“看病難”的前哨,加強監管,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對提升衛生系統整體實力,破解群眾“看病難”具有決定性意義。

1.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醫院管理隊伍是醫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衛生局要逐步完善醫院管理干部的選拔、培養、任用機制,真正造就一支既精通本職業務,又熟悉現代管理的衛生管理人才隊伍。各醫療單位要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主要手段,以按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和工作績效取酬的分配制度,建立正確的分配導向。要結合運用“目標管理責任制”、“質量控制”、“檢查通報制”等手段,落實各項醫療核心制度,完善醫療質量考核和評價體系,防范醫療事故,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2.進一步控制醫藥費用。衛生部門要嚴格控制醫院醫療費用的增長,要把醫院每門診人次費用、出院者平均醫藥費用、藥品占醫藥收入比例等列入醫院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任務指標,嚴格考核。各醫療單位要嚴格執行《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處方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切實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規范醫療行為,提高依法收費的自覺性和透明度,及時向社會公示、公布醫療服務信息和醫療服務價格。同時,要積極探索以單病種質量控制和臨床路徑管理模式,切實降低醫療費用。

3.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名醫名院工程”是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有效載體,市政府及衛生、財政、人事等部門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已有了良好的開端,衛生部門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和項目建設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監督管理、嚴格考核獎懲,確保取得實效。從*市衛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市從3月份開始將舉辦10場技術比武活動,每月一場,市衛生局要利用這一機會,在系統內開展一系列的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更多的技術尖子、崗位能手脫穎而出,并加大宣傳,增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自豪感,提升醫務人員的社會地位,改善衛生行業的社會形象。

4.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和中醫藥文化建設。我市的中醫藥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發揮我市中醫藥優勢和中西醫結合特色,按計劃有序推進市中醫骨傷醫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骨傷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浙江省中醫名院”、“省級中醫股骨頭壞死專病”、“*中醫名科腰腿痛病”,市中醫院“*市中醫院名院”、“*市中醫針灸推拿名科”,以及人民醫院“*市中醫示范科”建設,打造一批中醫名院、名科、名醫、提升我市中醫服務能力。今年5月,“全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將在*市中醫骨傷醫院舉行,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加強對外宣傳,擴大*中醫事業的知名度。

(五)加強協調溝通,有序推進衛生基建工程。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工程的啟動,是我市醫療衛生事業新一輪發展的標志,市委、市政府十分關注工程進展情況,因此,發改、財政、土管、衛生和有關鄉鎮(街道)要加強協調,通力合作,確保6月份能動工興建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和市婦保了二期工程,力爭年底分別完成主體工程量的20%和40%。場口人民醫院遷建工程要求今年能順利搬遷,*人民醫院擴建要完成主體工程。*鄉、*鄉、*鎮、*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工程,在當地政府的重視下,有的已基本竣工,有的也已進入施工,希望鄉鎮領導繼續加大力度、加快進程,力爭年底完成工程,早日投入使用。

(六)加強行風建設,提高社會滿意度

發展衛生事業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群眾健康利益,衡量衛生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是群眾的滿意度。衛生部門要把群眾滿意工程作為年度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監管,加大行風職業道德建設力度,實行獎懲并舉,揚善懲惡,從源頭上遏制不良現象的發生。要嚴格落實醫德醫風考評制度,切實將職業道德教育學分與醫務人員階段性考核、職稱評聘、年度考核等切身利益掛鉤,促進醫務人員接受醫德醫風教育的自覺性。要通過定期明查、隨機暗訪、階段性通報等措施,使衛生行風建設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并對醫療衛生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一經查實,要實行效能問責,敢于動真格。同時要通過“德藝雙馨醫衛工作者”、“十佳護士”“名中醫”等的評選活動,在衛生系統營造學先進、強醫德、正醫風的良好氛圍。

時勢日新,任務催人,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出臺,衛生事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雖然我市的衛生事業在改革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但我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有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有衛生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兢兢業業的工作,我市的衛生事業一定能在改革中取得更大的發展,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融水| 宁海县| 温泉县| 龙山县| 东方市| 高碑店市| 安新县| 澄迈县| 合山市| 贵德县| 韩城市| 德清县| 荔波县| 门头沟区| 顺昌县| 济宁市| 巫溪县| 兰州市| 德化县| 漳浦县| 黔西县| 唐河县| 宣城市| 兴安盟| 顺平县| 花垣县| 石林| 乐业县| 抚顺县| 格尔木市| 肥东县| 永年县| 平江县| 太白县| 会昌县| 宜兰县| 长岛县| 碌曲县| 乌鲁木齐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