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創新情況概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困難重重求突破務實創新圖發展
各位領導、同志們:
由于連年自然災害特別是2000年特大洪澇災害的負效應集中顯現,2001年成為**近年來遇到問題最多、情況最為復雜、工作難度最大的一年。面對重重困難,我們突出求真務實,致力創新爭先,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矛盾交織抓關鍵,跳出穩定抓穩定,確保了大災之后民心安定、社會穩定,為全市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2000年的特大洪澇災害使**直接經濟損失20.34億元,縣鄉財政短收5000多萬元,加之剛性支出加大,新的增長點又不多,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當時,縣四大班子拍賣了10多部小車,干部教師每月只發260元生活費,農民人均純收入降到1333元,全省倒數第一。經濟困難又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面對這種情況,不少干部群眾產生了嚴重的畏難情緒,怨天尤人,精神不振,士氣低落,人心不穩,形勢十分嚴峻。為確保全縣大局穩定,不給市里抹黑添亂,我們積極創新工作思路,牢固確立務實思想,立足一個“實”字,務實為民出實招,正視一個“難”字,迎難而上破難題,突出一個“干”字,真抓實干圖發展,并緊緊抓住保吃飯、保工資這個關鍵問題尋求突破。在大力挖潛、增收節支的同時,明確提出了“金獎銀獎不如群眾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和“保肚子不顧面子”的口號,堅決擠干數字水份,堅決不干打腫臉充胖子的事,堅持實事求是地向上級反映我們的困難,著力打造**的“務實品牌”,贏得了上級的理解和支持,先后爭取到各類補償款6229萬元,開創了全國滯洪區補償第一例,滯洪區群眾人均得到補償款678元,極大地緩解了群眾的困難;爭取到財政轉移支付及各類補貼資金4500萬元,將2000年因災所欠工資全部補齊,并從去年7月份開始保證了全縣干部教師工資按時發放。同時想方設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使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上升到1650元,增長24%,從而穩定了群眾情緒,穩定了干部教師隊伍,穩定了社會政治局面。去年,**沒有發生一起赴京、赴省集體上訪,赴市集體訪僅有2起,遠遠低于市定12起的控制目標,并獲得了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綜治工作先進縣和全市信訪工作先進縣、社會治安模范縣。
二、困難重重辟蹊徑,反彈琵琶求發展,申報成功了省定扶貧開發重點縣這個最大的引資項目,為**全面脫困發展贏得了重大契機。面對極為特殊的情況,我們審時度勢,打破常規,反彈琵琶,以退為進,創新思維方式,把困難看成機遇,積極申報扶貧開發重點縣,經過幾個月的艱辛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有了這個牌子,在省市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今后10年內**可得到上級財政轉移支付、以工代賑項目、扶貧貸款發放、部門對口幫扶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有了這個牌子,**的老百姓就可以得到減免稅賦、扶貧資金等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有了這個牌子,**各級各部門都可以打著這個牌子跑部進廳、招商引資等等。綜合算賬,全縣每年都可得到上級各類支持資金6000萬元左右,各類項目投資1億元左右,不僅可以基本解決全縣干部教師的吃飯問題,而且將有力地促進全縣經濟大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申報,切實感動了上級,感召了群眾,使社會各界看到了**干部的務實態度和實干作風,從而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氣,在全縣形成了風正氣順、實干爭先的大勢,這在**發展史上可以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的問題解決了,也就意味著全市農村的最大難點破解了。
三、正視縣情打基礎,著眼長遠備后勁,實現了經濟建設難中有進。面對災害重創、元氣大傷的**經濟,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不能急功近利,脫困必須步步扎實。為此,我們把打基礎、蓄后勁擺在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取得了實際成效。一是基礎設施迅速恢復。面對災后千瘡百孔的基礎設施,我們不等不靠,積極行動,先后出動勞力160萬人次,動用土石1.2萬方,挖溝修路280公里,修復機井1200眼,并完成了*河洼綜合治理、*河堤防除險加固、淮太林網建設等多項重點工程,大災之后再次奪得省“紅杯賽”金杯獎,成為全省唯一連續八年獲得金杯的縣份。同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投資7360萬元的農網改造一期工程,順利通過省里驗收。特別是公路建設方面,爭取了總投資4億元、總里程500公里以上的項目計劃,超過了建國以來的總和,去年已完成**路、**路、**路等200多公里的占地、拆遷和路基任務。二是工業經濟出現轉機。我們堅持真改、實改、徹底改、改徹底的原則,成功拍賣了**集團**公司、**集團化工公司、建材集團**公司,建材集團水泥廠已租給**客商,**、**公司采取抵貸反租形式把產權和債務轉移給了有關銀行,并協調金融部門采取實物清償、核銷呆壞帳、剝離不良資產等形式化解企業債務包袱3.2億元,建成了3.4萬噸堿回收等重點項目,全縣工業效益回升,后勁增強。去年全縣工業用電量和企業增值稅同比增長31.5%和25%。三是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區域開發、規模經營的路子,在6個重點鄉鎮落實煙田面積3萬畝,在**崗區新發展小雜果基地2500畝,沿許泌路兩側新建各類拱棚1600座,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一年來的創新實踐使我們的深切體會到,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務實就有真招數,創新才會有突破。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