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我市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62.7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4.39%;預測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113.31萬人,占當時總人口的26.20%,養老服務正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為促進養老事業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意見的通知》(國辦發[*]6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通知》(浙政辦發[*]84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加快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意義
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年人是社會上最需要關心和幫助的群體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廣大老年人對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緊急救助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保障老年人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營造良好的老年人生活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妥善處理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發展養老服務業,也有利于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社會就業崗位,推動經濟又快又好增長。為此,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促進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
二、突出重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發展養老服務業要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要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養老服務業準入制度,積極支持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形成能滿足各類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一)加快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各級政府要把老年社會福利事業作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財政投入,完善發展老年福利服務體系,為城鄉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的老年人和其他困難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參與老年社會福利事業,增加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數量,提高服務質量。
(二)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各地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強規劃,大力支持發展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要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創辦養老機構,鼓勵失業人員創辦家庭養老院、托老所、開展老年護理服務。同時,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農村五保、城鎮“三無”人員集中供養敬老院,推進示范性、窗口性社會福利養老機構建設。要穩步推進國辦養老機構改革,引入市場機制,探索國有民營、公辦民營等運行方式。
(三)鼓勵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業務。要積極扶持基層社區、村級組織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在社區形成初步規范的照料服務網絡,在農村探索出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要鼓勵社會資金投資興辦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老年照料、家政服務、心理咨詢、康復護理以及臨終關懷等服務機構和服務企業,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營養和心理等方面的專業人員,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和業務技能。
(四)促進老年用品市場開發。鼓勵與引導企業開發、生產適合老年人的用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場,發展老年體育產業,滿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
三、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政策扶持
(一)實施對養老機構的分類登記管理。按養老機構性質劃分,可分為福利性、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養老機構。福利性養老機構(即國辦社會福利機構),是指在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的養老服務機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是指在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的養老服務機構;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的養老服務業機構。鼓勵各地重點興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各有關登記機關要認真做好養老服務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二)進一步完善養老機構收費制度。政府投資的養老機構收費標準由價格管理部門確定。其他養老機構的服務收費,由養老服務機構根據設施條件、服務項目和標準,自行確定收費標準。養老機構接收的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人員,其費用由政府按規定支付或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承擔;接收符合分層分類救助的其他困難老人,收費可適當減免或由政府適當補助。養老機構收費管理辦法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財政、民政部門制訂。
(三)加大稅費政策扶持。認真落實國家對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的稅費扶持政策,暫免征收福利性、非營利性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企業所得稅、養老服務收入營業稅,以及老年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營利性養老機構要照章納稅,如納稅確有困難的,按稅法管理權限,報經稅務部門批準,可給予減免照顧;減免養老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養老機構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可報經稅務部門批準,予以減免照顧。
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應為養老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和優惠收費,其中:用水、用電、用氣(燃料)等價格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并免收相應的配套費;免收養老機構的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一次性接入費,并減半收取通信費、視聽維護費。
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捐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按規定予以扣除。
(四)優先安排養老機構建設用地。養老機構建設一般采取劃拔的方式供地。對符合規劃要求并具備劃拔條件的養老機構用地,要優先予以保證;對不具備劃拔用地條件的,也可采取出讓方式供地,但必須確保土地真正用于養老事業。鼓勵企事業單位、個人利用閑置的房屋資產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五)加大財政對養老服務業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將養老服務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在繼續安排好養老機構建設資金的同時,適當安排一部分資金用于養老機構補助、購買服務和貸款貼息,以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服務業。
(六)金融部門應充分發揮信貸支持作用。增加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建設項目信貸投入,適當放寬貸款條件,并提供優惠利率,支持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對于規模較大、市場急需、前景看好的養老服務項目,財政部門要給予必要的貸款貼息。
(七)支持養老機構開展對外服務。養老機構具備對外開展護理、康復及醫療服務條件的,可申請納入社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經審批可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定點范圍。
(八)加強養老機構的日常管理。養老機構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和提高服務水平,嚴防意外傷亡事故發生。發生意外傷亡事故的,有關部門要積極幫助養老機構做好協調工作和善后處理。
四、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落實責任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意識,把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列入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推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要依據相關規定,從實際出發,加快制定養老服務行業有關設施建設、服務規范等標準和分類管理的政策和措施,開展服務質量評估和服務行為監督,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業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要加強養老服務行業的教育培訓和隊伍建設,強化行業自律,培養專業人才,提高服務水平,拓展服務領域,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