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強化規劃教育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全縣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第八次黨代會、市第二次黨代會精神,以“強縣富民、建設和諧**”為目標,以慶祝建縣六十周年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主線,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保障,強力推進以工業化為核心的“三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事業進步,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全面增強發展能力和綜合實力,全力開創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20*年全縣主要經濟預期指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1.43億元,比上年增長20.02%;工業總產值達到18.4億元,比上年增長35.04%,工業增加值達到5.89億元,比上年增長35%;財政總收入達到1.48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引進域外資金達到14.2億元,比上年增長20.0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0200元,比上年增長18.5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00元,比上年增長9.04%。
20*年是我縣深入實施“十一五”規劃承前啟后的一年,是實現“強縣富民,建設和諧**”宏偉目標至關重要的一年,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和諧發展的任務將更加艱巨和繁重,需要我們以超常規的膽識和魄力、超常規的理念和措施,務實創新,爭先進位,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對此,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和奮斗目標,全面把握縣情,認真研究政策,緊緊抓住綜合發展機遇,把項目推進作為工作主旋律,充分挖掘發展潛力,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決心和勇氣,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我們必須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牢固樹立盡職、敬業、奉獻的精神,敢于創新思維模式,努力清除制約發展的障礙,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不斷為發展注入活力、增添動力。我們必須堅韌不拔、真抓實干,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創業激情和不懈奮斗的精神,千方百計創造新條件,想方設法打造新優勢,以只爭朝夕、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毅力,盯緊目標不放松,加快發展不動搖,集中精力推進項目建設,實現各方面工作新突破。我們必須眾志成城、攻堅克難,調動一切有利于發展的因素,團結一切有利于發展的力量,勇敢面對發展中的矛盾,經得住發展風險的考驗,不畏艱難,強力推進“三化”進程和社會事業進步,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三、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全力開創全縣經濟建設新局面
20*年,繼續強力推進“三化”進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向建縣60周年獻禮,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一)以新型工業化為方向,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實現工業經濟新發展。抓住我區東部盟市被正式納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范疇和省支持東部盟市加快發展等機遇,主動融入哈大齊工業走廊,承接產業轉移和輻射,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努力構建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支農支牧、礦產資源開發三大體系,著力建設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化工建材、礦產品開發三大產業集群,促進全縣工業經濟發展。
一是抓好企業運行,促進企業達產擴能。抓好現有企業經濟運行、擴能技改和開發新產品是增強工業經濟活力的重要內容。加強企地聯系,幫助企業解決運行中的困難,提高生產效率。今年要著力扶持淳江、中心等油脂企業,奈倫、興安雪等淀粉企業,雙娃、雪花等乳品企業,中敖、蒙原、草原聯邦、縣魯等肉類加工企業,興農專用肥、阿大復混肥、哈榮塑料等支農支牧企業降低消耗和生產成本,實現平穩運行,提高產能。積極支持骨干企業進行擴能改造,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研發新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扶持企業做大做強,不斷提高工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為雙娃乳業、奈倫淀粉等企業二期擴能改造做好服務工作。
二是加快建設進度,促進在建項目建成投產。20*年,我縣項目建設碩果累累,一大批工業項目開工,抓好這些項目建設對我縣工業經濟發展舉足輕重。要全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加快項目建設進程,力爭早日建成投產。20*年,要著力推進中敖集團百萬噸玉米綜合深加工、150萬只肉羊和5萬頭肉牛加工,雙娃乳業日處理1000噸鮮奶,奈倫淀粉2萬噸精淀粉擴能改造,新榮皮革交易加工,艾克大豆粉等農畜產品加工項目建設;抓好蒙西集團年產170萬噸水泥熟料、礦產資源風險勘探、國土資源部沈陽地研所1:50000礦產勘查、省國土資源廳電石用大理巖礦普查和煤炭項目勘探等礦產開發勘探項目建設;支持洛娃集團10萬
噸飼料加工、惠良包裝材料、中敖萬只優質種羊繁育基地等支農支牧項目建設,促進項目早日建成、達產達效,發揮對全縣經濟的拉動作用。繼續實行領導包項目制度,各包項目領導、責任單位和職能部門要積極履行職責,提供優質服務,加快項目建設進程。
三是加大推進力度,促進落地項目盡快開工。重點抓好大連松遼化工農藥分裝、大連欣科年產1000噸無紡布、甘肅盛達集團多金屬探礦、天勝公司年產5000噸變性淀粉、中敖集團大豆異黃酮、上海國森公司年產5000立方米建筑用覆膜板等項目,加強與企業溝通協調,推進項目明年開工建設。確保北京建龍公司鉬礦開采及綜合深加工項目盡快開工,實現礦產品開發新突破。積極推進阿扎地方鐵路項目,全力支持配合綏滿高速公路建設,抓好鄉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改善交通條件。對已經落地尚未開工的項目,包項目領導要全力抓推進,有關部門要提高工作效率,切實提高項目的履約率和開工率。
四是狠抓招商工作,推進意向項目早日落地。進一步充實工業項目庫,加大電石、電石法PVC、木糖醇、大豆異黃酮、大豆磷脂、大豆濃縮蛋白、生物制藥、柞蠶保健品、丙素酸、中草藥、空心磚等儲備項目的推介力度,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充分利用我縣的資源和環境優勢,積極促成天津中敖高科技系列項目、山東魯花集團大豆油以及大豆系列深加工、10萬噸納米碳酸鈣、獸用抗生素加工等意向項目早日落地,推進紅花梁子、楚萬溝、庫倫溝林場、庫倫河、號山河、六合等地區的多金屬礦勘探開發工作。重點推進蒙西集團在我縣計劃投資60多億元建設的氯堿化工產業園區項目,包括2×20萬千瓦燃煤電廠、60萬噸電石、40萬噸電石法PVC、兩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等循環產業項目,形成以石灰石資源綜合開發為主的化工建材產業集群。發揮鄉鎮黨委、政府的主觀能動性,實現鄉鎮工業項目的破題。
五是建設工業園區,構建工業發展平臺。進一步完善園區規劃,加快園區道路、供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園區管理體制,不斷提高園區服務水平,將工業園區建成工業發展載體,使園區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二)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村經濟新發展。認真落實中央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貫徹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提升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主導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抓住重點,加快農牧業產業化進程。一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全力推進中敖集團百萬噸玉米綜合深加工、150萬只肉羊和5萬頭肉牛深加工、萬只優質種羊繁育基地等項目建設,大力支持洛娃集團日處理1000噸鮮奶擴能改造、10萬噸飼料、萬頭奶牛養殖基地和萬頭育成牛養殖基地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奈倫淀粉二期擴能項目建設,打造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二要加快基地建設。繼續實施百萬噸馬鈴薯、百萬噸玉米、500萬頭只牲畜、35萬噸商品奶源工程,壯大乳、肉、豆、薯、玉米等主導產業基地,發展制種、大鵝、柞蠶、白瓜籽、水稻、中草藥、小雜糧、綠色無公害蔬菜等特色產業基地,夯實龍頭企業“第一車間”。認真研究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基地建設水平,不僅實現規模效益,而且要實現質量效益。三要健全流通體系。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建立各類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和風險聯結機制,實現農戶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形成“龍頭興產業、產業帶基地、基地富農戶”的良性循環。四要加強農村金融合作組織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農牧業投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提高三個比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一要繼續提高畜牧業比重。以奶牛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20*年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到380萬頭只,奶牛存欄達到5.5萬頭。以111、301國道和省際大通道為軸線,輻射帶動沿線村屯,大力發展乳業產業帶和肉業產業帶;建設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肉牛標準化養殖小區、肉毛兼用羊養殖小區,全縣標準化養殖小區達到15個,專業村達到110個,推進農業由種植業主導型向養殖業主導型和種養結合型轉變。加快牲畜品種改良,提高牲畜品質。加強畜禽防檢疫工作,防免疫率達到100%,保證畜牧業安全發展。二要提高優質農作物比重。大力實施種子工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擴大水澆地面積,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優質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生產,抓好無公害蔬菜、南瓜、中草藥、小雜糧等特色種植業發展。20*年,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擴大玉米、馬鈴薯種植面積,快速提高糧食產量。三要提高農畜產品加工增值比重。依托龍頭企業進行農畜產品精深加工,開發新產品,形成品牌優勢,實現加工轉化增值。
完善措施,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加大新農村建設推進力度。以項目為支撐,統籌涉農資金,引導各村建立主導產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25個試點村和25個重點村屯建設進程,完成148個行政村的村屯規劃,加強環境整治,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引導農民發展庭院經濟,進行精養精種,拓寬增收渠道。爭取和實施土地整理、標準糧田建設、節水灌溉、黑土地治理、沃土工程等項目,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繼續爭取曉奇水利樞紐工程立項,爭取圣水、四合、興隆水庫除險加固項目,運作好亞行貸款水土流失治理項目,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二要發展勞務經濟。多渠道開拓勞務市場,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務工,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做好跟蹤服務,促進農民就業。三要強化技能培訓。充分利用農村信息網絡,依托職業中專、農廣校、農技服務中心等陣地,大力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和“科技入戶工程”,對農民進行培訓,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技能。20*年,全縣培訓農民不低于12萬人(次)。
(三)以建設“星級文明城、衛生城、生態園林城”為目標,大力提升城鎮化水平,實現城鎮建設新發展。抓住慶祝建縣六十周年這一機遇,進一步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鎮品位,改善人居環境。一是繼續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城鎮給水、排水、供熱等設施建設,特別要抓好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項目的推進。走開發建設之路,加快房地產開發步伐,重點抓好燕宇名都、鑫星、鵬泰、陽光、新天地等住宅小區建設。啟動濱河公園二期工程。高標準建設體育館,完善體育活動設施,為群眾提供運動健身場所。推進舊城區改造步伐,加強對中央街南北段地區的開發改造。完善那吉鎮河西新區配套設施建設,實施興旺熱力公司二期工程。二是擴大就業,增加城鎮人口數量。抓住大工業企業入駐的有利時機,增加產業工人數量;落實優惠政策,激活勞動力市場,擴大公益崗位數量,吸引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繁榮城鎮經濟。加快集中辦學步伐,使教育資源向城鎮集中,擴大城鎮人口規模。三是強化城鎮管理。繼續加強城鎮管理隊伍建設,加大城鎮管理執法力度,探索綜合執法新模式,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保證市容市貌整潔。四是提升城鎮品位。繼續實施城鎮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程,從布局、造型、色彩、標志物等方面著手,使城鎮“天藍、城綠、水清、路暢、靚麗、整潔”。加強社區建設,完善社區功能,提高社區服務水平。五是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各鄉鎮要在
規劃先行的前提下,挖掘潛力,發揮優勢,加快街道、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城鎮面貌有新變化。
(四)以商貿旅游業為龍頭,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實現第三產業新發展。挖掘旅游資源,開展“旅游推進年”活動。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以民族民俗風情、農村田園風光、自然山水風光和紅色歷史文化為依托,加大宣傳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域內外資金進入我縣旅游市場,建成一批精品旅游景區,融入哈—大—齊—呼精品旅游線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重點抓好東光民族生態園、金長城蒙古族風情園、彩虹谷民俗旅游景區、庫倫溝原始森林景區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加強土特產品、手工藝制品等旅游紀念品的開發,使旅游業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完善旅游景區功能,改善旅游條件和交通狀況,促進餐飲、商貿等配套服務業發展,拓寬旅游業發展空間。積極培育職業培訓、文化娛樂、會展經濟、家政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為我縣發展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信息技術在第三產業和社會生活各領域的作用。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提高非公有制經濟比重,使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四、以人為本,統籌發展,加快構建和諧社會進程
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維護民主法制、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管理、加強社會保障,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面進步、和諧發展,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一)致力于推進民主化進程,加快構建和諧的政治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依法治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積極支持人大、政協依法履行職責,實現黨內監督、法制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的緊密結合。廣泛發揚民主,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進一步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堅持司法為民,開展司法救助,逐步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擴大基層民主,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居)務公開等制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繼續加強統戰工作,著重抓好經濟統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強化民族宗教工作,落實好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的決定》,調動各族干部群眾積極性,為全縣經濟建設獻計出力。
(二)致力于維護穩定大局,加快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扎實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不斷深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健全社會公共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嚴厲打擊各類犯罪,實現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加強政法隊伍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包案責任制,妥善處理社會矛盾,切實解決問題。強化安全措施,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保障安全生產。強化對食品、藥品行業的監督管理。加大對防汛抗災設施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深入開展“雙擁”活動,促進黨政軍民團結。認真落實城鎮就業和再就業的優惠政策,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加大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促進城鄉人口就業,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特別是4050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強城鄉低保工作,積極開展扶貧助殘和慈善救助,保證城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不斷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三)致力于加強環境保護與建設,加快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深入實施綠色名縣戰略,加大投入,努力建設“山水共融、生態共享、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正確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加快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以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方向,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探索有效途徑,繼續抓好退耕工作。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加強環保工作,加大城鎮煙塵、噪聲和鄉村農藥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河岸綠化,大力推進公益林建設和保護,提高城鄉綠化率。抓好阿倫河章塔爾段的綠化規劃,逐步推進植樹綠化。
(四)致力于鞏固發展成果,加快構建和諧的人文環境。扎實細致組織好建縣60周年慶祝活動,以迎慶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經貿、旅游、文化等活動,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推動“三化”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人們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形成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和文明村、文明戶創建活動,倡導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的社會風尚。繼續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大地歡歌”等廣場文化活動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多出精品,培養人才。認真開展“教育管理年”活動,落實教育政策,擴大職業教育規模,改善初高中辦學條件,強化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鞏固“兩基”攻堅成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城鄉教育和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均衡發展。大力實施新一輪初級衛生保健,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加強城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設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穩定基層衛生隊伍,提高鄉鎮衛生工作人員待遇,增強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加強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落實國家工資增長政策,出臺地方補貼政策,努力創造條件,增加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提高干部職工工資水平。落實好縣里出臺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納入住房公積金補助范圍的決定,提高鄉鎮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五)致力于辦好惠民實事,加快構建和諧的民生環境。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全力辦好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十件實事,有效解決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一是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完成全縣148個行政村的村屯規劃,使新農村建設有章可循;實施農村清潔能源項目,加強村屯環境整治;實施茅草屋改造工程,進一步改變農村面貌;推進村村通工程,抓好村部建設,設立事務代辦點,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二是全面啟動統籌城鄉就業工程。對城鎮失業人員進行登記,免費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職業介紹和職業技能培訓,進城務工農民享受與城鎮就業人員同等的社會保險待遇;主動與企業對接,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加大有組織進企業就業和勞務輸出力度,促進城鄉人口充分就業;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加強勞動監察,保護就業人員的權益。三是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體系。適當提高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擴大城鄉低保覆蓋面。四是啟動實施科技富民行動計劃。選派科技特派員和大中專畢業生進村任(掛)職,帶動農民轉變思想觀念,推廣科普和農村適用技術,加快農民致富步伐。力爭用2—3年的時間,使每個行政村有一名大中專畢業生村官或科技特派員。五是加快牲畜品種改良,強化動物防檢疫,優化畜牧業結構。實施良種補貼項目,依托天津中敖集團、洛娃集團等企業,推進“種子工程”,促進牲畜品種改良,提高牲畜品質;加強動物檢疫工作,完善疫病防治體系,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六是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城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擴建人民醫院病房,新建
中蒙醫院病房,改造8所鄉鎮衛生院;降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起付標準,提高報銷比例和封頂額度;將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工資差補比例提高到50%。七是加快鄉村道路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建設那吉屯至復興油路,那吉屯至維古奇砂石路,太平莊至三岔河砂石路,查巴奇至三岔河水泥路和民族鄉村8座橋涵。八是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集中辦學進程。抓好那吉屯一中擴建、那吉屯三中寄宿制學校宿舍樓和職業中專逸夫教學實驗樓建設,擴大高中和職業教育發展規模。九是推進便民服務網絡平臺建設。抓好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和全縣農村信息網絡建設,實施好電子政務OA平臺項目,推進全縣電子政務建設。十是高標準建設**縣體育館。
五、固本強基,創新爭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執政水平、執政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強化建設,齊心協力創先進。認真組織好明年縣人大、政府、政協和法院、檢察院換屆工作,促進全縣各項工作發展。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執行議事規則,加強溝通,增進團結,切實提高領導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嚴格把好政治關,把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理論水平高,有開拓進取精神,工作經驗豐富,能夠駕馭復雜局面的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繼續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差額考察、任前公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制度,擴大民主。加大選拔任用優秀年輕干部、婦女干部、非黨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的力度,努力實現領導班子結構合理。深入開展“三級聯創”、“三創一落實”和“六型社區”創建活動,全面加強農村、機關、社區黨建工作。不斷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提高素質,善謀能干求先進。建設一支勇于開拓、團結務實的干部隊伍,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以增強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復雜局面等能力為重點,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增強干部精于謀事的素質和能干成事的本領,不斷提高干部執政為民的能力。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改革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善優化人才成長的環境,挖掘潛在人才,引進緊缺人才,用好現有人才。
(三)轉變作風,求真務實爭先進。以建立保持黨的先進性長效機制為重點,大力弘揚少說多干、求真務實的作風,培養盯緊目標不放松的韌勁、一心一意創大業的干勁。要有實的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辦實事,扎扎實實創實績。要有硬的作風,在工作中,必須敢于碰硬,做到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矛盾面前不退縮,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創造驕人的業績。要有嚴的作風,必須嚴明工作紀律,確保政令暢通,言行一致。特別對一些重點工作,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有快的作風,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前瞻性,樹立雷厲風行、搶前爭先的作風,使各項工作搶前抓早,保持快節奏、高效率。要通過作風的轉變,促進工作的落實,在全社會形成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氛圍。
(四)弘揚正氣,反腐倡廉保先進。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關口前移,筑牢防線,加快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入開展廉政教育和黨紀法規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加強對主要領導的監督,強化對重點環節和重點部門權力運行的監控,著力從源頭上遏制和消除腐敗,有效防止權力失控,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取信于民。
(五)健全機制,獎優罰劣促先進。建立健全實績考核機制,把獎優罰劣作為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推動工作的有效舉措,重獎實績突出的,鞭策平庸無為的,嚴懲后進誤事的,促使全縣各級干部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心思用在發展上,把著力點放在落實上。繼續實施和完善《**縣鄉科級領導干部考核淘汰辦法》,對抓工作落實不力、名次靠后的干部,對履行職責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干部,按照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對在工作中弄虛作假甚至失職瀆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干部,依法依紀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