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保證。近年來,圍繞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各地紛紛加大力度,不斷拿出新辦法,推出新舉措,但從實踐效果來看,存在著投入與效益不對稱的現象,效果不是很理想。筆者粗淺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主觀上存在不想抓的認識偏差。個別鄉鎮領導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紛繁的鄉鎮事務中,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在鄉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一拖再拖,重要性一降再降,領導的輕視,造成工作無人管、無人抓。
其二,客觀上存在不愿抓的監管缺位。主要表現為上面催一催,下面動一動,不催就不動,工作缺乏內動力,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其次表現為上面查一查,表面動一動,把工作落實在會議上,貫徹在文件中,更有甚者,轟轟烈烈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工作看起來有聲有色,實質都是表面文章。
其三,工作上存在不會抓的方法缺陷。面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這樣一項大課題,一些鄉鎮工作方法不活,主要表現在“三個點”上。一是抓不住重點。不能根據鄉情,分清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音、輕音。十個指頭一起用力,是絕彈不出美妙的樂章的。二是找不到突破點。在工作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有效地整合力量,著重解決幾個突出問題,迅速打開局面。三是攻克不了難點。一些群眾最急、最想、最盼解決的事情解決不了,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剎不住,不能以實實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
為破解上述三個問題,今年以來,遂川縣創新性地在全縣開展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1356工程”(“1”是圍繞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上水平、創特色這一總體目標,“3”是縣、鄉、村三級聯動,“5”是積極開展“五雙”活動:雙培訓、雙公開、雙評議、雙述、雙考評,“6”是認真抓好六項工作:精讀一本廉政書籍、開展一次廉政文化活動、建設一個黨風廉政建設陣地、建立健全一套規章制度、辦一件“思廉扶貧”實事),取得了明顯成效。總結該縣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做法,關鍵是做好了“實、深、活”三篇文章
一、基礎要“實”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它的系統性一是體現在工作的涉及面廣,涉及到黨和政府的多個部門,二是體現在工作的層面深,既包括有教育、監督等工作,也包括制度的改革、體制的創新等工作。針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系統性,務必提高工作的組織性,打牢工作的基礎。基礎實,則工作推動有力,能深入開展;基礎虛,則工作推動乏力,停留于表面。為夯實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基礎,遂川縣齊聚“三力”,有效地整合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各種力量。
(一)爭取領導支持,增強工作推動力。領導重不重視,是推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所在。為了整體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該縣紀委在全面學習、廣泛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初步勾劃出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1356工程”的雛形。工程草案出臺后,該縣紀委積極向縣領導匯報,大力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縣領導高度重視,不僅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印發了《關于實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1356工程”的意見》,而且多次在全縣會議上進行強調部署,有力地從高位推動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二)完善考核機制,強化工作壓力。事與責的對稱,是促進工作落實的強效推動劑。基于這一原則,該縣把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對各鄉鎮、各單位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建立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定期通報制度,對工作不力、效果不明的鄉鎮黨委和紀委,在全縣予以通報,以高壓之勢推動工作的開展。
(三)加強部門協調,聚集各方合力。抓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縣紀委要跳出運動員的角色,當好調度員,巧變“獨唱”為“合唱”。要在分解落實責任的基礎上,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整合各種資源為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服務。為全面整合資源,遂川縣三級聯動,在縣、鄉、村三級都建立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協調小組,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層層分解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并簽訂責任狀,使相關職能部門個個有擔子、有責任,真正構建起黨委政府領導、紀檢監察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層面要“深”
落實蜻蜓點“水”,貫徹浮于水面,必須導致工作效果不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借助物理上壓力與壓強的關系,聚力于一點,變“挖塘”為“挖深”,工作推動力必然倍數增長,效果也必然迅速凸顯,不僅有利于在點上很快打開工作局面,也有利促進整個面上工作遍地開花。在實踐中,要緊緊抓住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緊緊圍繞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這個根本,切實解決群眾最急、最想、最盼的難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就一定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遂川縣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村務公開為突破口,打造村務“陽光工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遂川縣把村務公開工作作為撬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支點”,針對村務公開中存在的“假公開”、“做秀式公開”等不正常現象,推出了三大舉措。一是建立“點題式”村務公開制度,村務公開的內容由群眾點題。在村務公開欄中增設“點題欄”、“評議欄”,群眾可在“點題欄”中將自己關心的焦點、熱點問題寫在欄內,村務公開內容就根據群眾的點題進行公開,群眾對村務公開有意見或建議,也可留言在評議欄內,要求重新公開或補充公開。“點題式”村務公開做到了群眾想公開什么就公開什么,關注什么就公開什么,不僅迎合了群眾“口味”,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對村務公開的關注度,而且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二是建立村“誤”公開制度,村“誤”也公開。長期以來,村務工作報喜不報憂,造成群眾對村務公開半信半疑。鑒于此,遂川縣建立健全了村“誤”公開制度,要求各村每半年刊出一期“村誤公開專欄”,主要公布村委會的工作失誤,特別是涉及新農村建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補償、工程發包,以及群眾關心的計劃生育、村級財務管理等問題的工作失誤。三是搭建村民理事平臺,村務事由村民定。為了真正把村務的決策權還給群眾,遂川縣不斷完善村民說事、理事、議事制度,不少鄉鎮根據各自鄉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黃坑鄉建立了村務民主聽證招待會制度,采取聽證的方法征求群眾對村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新江鄉建立了村務票決制度,對重大村務采取群眾投票決定的方法進行村務決策。
(二)以廉政文化建設為突破口,打造鄉風“廉潔工程”。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以文化興廉,充分喚醒群眾的廉政意識,形成“廉榮貪恥”的文明鄉風,是遂川縣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頭戲。依托“大宣教”平臺,縣紀委旁“征”博“引”,有效地整合了全縣的文化資源。一是把廉政文化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來通盤謀劃。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縣紀委聯合新村辦,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文明鄉風建設中,與新農村建設一起推進。二是把擔子分到各個部門的肩頭來擔。依托“大宣教”工作平臺,縣紀委把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工作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文化宣傳優勢,一起奏響農村廉政文化的交響樂。為深入弘揚廉政文化,縣紀委還自行編著了一本《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教育讀本》,選編有黨紀條規,省市縣頒布的涉及農業農村工作的條例、規定、意見,本縣查辦的發生在個別村干部身上的典型案例,并配有很多廉政漫畫、警言警聯警句、廉政書法,具有很強的政策性、警示性和可讀性,免費向廣大農村黨員干部贈閱近7000冊,深受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喜愛。三是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鄉土文化來培育。遂川縣有著豐富的鄉土文化資源和眾多的群眾文化組織,如大汾鎮的農民劇團、大坑鄉的“夕陽紅”詩社等,這些群眾文化組織在群眾中很有影響力,在弘揚社會主義文化方面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加強農村廉政文化建設中,縣紀委十分注重發掘鄉土文化資源,積極引導,融入廉政思想,弘揚廉政文化。在縣紀委的引導下,大坑鄉群眾自發組織了一次廉政文化書畫展,大汾鎮農民劇團創作了《戒賭歌》等廉政歌曲,起到了很好的廉政文化教育效果。
(三)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打造“長效工程”。從源頭治理上求突破,從制度建設上求長效,是遂川縣抓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始終堅持的原則。為了切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長效機制,遂川縣在總結調研成果和廣泛征求涉農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遂川縣村級干部廉潔自律暫行規定》,就切實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規范村級集體項目和工程發包、嚴禁加重農民負擔侵害群眾利益、嚴格控制用公款購買摩托車和通訊工具、不準假公濟私侵占集體村民財物、充分發揚民主實行村務公開、崇尚科學和移風易俗等七個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著力對鄉、村兩級班子民主決策機制進行了完善,建立了“一把手”末位表態、會議議題預告等制度。同時,在鄉鎮全面實行了“村帳鄉代管”的村級財務管理模式,推行了惠農政策資金發放“一卡通”,探索建立了干部“雙培訓”,政務、村務“雙公開”,鄉、村干部“雙評議”,述職與述廉“雙述”,縣對鄉、鄉對村的“雙考評”制度,織就了一張嚴密的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護廉網”。
三、方法要“活”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外因和內因,其中內因起到決定性作用。要走活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這盤棋,形成基層黨員自動、干群互動的良好局面,關鍵在于激發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內動力,引導群眾關注廉政、支持廉政。因此,在工作的方法上,要體現引導、扶持,從而使廉政思想深入人心、廉政行為人人遵守。遂川縣的主要做法是“引、帶、促”:
(一)樹典型引路。實踐證明,典型帶動是促進工作的有效辦法。為樹立樣板,該縣在全縣選定了2個示范點,由縣紀委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指定專人負責,根據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1356工程”的要求,對村級紀檢組織、村務公開、廉政文化建設等工作進行了全面完善。在完善的基礎上,組織鄉鎮紀委書記進行觀摩交流,并對落后的鄉鎮加強督促,抓“兩頭”帶中間,從而全面推動了全縣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二)設崗帶動。遂川縣的農村基層黨員大部分都是無職黨員。結合黨的組織建設,遂川縣在村黨組織中設立“黨風廉政建設崗”、“新農村建設監督崗”、“村干部廉潔監督崗”等,把一些黨性修養好、積極性高的無職黨員安排到這些崗位,明確崗位職責,賦予這些崗位的黨員以監督權,巧妙地把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與組織建設有效嫁接,組建起一支龐大的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大軍。
(三)查辦案件促動。只有懲處有力,教育才有說服力,制度才有約束力。在一些鄉鎮,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對一些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查處無力,導致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很難打開局面。為打破這個壁壘,遂川縣紀委把查辦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作為突破口,對發生損害群眾利益的,做到發現一個,查處一個,對性質嚴重的,堅決追究鄉鎮領導責任,從而促進了鄉鎮紀委查辦案件工作,加強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