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黨書記任鄉鎮委員成效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市*區委堅持把“三個代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大力培養選拔帶頭致富能力強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帶雙強”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鄉鎮黨委委員,極大地激發了“雙帶雙強”村黨支部書記的政治熱情和工作干勁,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個時期以來,隨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和國家公務員“凡進必考”機制的建立,打破了過去一些鄉鎮干部直接從優秀村黨支部書記中選拔的慣例,從而使村黨支部書記在政治上沒有了奔頭,挫傷了工作積極性,影響了作用的發揮。針對這一情況,*區委積極探索,勇于突破鄉鎮黨委班子配備的常規模式,采取“只占班子職數,不占行政編制”的辦法,大膽吸納和選拔“雙帶雙強”的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鄉鎮黨委委員,一石激起千層浪,既優化了鄉鎮黨委班子的結構,又為“雙帶雙強”村黨支部書記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打破了村黨支部書記政治上封頂的現狀,開創了農村工作新局面。
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區委早在2003年初就制發了《關于在村兩委班子成員中開展“雙帶雙強”活動的實施方案》,提出“自己不會富,不能當干部;只管自己富,不是好干部”的口號,扎實開展“雙帶雙強”活動,激勵農村黨員干部“在產業化中找準位置、在奔小康中發揮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選樹,命名表彰了一批“雙帶雙強”先進村干部,使每個鄉鎮都有兩至三名“雙帶雙強”村干部典型。在此基礎上,區委利用鄉鎮黨委換屆的契機,適時地將優秀的“雙帶雙強”村黨支部書記推向鄉鎮黨委委員崗位。為此,區委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下發了推薦、選拔的具體意見,本著“嚴格標準,寧缺毋濫”的原則,對推薦的名額、原則、條件、資格、選拔程序等都做了嚴格的規定,特別是為保證質量,在選拔條件上,除要求具備“雙帶雙強”標準外,還在任職時間、文化程度、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業績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在選拔程序上,采取了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法,先由鄉鎮黨委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民主推薦,將推薦情況上報區委組織部;然后由區委組織部審查把關并提交區推薦組工作領導小組和常委會討論決定;最后由區委組織部對擬推薦選拔人選進行考察通過后,交由鄉鎮黨委按照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的產生程序進行醞釀并選舉。通過嚴格條件、嚴密組織,全區5個鄉鎮中有3個鄉鎮黨委選拔配備了素質好、能力強的“雙帶雙強”村黨支部書記作鄉鎮黨委委員。這一舉措在全區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增強了鄉鎮黨委班子的活力,使鄉鎮黨委能夠直接聽到來自基層村里黨員干部群眾的呼聲,改變了以往村黨支部書記“政治進步封頂、干好干壞一樣”的狀況,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全區廣大村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帶頭挑重擔、講奉獻,努力踐行“三個代表”,爭作時代先鋒,展示了新時期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新風采。
這個區新發鎮建國村黨總支書記王守業是多年省市區的老典型,當選為鎮黨委委員后,他站位高,目光遠,帶領干部群眾創辦農業示范園區,試驗推廣種植新品種、新技術,使村里生產的“新發牌”蔬菜獲得了國家綠色蔬菜A級標準,名揚全國,探索出了一條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新型農業發展道路。如今,全村蔬菜生產面積已達2500畝,年產蔬菜商品量1500萬公斤,成為了全市聞名的綠色蔬菜基地。
太平鎮太安村本來是個后進村,近幾年,在黨支部書記徐成德的帶領下,使一個負債200多萬元的后進村走出了困境,發展成了存款200多萬元的全鎮首富村。論業績、論干勁,論口碑,徐書記沒的說,因不具備高中文憑,沒有當選為鎮黨委委員。全鎮黨員干部群眾為之惋惜,不少人找到區委領導求情,但得到的回答是,標準不能降低,于是老徐橫下一條心,走進了學堂,用一年多的時間拿下了高中文憑,鎮黨委召開第二次黨代表會議進行補選,老徐以高票光榮地當選為鎮黨委委員。當選后的老徐干勁倍增,在實施“先鋒工程”中,他把村里的無職黨員變為有職黨員,全村60名黨員主動承擔起村里60條街路的養路、護路任務,從細微處著手,在點滴中滲透,在實干中發揮作用,在長效中展現成果,不僅使村容村貌得到了顯著改觀,也在黨員帶動致富中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受到村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雁陣高飛頭雁領,鵬程萬里翔藍天。由于區委創新鄉鎮黨委班子選配機制,為村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增添了“雙帶”動力,使全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實施“先鋒工程”,“加快發展,當好龍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呈現了賽強比富、爭做“雙帶雙強”村干部、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