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婦女綜合素質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河東區農廣校成立于1995年,是由農業、教育等多部門舉辦,由農業部門主管的一所成人中專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6名,兼職教師21名。學校于1999年加掛區農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的牌子,并成立了農村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近幾年來,學校根據河東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結合區婦聯的有關工作規劃,積極開展了新農村婦女帶頭人、農村婦女創業、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基層干部中專學歷培訓;農業系統繼續教育培訓;科技入戶、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等工作,為提高全區廣大農村婦女綜合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健全組織機構,強化培訓管理
河東區農業局的領導對農廣校的農村婦女科技培訓工作高度重視。于2006年成立了由區婦聯主席任組長、區農業局長任副組長、相關單位人員為成員的農村巾幗科技服務領導小組,主要指導全區農村婦女科技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廣校。領導小組成立以后,又從局各業務單位中選擇了部分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的同志充實到這項工作中去,為搞好婦女培訓工作,學校先后制定了“十一五”期間利用農廣校集中開展新型農民培訓的規劃,下發了區農業局和區婦聯聯合制定的《關于開展“百萬農家女爭創致富戶培訓行動”的實施意見》、《全區農村婦女巾幗科技培訓計劃》等文件,制定相關工作考核方案,以此來指導全區農村婦女培訓工作。
二、扎實開展各項培訓工作
1、認真開展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結合陽光工程項目實施,在全區開展了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自2006年以來,區農廣校通過校企聯訓、訂單式培訓等形式,先后和河東區的萬全、全益、玉華、華太電池有限公司聯合培訓農民7000人,開設了食品加工、電子操作工、商務禮儀等多門課程,培訓工作中,重點對3245名農村婦女勞動力進行了轉移就業引導性培訓,通過各種途徑向外轉移經培訓合格的農村婦女勞動力2895人。
2、積極開展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培訓工作。一是結合“綠色證書”工程的實施,大力開展了對農村婦女的初等農業技術培訓工作,及時把農業生產新技術送到農村婦女手中,幾年來累計為婦女發放綠色證書2600本。二是針對農村婦女離家難的實際,結合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科技入戶等項目的實施,全區范圍內選擇了200個示范村,每個示范村確定10個示范戶,以農村婦女為培訓重點,組織農廣校教師和農業部門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進行實用技術指導培訓,建立了農村婦女獲得實用技術的便捷通道。三是組織開展農村沼氣綜合技術培訓。農村婦女是農村戶用沼氣的使用者,她們對戶用沼氣的認可程度,決定著農村沼氣的發展。2006年以來,區農廣校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在湯頭、鄭旺等鄉鎮舉辦了多種形式的沼氣培訓班,有365名婦女參加。區農廣校對培訓學員免收學習資料費、食宿費等,目前,全區已有6000余戶農村婦女用上了節能環保的戶用沼氣,大大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3、高度重視農村婦女干部培訓。在農廣校的成人中專招生中,注重做好基層婦女干部的學歷教育工作。近年來,先后與區婦聯、區計生委等部門聯合,共對532名農村婦女基層干部、農村女青年后備干部和計劃生育專職人員進行了中專學歷教育培訓,提高了農村女干部的素質。
2006年以來,區農廣校累計舉辦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12期,舉辦送科技下鄉活動16次,免費發放科技書籍5600余冊,科技明白紙20000余份,共累計對6200農村婦女免費進行了實用技術培訓,495名農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接受了繼續教育。
近幾年來,農廣校全體辦學人員在區婦聯、農業局黨組及市農廣校的領導下,立足本職工作,轉變工作作風,完善工作機制,積極開展了農村科技培訓工作,注重向農村婦女傳授農業新技術,提供致富信息,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幫助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方面做出突出貢獻,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獲得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先進集體,2007年獲得市實用人才培訓先進集體,2006年獲得區巾幗科技培訓先進單位,2007年獲得區三八紅旗集體,為河東區的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