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單位財務會計核算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建立會計核算中心是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通過近幾年來實踐證明,它對于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規范會計基礎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存在著在運作過程中需要不斷改進的方面。筆者就會計集中核算對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談幾點認識。
一、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積極意義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相分離,由單位內部監督轉向由單位外部監督,實現了財務支出事前、事中監督,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財政資金特別是專項資金擠占、挪用、截留、浪費等違紀違規行為發生;取消各單位分散開戶,有利于財政部門加強資金調度和管理,使資金的調度更加靈活,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行統一財務制度,有利于增強單位全員遵守財政紀律和財務制度意識;實行統一部門預算,在陽光下操作,有利于平衡各單位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各單位同級別人員收入基本相同,并且公開、公平、公正;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信息統一披露,會計檔案整齊,便于查找會計資料,有利于審計部門開展審計工作和依法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二、會計集中核算給單位財務管理帶來的新問題
(一)思想認識問題:收支業務全部納入會計核算中心管理后,一是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審批權(自主權)沒了,自己說了不算數,完全受核算中心約束;二是怕政府平調資金,用于平衡預算,對資金能否全額支配使用存在疑慮;由于會計責任主體不清,財務人員(報賬員)擔心自己崗位被取消,對自己的崗位職責認識不清,認為自己不是會計人員,不必對財務負責,一切由核算中心把關,原來的會計責任已不存在,放松了對單據的審核。
(二)內部控制問題: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初衷,就是為了對單*位的收支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督,但事實上這種監管職責很難實現。首先是撤銷單位會計崗位,設立單位報賬員,減少了一位單位經濟業務重要“知情人”(會計或出納),內部控制少了重要環節。二是由于報賬員同單位是同一經濟利益共同體,加之核算中心對報賬單位情況不明,容易出現“報假數、開假票、簽假名”現象來“蒙騙”會計核算中心;三是“中心”的一個會計要負責一、二十個單位的會計核算,整天忙于報賬記賬的具體事務,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發揮監督管理的職能。
(三)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收入不確定。原來各單位領導與會計對本單位的收支情況可謂“了如指掌”,集中核算后,如果報賬員不進行輔助賬記載,僅憑核算中心每月提供一份固定報表,很難掌握單位收支有關情況。支出不真實。一方面對大額的支付款項,一般由報賬員先向中心報銷后匯給報銷人,這樣一是不及時,二是容易出差錯;另一方面小額報銷款項由報賬員備用金支付,如果核算中心發現單據不合法予以退回,這樣勢必造成已支付的單據不能及時入賬,給報賬員追回款項造成困難。資產賬實不符。會計核算中心只負責資產的財務核算和提供報表,不與單位進行賬物核對,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具體管理辦法,行政事業單位則無管理制度,無專門管理人員,資產登記不全,在資產清理時對賬物不符情況多數是一沖了之,資產管理漏洞大。
(四)財務制度建設問題:財務進核算中心后,原來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已不適應,需要重新制訂,新制度如何服從于核算中心的制度,目前尚缺比較統一的財務制度,有待加強。
三、加強單位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全員財務管理意識。加強宣傳,廣泛宣傳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及其重要意義;加強學習和培訓,一是單位領導要加強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熟悉財務集中核算的原理、過程,明確單位領導的財務責任。二是加強組織單位財務人員集中培訓學習,熟練掌握財務報賬業務,明確報賬員工作職責。
(二)、完善有關制度。強化財政預算管理,增強預算剛性,預算一旦形成通過就要嚴格執行。⒉加強單位內控制度,重點加強監督機制,要明確主要內控環節,規范單據傳遞流程。⒊制訂財務公開制度,規定公開的內容、時間、用途明細和報銷依據等,增強財務透明度,提高干部職工知情權,接受監督。⒋建立明確資產管理主體、管理辦法、管理人員、管理責任的資產管理制度。⒌會計核算中心應制訂一套完整切實可行的具體制度,主要應包括預算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統一報銷標準、單據報銷流程、簽證審批權限和會計檔案管理等,并印發各單位學習執行。
(三)、加強業務指導。核算中心會計特別是稽核人員,應通過“走出來,請進去”等方式,加強與報賬單位的聯系,深入報賬單位了解情況,熟知單位財務管理辦法,廣泛聽取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的意見,加強業務指導,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會計集中核算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