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土地管理法執法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的成效和做法
近年來,我局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土地宏觀調控政策,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正確履行“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工作職能,在依法保障全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得到全面有效實施,有力的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近年來,我區被省廳表彰為土地執法模范先進區,我局被省廳表彰為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基本農田保護爭先達標工作先進集體、土地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去年被市局表彰為先進單位,被區委、區政府表彰為農業農村、土地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全系統被省文明委命名為“年度文明行業”,分局和2個國土所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年度宿遷市文明單位”。具體的成效和做法有:
(一)積極破解難題,有力保障全區經濟發展用地需求
把保發展作為國土資源管理的首要任務。在嚴格執行國家土地宏觀調控政策的同時,通過向上抓爭取,對內抓挖潛,有效緩解全區用地緊張局面。去年以來,全區報批土地4290畝,其中農用地3730畝,供地50宗3639.4畝。依法、有力地保障了洋河酒廠、光大環保、巴塞孚、乾天酒業、藝騰玻璃、青啤、糧食博物館、東方醫院等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一是用足用活上級下達指標。堅持“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用地計劃優先保障省市區重點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公益事業、以及重要工業和招商引資項目,全年使用上級下達的國家計劃指標150畝。二是抓住政策機遇爭取指標。積極爭取省土地點供和獨立選址政策,為洋河酒廠、元大科技2個項目爭取土地點供指標770畝。為市第二自來水廠、250省道連接線、陳集、屠園變電所、宿遷中心港、城市防空防災疏散中心等6個項目爭取單獨選址指標569.5畝。三是穩步實施掛鉤補充指標。目前,通過實施城鄉掛鉤我區共形成掛鉤周轉指標5836畝,目前已使用報批3211畝,對去年形成的2060畝掛鉤指標省廳已經于近期組織驗收(目前還不允許使用)。四是有效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深入開展土地“三清”工作,重點加大開發區和鄉鎮工業園區的土地清理力度,去年以來全區共清理逾期未開發項目15個,盤活存量土地1500余畝,清理房地產閑置土地8宗,收回土地547.9畝。
(二)科學精細管理,有效提升全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國策”,科學管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不斷提升全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一是嚴格落實土地公開招拍掛制度。工業和城市經營性用地全部納入土地市場實行公開招拍掛出讓,去年以來全區掛牌出讓經營性用地19宗1278畝,合同出讓金6.7億元,工業用地30宗3014畝,合同出讓金2.9億元。二是加強對建設用地的全程跟蹤管理。項目用地前對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進行嚴格預審,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納入國家禁止和限制供地目錄的項目堅決不予辦理用地手續。嚴格土地供應管理,對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控制指標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嚴格執行工業項目投資強度不低于180萬元每畝的用地門檻,有效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嚴格土地批后管理,對批后的土地信息及時錄入區建設用地全程跟蹤管理系統,隨時掌握批后土地動態,嚴防批后閑置和浪費土地現象,督促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開工建設,投產達效。三是大力推進標準廠房建設。實施空中拓地策略,推進園區向高空發展,鼓勵和支持企業建造多層廠房和高層公寓,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
(三)嚴格保護耕地,確保耕地和基本農田紅線不突破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全區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一是加快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及時編制完成《宿城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宿城區基本農田保護專項規劃大綱》,及時落實耕地保有量66.5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5.6萬畝,分解落實規劃建設用地指標3.5萬畝(其中交通能源建設用地指標1.1萬畝),切實把新一輪規劃作為依法合理用地,嚴格保護耕地的龍頭,目前我區新一輪規劃修編成果已經上報省國土資源廳論證評審。二是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去年區、鄉鎮(街道)、村、組層層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2萬余份,按照《宿城區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全面完成全區耕地占補平衡和履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突出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爭取基本農田保護經費,進一步完善了全區基本農田保護牌等硬件設施,建立完善了基本農田圖、表、臺賬等基礎資料,同時結合二調工作,建立了耕地和基本農田數據庫,全面實現耕地保護管理規范化和數字化。三是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積極實施土地復墾開發整理新增耕地681.9畝。同時在洋北、中揚、鄭樓、南蔡四個鄉鎮實施省、市投資土地整理項目7個,累計爭取資金1.1億元,可新增耕地5194畝。四是規范有序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穩步推進、有效實施,做到規范有序拆遷、及時妥善安置。去年全區累計撥付拆遷補償資金近6000萬元,爭取省廳專項資金610萬元。通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去年全區新增農用地2060畝。大力推進“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目前涉及的洋北、鄭樓兩鎮已全面完成拆遷安置工作,土地整理正在實施當中,省廳已經撥付土地整理專項資金2488萬元,工程預計今年月全面完成,可新增農用地471畝,其中耕地280.5畝。
(四)加強執法監管,強力規范全區依法用地秩序
嚴格落實一系列嚴格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加強執法監管,完善管控機制,強力規范全區用地秩序。一是切實履行政府管理土地共同責任。區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印發宿城區查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監管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關于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用地管理的通知》等多個文件,有效規范全區用地行為。同時組織國土、城管部門大力開展“兩違”專項治理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二是嚴格落實動態執法巡查制度。建立區、鄉鎮(街道、開發區)、村(居)三級執法網絡。我局堅持每月對開發區巡查4次以上,對鄉鎮巡查2次以上,鄉鎮國土所每周巡查2-3次,確保巡查全覆蓋。建立執法責任機制,對執法不力、管理不嚴造成用地秩序混亂的,嚴肅追究單位和執法人員的責任。三是建立完善違法用地發現報告和查處機制。實行違法用地日報周報月報、違法用地提前預報、違法告誡、違法用地發函告知、違法用地快報等制度,全面暢通發現渠道,確保違法用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并及時反饋到各級政府,切實把違法用地處理在萌芽狀態。去年以來,共向區領導報送《違法用地快報》32份,向鄉鎮政府發函53份,立案查處違法用地案件9宗161.9畝,處以罰款53.2萬元,處理責任人2人。四是認真開展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去年對衛片檢查涉及的7宗469.8畝違法用地予以嚴肅查處,對不符合規劃的違法用地堅決予以拆除復耕;符合補辦用地手續條件的,及時按照相關政策補辦用地手續。通過積極整改,衛片檢查工作順利通過檢查驗收,實現違法用地“零約談、零問責”目標。年我區衛片執法檢查共涉及309個圖斑7128.4畝,其中合法用地81宗3925.4畝(耕地1963畝),違法用地48宗656.7畝(耕地334.8),目前正在全力整改,確保實現“雙零”目標。五是積極開展“土地執法模范區”和“土地執法模范鄉鎮”創建活動。按照創建要求,轄區內違法用地宗數和占用耕地面積占新增建設用地總宗數和占用耕地總面積比例分別超過10%、6%,到省信訪量在全省排名列前二十位的將實行一票否決。堅持政府牽頭,部門協調、上下聯動,共同做好創建工作,努力在全區營造依法依規用地,嚴格規范管地的濃厚氛圍。近年來雙莊、洋北、陳集三個鄉鎮先后被市政府表彰為“土地執法模范鄉鎮”。
(五)注重保障民生,積極維護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
始終把保障民生、維護權益作為國土資源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群眾利益不受侵害。一是嚴格落實征地補償安置制度。堅持依法征地、陽光征地,嚴格落實“兩公告一登記”制度,確保征地公開透明。嚴格落實補償安置制度,督促相關單位嚴格按照標準及時足額發放征地補償費,去年全區及時張貼征地公告300余份,解繳征地補償費2.2億元,被征地農民利用得到有效維護。二是高度重視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堅持抓源頭、抓重點的原則,認真做好涉土信訪工作。重點解決涉及違法用地、征地補償、城鄉掛鉤等熱點問題,采取政府批辦、會辦、交辦、督辦有效化解信訪矛盾,切實維護群眾權益和社會穩定。去年全區共處理土地信訪案件66件,其中來信30件,來訪36起72人次,全年沒有因土地問題引發到省、進京集體上訪。三是切實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窗口服務。嚴格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服務承諾、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全面實施土地登記發證網上審批,審批效率顯著提升。去年以來全區共辦理土地證6520本,其中企事業單位300余本。同時認真落實便民措施,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施“并聯式”審批,確保在最短時間內辦理土地證。對老弱病殘等特殊服務對象實行主動上門服務,全面實行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加班服務,切實為群眾辦事提供方便,受到了企業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六)推進法治建設,不斷提升國土資源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強化法制宣傳。以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積極做好普法宣傳工作。通過匯報、會議、培訓等方式,及時把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法規、文件規定傳遞給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開展鄉鎮村級干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培訓活動,先后3次組織村級以上干部參加了市、區組織的專題培訓班。組織黨員干部專題學習了《黨政領導干部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蘇紀發10號)。認真開展“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12.4”法制宣傳日等宣傳活動,組織廣場咨詢16次,懸掛橫幅200余幅,標語500余條,召開座談會15次,編印《國土資源法律法規選編》贈送全區干部群眾2000余冊,全社會依法用地意識顯著增強。二是加強執法培訓。嚴格落實學法制度,堅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學習國土資源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積極開展鄉鎮國土資源管理干部專題培訓活動,組織培訓班5期,參加市局培訓班2期,培訓率為100%。三是推進政務公開。全面開展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及時梳理5大類9項行政權力,為啟動運行系統奠定基礎。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用地預審、土地供應、土地登記發證等業務全面實現網上審批。四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公開監督電話,機關和各所均設立監督信箱,并通過報紙和網絡作出公開承諾。同時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去年及時辦理人大建議2件,政協提案1件,滿意率達到100%。強化政(行)風監督,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強化效能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大責任追究與處罰力度,對七種違紀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將給予待崗處理。全年共開展督查20余次,下發督查通報12期。對群眾反映的政(行)風問題,及時受理,及時答復,努力改進作風,提升形象。
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區在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土地供需矛盾加劇。目前我區經濟發展對土地的需求極為迫切,而目前國家對土地供應繼續嚴控,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空間較小,同時土地點供政策也將縮緊,用地需求與土地供給的缺口將進一步加大。二是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仍然不高。開發區項目土地利用率仍然不高,低效利用和閑置土地現象仍然存在,土地盤活的空間仍然較大。三是耕地占補平衡難度較大。目前全區可供復墾開發整理的后備資源匱乏,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面臨著較大的壓力,耕地占補平衡落實不到位,將直接影響農用地轉用指標的使用。四是違法用地反彈壓力和查處難度較大。隨著我區加快新一輪發展步伐,違法用地可能出現反彈。同時,目前我區土地管理共同責任機制尚未健全,違法用地查處難度仍然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對以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法制宣傳,全面提升全區干部群眾依法用地意識。二是拓寬用地渠道,有效緩解全區土地供需矛盾。三是嚴格耕地保護,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四是創新管理機制,大力提升全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五是落實共同責任,有效規范全區依法用地秩序。六是積極保障民生,切實維護好群眾根本利益。七是強化監督制約,有力提升國土資源依法行政水平。八是強化效能建設,努力提升國土資源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