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地方課程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實驗心理學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背景
目前地方高校實驗心理學課程設置與教學尚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教材選擇上種類繁多,內容體系龐雜;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講授多、學生操作少;在實踐教學上驗證性和演示性實驗多、課外拓展少,傳統實驗儀器多而新近儀器少;在教學評價上過分強調評價的總結性功能,把考試作為學生成績考核的唯一形式,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的過程的評價,在學習情感上學生畏難心理較為突出,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我們定位的實驗心理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強調三個結合,一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體現實際應用能力和增強學習興趣;二是本課程和其它課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學和心理統計學)的結合,體現綜合性;三是基礎知識與新近研究的結合,體現前沿性。
二、實驗心理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實踐
(一)課程內容的優化
優化課程結構的關鍵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優點,以教學大綱為藍本,重新建立一個適合學生特點、體現教學特色、注重培養學生素質的課程新體系。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以夯實基本理論、凸顯考研重點,強化實踐教學理念為基礎,構建了實驗心理學的課程教學新體系。1.夯實基本理論,凸顯考研重點。我們根據“實驗心理學”發展的動態、課時的變化和全國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要求,及時增加、補充新內容,適當刪減一些舊內容,為學生進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進一步專業學習服務。教學中,教師應在對本學科有著深刻的理解基礎上將本學科的原理及理論深入淺出地講授清楚,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基本內容。為了使教學直觀形象,在教學中提倡多媒體教學,通過講解和演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深化理性認識。2.強化實踐教學,因地制宜更新實驗教學內容,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第一,精選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通過課堂精講,重點圍繞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釋,選做一些必要的經典實驗項目,通過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學會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規范的實驗報告來訓練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和品質。第二,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要求學生根據學過實驗心理學原理,結合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獨立操作實驗而得出結論。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依托大學生科研立項等課外科研活動,也可以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而進行實驗,還可以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驗的原則,由學生自愿成立項目研究小組,自主設計實驗和完成實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目前,地方高校實驗心理學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學實驗室投資小、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實驗儀器設備等條件有限、尖端技術含量低,沒有充分體現計算機及信息網絡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在實驗內容上,綜合型、設計型實驗偏少,能夠反映學科前沿領域研究成果的實驗幾乎沒有。實驗程序和材料都是現成的,學生只要能夠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實驗任務,由于這些限制,學生認為心理學實驗非常簡單,而不會進行創造性思維,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地方高校心理學實驗室應定位于挖掘內部潛力,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文獻資源以及實驗室設備與技術資源,為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的條件。同時心理學實驗室建設應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實際地盲目追求高目標。
(二)范例教學法在實驗心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一、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問題
1.1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抄襲現象嚴重
一般而言,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從選題到初稿再到逐步修改,大約為10周的時間,但是有的學生隨意抄襲,東拼西湊成一篇粗制濫造的論文(設計),還有的學生將下載的文章略加修改就匆匆提交,這些論文抄襲現象不僅難以達到考核本科生的效果,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會有不利影響.
1.2畢業論文(設計)把關不嚴
地方本科院校在本科生論文(設計)上把關不嚴,導致畢業論文的專家審核結果不佳,一些被學校評定為及格或優秀的論文(設計)在經過上一級專家學者的嚴格審核中,一部分被降級或重新評定,這一方面反映了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還缺乏有嚴謹審慎的把關措施,另一方面,答辯組導師在評定過程中標準不一,也造成了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參差不齊.
1.3畢業論文(設計)缺乏深度與創新
北京林業大學制定出“兩翼并重,兩渠相融,兩陣貫穿”的人才培養模式。即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翼并重;畢業設計和南北方實習兩條綜合性培養渠道相互交融;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素質教育兩個陣地貫穿整個教學實踐過程始終。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院校采用了“Studio(工作室)”課程教學,每個studio課程包括輔助講座、調研分析、分組合作、研討交流、成果表達、答辯與展覽等內容。這種方式以規劃設計工作實踐的模式,有效整合了相關課程知識,起到了“活學活用”的效果。
衡水學院園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研究以衡水學院園林專業為例,采用多層次設計,從各門課程實驗教學入手,培養學生的專項能力,到課程設計或學年論文、園林綜合專業實習、集中性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1實驗課程
實驗課程包括基礎實驗課程和專業實驗課程。基礎實驗課程的設課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園林課程中基本理論的理解,較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設計、制圖、植物識別與應用、實驗操作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并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技法及風景園林表現技法,具備應用藝術理論及設計理論對植物材料、自然景觀進行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園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專業實驗課程是在基礎實驗課程上的再提高,既要考慮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要考慮有適當的操作難度,突出綜合實驗和研究設計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計算機輔助制圖”課,該課程是園林專業的重要專業課,它將所學的各門專業知識與電腦制圖技術相結合,其掌握能力是學生專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為此,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細分為“園林AutoCAD制圖”、“園林Photoshop制圖”、“園林SketchUp制圖”三門課程,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電腦制圖能力。
2課程設計或學年論文
一、高職院校畢業論文改革必要性
1.辦學方向要求在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可見,服務服從于地方經濟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服務,促進就業是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高職院校學生寫作畢業論文,是研究性和學術性極強的事情,不符合高職院校辦學方向要求。
2.專業定位要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職業教育首先要解決好就業問題,讓勞動者掌握專門技能,實現充分就業。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目標就是培養大量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擴大和促進就業,而不是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高職院校學生寫作畢業論文,不是培養技能技術型人才需要,不符合專業定位要求。
3.課程定位要求在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一般都是把畢業論文作為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來開設。在辦學定位正確的大方向下,專業定位要圍繞辦學定位開展,課程定位要緊緊圍繞專業定位進行。辦學定位、專業定位與課程定位不能獨立分離,而是緊密關聯著的。作為一門核心專業課程的畢業論文,自然而然不能脫離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個目標。高職院校學生寫作學術性畢業論文與這個專業培養目標毫無關系,毫無作用,毫無意義。
4.論文現狀要求如前所述,現實中的高職院校畢業論文慘不忍讀。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學生難以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與其白白浪費了那么寶貴的學時和學分,不如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學生的優點,放手讓他們去搞技術及技能設計,搞改革和創新,培養創新能力,增強就業能力,提高就業質量,為畢業后更好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二、改革具體措施
摘要:文章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以銅仁學院 2012 級畢業班學生為調查對象,圍繞畢業論文(設計)選題、輔導教師的指導情況、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學生對待畢業論文的態度等內容進行了調查。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地方高校;理工科;畢業論文(設計)
一、畢業論文(設計)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分析
筆者以自己所在的地方院校銅仁學院為例,以理工科專業相關院系大三、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 110 份,實際收回問卷 100 份,通過對所收集的問卷進行整理后,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其一,學生畢業論文(設計) 在選題方面的問題較為嚴重,90%以上為實驗室研究或純理論研究,而涉及生產一線的選題極少;其二,大部分專業的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都是在最后一學年開題,有的甚至安排在大學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因面臨實習、就業等相關壓力,對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要求過低,只要求能順利畢業即可,而忽略了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要求;其三,有的教師對指導的學生實行“全放養式”管理,指導教師的指導計劃不能更好指導學生撰寫出有質量的畢業論文(設計)。
二、畢業論文(設計)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
由于受學校的辦學性質與理念的影響,畢業論文(設計)是地方應用型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理工科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應根據與社會需求、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相關改革,應當更突出其應用性及實踐性。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自身因素、教學條件因素、學校管理等幾個因素是影響畢業論文(設計)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的關鍵因素。(一)學生自身因素其一,相對于重點高校的準畢業生而言,地方高校的準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在大四階段,很少有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準備上,在整個畢業論文(設計)撰寫的過程中,學生多數充當著被動的角色,只是跟著指導教師的步伐進行論文寫作。為了應付交差,學生會用 1~2天的時間在網絡上查找一些資料來拼湊論文,因而會出現嚴重的抄襲現象,導致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下降。其二,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為本科辦學歷史并不悠久的新辦本科院校,學生多半來自本省各地方,生源質量并不是很高,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功底比較薄弱,獨立思考的能力相對較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論文的質量。(二)教學條件因素首先,相當一部分的地方院校是由專科升為本科的,在教學觀念上沒有完全從教學型轉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綜合類高校,多數地方院校還處于建設之中,學校在科研硬件條件上與其他綜合院校相比條件較弱,幾乎沒有大型的科研設備,因條件的限制,撰寫的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缺乏保障。其次,隨著各地高校生源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在逐年不斷增加,指導教師與準畢業學生人數比例嚴重失調,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時間、精力難以得到保障。(三)學校層管理因素其一,按照學校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大多數應用型高校將課程、畢業見習、實習、畢業論文的寫作等環節均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人才培養方案的計劃中沒有考慮到各專業的見習、實習要求和專業的特殊性,導致所有專業一體化,使學生的畢業論文撰寫時間與準就業時間相互沖突,這必然會影響最終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而指導教師出于對學生就業前途的考慮,往往在對待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上采取較寬松的態度,導致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時多為應付態度。其二,為了提高準畢業學生的就業率,地方高校通常會鼓勵學生考研、考公務員、找工作,對學生是否實驗、是否進行實習沒有過多的指導,教師也考慮到實驗硬件條件的欠缺,對學生的畢業設計也往往采取寬松的態度。只要畢業論文質量差不多就行,久而久之,就給往后的準畢業學生造成一種錯覺,認為不需要經過太多的努力就能達到畢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