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日常生活英語

日常生活英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日常生活英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日常生活英語

日常生活英語范文第1篇

日常禮貌用語雙語化

我國在兒童中推廣學用“請、您好、再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表示對他人的尊重、關心、熱情、謙讓,這是一項很好的舉措。元元剛會說話,我就用心教他學說這些用語,并同時英語化。他不僅聽我教,還聽英語錄音,很感興趣。2歲時,與人見面就能用英語問好:“How do you do!”告別時用英語說再見:“Good bye!”有一天,我帶元元在沈陽北陵公園游玩,正在觀看皇太極陵墓時,來了一伙外國游客,在我們身后站著。元元拉著我的手要離開,對身后的幾個外國游客用英語說起“請”來了:“Please!”一個外國游客微笑地看看元元,用英語說謝謝、對不起。元元也照說不誤:“Thank you. I’m sorry!”外國游客對元元連連稱贊:“OK!”

日常生活用詞雙語化

幼兒日常生活用詞,以吃、玩、用方面的名詞較多,如水果、玩具、文具之類。我除經常讓元元聽這些名詞的英語錄音外,每逢接觸這些東西,都讓他說完漢語說英語。如元元要吃蘋果,我就讓他說英語apple,并教他唱兒歌:“小寶寶吃水果,喜歡apple banana, tomato也不錯,最好還是grape。”這樣,元元很快就記熟了蘋果、香蕉、西紅柿和葡萄這4個英語單詞。

日常生活用語雙語化

在每天的相應時間和場合,我盡可能與元元相互說英語。早晨,元元起床時,就說:“Get up.”并相互問好:“Good morning!”接著,元元刷牙、洗臉,說:“Brush my teeth. Wash my face.”要去幼兒園時,說:“Let‘s go. Go to the kindergarden.”下午我去接他,一見面相互問好:“Good afternoon.”接著說:“Let‘s go. Go home.”總之,按一天的活動程序元元學說英語,時間久了,就耳熟能詳了。

溫馨提示:教幼兒學英語一定要規范

標準發音我選購了小蜜蜂兒童英語光盤、金眼睛英語磁帶和神筆電子書兒童英語等純正英語發音的視聽教材(均為國家教育部門鑒定和推薦的產品),然后按照純正英語的標準校正我的發音,再讓元元跟我一起學,這樣,元元一開始說英語就學得了純正的發音。

標準詞語英語的詞語配置和漢語的詞語配置有所不同,因此學習英語詞匯不能套搬漢語的習慣模式。元元學會了big(大),small(小)和ball(球)后,很順當就學會了big ball(大球)和small ball(小球)。當元元學習duck(鴨子)時,就把小鴨子說成small duck,犯了套搬漢語詞匯配置模式的錯誤。我給元元解釋鴨子有鴨爸爸、鴨媽媽和鴨寶寶之分,小鴨子是鴨寶寶,它的英語名字是ducking,而不是small duck。之后,元元再學雞的英語單詞時,就自覺地把cock(公雞), hen(母雞)和chicken(小雞)3個單詞分清楚了。

標準句型英語日常用語有許多基本句型都是很標準的,如有些問答句,幼兒學習時,一般不要簡略地回答是與不是,而要把整個句子的內容說完整。例如,我問元元:“Is this an apple?”讓元元回答:“Yes, it is.”或回答:“No, it isn‘t. It’s a pear.”而不讓元元只簡單地回答“Yes”或“No”。這樣,才有助于幼兒深入地學好英語。

小貼士:

教幼兒學英語單詞興趣記憶四法

兒歌記憶法兒歌因押韻,瑯瑯上口,很容易記憶。我教元元學英語單詞時,經常把它們編成兒歌,增強他的興趣記憶。如,元元玩小汽車玩具時,我教他:“自行車是bike,前加motor變摩托,car和bus乘客坐,truck專門來運貨。”他一邊玩一邊念兒歌,反復幾次,就把自行車、摩托車、轎車、公共汽車和卡車5個英語單詞記住了。

聯想記憶法就是根據英語單詞的個體特征與某個事物的內在或外在聯系進行聯想記憶的方法。如,教元元學eggplant(茄子)時,我將eggplant拆為兩個單詞:egg(雞蛋)和 plant(植物)。這兩個單詞合起來,可以聯想為“雞蛋形的植物”,就和長而且圓的茄子相近了,使元元形象地記住了這個單詞。又如,教tomato(西紅柿)和potato(土豆)時,根據這兩個英語單詞的尾音相同,近似漢語中的“頭”音,我就讓元元聯想這兩個實物都是圓形且像人頭。元元先學會了tomato,然后很容易又學會了potato,而且記得很牢。

兌獎記憶法先把幼兒學過的有關食品、玩具等單詞寫成大小一樣的單詞字卡,放在一個小盒子里,再把一些相對應的實物放在外面,讓幼兒用手從小盒子里一個一個地摸出字卡,并讀出卡上的單詞,再找出放在外面對應的實物。如果幼兒做對了,就把實物獎勵給他。比如,字卡上寫著的單詞是candy,元元讀對了,并指對了外面放著的糖果,我就把糖果獎給他;如果元元不會讀或讀錯,我就再教他candy的讀音,待他學會后,重新把這個字卡放回盒子里,繼續重復上面的做法。

日常生活英語范文第2篇

我們要重新認識疲勞

警惕現代病,必須重新認識疲勞。一般認為,引發白內障等病癥的“電腦病”(視頻顯示終端綜合癥)是由電腦輻射引起的,而電腦顯像管的最高電壓值為14~18千伏,由此形成的射線還沒有日常生活中的射線強,更沒有坐一次飛機接受的射線大。在正常使用下,電腦輻射都能被熒光屏玻璃及外殼所吸收,不足以致病。

操作電腦達6個小時時,人體的眼睛、手腕、肩、頸等部位要在鍵盤、文件、視屏三點間發生超過1萬次的移動。不用講再用腦子,僅僅眼睛的移動發生3000次以后,由眼肌疲勞刺激視覺神經,再反饋刺激腦神經,已經足以引發腦血管痙攣。何況,全身運動的疲勞促進心臟、肺、胃腸等新陳代謝運動的加強,人在體力勞動以后會感到饑餓和困乏,會感到肌肉關節的酸痛。這種現象,不僅是體力消耗的表現,而且是人體的新陳代謝運動得到了加強的表現。這種疲勞在得到充分休息和補充營養以后,更易于健康。而操作電腦造成的疲勞,卻是眼睛、手腕、肩、頸等部位神經系統過度疲勞。這種疲勞不會促成血液、呼吸、消化運動的加快加強,反而會造成這些功能的“疲軟”。

我們對“現代病”的預防不能只停留在物質的認識上。比如,對于糖尿病高發的認識。全國人口普查表明,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每萬人患糖尿病的僅有87人。而在目前,我國每萬人中患有顯性或隱性糖尿病的高達六百多人。學術界對此偏重于“節約基因開放”的認識。說白了,就是人在缺乏營養時,他的身體基因會充分利用所有攝入的食物轉化為營養。學術界把這一基因稱為“節約基因”。當人們吃的東西好起來,這種“節約基因”還在起作用,就造成了體內營養過剩。但是,這一認識忽略了人體本身對營養的消耗不夠必然導致的營養過剩。最好的消耗方式是運動。然而,不少人已經被現代生活中許多沒有感覺到身體活動的運動搞得極其疲勞了,這種疲勞恰恰不會消耗人體的營養,而是消耗人的身體功能。

養生觀要走出傳統誤區

中國人把包括體育運動在內的保健養生活動過分地當成是“有閑”和“有錢”的人才可以去做的事情了。有人說,東西方之間存在著對于生命價值的不同理解。美國人在失業的情況下也要去進行體育運動,他們把自己的身體看作是人生的最可貴的財富,而東方人則以事業的成功作為人生最值得驕傲的收獲。所以,以身體去歷險的成功多是西方人,而東方人,以日本人為典型,則高發事業有成壓力下的“疲勞死”。

中國的保健養生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很豐富,很珍貴,同時也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深奧玄妙。具體說來有兩大特點:是以靜待動,強調精神層面的“清心寡欲”對保健養生的非凡作用。養生由此形成了一種哲學理念的具體物化。所以書法可養生、釣魚可養生、下棋可養生、吟詩可養生,養生因此形成了一種“空靈文化”、“閑適文化”,離勞勞碌碌的蕓蕓眾生越來越遠。另一個特點是以補待養,強調物質層面的補益效果。采氣而補神、吃肉而補腦、吃肝而補血……從食補到藥補,以采日精月華之草木,到包括人體物質在內的血肉有情之物,陰陽互補,氣血互動,形成了中國獨有的文化大觀。否則,在中國人富裕起來以后,就不會出現保健品的市場需求幾乎達到了“世界之最”的現狀。

日常生活英語范文第3篇

【關鍵詞】腦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康復訓練 護理干預

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種病因使腦血管發生病變而導致腦功能缺損的一組疾病的總稱。臨床上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類,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總比例的70%~80%[1]。腦卒中最主要的負擔是慢性失能而不是死亡[2],約60%~80%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3]。我科通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及護理干預措施后的對照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62例腦卒中患者,為 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住院病例,診斷符合1995中華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標準,并經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的首次腦出血或腦梗死患者。患者均為首次發病,病程1-3個月,住院病歷資料完整。病情穩定,生命體征平穩。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齡46~75歲,將其隨機分成康復組和對照組,康復組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65.4歲。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63.5歲,住院時間最短15天,最長30天。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程度和既往史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療組在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和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康復訓練及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僅采取科內常規藥物治療及基礎護理措施。治療時間均為4周。

1.2.1 康復訓練:包括指導患者保持良好肢體的擺放,通過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定時更換,積極進行適應性訓練。用呼吸體操來增加感覺刺激和清潔與按摩皮膚等,可以防止或減輕中樞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各系統的功能障礙,以及皮膚及其附件的萎縮和壓瘡。早期康復訓練(包括器械及徒步運動),運動訓練應按照發育的順序和不同姿勢反射水平進行:從翻身坐位平衡雙膝立位平衡單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來進行。主要訓練方法為: ①坐位平衡訓練:應盡早進行坐起訓練,從仰臥位到床邊坐,從患者能無支撐坐在椅子上達到一級坐位平衡,到讓患肢能做軀干各方向不同擺輻的擺動活動的“自動態”的二級平衡,最后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他動態”的三級平衡。②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③站立的平衡訓練:先站起立床:然后逐步進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間站立,讓患者逐漸脫離支撐,重心移向患側,訓練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實施站立平衡訓練,最后達到站立位的三級平衡。④步行訓練:恢復步行是康復治療的基本目標之一。先進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內步行,再到徒手步行,改善步態的訓練,重點是糾正劃圈步態。⑤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訓練。ADL包括床椅轉移、穿衣、進食、上廁所、洗澡、行走、上下樓梯、個人衛生等。通過作業治療,動作訓練從進食、個人衛生、穿衣、洗澡、書寫、工藝治療-編織、刺繡、繪畫、陶瓷、橡皮泥塑,到訓練兩手協同操作、打字、大結、壘積木、擰螺絲、拾小物品、彈琴,訓練手的精細動作能力生活自理輔助器具、家務勞動、戶外活動,使患者盡可能實現生活自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強調個體化治療,采用“一對一”方式, 并根據患者功能狀態的改善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法,循序漸近地增加訓練次數,延長訓練時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 45min,每周 6~12次,共進行4周。

2 評定方法

應用簡易Fugl-Meyer積分對兩組患者入院時和4周后的肢體活動功能進行評定。Ⅰ級<50分;Ⅱ級50~84分;Ⅲ級~95分;Ⅳ級~99分。

3 結果

康復組和對照組康復訓練前后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定見表1。兩組患者康復訓練前后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定。

(表1)兩組患者康復訓練前后的肢體功能評定

由表1可見,經x2檢驗,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患者康復效果康復組明顯由于對照組。

4 心理護理

心理康復護理這是護理措施中的重要環節,對患者的康復起著積極的作用。患者腦卒中后由于對自身疾病的轉歸存有顧慮,很痛苦,心情沉悶,情緒焦慮,悲觀或恐懼,所以康復護士對患者要耐心開導,對家屬要詳細解釋。同時,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耐心開導患者,詳細向患者介紹本病的防治知識,并列舉成功的病例,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并強調康復訓練的好處和不鍛煉的嚴重后果,只有堅持不懈地治療與鍛煉,才能達到康復的目的,以使其了解本病的性質、轉歸和預后,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因此心理護理應貫穿在整個康復過程。

5 飲食護理

患者的飲食結構應調整為高蛋白、低糖低鹽低脂肪、豐富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輔助進食時讓病人取半坐位,將少量食物由病人健側放入口中,以利下咽。如病人吞咽困難者則以半流質飲食為宜,并防止嗆咳,食后漱口避免食物殘留在口腔。無吞咽功能者則留置胃管,定量流食,定期換管。根據中醫的辨證,陰虛者給予甘涼食物,如綠豆、小米等;陽虛者宜食甘溫食物,如胡蘿卜等;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者,宜多食白菜、黃瓜等蔬菜;便秘者宜食高纖維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高血壓者進低鹽飲食;注意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戒煙酒。

6 討論

腦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我國腦卒中每年的發病率為185/10萬~219/10萬[4],腦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恢復一直是康復治療的難點,也是目前是康復醫療面臨的重要挑戰。1971年美國護理專家Orem提出“自理模式”,強調個人應對自己健康有關的護理負責,必要的護理介入只是為了幫助其提高自我照顧能力[5]。腦卒中的康復治療及護理措施是一個復雜的、周期較長的工程。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康復時間越早越好[6]。自我效能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個體對控制行為和周圍環境能力的一種感知或信念[7]。因此,護理人員應充分挖掘腦卒中患者的自動參與潛能,通過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促使提高心理適應水平和生活水平。成功的心理護理是腦卒中恢復期康復護理的基礎,完善的飲食護理是腦卒中恢復期康復護理的關鍵,功能鍛煉是腦卒中病人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對并發癥的預防是康復護理能否順利進行的保障[8]。只有上述措施的合理應用,廣泛實施健康教育,宣傳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才能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復肢體功能、減少致殘率,有效縮短康復期。因此,腦卒中后做好康復訓練及護理干預措施對預防和減少患者肢體殘疾及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石鳳英.康復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3100.

[2]Wolfe CD.The impact of stroke[J].Br Med Bull,2000,56:275286.

[3]高麗萍,霍春暖,張雅靜等.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塞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1999,34(7):392.

[4]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 [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5,22(5):388.

[5]韓淑燕.運用Orem自理模式對腦出血病人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2):140141.

[6]陳進,倪朝民,陳瑾.影響社區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8,30(2):109113.

日常生活英語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討運動想像療法對腦卒中上肢癱瘓病人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ADL)功能影響。方法將21例腦卒中癱瘓病人隨機分成治療組(n=11)和對照組(n=10),對照組病人給予常規康復訓練。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上聯合運動想像訓練。采用FuglMeyer評定法(FMA)、BARTHEL指數(BI)對兩組病人治療前后上肢功能和ADL進行評定。結果 兩組病人治療后FMA評分治療前后均明顯改善(t=2.629~5.445,P

【關鍵詞】 運動想像;腦血管意外;麻痹;上肢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vement imagery therapy on motor function in daily activities in patients with paraly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ies due to stroke. Methods Twentyone paraly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11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10 cases). All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 imagery therapy was added. FuglMeyer movement assessment (FMMA)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 of FMMA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t=2.629-5.445,P

[KEY WORDS] movement imagery;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paralysis; upper extremity

腦卒中病人常出現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從而導致病人的獨立生活功能及生活質量下降。上肢癱瘓是腦卒中病人最常見的癥狀,上肢功能恢復情況直接影響到腦卒中病人生活自理程度[12]。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肢體運動功能,減少運動功能障礙,提高其生活質量,使之回歸家庭或重返社會是康復工作者在疾病早期就應關注的問題。我院自2008年10月采用運動想像療法對腦卒中上肢癱瘓病人進行日常生活活動(ADL)功能訓練,取得明顯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2009年9月,選擇我院住院的腦卒中病人21例,將其隨機分成運動想像治療組(治療組)和常規康復治療組(對照組),全部病例經顱腦CT或MR檢查證實,并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病例入選標準:首發腦卒中,偏側上肢癱瘓,經運動覺及視覺想像問卷(修訂版) (KVIQ) [4]測試正常,能配合完成整個治療周期的評價和治療,并經“想像”練習合格。排除標準:病變部位在小腦、腦干,多發病灶;失語;認知功能障礙(MMSE

1.2 方法

兩組病人均行常規神經內科治療及康復訓練,接受康復科護理常規護理,執行良肢位擺放,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每日接受30 min常規的作業治療,內容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誘發上肢分離運動訓練、ADL訓練等。治療組同時采用運動想像訓練。運動想像訓練在睡前和早晨醒來未起床時進行,房間應安靜,隨指導語進行訓練。設計的指令要求為:假定一個舒適的坐位;以第一人稱來想像運動,仿佛實際做這些運動;避免全身各部位運動或肌肉收縮,保持放松狀態;想像跟實際運動一樣看到及感覺到運動,強調病人要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利用全部的感覺進行訓練,直到將正常運動模式儲存在記憶中為止;在進行一組訓練時要一直閉上眼睛;如果在每一組訓練過程中精力分散,應睜開眼睛,放松片刻,然后從頭開始;記住盡可能快而且準確地做動作;要求病人在日常生活環境中主動使用這種訓練方法進行自我運動學習。想像指導語:首先設想一個溫暖、放松的環境(如沙灘),用2~3 min 進行全身放松;想像坐位,上肢上舉過頭并保持伸直;想像坐在桌前,桌上有一水杯,用手握住水杯,用力向前將水杯推離自己,直至上肢向前伸直;想像坐在桌前,手握一支鉛筆,在紙上快速點點,然后做手腕旋轉環形運動;想像五指用力伸開,然后用力握拳;想像坐位下上肢自然下垂,屈肘90 ℃,手心向下,再翻向上,反復5次,最后將上肢恢復自然下垂;想像手拿木梳,慢慢梳理頭后部的頭發;想像拇指與每一個手指對指,與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用力對捏;想像伸手拿杯子喝水的動作,手臂前伸同時,松開五指,握住杯子,然后緩慢送入口中,最后將杯子放回原位;想像躺在溫暖舒適的沙灘上,腹部放置一只乒乓球,想像用手將它拿到自己的身體旁邊。每一個動作重復想像4次。最后,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和周圍環境,睜開眼睛,全身放松,共30 min。每日早晚各進行1次治療,共60 min。

1.3 療效評價

ADL功能評估:采用BARTHEL指數(BI)[5],選用與上肢功能有關的項目:修飾、進食、穿衣、洗澡等評價患側上肢ADL功能,修飾及洗澡的評分為0和5分,進食和穿衣評分為0、5和10分,得分越高,獨立性越強,依賴性越小。上肢功能評定:采用FuglMeyer評定法(FMA)[6]坐位時的患側上肢運動功能評定,共33項,每項分3個等級記分(0~2分),累計最高分為66分。得分越高說明上肢的分離活動運動越好。上述評定均于治療前及治療2、4、6、8周后進行。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應用SPSS 11.5及PPMS 1.5[7]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治療組病人FMA評分在治療2~8周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t=4.394~5.445,P

x

治療組BI評分在治療4~8周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803~3.977,P0.05);兩組治療4~8周后BI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111~2.174,P

3 討 論

運動想像療法是指為了提高運動功能而進行的反復運動想像, 沒有任何運動輸出,根據運動記憶在大腦中激活某一活動的特定區域, 從而達到提高運動功能的目的[8]。由于腦損傷后運動想像功能也可能受損,因此在進行運動想像療法前應該進行運動想像功能的評定。我們采用運動覺及視覺想像問卷,對病人的運動想像功能進行評估。運動想像與實際運動一樣可以使皮質代表區發生變化。由于兩者在激活皮質區域及神經生理的相似性,因此運動想像可以影響實際運動[9]。運動想像和身體訓練相結合,可以促進運動的學習和改善活動功能,它可以改善肌力、耐力和活動的精確性[6]。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根據神經影像學的研究結果,運動想像療法開始應用于腦卒中病人,近幾年已經成為腦卒中病人康復治療的研究熱點。LIU等[10]采用隨機對照方法研究了運動想像療法對腦卒中病人的療效,結果顯示,接受運動想像訓練的病人獲得的訓練和未訓練的作業項目的功能均高于接受常規訓練的病人,而且在訓練療程結束后仍然保持這種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在治療2周后開始出現療效,FMA評分在治療2周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運動想像訓練可以充分調動病人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增強自信心,從心里層面認為患手可以做許多動作。我們認為進行運動想像療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避免在治療間隙不停地想像,以免導致焦慮發生;②運動想像前進行的放松訓練,有利于預防或減輕患肢痙攣;③運動想像時利用全部的感覺將注意力集中于患肢。以往及我們的研究表明,運動想像療法對癱瘓病人的康復是有益的,但需要與常規康復訓練相結合,運動想像療法僅作為一種輔助方法[6]。運動想像療法因為不需要特殊設備、特殊場地, 入選標準低,所以可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本研究運動想像訓練內容既包含上肢的所有關節活動,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病人比較容易掌握,取得了較好療效,但因樣本數量有限,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STEPHEN J P, PETER L, SUEANN S, et al. A randomized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imagery in acute stroke.[J]. Clin Rehabili, 2001,15:233240.

[2]郭鋼花. 腦卒中后肩合并癥常見原因與康復對策[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4,4(10):1728.

[3]中華醫學會全國第4 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29:379381.

[4]ISAAC A, MARKS D F, RUSSELL D G. An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imagery of movement:the vividness of movement imagery questionnaire (VMIQ)[J]. Ment Imagery, 1986,10:2330.

[5]南登崑. 康復醫學[M]. 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7273.

[6]王茂斌, BRYAN J O’Y, CHRISTOPHER D W. 神經康復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224444.

[7]周曉彬,紀新強,徐莉. 醫用統計學軟件PPMS 1.5的組成和應用特點[J]. 齊魯醫學雜志, 2009,24(1):2932.

[8]DECETY J, GREZES J. Neural mechanisms subserving the perception of human actions[J]. Trends Cogn Sci, 1999,3:172178.

日常生活英語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英語;創新教學;生活化學習;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增強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為促進該目標順利實現,應該落實創新教育理念,采取生活化學習策略,從而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好融入學習活動中,提高教學效果。

本文指出高職英語創新教學的不足,并就實現教學創新,采取生活化學習策略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一、高職英語創新教學的不足

(1)忽視與生活的聯系。一些任課老師過分強調對課本內容的講解,在課堂上主要講述語法、詞匯等內容,忽視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未能將二者有效聯系起來。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制約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也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2)教學內容比較陳舊。高職英語課本內容比較陳舊,教材內容缺乏新穎性,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式未能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3)課外活動組織不足。較少組織課外英語學習活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制約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課外活動可以密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教學中應該注重組織課外活動。

二、高職英語創新教學與生活化學習的對策

(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高職英語教學中,密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精心設計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更好融入學習活動,實現教學創新。例如,在Eating habits這節內容學習時,可以引入問題情境,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回答問題:“What do you like to eat most?Do you have a healthy eating habit?”這樣的問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有利于學生回答,也能推動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根據實際生活暢所欲言,更好開展學習活動,掌握所學內容。

(2)補充生活化的內容。高職英語教學中,一方面要聯系教材,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學習活動,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同時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從日常生活中補充所學內容,引領學生更好學習相關知識,促進教學效果提升。例如,學習Deals over meals這一節時,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以補充食物營養元素,讓學生在描述喜愛某種食物的基礎上,陳述原因,熟練掌握并靈活應用句型:“I like…because it is full of…We should eat…to make our body stronger.”教學內容的拓展,有利于學生更好學習知識,靈活應用句型闡述觀點,并說明理由,促進學生英語知識應用技能能力的提升。

(3)注重組織學生交流。高職英語的創新教學離不開學生的有效交流和學習,這樣既能激發課堂活力,還能促進學生提升綜合技能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學習Job hunting時,可以讓學生聯系當前的就業形勢,探討就業難的原因,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將來工作需要,就更好實現就業提出對策。這樣的問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4)開展課外學習活動。合理組織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增進課外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例如,積極組織英語角、英文演講比賽、外文歌曲大賽等活動,鼓勵學生有勇氣,敢于嘗試和挑戰自我。并在課外活動中靈活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職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創新教學模式,采用生活化學習策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密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任課老師應該綜合采取有效對策,落實生活化學習策略,促進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怀柔区| 井冈山市| 和平县| 安多县| 西平县| 海安县| 祁连县| 延寿县| 伽师县| 常山县| 凌云县| 罗江县| 鄂尔多斯市| 茶陵县| 凤山市| 三都| 句容市| 遂宁市| 永寿县| 卢湾区| 大庆市| 噶尔县| 尼勒克县| 莱州市| 银川市| 镇原县| 安达市| 武冈市| 梓潼县| 永年县| 南皮县| 来凤县| 克山县| 长丰县| 渝北区| 乐陵市| 兴业县| 温宿县| 穆棱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