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寄生蟲影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血壓;應變率;心房
【中圖分類號】R5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757-01
高血壓病心血管重構涉及左、右心室、心房、體循環和肺循環血管等[1]。因解剖上房間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間,高血壓患者,右房作為“非應力性”[2]心房,是否同樣受到影響,目前相關研究仍然較少。近期有學者[3]通過取SHR 大鼠的右心房作透射電鏡觀察,分析心肌細胞的超微結構,發現在高血壓的進展期,右心房超微結構上表現為肌原纖維排列紊亂,線粒體增生,可見凋亡細胞及凋亡小體,表明右房在高血壓病早期同樣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而發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同時前期研究[4]表明高血壓患者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數值的變化發生于左室舒張功能受損之前,其中以Sa、SRe更為穩定、敏感。故本次研究旨在通過對左右心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數值(Sa、SRe)做相關性分析,進一步探討原發性高血壓對心房結構及功能的影響,房間隔對雙側心房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來院體檢、門診及住院高血壓患者108例,其中男56例,女52例。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 年修訂版) 》的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所有病人記錄當時及最高血壓情況。經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實驗室(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檢查證實無器質性心臟病,無心律失常(包括房顫等),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其他心腦血管、肺、腎、血液系統疾病。
1.2 儀器與方法
1.2.1 儀器:采用GE公司的 Vivid 7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M3S 相控陣探頭,頻率2~4MHz。主機帶有QTVI 圖像分析軟件,組織多普勒成像幀頻大于100幀/秒。
1.2.2 方法:常規進行二維、M 型、彩色及頻譜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掃查,并同步記錄12導聯心電圖。選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晰顯示心房結構,囑患者暫時屏氣,儀器自動連續采集3個心動周期, 再轉換成組織多普勒成像(TDI)模式,超聲束與房間隔的夾角小于20度。將所有記錄存儲到儀器內置的硬盤,后脫機分析,測定房間隔中下段(靠近二尖瓣環)應變及應變率,描記雙側心房面積,取其平均值,經體表面積校正后獲得心房面積指數(LAAi/RAAi)。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先對資料進行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檢驗,兩組資料間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
2 結果
房間隔應變數值Sa與左房面積指數呈顯著負相關(r=一0. 803,P
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與左房面積指數呈負相關,二者相關性良好(R=-0.885,P
3 討論
左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數值(Sa、SRe)呈顯著負相關,說明左房擴大時排出相同的血量,房間隔的應變相對較低,因此房間隔S曲線可間接反映左房大小的變化,房間隔S曲線最大縮短率Sa的顯著降低可敏感、間接地反映出左房的擴大,左房形變減小。說明作為局部參數的應變率/應變可作為為進一步了解左房功能的指標,并證實了以往所獲得的高血壓對左房功能影響的結果。
右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相關,但并不顯著,可能因為高血壓早期,房間隔的應變/應變率已發生改變,但此時右房結構可不發生變化,因此影響二者相關性。而高血壓后期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逐漸減低,左、右心房均逐漸擴大,出現雙心房重構,導致右房面積與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總體而言仍有相關性。可能因為:持續性后負荷增加,高血壓病患者心房內壓力持續增高的狀態可使心房肌局部ACE表達水平增高,并有AT1受體mRNA上調,大大增強了血管緊張素II在心房水平的作用[5-7],從而使雙側心房間質纖維同時增生,這不僅時心房各部位的形狀及厚度都發生了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心房肌的局部功能。
本研究顯示:高血壓導致心房負荷增加的狀況,左心遠高于右心,房間隔形變與左心房面積指數相關性較與右房面積指數高但盡管右心房為“非應力心房”[2],作為心臟泵的一部分,高血壓病同樣可對其結構和功能產生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血壓病對右心房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通過房間隔進行傳遞。但由于右房面積指數僅在二維上反映右房的大小,不能全面反映右房的真實大小,加上右心容積易受呼吸等因素干擾,故本次研究右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相關性并不顯著,與應變數值Sa無顯著相關,可能與上述原因有關,預計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通過控制呼吸等混雜因素,并采用右房容積指數進行深入研究,以期望得到滿意結果。
參考文獻:
[1] 趙春輝, 洪云飛, 況錦,等.高血壓病患者左房重構的參與因素[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8):873-874.
[2] 黃曉新,謝云,谷利宏,等. 2 6 2例高血壓患者心臟結構變化的研究[J], 實用醫技雜志,2006 ,13( 17):3045-3046
[3] 吳庚華,朱永澤,吳洪海.自發性高血壓大鼠右心房心肌細胞超微結構的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4,8(3):45-48.
[4] 張靜秋,王瑜,等. 高血壓病患者不同左心室舒張功能狀態對心房功能的影響[J], 昆明醫學院學報, 2010,12:
[5] 徐長新,朱杰,楊宏宇.PDE研究高血壓病左室肥厚各型對右心功能的影響[J].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0,16(9):752-753.
問:寶寶能走會跑后,一天之內被我批評十次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因為他不是摔壞了杯子,就是拿著拖把到處亂拖,要不就干脆鉆到桌子底下嘗試著把小指頭塞進電源插座里……總之,只要家里大人一分鐘沒注意到,他肯定會犯錯誤。后來,我發現自己一張口就是批評孩子的話,覺得這樣不妥,但是怎樣才是妥當的做法呢?
劉亞麗
答:不管寶寶犯多少錯誤,每天批評他的次數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在非重大錯誤中,失敗的確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有些家長在寶寶犯錯時,總是大加指責、恐嚇,卻忘了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家長批評寶寶是想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反作用。寶寶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再冒險,從而失去學習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與大人對抗。而且,大人過于頻繁的指責不僅讓孩子變“皮”了,對批評充耳不聞,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對。
因此,批評孩子,如果不是危及生命安全的重大錯誤,不妨每天只說一兩次,不要逢事就說。有的錯誤,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說也罷。對于重大錯誤,在批評時也應該注意兩點:一是要冷處理。即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妨放低聲音,或采取沉默。這比高聲叫嚷更有效果,孩子會更緊張,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二是要趁熱打鐵。孩子的時間觀念較差,昨天發生的事,仿佛已經過了好長時間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如果覺得孩子做了錯事必須批評,那就別拖拉,馬上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了。
我很受傷,“應聲蟲”反抗了
問:第一次聽到兩歲的兒子對我說“不”時,我很吃驚,同時有受傷、失落的感覺。我對孩子突然表現出的反叛感到困惑。孩子一直很乖,是我的“小尾巴”和“應聲蟲”。但是最近忽然變了,我該如何應對呢?
李紅霞
答:孩子的反叛和抵觸行為有多種表現,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以下事情:孩子拒絕父母的要求;孩子與父母對著干;孩子不理睬父母;孩子不要父母摟抱,不和父母親熱;孩子不待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
孩子從一歲起,這些事情就時有發生,在兩歲左右更加頻繁和激烈。其實,孩子有時候不是有意識地和父母對著干。由于語言功能沒有發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執行父母的指令。而且,他還沒有足夠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在父母看來,孩子就是和他們過不去,對著干。父母們放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變得合作起來的。
父母要記住: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一般來說,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標志,表明孩子開始產生自主意識,試圖了解周圍環境,建立好惡觀念,表達個人需求。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情緒緊張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反抗心理。所以,在孩子疲憊或者饑餓的時候,不要教他學習新東西或者強迫他做事情,讓他休息或者吃一些喜歡的零食,有助于緩解他的緊張情緒。周圍環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加重反抗心理。比如,家里新換了保姆,這個時候就不要讓孩子再去幼兒園,讓他慢慢適應環境的改變。如果孩子表現出煩躁不安,可以給他一個新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孩子生病時通常情緒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父母要理解孩子,在他生病時不妨縱容他一下。
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有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危險,父母應該立即制止他的危險行為。而且制止孩子的行為之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比如,孩子在大街上跑得興高采烈,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里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會非常疼的。”
采用適當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這兩句話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還有,告訴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破!”
如果不想引發孩子的抵觸情緒,父母提的要求要合理。對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在超市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就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平靜地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跟媽媽好好說。”慢慢地,孩子就學會了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吵鬧、反抗。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孩子的偶像。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要因為心急而發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樹立榜樣,要可望又可及
問: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當我看到有比較出色的孩子時,就不忘提醒兒子向人家學習。可是我兒子似乎對此很反感。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的做法有問題?
趙春蛾
答: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以佼佼者為例與之比較,以期達到激發孩子上進的目的,這種“反比”教育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讓孩子向榜樣學習,但通常效果不佳。為什么呢?因為這一“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產生了逆反心,“像他那樣的有幾個,全國恐怕也就一兩個。”“你怎么不去學他,想當年你也不咋樣,恐怕連我都不如!”一旦孩子有了這種心態,榜樣的意義就不復存在,孩子甚至會產生條件反射,本能地拒絕學習。
其實,當孩子看到與自己同齡的榜樣時,大都會產生敬佩之情,有的還會暗暗對照自己。這時,如果父母能抓住機會,正確地進行啟發和誘導,那么這個榜樣就可能在孩子身上產生正面的、積極的作用。
父母應該怎么進行啟發和誘導呢?簡單地說,就是不要人為地拉大榜樣與孩子之間的差距,而要盡量縮短這種差距,讓孩子有種可望又可及的感覺,覺得自己努力努力,完全可以追上。比如,在電視里看到一個畫畫很好的孩子,父母不妨這樣說:“他的畫畫得真好,不過他也不是天生就畫得這么好。如果你認真練上幾年,肯定能達到他的水平。”或者問:“兒子,你覺得他為什么能畫得這么好?”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待孩子找到答案后再問:“那么,你能不能向他學習呢?”
反之,父母恨鐵不成鋼,帶著不滿情緒運用激勵機制,只能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覺得目標離自己太遠,自己根本無法企及,索性拒絕學習。
懲罰教育,也要從愛出發
問:在社會大力提倡賞識教育的今天,談懲罰多少有點不合時宜。然而,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上,實在難以避免。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我認為適當懲罰孩子也是愛的表現,是規范孩子行為的有效手段。那么,怎樣懲罰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唐敏
答:首先,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被罰。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懲罰只是一種劣性條件刺激,其有效時間較短,不能持久。很多時候,受罰的孩子改正錯誤后卻不明白錯在哪里,所以今后還有再犯的可能。因此,讓孩子明白受罰的原因才是避免再犯同樣錯誤的關鍵。在懲罰孩子前,家長要跟孩子講清楚為什么懲罰他。懲罰后,最好強化一次認識,確認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其次,合理把握懲罰的“度”。家長懲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所以合理掌握懲罰的度就顯得尤為必要。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懲罰太輕,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再次,懲罰要“循規”。為了讓懲罰有規可循,家長應事先跟孩子協商制訂一個獎懲規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后將受什么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少犯錯誤。當孩子犯錯后,家長還應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沖動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施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最后,家長在批評孩子時,要給孩子指明“出路”。孩子小經驗少,當做錯事情時,家長要告訴孩子改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效果才更明顯。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么做、達到什么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么樣的后果。孩子對自己的不當行為進行反思后,通過改錯會恢復原來的自信,當他以后再犯類似錯誤而感到后悔時,他就會想辦法彌補過失,而不會一味譴責自己沒用。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地讓孩子“自己去想”。同時,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只有當受罰的孩子有了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
【關鍵詞】 超聲造影; 肝纖維化; 肝硬化; 聲諾維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hepatitis and cirrhosis of the liver fibrosis clinical WANG Gang, LIU Jian. Medical Imaging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 Chong 637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in the hepatitis and cirrhosis of the liver fibrosis.Methods Select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group of 30 cases of liver fibrosis and 10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group. All the cases in both the groups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by liver tissue biopsy guided by ultrasound. There were 1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CPS) technique was used. The arrival time of hepatic artery, the arrival of portal vein, the arrival of hepatic vein time and the enhanced peak time of liver parenchyma were recorded.Results In liver fibrosis group, the arrival time of hepatic vein(25.52±4.35) s was extended.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1.40±4.87) s. But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rrival time(16.45±2.86) s of hepatic vein in cirrhosis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liver fibrosis group(25.52±4.35) s and the control group(21.40±4.87) 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The enhance peak of time of the liver parenchyma in liver fibrosis group and liver cirrhosis group showed a later onset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ir enhanced peak time were (43.53±8.63) s, (56.78±11.56) s, and (28.45±8.32) s respectively.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ultrasound contrast material to liver artery, portal vein in three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 Ultrasound imaging technology has a certain clinical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liver fibrosis diagnosed in the hepatitis and cirrhosis, which can better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Ultrasound imaging; Liver fibrosis; Cirrhosis; SonoVue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向肝硬化進展的一個中間階段,通過采用有效的抗纖維化治療,包括消除病因、加速降解過程或誘導星狀細胞凋亡等,均有可能使病程逆轉,所以對肝纖維化作出早期診斷并動態監測其變化,對于慢性肝病的治療及改善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對肝纖維化病變程度的診斷主要依靠肝臟穿刺作組織學檢查。CT灌注成像[1]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2,3]對評價肝纖維化具有一定價值,近年來,隨著超聲造影技術的不斷發展,諧波造影新技術可獲得組織或病灶血流灌注信號。本文旨在運用超聲造影反映肝纖維化與肝硬化血流灌注特點,從而評估超聲造影在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4月~2011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傳染科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40例。其中肝纖維化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42.62±9.54)歲。肝硬化組10例,女3例,男7例,平均年齡(38.35±13.24)歲。全部病例經肝組織穿刺活檢確診,肝纖維化程度的病理分級采用Scheuer方案[4],按肝纖維化程度不同分為5期:S0期:無纖維化;S1期:匯管區纖維化擴大,局限竇周及小葉內纖維化;S2期:匯管區周圍纖維化,纖維間隔形成,小葉結構保留;S3期:大量纖維間隔形成伴小葉結構紊亂,無肝硬化;S4期:早期肝硬化或肝硬化。本研究將S1、S2、S3級為肝纖維化組,S4級重度肝纖維化(即臨床肝硬化)為肝硬化組,對照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齡(26.52±8.53)歲,來自排除肝臟存在局灶性病變或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呼吸系統等循環系統疾病的健康志愿者。
1.2 儀器和方法 儀器為西門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凸形探頭,頻率為3.5 MHz。檢查所用的造影劑為博萊科公司生產的SonoVue,由六磷酸酯包裹的六氟化硫微泡組成,微泡平均直徑2.5 μm,造影前,用5 ml生理鹽水溶解并振蕩,使其充分混勻制備成混懸液備用,造影時每次抽取2.4 ml經肘部淺靜脈團注。
所有病例均先用常規二維超聲掃查肝臟,觀察肝臟大小、形態、包膜,實質回聲,肝靜脈的走行等,并用多普勒檢測肝動脈、門靜脈的流速,作出造影前的初步診斷。然后進入造影模式,調節超聲儀器機械指數為0.09,增益、深度和深度增益補償等預設置始終保持一致。推注造影劑同時啟動內置計時器,采集至少120 s的動態造影數據。造影過程中受檢者保持平穩呼吸,探頭位置保持不變,動態圖像存盤。通過回放動態圖像,記錄造影劑到達肝動脈時間、到達門靜脈時間以及到達肝靜脈時間,并應用時間-強度曲線來輔助分析肝實質最大強度時對應的時間。所有患者的造影檢查由同一位操作者進行。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相關性分析采用非參數方差分析法,以P
2 結果
2.1 1例重度肝纖維化患者造影劑達肝內血管時間及肝組織活檢,見圖1、圖2。
2.2 各組造影劑到達肝內血管時間比較見 肝纖維化組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顯影時間較對照組延長,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分別為(25.52±4.35) s、(21.40±4.87) s;肝硬化組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顯影時間較肝纖維化組、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是我國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目前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金標準是肝組織活檢,但該檢查屬有創操作,存在并發癥的風險,且重復性差,不易為患者接受。超聲成像是醫學影像學中發展極為迅速的一門學科,以其便捷、無創、費用低廉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慢性肝炎的診斷中,但是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由于沒有明顯的形態學改變,而此時肝臟血流動力學有所改變,常規超聲不能表現組織的微循環灌注,這限制了其對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近年來,超聲造影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為慢性肝病的超聲評價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軟件可通過分析感興趣區的造影劑微泡總量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獲得肝內血管和肝實質的血流灌注參數[5,6]。因此,超聲造影為評估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血流動力學改變提供了有價值的功能信息。
本研究使用的超聲造影劑SonoVue為一種由微氣泡組成的血池型示蹤劑,其微泡平均直徑2.5 μm,故在血管中的行為與紅細胞相似,可反映肝內的血流灌注情況。在脈沖反相諧波模式下超聲造影劑經肘部淺靜脈注入人體后,微泡經過肺循環后分別經肝動脈和門靜脈進入肝實質血竇,再由小葉間靜脈匯合到達肝靜脈[7]。本研究分析不同程度肝纖維化造影劑到達肝動脈時間、到達門靜脈時間、到達肝靜脈時間及肝實質增強峰值時間變化規律,結果表明,肝纖維化組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顯影時間較對照組延長,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肝硬化組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顯影時間較肝纖維化組、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肝纖維化組、肝硬化組的肝實質增強峰值時間較對照組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其形成機制如下:在本研究中肝纖維化組中的纖維化程度S1期及S2期較多,此時肝臟纖維化程度較低,肝細胞有點灶狀壞死,肝小葉結構完整,Kupffer細胞增生肥大,造影劑停留于其內,再到達肝靜脈,勢必會影響肝靜脈的顯影時間,因此,肝纖維化組的造影劑到達肝靜脈的時間與對照組相近甚至略有所延長。與Lim A K等[8,9]報道有所不同,后者認為除輕度肝炎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時間與正常組無明顯差異,中、重度肝炎及肝硬化中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時間均較正常對照組縮短。筆者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擴大樣本數量,對肝炎纖維化程度做進一步的研究,
正常情況下,造影劑注入門靜脈,門靜脈在肝內反復分支,注入肝血竇,經肝靜脈注入下腔靜脈。而本研究中肝硬化組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時間較對照組、肝纖維化組明顯縮短,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肝內血管動脈化,使造影劑于動脈期大量到達肝內;(2)肝內肝動脈、門靜脈及肝靜脈間出現大量短路分流;(3)肝外大量肺動靜脈分流;(4)心輸出量增加及體循環阻力下降也對通過時間的提前起一定作用。
肝纖維化組、肝硬化組的肝實質增強峰值時間較對照組延長的原因在于造影劑微泡性質穩定,可以被肝竇和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細胞吞噬,使實質回聲增強。隨著肝病的發展,肝臟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硬化血管阻力增高致使門靜脈灌注減少,可能造成肝實質的增強峰值時間延長。
因此,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患者可以通過超聲造影技術,把超聲造影劑到達肝靜脈時間、肝實質增強峰值時間作為定量指標,用以判斷肝纖維化的程度。為肝炎患者的肝纖維化的程度提供新的診斷手段,可以更好的指導臨床的治療。由于超聲造影應用于此類疾病診斷的時間不長,目前對各觀察指標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及各指標的綜合分析尚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馬春梅,郭啟勇,廖偉,等.CT灌注成像在兔肝纖維化模型的研究.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7,23(5):641-644.
[2] 王秋實,郭啟勇,梁長虹,等.MR彌散加權成像在免肝纖維化模型中的初步實驗研究.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7,23(7):952-955.
[3] Lewin M, Poujol Robert A, Boelle PY, et al.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the assessment of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Hepatology,2007,46(3):658-665.
[4]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試行) (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中華傳染病雜志,1995,13(4):241-247.
[5] 覃琴,王琛,朱江,等.七氟烷預處理中NF-kB的激活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8,29(3):197-200.
[6] 劉霞,王琛,謝紅,等.七氟烷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心NF-kBp50活性表達的影響.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9,30(2):23-28.
[7] 丁紅,李娜,林希元,等.超聲造影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可行性及定量參數篩選.復旦學報•醫學版,2010,37(3):268-269.
[8] Lim A K, Taylor-Robinson S D, Patel N, et al. Hepatic vein transit times using a microbubble agent can predict disease severity non-invasivel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Gut,2005,54(1):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