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購達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購達人:羅丹、小米
這兩位幾乎每天都有快遞送達的主婦,網購可謂快、準、狠,購得的物品總是博得周遭朋友的一致好評。
網購第一步:搜出好寶貝
準確率高的搜索是網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1.搜來搜去都不滿意?
這種令人受挫的情況是否一再發生?搜來搜去,無論怎樣變換關鍵詞,只可惜符合自己要求的物品寥寥無幾,大量不需要的商品充滿屏幕,莫非真要翻完100頁才能有所斬獲?
達人羅丹支招:靈活運用“-”
多用關鍵詞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比如說想買一件今年流行的短款毛衣,輸入關鍵詞“毛衣 短款”,結果發現搜索結果中至少一半以上是緊身加高領的款式,并非自己想要的流行款。這時候就要運用減號“-”了,輸入“毛衣 短款 -高領”,再也不會搜出那些老派的款式了。
?當有多個關鍵詞需要排除的時候,每個被排除詞前都要加“-”,詞和詞之間也要有空格,比如“毛衣 短款 -高領 -緊身 -紅”。
2.就想省點快遞費?
為了一個6元錢的洗衣袋付5元快遞費,想想實在不劃算,正好還想買些清潔用具,看看這家店有沒有吧?于是你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一家既有你要的洗衣袋又有清潔用具的店,總算達成了省郵費的心愿。
達人小米支招:求助同店購
在一家網店購買的東西低于20元,就會覺得那5元快遞費難以值回票價,所以總是希望那家網店還有些其他自己想買的物品。其實現在你可以利用“同店購”來更方便地達成心愿。當你在搜索框輸入物品名時,便會在下方出現一條“同店購”搜索條,輸入自己想要的各類物品名稱,你就能找到那些同時擁有它們的店鋪了。
?同店購最多支持同時搜索5件寶貝。
?在搜索框也可以直接進行同店購搜索,只要在兩個關鍵詞中間添加“+”和空格即可,注意“+”兩邊都要留空格,如“洗衣袋 + 馬桶刷 + 壓縮袋”。
3.你是物價呆子?
你似乎對于物價沒什么概念,不是買得太貴被人吐槽,就是買得太便宜被直接列入假貨行列,到底多少錢才合理?這個問題實在太深奧。
達人羅丹支招:請注意這里(配圖)
圖中紅線劃出的區域可以說是所有對物價沒感覺的人的救命稻草,因為它列出的是該寶貝在所有買家中價位區段的購買量比率。比如你想買某品牌護手霜,搜索后顯示:45%的用戶選擇“42~78元”,而“142~186元”則有25%用戶選擇,選擇42元以下的用戶只有8%。要相信,群眾的眼鏡是雪亮的,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這款護手霜的合理價位在42~78元之間。
網購第二步:挑選好店家
同樣的物品,究竟該在哪家店買,除了價格因素外,當然要看對方的誠信如何。選到好賣家,也是愉快網購的必要過程。
達人羅丹:選擇信用度與好評率較高的網店
我比較傾向去信用度高一些的店鋪買東西,一般是不低于3鉆。因為信用度高的店鋪經驗豐富,貨源也較穩定,對發貨流程很熟悉。通常來講信用度高(如皇冠級以上的)的賣家在線時間比較固定,很多都有專職的客服在線輪值,有什么問題也比較好交涉。當然萬事無絕對,很多4冠、5冠甚至信用度更高的店鋪也會很難溝通,可能詢問某件衣服尺寸問題就要等上半小時才能有回復,這是因為咨詢的買家太多而店鋪客服來不及應答。碰上這種情況我會建議大家干脆換一家店,前提是別家店也有同款提供。
除了信用度,好評率也是重要參考數據。對我來說網店好評率的普遍基準是99%,女裝店和飾品店的好評率最好不低于99.5%,但對女鞋店,我的最低標準可以到97%,因為挑剔鞋子的人比較多。
達人小米:從評價中看端倪
我的挑選方法是看信用評價,首先看想購買物品的評價。除了看具體評價內容外,還要注意評價比率。一般情況下,對于高銷量物品(30天售出超過80件以上),有內容的評價比率在30%以下為正常。如果一件物品30天內賣出120件,有100人評價,我多少會覺得不太對勁。
小米的評價比率表
高銷量物品
(30天售出超過80件以上) 中等銷量物品
(30天售出20件至80件) 低銷量物品
(30天售出20件以下)
有內容的評價比率 30%以下 50%以下 90%以下
然后看該賣家的總體信用評價。我主要是看中差評的留言內容,如果是針對商品真假和品質的評論就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是發錯貨等服務問題,則要看賣家的回應是否誠懇。而有些中差評是可以忽略的,如快遞太慢、快遞員的態度太差、寶貝和想的不一樣、寶貝有色差、衣物有褶皺等等,因為快遞的服務質量不是賣家能做主的,至于色差和褶皺,網購時難以避免,如果你真的很在乎這些問題,請事先與賣家溝通好可否退換貨等售后事宜。
===============================(P3)===============================
網購第三步:支付更安心
網購最擔心的就是支付安全問題了,想要增加自己的安心指數?那么請參考以下3種支付方式吧。
1.貨到付款――買多少付多少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無疑是我們的最佳選擇。然而,并非所有的物品都能提供貨到付款的服務,因此如果你傾向這樣的支付方式,那么記得在搜索物品時,在篩選欄中勾選“貨到付款”選項。
所需條件:物品本身支持“貨到付款”服務
2.支付寶卡通――買多少存多少
大多數人不愿意在線刷卡支付無非是因為網上銀行的安全隱患,那么你可以嘗試支付寶卡通,它無需開通網上銀行,只要和銀行借記卡綁定即可。所以你平時不用在卡里留什么錢,只需在購買物品后,往其中存入相應的金額用以支付。
所需條件:一張借記卡,離家或公司很近的ATM機
達人小米:我一直是用支付寶卡通支付的,為此我特地在自家樓下的一家銀行辦了張借記卡。如果我買了300元的東西,那我下班回家時順便往卡里存300元就行了,回家就馬上支付,沒有后顧之憂。
3.支付寶網點支付――買多少刷多少
網點支付分為刷卡和現金兩種形式,但目前在上海的話,只能在便利店或超市內設有的“拉卡拉便利支付點”上刷卡支付,借記卡或信用卡皆可。在選擇網點支付時,支付寶會將交易號和金額發送到手機上,當付款時,需要先將交易號和金額輸入“拉卡拉”,而后刷卡完成支付。
所需條件:一張借記卡或信用卡,設有“拉卡拉”的便利店(上可查詢具體網點)
達人羅丹:我平時都是使用網銀進行支付,但記得有一次,電腦出了一點問題,造成網銀無法登錄。我怕耽擱了物品的發貨時間,于是改用了網點付款,隨后到樓下便利店的“拉卡拉”上付款,也十分方便。
網購進階班:淘寶秒殺法則
所謂“秒殺”,就是網店商家限時限量提供一些超低價商品,由于價低量少,往往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成交時間有時以秒計算,故稱“秒殺”?!懊霘ⅰ眻D的就是一個氣氛,“秒”到的人歡欣鼓舞,沒“秒”到的再接再厲。
1.秒殺前的準備工作:
A.硬件要求,包括電腦處理速度、網絡速度、人的反映速度。電腦處理速度和網絡速度當然是越快越好,如果覺得自己的電腦不“給力”,可以在秒殺前借用更好的電腦。個人反應速度實在是因人而異,除了多加鍛煉外,也可以找達人來幫忙。
B.校準時間。秒殺是爭分奪秒的比賽,時間把握更要精準無誤。一般來說,淘寶店的秒殺時間以國家授時中心的時間為準,所以快去對時間吧。
C.秒殺準備。收貨地址只留一個就行,省去選擇地址的時間。此外要對秒殺商品全面了解,比如有多少件參加秒殺,共有幾輪秒殺,是否還有其他相關的優惠活動等,心里有個底,不打無準備之仗。
D.帳戶余額。支付寶余額要確保充足,不要出現支付時余額不足的情況,要記住秒殺時可是先付先得哦!
2.秒殺的方法:
方法一:提前進入秒殺頁面,等時間快到的時候,不停刷新。
用這個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確保自己在登錄狀態。
優勢:簡單易懂,所有商品皆可用。
劣勢:花費時間最長,既要刷新頁面又要輸入驗證碼,最難秒殺成功。
方法二:購物車法。提前把秒殺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后在“購物車”下點擊“立刻購買”,進入購買頁面后不停刷新,直到價格變為秒殺價后,迅速點擊“確認購買”。
優勢:節省時間,不用輸入驗證碼。
劣勢:只能針對在架商品使用,但很多秒殺商品在秒殺前是“即將開始”狀態,不可使用購物車法。
方法三:先收藏秒殺商品,在“收藏夾”下點擊“購買”后,選擇地址,填好驗證碼,等秒殺時間一到,就立即點擊“確認無誤,購買”。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交往 人際關系
一、導言
網絡人際交往描述的是一種經由互聯網媒體中介形成的人際溝通與互動關系。在網絡空間中,人際互動雙方并不像在現實社會交往過程中那樣面對面地親身參與溝通,而是一種以“身體不在場”為基本特征的人際交往。[1]網絡交往對現實交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曼紐爾.卡斯特爾( M. Castells) 認為, 網絡社會既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 也是一種新的社會模式。[2]大學生作為網絡交往的主體,他們在這種新型的社會模式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網絡社會作為現實社會的延伸因其自身的特點又不同于現實社會,那么網絡中的人際交往也可能和現實交往產生差異,本文就是基于這種現實基礎,從社會學的專業角度出發,問卷調查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研究網絡交往對大學生現實人際交往產生的影響以及對現實人際關系構建的作用與意義。
二、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3]線上共收回78份有效問卷。線下部分采取簡單隨機抽樣,共計發放135份問卷,回收131份問卷。總計有效問卷203份,問卷有效率 97.13% 。
個案部分是針對問卷調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采取判斷抽樣,與被訪談者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半結構式訪談。
三、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現狀與建構
(一)大學生網絡交往方式多元化
1、當代大學生從年齡上來看都屬于在網絡化后成長起來的一代,接觸網絡都比較早,網絡接受程度高。
即時通訊軟件在交往方式中占主流地位,基于方便快捷成本低的優勢而被廣泛接受,其在交往方式中占到了42.9%。同時新興的社交類網站(如人人網)新秀崛起,達到26.6%。性別、年級與大學生網絡交往方式和網友數量以及聊天對象之間并不存在較明顯的直接關聯。
2、多元化網絡交往方式意味著多選擇,也意味著復雜和取舍,對人際關系構建沒有好壞之分。
(二)網絡交往對象相對穩定、固定網友數量有限
1、數量和對象的穩定是不積極進行人際關系的表現。
在數量上,大學生網友數量呈梯級分布,各個范圍段差異不明顯,聊天對象屬于熟人圈,而且聊天對象穩定程度高。網絡交往圈基本趨于成型,不會主動拓展交際圈。
表2 主要聊天對象
2、大學生網絡人際關系建構不積極,網絡交往圈基本與現實交往圈重合,是現實交往的延續,但其擴張性不大,網絡人際交往圈與現實重合是主觀的拓展停滯的后果,可能在未來還會拓展。
(三)網絡對大學生現實人際交往與建構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主要為工具性和積極性的
1、網絡是現代交往的媒介,滿足了個人的一系列需求,具有其他交往方式不具有的優點,在人際關系建構方面有可發掘的優勢。
網絡交流以其隱私性的特點成為大學宣泄情感的一個重要方式,在網絡情境中溝通的雙方通過相互的傾訴, 既能獲得社會支持, 也能向對方提供社會支持。[4]網絡交往充當了安全閥,將不良情緒宣泄掉,從而建立健康、積極、親密的現實人際關系。而且成本和安全性角度考慮,網絡交往作為現實交往的過濾器,人際關系拓展的成本最低且見效快。
2、認知趨于理性,但是行為表現并不穩定。
大學生認知日趨成熟,對于網絡他們認為這只是種工具,并不能代替現實,但是實際上網絡在現實生活中看起來又似乎不僅僅是一種工具。
五、結論與討論
本次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的網絡交往現狀總體比較樂觀,對網絡的認識趨于理性化,但是對網絡的利用過于保守,并沒有真正發揮網絡的作用。大學生網絡交往方式多元化,但網絡交往圈與現實交往圈重合,積極主動拓展性欠缺。他們能清楚地區分網絡與現實,沉溺網絡的現象不具有普遍性。調查反映出來大學生在網絡上都在盡力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形象,網絡對他們來說積極作用大于消極作用,并不會因為網絡交往而荒廢了現實交往。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5]認為,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通過滿足他們達到對網絡交往的指導,從而讓健康積極的網絡人際關系幫助矯正現實人際關系,達到對現實人際關系的建構。
戈夫曼的擬劇論認為,網絡和現實生活構成一個大舞臺,無論是網絡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是表演者,表演者為了達到表演的效果通常會做出一些行為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作為一場完美表演,需要劇本、劇情,表演者和其他劇組成員、表演區域和道具的協調。這也就是說,在網絡服務于現實的人際關系建構過程中,關系建構者亦須協調多方因素。為了塑造大眾希望的角色,滿足觀眾期待,表演者必須進行印象管理。也就是掩飾自己與公共要求不符的行為,按照公眾期待和社會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從這幾點上來考慮網絡人際交往在幫助現實人際關系建構方面的優勢就可見一斑。網絡交往對五大因素和四大手段的可控程度更高,這也是本文強調的網絡人際交往對現實人際關系建構的積極影響。
注釋:
[1]黃少華,翟本瑞.網絡社會學:學科定位與議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第261頁
[2]謝俊貴. 卡斯特爾 網絡社會理論述評[ J/ OL] . http: / /ww w3. rongshu. com/ publish/ readArticle. asp? id= 8337.
[3]線上是指在專門的調查網站由用戶通過網絡隨機填寫,線下是指通過一定的抽樣方法選擇被調查者填寫填寫紙質問卷。線上問卷于2011年11月12至22日在“調查派”網站在線調查10天(http:///),由網站用戶隨機填寫,為了保證問卷質量,特對填寫機制進行限制,同一電腦不允許多次提交,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
[4]Tichon J G, Shapior M . T he proce of haring ocial upport in cyberpace[ J] . CyberP ychology & Behavior, 2003, 6( 2) : 131—170
[5]社會心理學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參考文獻:
[1]黃少華,翟本瑞.網絡社會學:學科定位與議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5
[2]池思曉,龔文進.大學生網絡人際信任與網絡社會支持的關系.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 年第19 卷第1 期
[3]黃利會.從網上聊天看大學生的網絡人際關系——對武漢地區七所高校的調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75期)2008(3)
[4]湯東,王蕾,蘇燕.大學生網絡人際關系[J].理論觀察,(總67期)2011(1)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強迫性購物 大五人格
網絡購物是一種極其方便的購物方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網絡的迅速發展,網絡購物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日常消費方式。
2015年是阿里巴巴第七年舉辦雙十一購物節,截至11月11日24時交易量達到912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雙十一成交額提升近60%。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這說明雙十一已深入人心,反應了消費者的力量,也反映了互聯網的力量。
然而,在這個巨大的數字背后也隱藏著其“黑暗”的一面。同樣也是2015年,“剁手黨”入選了《咬文嚼字》雜志頒布的十大流行語榜單?!岸缡贮h”,指沉溺于網絡購物的人群,以女性居多。她們穿梭于各大購物網站間,搜尋、比價、秒拍、下單,樂此不疲。往往看似精打細算,實則買回了大量沒用的東西,造成時間、精力、金錢的浪費。冷靜之后,常常追悔莫及,甚至下了再不理性購物就剁手的狠心,但過不了多久就故態重萌。這其實是強迫性購物的一種體現。
一般認為,強迫性購物具有三個核心特征:(1)無法遏制的購物沖動;(2)個人對購物行為失去控制;(3)即使購物行為已經對個人、社會生活和職業活動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仍持續不斷地過度購物。[1] 網路強迫性購物沒有專用名詞及定義,一般指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的強迫性購買。國外近年的研究開始關注強迫性購物的前因,如人格特征。大五人格理論曾被人格心理學界高度認可,這五個因素分別是開放性(openness)、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傾性(extro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經質(neuroticism)。本文主要研究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的現狀以及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與大五人格之間的關系。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南京工程學院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期間正值大四學生外出實習或工作,因此只調查了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學生。 此次研究共發放正式問卷600份,收回問卷541份,問卷回收率為90.2%。整理收回的問卷,剔除含有連續5項以上規律性作答的問卷及錯答、漏答5項以上的無效問卷,共得到有效問卷523份,有效率為87.2%。被試的具體分布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網絡強迫性購物及大五人格混合問卷是由網絡強迫性購物量表以及大五人格問卷組合而成的綜合問卷,目的是便于被試者的填寫以及數據的對應。
網絡強迫性購物量表均為正向記分題,采用5點計分方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為1-5分。
大五人格問卷包括五個維度,他們分別為神經性,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責任心。同樣使用用5點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為1-5分。
(二)研究程序
分別利用大一學生周一至周五的夜自習課間以及大二大三課間進行為期一周的施測,采用團體施測法,以班為單位施測,當場收回問卷。施測前先由主試按指導語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量表,幫助學生了解填寫規則,在確認被試理解施測要求后開始施測。
二、研究結果
(一)網絡強迫性購物數據分析
對所有被試在網絡強迫性購物量表上的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發現大學生人群中存在網強迫性購物人群,為進一步考察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的具體情況,本研究按照以下標準對不同程度網絡網絡強迫性購物的大學生進行分類:
(1)無或輕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分數低于25);
(2)中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分數介于25和40之間);
(3)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分數高于40)。
結果如圖2所示,所調查的被試中,無或輕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人數為316,占60.42%;中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人數為169人,占32.31%;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人數為38人,占7.27%。說明大學生人群中普遍存在網絡強迫性購物現象。
對得分標記為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38個被試進行分類(結果如圖3所示),發現盡管被測女生總數少于男生,標記為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女生占標記為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總人數、被測女生總數都大于男生,文科(相對于理科)也呈現和女生相類似的特點。
(二)網絡強迫性購物與大五人格的相關分析
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神經質、開放性呈顯著正相關,與責任心呈顯著負相關。這說明大學生神經質、開放性得分越高,網絡強迫性購物越嚴重,而責任性的得分越高,大學生就越不容易產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結果如表2-4所示)
三、分析與討論
(一)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的特點分析
強迫性購物(compulsive buying)也被稱作為購物成癮(shopping addiction),沖動性購物(impulse buying),它是一種功能紊亂的消費性不良行為,表現為無法抑制自己購物沖動和欲望的不良購買行為。如果個體患有強迫性購物癥,他們可能表現出對購物行為的失控,持續性過度地購物。[2]
經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現狀呈以下特點:
1.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所占比重較小。分析數據顯示,在大學生調查群體中,無或有輕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所占調查整體比重為60.42%,有中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所占比重為32.31%,而有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傾向人群所占比重卻僅有7.27%。這一分析數據說明,當前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嚴重程度尚不是很高,如果采取適當措施進行引導,這一現象可以得到緩解。
2.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中,女生所占比重大于男生所占比重。數據顯示,在被測試的523人中,男生人數為326人,其中有15名男生屬于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所占比重為4.60%。被測試人群中女生人數為197人,屬于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數共有23人,占被測試人數比重的11.68%,比男生所占的比重的兩倍還多。在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中,男生所占比重僅為39.47%,而女生所占比重卻高達60.53%,遠高于男生所占比重。這說明,在大學生人群中,女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的情況更為普遍,嚴重程度也高于男生。
3.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中,文科生所占比重大于理科生所占比重。調查數據顯示,在被測試的523人中,文科生人數為201人,其中有31人屬于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所占比重為15.42%。被測試人群中理科生人數為322人,其中屬于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的人數一共僅有7人,所占比重為2.17%,文科生網絡強迫性購物所占比重約是理科生所占比重的八倍。在重度網絡強迫性購物人群中,理科生所占比重僅為18.42%,而文科生所占比重竟高達81.58%,將近理科生所占比重的5倍。由此可見,文理科的差距在網絡強迫性購物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文科生網絡強迫性購物的情況明顯比理科普遍,理科生的網絡強迫性購物嚴重程度也遠低于文科生。
(二)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與大五人格的關系
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與神經質、開放性呈顯著正相關,與責任心呈顯著負相關,這一結果符合國外的實證研究的大多數結論[3-4]。
神經質、開放性和責任心三個維度度可能側重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影響。
神經質包括緊張、焦慮、憂郁、敵對、敏感、脆弱、沖動和缺乏安全等特點。這個維度體現個體的消極情緒狀態,網購后的負面情緒得分較高。此類大學生往往飽受緊張焦慮等困擾,常在網購后體驗到后悔、自責、羞愧、內疚等消極情緒,這樣的人常處于緊張狀態,心境較為低落,并伴有神經敏感,情緒不穩定,甚至難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在人格結構中神經質處于高水平的人,是在某種程度上將強迫性購物當做一種處理負面情緒的代償機制,潛意識上排遣一部分負面影響。然而情緒穩定性差,容易激動和沖動,這些特點導致他們在面對大學階段的各種壓力時,經常受到負面情緒的困擾,這恰好達到網絡強迫性購物發生的前提,即由于心理上的負面感受試圖通過網絡購物獲得暫時的緩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網絡購物的強迫趨勢,在無意識或意識薄弱狀態導致強迫程度愈深。
開放性反映出創造、想象、好奇、興趣、情感、自由、求異和藝術等特點。開放性得分較高的大學生常保持樂觀的心態和愉快的情緒,并且有著旺盛的精力,積極主動有活力,擅長人際交往。這樣的人對自己充滿自信,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滿足感,想象力豐富、情感豐富、具備開放的美學追求,嘗試新異冒險和刺激的能力。然而探索或尋求豐富多樣的感覺刺激是強迫性購物發生的潛在誘因。那些體驗著積極情緒的人們往往伴隨著對新的積極體驗的渴望,將提高參與強迫性購物的風險。他們認為,盡管從中獲得的興奮和刺激是短暫且單調的,但卻是值得的。高度的開放性使他們在瀏覽商品時充滿想象和幻想,在挑選商品時發揮著獨特的審美追求,情感上得到極大的滿足,這些都無形中催促著他們網購行為的發生,使他們自愿進入網絡購物的誘圈,無形中滋發了網絡強迫性購物現象。
責任心顯示了負責、自律、信任、認真、堅韌、條理、實干和公正等特點。這一維度所包含的是個體為人處事的態度或風格。責任心得分較高的大學生對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控制力強,通常認為一絲不茍的處事態度能使個體精神緊張,并嚴格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也更加擔心自己的健康。相反在這一維度上得分低的大學生自律能力一般較差,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自控力較為薄弱,無法克制網購沖動。他們往往在生活態度上表現懶散,條理紊亂,對工作也缺乏必要的勝任力和責任感,難以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這樣的學生容易形成低自尊。低自尊者更有可能采用不當的方式(如網絡購物)來尋求和保護自尊,獲得他人的認同和尊重。不少研究證實了自尊作為強迫性購物的內在影響因素之一,認為低自尊者渴望通過購物來提高自尊感,而責任心正是低自尊的誘發因素。此外,缺乏責任心的學生,也很少在意自己的行事后果,購后也較少自省。
通過對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和大五人格之間關系的研究,發現人格特性與大學生網絡強迫性購物有著密切關系,神經質、開放性得分高,責任心得分低的女性文科大學生有網絡強迫性購物傾向的可能性很大。
參考文獻
[1]段新煥等.強迫購物癥研究綜述[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2):135-138.
[2]Valence,G,d'Astous,A.,&Fortier,L.(1988).Compulsive buying:Concept and measurement.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1l(4),419-433.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購物 人格培養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in Term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ake students in Shanghai Technical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CAO Min
(Shanghai Technical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 Shanghai 20043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e of the focus interview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nselor work experience in eight years,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e-commerce market keen college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caused described.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give the appropriate direction and guidance 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大學生越來越熱衷于網絡購物,鼠標輕輕一點,就完成了交易。其網絡購物行為具有一定的心理動因。作為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從學生人格培養方面去看待大學生網絡購物的行為,有助于展開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本文作者對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20位大學生進行了焦點訪談。
1 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心理問題
1.1 增加不理性消費行為
訪談者A:網絡購物非常方便,每次上網看到誘人的廣告,我就有購買的沖動,雖然這些東西可能我不需要。
訪談者K:淘寶促銷很吸引人,班級中很多同學是淘寶迷。有的時候會沒有任何目的的買很多沒有用的東西。
訪談者L:看到宿舍的同學在網上買了好東西,我也會去買,不管我要不要。比如上次買了一個IPAD,結果我一個月的早飯沒有吃,還每天都打工。其實,IPAD對我用處并不大,哎……
上述三位大學生,網絡購物給他們帶來的是不理性消費。不理性消費包括沖動消費、攀比消費、盲目消費等消費行為。給大學生造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1.2 造成網絡購物成癮
訪談者D:有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喜歡上網絡購物,一旦買到十分稱心的物品后就會增加網絡購物的欲望。有時候,上上網,就會有點擊購買的沖動,宿舍里堆滿了很多我從網上買來的東西,其中大部分都沒有什么太大用處。我發現我是不是熱烈地愛上網絡購物了。
訪談者G:我媽媽說我已經網絡購物成癮了,她隔三差五地幫我收快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網絡購物成癮不同于普通正常的網絡購物行為,具有積極性、目的性、計劃性和必須性。網絡購物成癮在國內外的著作中沒有顯著的定義,筆者借鑒其他相關概念,將其定義為:對網絡購物行為不可抑制地過分迷戀,而忽視工作、學習及其他社會行為,造成一定的不可預期的損失。其行為不受內心控制。購買的產品也不一定是大學生所需要的,追求的只是一種和滿足感。
一旦大學生網絡購物成癮,不僅對他的學習生活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其家庭,對周圍同伴也會有影響。學習成績下降、生活方向的迷失、家庭經濟負擔的增加等等,更過分者,為了滿足成癮行為,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1.3 線下交流產生問題,引發人際溝通障礙
訪談者S:網絡購物多了,我發現淘寶賣家,實在是態度太好,我說什么就什么,一口一個親,但是我到實體店中,商家沒有那么好,態度很惡劣,久而久之,我就不想去實體店購買商品了,我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是正常?
該大學生對實體店的抵觸心理,不愿意與真人面對面的交流,長期下去,則有可能發生人際交往的逆反心理,面對面的溝通反而不會了,隨后便會把自己封閉起來,減少與外界的溝通,嚴重則會滲透到其他方面,這是非常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的。
1.4 維權困難,引發心理
訪談者H:有一次我花了八百元在淘寶上買了一副太陽眼鏡,雷朋的,送女朋友的。結果發現好像不是正(下轉第241頁)(上接第218頁)貨,又不讓退款,我又沒有辦法通過正規渠道維權。沒有地方去理論,只能自認倒霉。我覺得這個社會賣假貨的太猖獗了,有理沒處說。
這個案例可能有點極端,但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大學生在網絡購物過程中曾有幾次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如果原本性格又比較容易走極端,就非常容易產生對社會的不滿意。消極性關注(即只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擴大事物不利面,而忽視事物美好的一面)行為累積到一定程度便會真正走向極端,引發心理,而看不到一切美好事物,這對大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 從人格培養方面引導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
2.1 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購物意識
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以及班團活動中,不斷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購物意識,也可以借助相關專業課程,比如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告知學生網絡商品紛繁復雜,真假難辨。網上購物過程又方便,但同樣商家在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的同時也給購物帶來了盲目性和不安全性。大學生必須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盲目更風,互相攀比,炫耀資本。網絡購物應該以滿足其生活學習的需要為根本目的,而不是滿足享受購物過程的樂趣的需要。
2.2 加強網絡購物知識和普及基礎的法律法規
學校要加強學生網絡購物的基礎知識。通過增加課程建設或者講座、座談等形式邀請企業行業專家為學生進行網絡購物基本知識的講解以及基本法律法規的普及,也可以組織社團活動,為大學生網絡購物經驗的互相交流提供平臺,以避免網絡購物過程中出現的上當受騙問題,如不幸遇到,也能尋找正確的途徑解決。
2.3 增加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大學生,作為年輕階層的代表,具有時尚引領作用。其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征使得大學生網絡購物變成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絕大部份學生都曾經有過網絡購物行為,并且其從眾消費心理又互相之間影響著彼此的購物行為。大學生在經歷過網絡購物行為后,無論滿意程度高低,都應加強互相之間的交流,互相吸取經驗和借鑒,這樣才能揚長避短,發揮網絡購物的最大優勢。
2.4 開設網絡購物心理健康教育專線
按照教委要求,每所學校都應按照比例設置心理教師,很多學校在每個班級的班干部中還專門推選了心理委員。心理教師或者心理委員在平時的課堂或者社會活動中應開設或者組織有關網絡購物心理的課程或者活動,使學生從根本上了解自己的購物需求、對不愉快購物體驗進行有效疏導。如發現有網絡購物成癮,第一時間進行心理干預和治療。
2.5 依托BBS、貼吧等網絡途徑模擬網絡購物行為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那些口口聲聲自稱或稱許人家是達人的時尚人士,又有幾個會從《左傳》里找靈感呢?非要說達人是個古詞匯,未免有點牽強,今義與古義吻合,也許只是一種巧合吧,時尚詞匯“達人”,其實是來源于日語中的中文原字,經由臺灣傳到我們這兒,當高手、資深、弓雖……全都不足以表達滔滔江水般的景仰之情時,就尊稱人家為“達人”吧。
每個領域都有達人,大至科學、醫療這樣的國計民生范疇,小到內褲、睫毛油這樣具體而微的小門類,達人們如金字塔的塔尖,而廣大的愛好者就是金字塔的塔基了。當個達人難嗎?難,不是一般的難,是相當的難。
比如血拼(shopping),是個女人就會喜歡,卻不是個個女人都能稱得上“血拼達人”,你得非常熟悉整個城市的購物場所布局,知道至少80%的品牌專賣店位置,擁有至少50張VIP卡,還要掌握至少50%的折扣消息,并第一時間趕去實地考察,再告訴虔誠請教你的朋友們是否值得去拼……也就是說,血拼達人的稱號,是建立在巨額的消費、豐富的資訊以及驚人的記憶力之上的,缺一不可――現在,你還敢說自己是血拼達人嗎?
還有網購,淘寶上沒有一兩顆買家鉆石、沒有過一天收五份快遞的經歷,根本就和“網購達人”這稱呼沒緣份,而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真正的網購達人,身上穿的、日常用的都來自網絡,她只需要小區附近有個菜市場而不需要一個大超市,在網上買到與預期不符的東西,再到網上賣掉它就行了――沒有大量的買錯經歷,哪里歷練得出真正的網購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