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天上的街市作者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原文(略)
首句作者由街燈聯想到天上的街市。詩中這樣描寫街市“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間沒有的珍奇。”短短四行詩,言有盡而意無窮。詩人只用了“美麗”一詞形容街市,用“縹緲”一詞形容夜空,這簡單的形容詞不由讓人生出無限遐想:深邃高遠的夜空之中,點點燈光,街市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就藏在那白云之端。街市上燈火通明,照著游人如織的街道,繁華的街道兩側是雕梁畫棟的街鋪……至于街市上陳列的物品詩人沒有作主觀的描述,只用“世上沒有的珍奇”留給讀者以大膽的想象。世間沒有的會是什么,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我想每個讀者讀到此處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甚至都無法想象出這奇珍的樣子。想象的空間之大,是任何其他詞匯所無法達到的。正因為無法想象,這美麗的街市就更具吸引力。不由得讓人想象著那遙遠的夜空,就有這樣一個神話般的國度,在黑暗中發出那讓人神往的點點光芒,吸引著我們。
在這個世界里,牛郎織女再也無需忍受分隔兩地的痛苦。他們可以在天河騎著牛兒來往,在美麗的天街閑游。這里作者用“淺淺的”“不甚寬廣”來形容天河的深度和廣度。這樣簡單而明白的語言很直觀的讓讀者了解到牛郎織女來往的方便,感受到他們所享受到的自由。
作者又想象著牛郎織女提著燈籠在天街閑游。一個“閑”字寫出了兩人在天街逛街時的情態:兩手相牽,游走在美麗的街市。在熱鬧的街頭漫無目的,隨心所欲地行走。他們時而駐足,挑選自己喜愛的物品,時而抬頭欣賞這美麗的夜空,又時而側耳傾聽街頭人們的議論,又時而圍觀街頭精彩的表演……這個“閑”字更寫出了他們這一份自由自在閑適的心情:再也沒有長久的分別,再也沒有壓迫和擔驚受怕。在這樣一個自由的世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帶來的快樂,這是何等的愜意!沒有過多的描摹,綺麗的色彩,更沒有華麗的表達,短短幾句話就把這樣一個平和的世界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詩中還用了許多有表現力的詞語。如寫街燈用“明”“點”寫明星用“閃”和“現”這些詞更符合事物的特點。再如用“朵”這一量詞來寫流星,更賦予流星以形態上的美感。又如詩人渴望有這樣一個自由美滿的社會存在,并且堅信這樣的世界一定存在。為了表達這種情感的堅定,作者只用了三個“定然”一個“定能”就把這種情感表達得堅定無比。
在讀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時,我們會發現他的許多文章都充滿了瑰麗的想象,文筆恣肆,激情澎湃,如萬道河流匯聚一起,沖向大海,勢不可擋。如《雷電頌》:“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那多么燦爛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熾熱的情感,激情的迸發,把對黑暗的憎恨抒發得淋漓盡致,使人讀來痛快淋漓。還有如《爐中煤》《天狗》《鳳凰涅》等作品,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郭沫若內心火熱的激情。他仿佛是一個時代的歌者在激情地歌唱理想抒感。而《天上的街市》一詩卻不同以往的作品,它沒有澎湃的激情,更沒有華麗的辭藻,清新恬淡的語言把作者所憧憬的自由理想的世界勾畫地美妙真切令人神往。如果說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是色彩濃艷的油畫,那《天上的街市》就是一幅簡單而意蘊深遠的中國畫。
詩人用細膩浪漫的情感,淺唱輕吟的格調,仰望星空,勾勒出了一幅《天上的街市》,用豐富的想象描繪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
誦讀全詩,閉目瞑想,那虛無縹緲的夜空,真好像有一條美麗而繁華的市街。無數的街燈通明,櫥窗里有著數不盡的奇珍,令人應接不暇,頗有昏眩的感覺。牛郎和織女,騎著牛兒,提著燈籠,搖搖擺擺地自由來往。此情此景,使人心曠神怡,笑逐顏開,為牛郎和織女的美好生活慶幸!因為在我國古代的傳說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沒有快樂,只有傷痛,是一出令人同情,讓人痛心疾首的悲劇。而郭沫若卻從理想主義的視角看去,展開浪漫主義的想象,說天河并不寬廣,牛郎和織女可隨意地騎在牛背上你去我來,可以提著紅彤彤的燈籠在天街上自由來往。在郭沫若的筆下,他倆朝夕相處,生活得那樣地自由,快樂,歡悅,沒有悲傷,從而給予這個凄美的故事以全新的意義。作者之所以揮灑他的生花妙筆,革故鼎新,在詩稿里涂抹上如此濃烈、如此歡樂的色彩,乃是為了古為今用,折射出當時社會現實的骯臟和腐朽,引領人們對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的思想意義,主要就在這里。
但是,詩歌畢竟不是繪畫,而主要是訴諸聽覺的藝術。詩人就曾這樣說;“詩之不高興被人看,我看怕就是因為離開了音樂的緣故吧?詩本來不是供人看的東西,落到供人看的現狀,它是趕不上繪畫和小說的。”(《關于詩的問題》,《郭沫若文集》第十一卷《集外》)《天上的街市》之所以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另一個主要原因,便在于詩人在這種正確的認識下,使它具有強烈的音樂性。請聽: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真是瑯瑯上口,和諧優美,悅耳動人之至!詩人用哪些方法使這首詩具有如此強烈的音樂性呢?概括起來,大致是:每節四行,行數相等,每句都采用雙音尾;偶句押韻,四句換韻,每句少則七字,多則十一字,字數相近;除停留時間較短的頓之外,每句三頓,頓數相同。而其中,以押韻和每句頓數相同,最為重要。
押了韻的分行文字不一定是詩,但詩歌必須押韻,即使是自由詩也應該在關鍵性的地方押韻。只有押韻才可能使它具有音樂性,好像插上翅膀,便于遠走高飛。由于郭沫若反對詩歌是“供人看的東西”,所以對詩歌的韻律也就特別講究。他說,“韻律的推敲總應該放在第一位”,“新詩的韻律雖然沒有舊詩嚴,但平仄的規定是不能廢的’。
一、12首古詩詞理解性默寫
1詩人____________.在《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滄海》一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觀滄海》中通過豐富奇特的想象創造宏偉意境,抒發了作者寬廣胸懷和豪邁氣概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水波動蕩,山島高聳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觀滄海》中詳細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觀滄海》中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詩人___________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手法表達詩人對朋友深切關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詩人____________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次北固山下》中,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游子思鄉情深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散曲家__________在《天凈沙·秋思》中寫秋天農村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凈沙·秋思》中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羈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凈沙·秋思》中點名主旨,寫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詩人_________在《峨眉山月歌》中表現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依依惜別之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詩人_________在《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表達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念的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詩人_________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寫自己對飽受戰爭憂患的人民等同情,對早日評定安史之亂等渴望等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詩人________的《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邊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征人滿懷愁緒,凝望故鄉,思念家鄉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秋詞》中能夠表現詩人________昂揚奮發的創作精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秋詞》中體現詩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獨創新視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秋詞》中運用鮮明的對比來表現作者觀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白居易有詩云:“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斷腸是秋天。”極言秋之悲涼,《秋詞》中與之情調相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詩人__________的《夜雨寄北》中想象將來與親友團聚、剪燭夜話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夜雨寄北》中設想未來相逢景象,表達深沉離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夜雨寄北》中蘊含宦途失意、羈旅他鄉,思鄉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涼蕭瑟的景色之中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詩人_________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直接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體弱,但仍想守衛邊疆,報效祖國的心愿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觸景生情,把現實與夢想自然地聯系起來以抒發強烈感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潼關》表現作者___________渴望沖決落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等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論語》十二章
1.闡述學習與思考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記述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舍棄別人的短處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誤解自己時,孔子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強調只要善于學習,到處都有老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每天從哪三個方面反省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論語》中表明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告誡我們要珍惜時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論語》中強調對學習的熱愛是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論語》中強調堅定信念,廣泛學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誡子書》諸葛亮
1.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主要闡述的觀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誡子書》中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誡子書》中闡述“學、才、志”關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誡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急躁對人修身養性產生不利影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1.《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燈聯想到明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聯想到街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的街市》中寫作者堅信牛郎織女“定然在天街閑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積累拓展
天街夜色涼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秋夕》
爭將世上無期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七夕》
【關鍵詞】多媒體;美感熏陶
【中圖分類號】G642.21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7-0017-01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感受美,鑒賞美。而現代多媒體不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直觀地展現語文的藝術形象美,意境美和語言美,使學生萌發激情,潛移默化地培養語文審美能力,收到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
一、形聲構圖,在視聽中感受美
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較高的審美屬性,作者的強烈情感通過語言引起讀者共鳴。然而學生受閱歷和情感體驗的限制,不能與作者喚起共鳴。
多媒體教學將無聲語言和有聲語言及形象直觀畫面結合在一起,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烈感彩的形、音、義,把學生的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在觀賞中感受形象美,在聽覺中感受音韻美,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荔枝蜜》一課,我設計課件時,抓住作者對蜜蜂的感情變化線索,先是以平面連環圖式再現作者小時候爬樹掐海棠花不小心讓蜜蜂蟄的經過,讓學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歡蜜蜂”;接著以“參觀養蜂大廈”的錄像播放,讓學生認識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鮮艷,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釀蜜圖,農民勤勞插秧圖,配以重點文段呈現,讓學生領悟小蜜蜂的無私奉獻精神。課堂教學設計時,我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在語氣語調,節奏輕重等方面點撥學生目接口誦,再點撥學生體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氣質,尤其是那段“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的課文重點段,用畫面,文字,背景音樂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圍,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顫動”,自覺地隨同作者的體驗,思索和感悟,化為融合自己靈魂個性的精神血脈,滲入自己的心田。
二、創造情境,在實踐中體驗美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會通過朗讀幫助學生感知課文的情感內容,以便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課文朗讀可以交給專業人員完成,他們能夠很好地把握課文的情感,用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調,準確,傳神地表達課文的情感基調。無論是快樂明朗的,緬懷追憶的,慷慨激昂的,朗讀的情真意切,同時,圖片、聲音、音樂等多媒體手段一起參與進來,可以渲染氣氛,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幫助學生感悟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調。以《春》為例,這一課的朗讀配有音樂,文字,圖片,文字根據朗讀速度滾動,圖片根據課文朗讀的進度而自動切換,朗讀聲情并茂,音樂靈動,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這對理解課文的主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樂、文字、聲音、圖面渾然相融,真正營造了一個可感,可知的情境,讓人如臨其境。
三、從對比中鑒賞美,在聯想中領略美
【關鍵詞】初中語文 重要問題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36
一位教師針對畢淑敏的《素面朝天》,用做摘抄的方式設計課堂教學,分為四個板塊:收獲佳詞、收獲美句、收獲手法、收獲哲思。對這篇文章的處理頗有創意,可惜從第二個環節開始,問題出現了。第一環節,教師提問:“初讀課文,看看記住了哪些詞語?”學生對詞語識記的比拼興味盎然;第二環節,教師提問:“再讀課文,找出比喻句,說說你的理解。”學生對比喻句的解說不得要領,花時很多,效果不大。這樣一來,“收獲手法”“收獲哲理”兩個環節不得不一帶而過。
余映潮老師提出,在閱讀教學中提問要盡可能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這是針對課堂上的隨意連問,簡單追問和習慣性碎問而言的。重要問題指的是閱讀教學中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提問或問題。閱讀教學中設計重要問題,我們的課堂才精彩紛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設計重要問題呢?
一、在全面掌握的基礎上設計重要問題
教師對文本解讀的深度決定著課堂教學的高度,教師只有對文本進行深入解讀,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解讀文本,從而收獲到課堂教學的美麗風景。
主問題設計需要教者精細閱讀課文和精心思考教學。閱讀教學要“潛心會本文”(葉圣陶語),于永正老師也說:這法那法,讀不懂教材,沒法。教師要依據自己的閱讀經驗,揣摩解讀文本的每一個細節,預想學生閱讀文本時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從而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進行主問題設計可從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課題,因為標題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內容的濃縮,情感的出發點;找準文眼,品味、體悟文章中的重點詞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據文章結構,任何文體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學時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聯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讀文本,與作者產生共鳴。
比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我從標題入手設計了如下問題: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樣的人,請做于勒的簡歷;
2.對叔叔于勒應持什么態度?我們一家對叔叔于勒是什么態度?
3.菲利普夫婦對親兄弟于勒態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變化的語句,說說他們是什么樣的人?
這樣的設計改變了傳統教學一律從小說三要素入手,概括情節,分析人物、明確環境描寫作用的不變教法,設計有遞進性,由淺入深,問題之間有邏輯性,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圍繞教學目標優化重要問題
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必須講求教學效率,所以,每一堂課必須圍繞明確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面面俱到式的教學,只能導致教學目標不明,課堂教學沒有重點。
一位老師這樣設計教學鐵凝的《生命與和平相愛》。設定的教學目標為:通過分析文章所描寫的戴維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優秀才能的根源,從而了解猶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禱和平的感情及猶太民族重視文化教育,重視培養生存能力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了這樣幾個主問題:
1.猶太民族中的優秀青年戴維是怎樣的形象呢?請捕捉有價值信息為戴維設計一份全面、別致的小檔案,檔案中必須包含評語這一項。
2.如此優秀的猶太青年,其優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請閱讀課文,并結合對猶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認為,本文題目“生命與和平相愛”可以換成“個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認為不能換,因為這三者之間相距甚遠。你認為呢?請結合課文內容,具體闡述理由。
這幾個教學問題,目標指向非常明確,第一問解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而設計小檔案及評語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第二問探究“優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維這一形象背后蘊含的社會意義,引導學生從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從而達成“了解猶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禱和平”這一目標;第三問解決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通過設置對矛盾問題的選擇回答,巧妙地把教學引向深入。
這幾個問題成了支撐此課的骨架,從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到對文章思想內涵的把握,逐漸達成教學目標。
三、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重要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說:“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戰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所以在課堂問題設計上應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以學定“問”。
有位老師為《天上的街市》這樣設計課堂問題: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詩人描繪出的“天上的街市”;詩人是通過怎樣的寫法創造出這樣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詩人的聯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嗎?課堂至此晦澀不暢,氣氛沉悶。
究其原因,在于問題設計背離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狀況。初中生興趣廣泛,思想活躍,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課堂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義下的內容理解,對于學生的思維訓練意義不大。更何況 “聯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單元學習目標,直問哪些詩句運用了聯想,哪些詩句運用了想象,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難于理解。
根據學生的學情,相同的內容,不同的問法,效果可能就會大大不同。我們不妨這樣設計《天上的街市》:
1.詩人描繪的“天上的街市”是個怎樣的世界,請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2.詩人描繪出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與民間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過哪些詞語表現出來的?請圈出體會。
3.詩人為什么要對民間故事作這么大的改動?他的用意是什么?這種寫法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