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空氣污染相關法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范文第1篇

關鍵詞:霧霾;治理;市場機制

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大數據的北京市霧霾形成機理與綜合治理對策研究”(編號:15JGB066)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7日

一、引言

大氣污染是一個國家發展到工業化階段難以避免的環境污染問題,而霧霾污染是其中典型的大氣污染問題。霧霾問題已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并且開始重視對霧霾的主要污染物細微顆粒物(PM2.5)的監測。縱觀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發展歷程中也遭遇過嚴重的霧霾污染,如美國1943年的“洛杉磯霧霾”事件和之后發生的“光化學煙霧”污染,使人們的眼睛和喉嚨遭受難以忍受的刺痛之感等。遭受了霧霾污染帶來的嚴重危害,美國開始覺悟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工業發展是多么不明智的選擇,于是開始走上了霧霾治理的艱辛道路。經過幾十年不斷地探索和實踐,這些國家的霧霾治理終于取得明顯成效,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也留下了許多值得借鑒的治霾經驗。本文對美國的成功治霾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提出有效治理我國霧霾污染的思路和途徑。

二、美國治理霧霾的經驗

美國最著名的霧霾事件,就是20世紀40年代初的“洛杉磯霧霾”事件。1943年7月,洛杉磯遭到霧霾襲擊,大塊厚厚的煙幕降落到洛杉磯市中心,持續不散,整個城市變得昏天黑地,處于煙霧之中的人們的眼睛和喉嚨產生了難以忍受的刺痛之感。起初洛杉磯在分析霧霾產生的原因時,認定位于市區的南加州燃氣公司生產廠排放出的丁二烯是污染源,于是在公眾壓力下,該廠被迫臨時關閉;1946年有空氣污染專家分析了洛杉磯霧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包括禁止人們在后院焚燒橡膠等。然而,這些措施對于霧霾的消減并沒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952年和1955年洛杉磯先后發生了兩次嚴重的“光化學煙霧”,每次都造成數百名65歲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統衰竭而死亡。1952年,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名化學家通過分析霧霾空氣中的化學成分,首次提出霧霾形成與汽車尾氣以及光化學反應下的氣粒轉化有著直接關系,并指出臭氧是洛杉磯霧霾的主要成分,才讓人們意識到汽車尾氣才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意識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美國政府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改善霧霾天氣。

(一)成立專門的空氣質量管理機構,實行劃區管理。1970年,美國政府成立了專門的空氣質量管理聯邦政府機構: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其職責包括制定全國的環保法規,進行相關科學研究,以及向各級地方政府機構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等。EPA將美國50個州劃分為10個大區,每個大區設立區域環境辦公室,代表EPA對所轄大區的綜合性環保工作進行監督,執行聯邦的環境法律、實施EPA的各種項目,協調州與聯邦政府的關系,以促進跨州區域性環境問題的解決。

1946年加州的洛杉磯市成立了全美第一個地方空氣質量管理部門――煙霧控制局,并建立了全美第一個工業污染氣體排放標準和許可證制度。意識到由于空氣的流動性,污染源和受害區域并不一致,為了實現跨地區合作應對空氣污染,合理分攤治污費用,1977年位于南加州地區的洛杉磯縣、橙縣、河濱縣和圣伯納蒂諾縣的部分地區聯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局(SCAQMD),負責制定區域空氣質量管理規劃和政策,對區內企業和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進行統一監管。南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局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空氣污染治理政策,成為區域聯防聯控的典范。

(二)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為空氣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1955年,美國政府出臺了第一部空氣污染治理法案《空氣污染控制法》;1963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清潔空氣法》,這部法案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空氣污染控制法案。針對汽車尾氣排放的控制,1967年美國政府出臺了《機動車空氣污染控制法》和《空氣質量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體制,美國聯邦和各州政府在標準和法律的實行上存在較大的矛盾。直到1970年,在美國民眾的努力下,《清潔空氣法》修正案出臺,它是一項全國性的立法,具有廣泛的約束效力,被視為一座里程碑。它規定了由聯邦政府制定空氣質量標準,列出空氣污染物質名單,制定了車輛的認證、檢測、減排配件應用等多項制度,對燃料的生產也做出明確規定。根據該法案設立了聯邦環境保護署,賦予了其實在的管理權力。針對霧霾污染,加州政府還出臺了比美國政府出臺的空氣質量法還嚴格的《污染防治法》以及《加州潔凈空氣法》。這些在美國后來的空氣污染防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美國空氣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的頒布雖然使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但空氣質量管理并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不同時期、不同形式下,空氣質量總會出現一些新情況。針對此,美國環保署根據新出現的情況,多次修訂《清潔空氣法》,每次修訂都對空氣質量的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對各州要求更嚴格的空氣污染控制條例。

(三)引入市場機制。美國治理空氣污染借鑒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對排污企業進行管制。美國加州南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局(SCAQMD)推出了區域空氣污染排放交易機制(RECLAIM),由南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局(SCAQMD)對納入交易機制的工廠的排污情況進行在線實時監測,規定排放額度,并且每年遞減,從而強制排污企業減少污染排放,排放指標在芝加哥期貨市場公開掛牌交易。這一機制對控制固定污染源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四)開發先進技術對空氣污染進行治理。意識到汽車尾氣是霧霾污染的罪魁禍首,美國對機動車尾氣排放規定了嚴格的標準,并嚴格規定汽車必須配備催化轉換器。美國加州還成立了機動車污染控制局,負責測試汽車尾氣排放并核準排放控制裝置;加州空氣污染控制改革委員會推廣涉及空氣污染控制技術;鼓勵使用甲醇和天然氣取代汽油;成立技術辦公室來幫助私營企業加快發展低排放或零排放技術等。

經過20多年的努力,美國的霧霾治理終于取得顯著成效,空氣質量得到很大改善。

三、對我國霧霾治理的啟示

從美國的大氣污染情況來看,霧霾的污染源主要有工業污染和機動車尾氣污染,這與我國霧霾污染情況類似。早期的工業發展一味地尋求經濟的增長而忽略了環境的保護,大規模的高污染、高耗能產業不加限制地發展,如鋼鐵、水泥、化工等產業,污染物不加處理地排放,使大氣環境不堪重負,霧霾污染問題隨之而來。伴隨著經濟不斷增長的是日益增加的機動車數量。機動車數量的增長,不僅使得城市道路擁堵愈發嚴重,也使得汽車尾氣的排放大大增加,同時地面揚塵也大量增加,霧霾污染進一步加劇。美國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其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可見一斑,而它們在幾十年的空氣污染治理道路中,也留下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

(一)完善立法保障,健全法律體系,嚴格監督污染防治。健全的法律法規是霧霾污染防治工作得以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美國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業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法律體系,其內容細致到明確規定了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責任以及相關的獎懲制度。目前,我國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立法還不完善,法律體系也很不健全,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方面,存在如下問題: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原則過于籠統,在實踐中可操作性不強;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由于缺乏成熟的技術經濟評估模型和方法,其確定的排放限值缺乏技術上的可行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減排效果的顯著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沒有隨著空氣污染特征、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要求的發展得到及時更新;大氣污染排放標準體系和內容不夠完整和明朗;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主體和標準層級不明確等。在相關法律的實施方面,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主體,容易出現執法不嚴的現象,且懲罰力度過小,使得企業對大氣造成污染的違法成本太低,難以達到懲治和警戒的目的。對此,可以借鑒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防治大氣污染立法模式,加強環保法規建設,使得霧霾等大氣污染防治有法可依;根據空氣污染特征、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要求的發展變化,及時修訂各項法規標準,使之適應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現實需要;將空氣污染治理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工作考核機制,使得治理工作得到嚴格落實;將企業造成大氣污染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加大對企業超標排放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制定相關法律確保大眾對污染舉報等監督行為的合法合理性。

(二)設立自上而下的大氣污染防治機構,建立霧霾治理長效機制。針對嚴重的霧霾污染問題,美國成立了環境保護署進行統籌管理,下設區域環境辦公室保障區域聯防聯控有效進行等,對大氣污染防治進行統一管理,并實行多部門、多層級聯合治理,實現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我國目前針對霧霾等大氣污染防治缺乏職責分明的專門管理機構,執法主體不明確,加上各地發展差異,地方保護主義難以避免,導致區域聯防聯控工作不能有效展開,相關法律得不到嚴格執行。對此,可借鑒美國的大氣污染防治機構確立模式,設立自上而下的大氣污染防治機構,重點建設保障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有效展開的保障機構和監督相關法規得到嚴格落實的機構,使各省、地方以及城市之間達到互相約束的效果;同時,結合我國具體實際,在建設區域聯防聯控機制過程中要著重解決好利益平衡的問題。霧霾治理并非一勞永逸,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不斷變化,霧霾的特征和來源也可能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建立霧霾治理長效機制,非常必要。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嚴控工業污染。工業污染是霧霾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采取治理霧霾的手段上,美國關停了可能是污染源的燃氣公司生產廠,美國洛杉磯將傳統制造業進行轉移,大力發展電子、通訊、互聯網和多媒體等新興產業,大大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我國成立之初走的也是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的路子,粗放型的發展方式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意識到以工業帶動發展的弊端,也在積極進行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但是對于如河北、天津、東北等傳統工業基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治理霧霾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減少工業污染,減少工業污染,同時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就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對此,我國可以借鑒美國、英國等國家,同時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在地區發展具有差異的背景下進行產業轉移和利益補償,幫助傳統工業區盡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減少工業污染排放。

(四)加快發展清潔技術,嚴控機動車污染排放。汽車尾氣是造成美國洛杉磯20世紀50年代嚴重霧霾的罪魁禍首,對此美國對機動車尾氣排放規定了嚴格的標準,嚴格規定汽車必須配備催化轉換器,美國加州還成立了機動車污染控制局,負責測試汽車尾氣排放并核準排放控制裝置等。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城市中私家車的數量越來越多,據相關數據統計和新聞報道,機動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了中國霧霾污染的一大來源。然而,目前我國針對機動車污染排放控制的法律法規仍然很不健全,排放標準的制定缺乏技術性,目前僅在北京等大城市實行限號措施,對交通污染的控制難以起到滿意的效果。對此我國可借鑒美、英、日等國家為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同時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以《大氣污染防治法》為準則,將空氣污染治理狀況納入政府考核機制背景下,賦予各省、地區或市制定“城市機動車污染排放標準”的權限,并嚴格規定機動車必須安裝尾氣凈化裝備,同時立法規定排放量不達標的機動車禁止投入運行;加大對研究和生產清潔型環保“生態汽車”的支持力度,對購買“生態汽車”的消費者實行減稅政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和自行車專用道的建設及管理,推廣綠色交通等。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美國洛杉磯治理霧霾措施與啟示.人民網,2014.3.3.

[2]鄭權,田晨.美國洛杉磯霧霾之戰的經驗和啟示[J].中國財政,2013.11.

[3]王德生.歐美日發達國家治理霧霾的經驗和啟示[J].電力與能源,2014.35.2.

[4]羅爾男.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立法現狀及對策[J].法治與社會,2014.26.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范文第2篇

近年來,“霧霾”在國內遍地開花,引起了普通大眾前所未有的關注。其實,發達國家在其經濟高速增長階段,也曾因對環境污染認識不足,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如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鋼都”匹茲堡等幾個工業大城市冬天就終日濃炯籠罩,污染程度比目前的北京還要厲害。“霧都”倫敦1952年的“炯霧事件”,造成了數千人死亡,更是歷史上最慘痛的時刻。

發達國家在經歷慘重代價后,出臺法律和各種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經過數十年努力,終于恢復了藍天白云。

美國:頒布法律實時監測

作為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曾因工業排放、汽車尾氣等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20世紀中期,美國的汽車工業剛剛蓬勃發展,奢華高調的設計、動輒4.OL排量的汽車,充斥大街小巷。很快美國就嘗到了苦果,空氣中臭氧濃度變高,光化學嫻霧問題突出。

為此,美國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打破州的界限,依據地理和社會經濟狀況,將美國劃分成10個大的地理區域,分片進行統一管理,通過立法、執法、處罰等強制手段,監控、技術改進等相結合的方式協調開展工作。

1997年,美國專門設立了針對大氣PM2.5含量的標準,對過去被忽略的細小顆粒物染進行檢測。美國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數以千計的顆粒物檢測站點,環保署的官方網站,向公眾告知測得的空氣質量指數,PM2.5參數每小時更新一次。

英國:限制私車進城,發展公共交通

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的英國,也是最早付出環境污染代價的城市,首都變成了“霧都”。為此,英國出臺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對各種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在花費巨大人力物力之后,經過漫長時間的治理,終于有所好轉。到了1975年,倫敦的霧日已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了15天,1980年則進一步降到5天。但80年代后,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交通污染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

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交通污染。包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抑制私車發展,以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整治交通擁堵等。1995年起,英國又制定了國家空氣質量戰略,規定各個城市都要進行空氣質量的評價與回顧,對達不到標準的地區,政府必須劃出空氣質量管理區域,并強制在規定期限內達標。

2003年2月起,倫敦市政府規定,對周一至周五早7點至晚6點半進入市中心約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機動車,每天征收5英鎊的“交通擁堵費”,南此獲得的收入完全用于改善倫敦公交系統。此后收費區域不斷擴大,收費標準也提高到目前的8英鎊。隨后,倫敦市還公布了更為嚴厲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車進入倫敦。目前,每天進入塞車收費區域的車輛數目減少6萬輛,廢氣排放降低12%。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開車上班,而是紛紛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和地鐵。

此外,上世紀80年代,倫敦市在城市外圍建有大型環形綠地面積達4434平方公里。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使用一種鈣基粘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粘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街道清掃工已將這種新產品用于人口嘈雜、污染嚴重的城區。目前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英國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每日空氣質量的情況。

德國日本意大利:治污霾各有絕招

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采用政策監督管理解決問題,德國人更愿意研發技術,從工業產品人手,解決污染。德國聯邦政府積極促進能源轉型,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如今市場上常見的新能源車多來自德國技術。

當然政策法規也不可少,德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主要有i大戰略:首先是制定空氣質量標準,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用技術等手段限制污染物排放,包括關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監管機制,針對具體污染物給出排放上限。

日本治理汽車尾氣的方式是為汽車加裝過濾器。2003年東京推出一項新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并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新法規實施的第一天,交警在東京內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檢查,讓每個司機發動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氣排放口,如果發現白毛巾變黑,則這輛車不許進入東京。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范文第3篇

【關鍵詞】燒烤;空氣污染;治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Q938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近年來,由于燒烤行業的不斷壯大,燒烤對空氣污染嚴重性及治理方法問題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我國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并且加強燒烤對空氣污染嚴重性及治理方法的研究,對我國治療空氣污染工程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燒烤產生的油煙對環境污染的現狀

環境污染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點,我國已將保護環境列為基本國策,并且在眾多的污染因素中,食用油煙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大因素,食用油煙中的分解產物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潛在因素。已有報道,食用油煙可引起實驗動物肺水腫并有一定的致突變性。食用油煙特別是燒烤油煙對環境空氣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對其致癌性,致突變性和細胞毒性的研究也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

三、燒烤對空氣污染嚴重性

1、設備落后治理效果打折扣

目前,國內大多數抽油煙機為直排式,這也導致了油煙不受限制地排到空氣中,對大氣直接造成了污染,加上石化燃料的普遍應用,排放的氣溶膠形成霧霾籠罩在城市上空。

2、燒烤業與環評脫節

由于法律法規方面的漏洞,環保、工商、城管等部門間存在職責交叉和管理盲區,有的燒烤業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等手續就開張營業。長期以來,燒烤業建設項目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脫節的現象在一些城市普遍存在,這也增加了后續環境污染管理的難度。

3、燒烤炸攤冒出的白煙是什么

燒烤炸攤上冒出的白煙由兩大類組成,第一種是煤炭燃燒排出的煙氣。我主要說的第二種,是無論用火烤還是用小油鍋炸都要產生的油煙氣。煙氣中含有許多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露天燒烤的環境污染問題

1、大氣污染:研究表明,烤肉串攤點集中地方的煙氣中苯并芘濃度很高,最高時可比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高60-110倍,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高出國家標準十幾倍,不僅污染了環境空氣質量,而且容易對周邊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構成嚴重影響,最形象的說法莫過于“氣難喘、味難聞、窗難開、覺難睡”了,其危害可見一斑。

2、噪聲和振動污染:露天燒烤往往擺設在居民較集中的街道旁或小區內,隨著夜幕的降臨,露天燒烤攤的談話聲、劃拳聲、大笑聲、打架聲、吆喝聲、車輛鳴笛聲隨著濃煙在空中飄蕩,而鼓風機、排氣扇產生的振動也令人煩躁不安,難以休息,嚴重時可以通宵達旦,產生嚴重的噪聲擾民現象。

3、固廢污染:露天燒烤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食品袋、餐巾紙、食物殘渣、食品外殼等隨意丟棄,人行道上臟亂不堪,不僅增加清潔工人的工作量,如果未來得及清掃就遇大風天氣,這些固體廢物會隨風飛舞,停留在街道綠化帶的灌木叢中或懸掛在大樹上。同時燒烤攤所在的地面一般被污染得“臟兮兮、黏糊糊”,慘不忍睹。

4、水污染:露天燒烤往往挨著路邊,沒有上下水設施,廢水隨意亂潑,造成嚴重的水污染現象,不僅如此,每逢下雨天,嚴重結垢的地面被雨水沖刷,可造成嚴重的面源污染,雨水中懸浮物(SS)和油類含量大大增高。

5、生態破壞:君不見,小區內的露天燒烤攤旁,綠茵茵的草坪已被踩出幾條路來;燒烤攤所依附的大樹也被煙熏得面黃肌瘦或面目全非,綠色的生命在無言地忍受著來自露天燒烤的踐踏和,不知何時才能還它們一個快樂生長的環境。

五、街頭燒烤的縮影

廣西南寧市,在虎邱村口看到,人行道大片空地被幾個大燒烤攤占據。啤酒瓶、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竹簽、吃剩下的烤肉等撒落一地。最令住在路邊二樓的張女士苦惱的是油煙,“看我家這紗窗,熏得黑乎乎的了”。燒烤攤外面擺著3排待客的車輛:三輪摩托車、出租車和摩托車。明秀路的半幅路面被擠得只剩下一條車道,幾輛公交車只能緩慢通過,現場劃拳聲和喇叭聲不斷。從虎邱村口往明秀市場方向走,人行道、慢車道上同樣擺滿各種小攤。在明秀市場門前的天橋下,飲食攤點的桌椅將橋底塞得滿滿當當,衛生紙、剩飯剩菜丟得滿地都是。負責該路段的一名黃姓環衛工人稱,附近的攤販特別多,一些人喜歡隨意亂扔垃圾,從明秀鐵道口到明秀市場這一段路,一般早班會有11車垃圾,晚班也有8車,白天則有14車至16車。黃女士稱,晚班是零時30分下班,有時垃圾實在太多,拉不完只能等到凌晨4時30分早班值班人員清理。

在北湖路一家燒烤攤前,攤主在烤爐上安裝了抽風機,一啟動,排出的煙就像一個大煙囟。附近居民韋女士說,一到晚上,燒烤攤都擺滿了路邊,攤主生起炭火時,嗆人的煙霧到處飄散。深夜,附近居民只好把家里的窗戶關起來,可是窗戶能擋一擋煙霧,卻擋不住嘈雜聲。

在長湖路東菜市旁,又是一個燒烤攤重災區人行道上幾個燒烤攤綿延上百米,喝酒劃拳聲最為吵鬧,食客眾多,空氣中彌漫著熏人的氣味。據了解,東菜市里面和周圍有不少燒烤攤,城中村和周圍的食客都到這里吃夜宵,生意甚為紅火。東六組一村民介紹,“城鄉清潔工程”實施以來,路邊的燒烤攤曾經被趕走,這幾個月又出現了,而且越來越多,非常吵人。

六、對于污染的治理方法

1、加強油煙處理設施監管

當務之急是加強對燒烤企業油煙處理設施的監管。標準即使再嚴格,油煙凈化設施即使再得力,餐館如果不按規定打開設備,不定期維護設備,油煙治理只是一句空話。

2、強化部門協調配合

強化飲食服務業大氣污染治理,安裝高效的油煙凈化器,嚴格控制飲食業油煙無組織排放。嚴格規范餐飲業露天燒烤經營。餐飲業從事露天燒烤應在規定的地點或者區域內,并使用清潔能源。逐步取締在城區進行露天燒烤活動,將露天燒烤引導至室內進行,并采取防治油煙污染的措施。

3、出臺油煙處理設施技術準則

有業內人士指出,主管部門由于人力有限,難以對中小型餐飲企業污染治理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全天候監督管理。因此,要加強對燒烤業主有關油煙污染危害和油煙污染治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增強燒烤業主防治油煙污染的意識。

4、現行的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與油煙采樣器并不適用于燒烤業油煙中可吸入顆粒,相關部門可考慮提高排放標準并改用適用的油煙采樣器和油煙檢測設備。

七、結束語

通過對燒烤對空氣污染嚴重性及治理方法的問題分析,進一步明確了燒烤對空氣污染的嚴重性。因此在燒烤行業的后續發展中,要加強對空氣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確保空氣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何興舟 室內空氣污染的健康效應 環境與健康雜志 2012年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范文第4篇

關鍵詞:碳信息披露;政府;市場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12月30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推進,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碳排放問題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企業、利益相關者以及非盈利組織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一些國家(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開始制定強制性的碳信息披露的相關法案,意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碳排放。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之中,碳排放量較多,中國政府和企業也越來越重視碳信息披露對于自身的發展。根據2014年CDP中國報告顯示,中國回復CDP問卷的數量(45家)再創歷史新高,回復率45%處于中等水平,說明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頂層設計已經具備良好基礎,但在具體政策層面仍有提升空間。但是我們目前尚未進行專門的立法。

一、國外立法現狀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或“委員會”)在2010年2月8日了關于氣候變化信息披露的指導,這個指導并不是創造新的法律規定,也沒有修改現有的聯邦證券法,這只是一個為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提高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清晰性的解釋版本。相關規則涵蓋了公司的風險因素、業務描述、審判程序的合法性以及管理層討論與分析。并指出公司在其披露的風險因素中加入氣候變化的重大風險,風險因素被要求列示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它們分別是碳排放權配額交易的利潤和費用、為了達到排放標準而改進設備的成本、由于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引起的市場需求量的變化、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巨大的物理影響以及總量交易機制的財務影響。

1970年美國聯邦政府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CAA),這是一個從固定和移動源來調節空氣污染的全面的聯邦法律,在這個法案中授權美國環保署(EPA)建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AAQS)。2007年美國聯邦法院指出溫室氣體是空氣污染物之一。在2009年9月美國環保總局了最終的《溫室氣體強制報告規則》,這個規則要求大約10,000個大型排放設施自2010年1月1日起報告溫室氣體排放。在2010年5月13日又這些大型設施的具體范圍包括發電廠、煉油廠、水泥生產設施等。截至2014年12月24日,EPA共出臺了24個關于溫室氣體披露的最終規則和更正。最終形成了一個溫室氣體報告計劃(GHGRP),這是一個溫室氣體數據的工具。通過這個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設施層面的信息,包括設施、產業、區位、氣體排放量等數據信息。2015年8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美國環保局了清潔能源計劃,這項計劃有望使美國從電力部門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比2005年低32%,同時也減少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煙塵和煙霧排放量20%。這也是一項用實際行動減少碳污染的歷史性的一步。表明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并認為報告溫室氣體排放與市場透明度正相關。

2008年11月,英國政府通過的《氣候變化法案》使英國建立了具有長期約束性的法律來適應氣候變化。之后,2013年實施的公司法要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自2013年9月起在其戰略報告及董事會報告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碳減排承諾也要求公司向英國環境局報告所有的與能源使用有關的排放情況并購買碳排放配額。作為歐盟排放交易機制(EU-EST)的補充,CRC也于2010年4月開始實施。強制性的碳信息披露可以使投資者看到公司節能減排的隱性成本,體現了英國向“低碳轉型”戰略轉型的決心。

澳大利亞于2007年了《國家溫室氣體與能源報告法》(NGER),為企業和設施的碳排放、能源生產、能源消耗規定了臨界點,要求超過的設施和企業向能源效率和氣候變化部和溫室氣體和能源數據辦公室提交碳排放報告。隨后又頒布了一系列碳排放信息計量、報告以及鑒證條例等實施細則,要求從2008年起碳排放高的企業與企業集團必須通過政府提供的信息平臺向相關部門報告碳排放信息。另外,澳大利亞還建立了專門的數據庫和軟件系統,為碳數據的保存、瀏覽、運算、檢索做好基礎工作。

加拿大環境部2004年了《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報告要求年碳排放量超10萬噸(2009年調整至5萬噸)的企業在溫室氣體報告體系中披露碳排放信息,此后又公布了報告的披露指南、碳計量方法以及鑒證制度,為有報告義務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經濟的、單一的報告平臺。

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五個國際組織(氣候風險披露倡議(CRDI)、氣候披露準則理事會(CDSB)、普華永道會計公司(PWC)、全球報告倡議組織(CRI)制定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分別對碳信息披露的內容做出了不同的界定,(陳華,2013)以目標導向為基礎對上述的五個組織提出的碳信息披露內容進行總結分析,他們認為不同的制定者因其成立背景和碳信息披露目標導向不同,披露內容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氣候披露準則理事會和氣候風險披露倡議側重于碳風險信息的披露,普華永道會計公司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則側重于披露企業的碳排放量及其產生的影響,CDP則是基于投資者保護的角度強調碳減排治理和碳風險管理。

西方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就開始的關于碳信息披露立法的探索和實施,已經取得了許多成果,在相關法律制度制定和實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國在制定時借鑒和參考。

二、國內立法現狀

目前我國還沒有對企業必須進行碳信息披露專門立法,相關的法律法規中也沒有強制性規定,我國企業在進行碳信息披露時依據的是環境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包括國家層面的立法、部門規章和地方立法等(李摯萍,2013),國家層面的相關法律主要有兩部:一部是《大氣污染防治法》,由于部分溫室氣體已經納入大氣污染防治的內容,所以可以說它是我國第一部涉及到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另一部是《清潔生產促進法》(2002),這是我國最早明確要求企業公開環境信息的法律,也是目前我國強制要求企業公開部分環境信息的唯一一部國家級立法。部門規章主要是環境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的。主要有:《關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2003)、《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2004)、《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2005)、《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2012)。另外,我國財政部關于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規定還涉及到企業會計準則、招股說明書等。除了上述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外,各地方也結合自身情況探索性地制定了相應的地方性政策與法規,如《江蘇省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2002)、《湖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暫行辦法》(2010)等。特別是2010年8月國家發改委《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在“五省八市”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后,試點省市此后了各自的工作方案,對碳信息披露均提出了相關要求。

三、結論

通過近幾年快速增長中的碳信息披露,我們提高了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并在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綜上所述,我國的碳信息披露建設應著重從如下方面進行完善:

(一)加快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法規。我國政府應盡快出臺一部綜合性的溫室氣體排放的報告法,對碳信息的概念、碳信息披露的適用主體、披露標準、披露范圍以及法律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建立健全碳信息披露的監管機制。制定出既與我國國情相適應,又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碳信息披露的標準和框架。

(二)加快碳交易市場建設和加強監管。目前,我國7個試點市(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廣東省、天津市、重慶市、湖北省)的碳市場已經全部上線,強制納入2,247家企業,總配額量超過12億噸二氧化碳。在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過程中,企業可通過三個途徑完成履約:配額買賣、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買賣(CCRE)、碳減排項目或實施申報CCER項目,進行自身抵消。隨著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不斷完善,碳市場深入開展,預計管控企業數量和總配額量將有所增加,管控強度進一步加大。

(三)企業積極參與自愿碳信息披露。雖然一些研究表明參與自愿碳信息披露和市場反應是負相關關系,但是自愿碳信息披露在減少企業聲譽風險和減少碳交易成本的作用卻不能被忽視。自愿碳信息披露不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也是企業社會責任觀的一種體現。

主要參考文獻:

[1]misson Guidance Regarding disclosure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EB/OL].http://sec.gov/rules/interp/2010/33-9106.pdf,2010.

[2]CDP.CDP 2014 China Report[EB/OL].http:///CDP Results/CDP-china-climate-change-report-2014.pdf,2014.

[3]陳華,王海燕,荊新.中國企業碳信息披露: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13.12.

空氣污染相關法律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建筑材料 室內污染 污染源 常用方法 對策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于室內的時間越來越長,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成為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裝飾材料的種類、數量越來越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新型材料不斷被應用于室內裝修,由此引發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一、室內主要污染源

1 居室中的甲醛氣體

它來自于裝飾材料的各種人造板,粘合劑,油漆,涂料,塑料貼面,壁紙等。事實上很多裝修過的民居和公共場所,甲醛是超標的。甲醛具有較長的揮發期,能導致多種不良建筑綜合癥的發生。

2 放射性及氡氣

放射性主要來源于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有鈾系、釷系等。氡氣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也具有放射性。建筑裝飾材料中放射性多來自于石材、陶瓷以及建筑物的圍護結構材料。其中花崗石中放射性較多。放射性核素通過呼吸道或食物等途徑為人體所攝取并積累在體內。放射性對人體的損傷是由于人體接受其電離輻射能量所引起的。據資料,氡氣是導致肺癌的的第二大殺手,還可能導致血癌。

3 光污染及熱污染

光污染是由于外墻熱反射玻璃幕墻的位置或方向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熱污染除由熱反射玻璃引起的外,還可能由于夏季使用空調而造成局部熱島效應引起。另外,裝飾材料廢棄物,如:廢渣難以重新利用和不能很快降解,也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二、現階段室內污染治理的常用方法

1 空氣清新劑:效果明顯,異味立即消失,且價格便宜。但它只是用一種氣味遮蓋另一種氣味,有害物質并未消失。

2 消毒劑:殺死病菌、細菌,價格便宜。但其功效單一,僅對細菌、病毒有效,且不能持久,氣味重,會造成二次污染。

3 活性炭:有效吸附空氣中的灰塵、異味,但它只是吸附,不能分解。

4 苯、甲醛捕捉劑:有效去除苯、甲醛污染。但僅針對苯或甲醛,且持續時間短。

5 光觸媒:納米技術,去除各種污染。此技術處在探索及市場驗證階段。它的主要成分為納米級的二氧化鈦。二氧化鈦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產品,可用作食品添加劑。它利用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在光照條件下生成有強還原性或氧化性的負氧離子等,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起到防霉、除臭的效果。光觸媒的功效可以代替甲醛、苯捕捉劑、消毒劑、空氣清新劑;光觸媒只起催化作用,類似植物的光合作用,功效持久,本身無毒,無二次污染,安全有效。

三、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

1 從源頭抓起,預防為主

1)盡量采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和污染少的裝修材料及高科技的綠色環保型裝修材料;

2)應保證建筑物具有合理的室內空間、采光、通風、良好的外部環境綠地、水和空氣,預防室內空氣污染的產生。

2 治理室內空氣污染,降低危害

1)通風換氣:新建和裝修的房間應盡量延長入住時間。剛裝修完7 d~14 d,室內污染物濃度高,其他治理方法的作用都不大,最好的辦法就是開窗通風,交流室內外空氣,這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常用、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2)吸附法:如采用活性炭、灰泥、硅藻等物質,對室內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進行吸附以降低其含量。但是吸附法不能降解有害物質,而且只要吸附達到飽和就需要更換吸附材料,處理成本較高。

3)選用適當的室內空氣凈化設施:根據居室、廚房、衛生間不同的污染特點,選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如非平衡等離子體空氣凈化器、排油煙機、臭氧消毒器、家電廠家研制開發的具有空氣過濾功能和凈化功能的健康空調等,以降低室內空氣污染。

4)化學降解法:目前應用較多的光觸媒、空氣觸媒凈化技術,是利用催化氧化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對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細菌體進行氧化分解,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成無毒無害產物并殺滅細菌。“觸媒”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對室內重度污染的治理見效快。

5)植物生態技術:在居室內放置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以及從桉樹、茶樹、檀香樹等提取的植物精油,都能起到“空氣凈化器”的作用。實際中,常青藤能吸收90%的苯;吊蘭能“吞食”室內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氮氧化物;天南星的苞葉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蘆薈、鐵樹、虎尾蘭、萬年青、雛菊都具有空氣凈化功能;茉莉、丁香、金銀花、牽牛花分泌出來的殺菌素能夠殺死空氣中的一些細菌,并抑制結核、痢疾病原體和傷寒病菌的生長;植物精油對空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能起殺滅作用。但以下這些植物不宜放在居室中:蘭花、月季、百合、郁金香、黃杜鵑等。6)遮蓋法:在建筑裝飾過程中,盡可能地封閉地面、墻體的縫隙,能降低污染物的析出量,減少對人體的危害。

3 加強檢測,確保健康

1)來源于建筑裝飾材料中的苯、甲醛、氡等有害物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揮發掉的;2)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辦公設備和家電進駐室內,由此產生的空氣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波及靜電干擾、紫外線輻射等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新建、新裝修、長期居住的房間都可以委托專業環保機構進行室內有害物質的檢測,針對檢測結果請專家提出合理的處理方案,防止室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室內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建筑和環保建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我國不斷發展的建筑材料和裝修裝飾材料工業帶來嚴峻挑戰,為此我國應吸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生產技術水平,結合國情、環境特征和經濟技術條件,進一步深入開展室內污染等各項研究開發工作。

參考文獻:

[1]王菲鳳.現代裝飾材料所致空氣污染及防治對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6(3).

[2]徐業林等.居室內裝飾材料釋放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0,2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理塘县| 东乌| 嘉定区| 沁水县| 桦南县| 哈尔滨市| 建昌县| 旬阳县| 江达县| 洞头县| 平顶山市| 团风县| 神木县| 淮北市| 从江县| 和顺县| 托克托县| 星子县| 甘洛县| 正蓝旗| 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泗洪县| 湛江市| 镇坪县| 乐东| 迁安市| 永清县| 利川市| 固镇县| 庆云县| 蒲江县| 贵德县| 巍山| 佛学| 榕江县| 金溪县| 高安市| 明光市|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