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第1篇

一、當前我市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的現狀

根據今年7月份的調查,目前我市共有各類農機專業服務組織47個,其中已經依法登記的合作組織1個,其他農機服務隊46個,主要為機耕、機收和抗旱服務隊,均沒有進行工商或民政登記注冊,為機主組成的服務聯合體,組織結構較為松散。大部分農機服務隊機具使用率不高,發揮的效益較差。

按照專業分類,全市有機收服務隊1個,機耕服務隊9個,抗旱服務隊36個,其它類1個。全市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擁有成員712人,擁有機具714臺套,資產總額331.6萬元,服務農戶數4813戶,作業(服務)面積4.425萬畝,成員總收入639萬元,經營純收入146萬元,為農戶節支增收520萬元。

市納溪區仙山竹藝專業合作社,是我市第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6月30日。該合作社以竹編業為主,目前有社員410戶,擁有起篾機、破竹機等機械420臺套,年產竹席85萬張,銷售收入310萬元。近期,納溪區農機局和區供銷社贈送了該專業合作組織價值0.5萬元的新型竹編機具,并建立機械化竹編示范點,培訓竹編機械操作人員。同時,農機部門提出對合作社社員購買竹編機械給予150—200元的補貼扶持,進一步發展壯大合作社。

瀘縣騰飛農機專業服務隊于6月28日成立,主要由瀘縣境內從事抗旱、機耕、機收、維修作業的農機專業戶和農機經營組織自愿組成,目前已有隊員47名。該服務隊主要在農機專業戶和政府部門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成員提供相關作業的技術指導、作業信息,統一組織作業(包括跨區作業),規范作業價格。值得一提的是,瀘縣騰飛機收隊在全市積極聯系水稻機收作業和到省內外跨區作業,打破了川南丘陵地區不適合水稻聯合收割機的傳統觀念,翻開了農民使用水稻聯合收割機開展機收作業的新篇章。

二、我市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落后制約農機專服組織發展

截止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830元,主要來自打工收入,重點用于修房造屋和日常生活開銷,對于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不高。已經購買了農機具的群眾,主要為自己的生產服務,對外創收作業較少。對于小企業主成立的協會,則因為資金、土地等原因發展緩慢。納溪區龍車鎮米業加工協會,由6家大米加工企業主組成,由于沒有自己的品牌,受資金貸款限制和場地的影響,企業效益逐年下滑。因此,我市農機專合組織受經濟條件制約,還處于剛剛起步的最初級階段,數量少,規模小,效益不佳,規范化運作的道路還很漫長。

(二)管理不規范,組織作用不強

我市的農機服務組織絕大部分是由機手自發組織起來的服務隊或協會,一般不需要成員投入現金入會,成員帶機就可加入組織,并且對自己的機具擁有絕對的使用權。由于剛起步,組織章程還不夠完善,很多成員認為對自己沒有利益的時候,不服從組織調配安排,各自為政,有的甚至惡意競爭,組織作用沒有得以發揮。

(三)思想不解放,機具難以發揮效益

據年報統計顯示,我市共增加小型耕整機1402臺,增加聯合收割機38臺,增加比例是很高的一年,這跟國家購機補貼政策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但是,農民購買農機具后,怎樣組織起來充分為農業生產服務,最大限度發揮效益,為機手增收,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龍馬潭區特興鎮魏園村生姜合作社,目前擁有8臺耕整機,8套移動噴灌機具,3臺機動噴霧機。但是,這些機具從未對外作業收費,合作社成員卻可以無償使用這些機具,壞了就交給合作社維修。這種管理模式使機具損毀嚴重,經常閑置在合作社,也沒人保養管理,發揮不出效益。

三、發展我市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的思路

(一)發展原則和目標

發展我市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應堅持“因地制宜、多元創辦、政府扶持、部門指導、市場運行”的方針,不斷完善組織發展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提升農機專業服務的組織化程度,提高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以民辦為核心,以利益為紐帶,以協商為基礎,建立起共同投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實現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尊重農民群眾和機手的意愿,做到推動而不強迫,扶持而不干預,參與而不包辦。通過加快農機專服組織的發展,推動形成“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群眾”的發展格局。

從起,用3—5年時間,擬在我市初步建立起服務組織多元化、服務機制市場化、服務行為社會化的農機專業服務體系。建立起加快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農機專業合作服務組織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發展機制。到2010年,力爭全市組建經有關部門注冊、登記的各類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10個,其中市局重點聯系3個,不斷發展壯大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規模。

(二)措施建議

1、解放思想,努力扶持專服組織發展

政府和有關部門都要解放思想,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本著只要是對農民群眾有益,只要能促進農機專合組織的發展,我們就該盡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各級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加專項扶持資金數額,重點用于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包括農村基層干部)進行合作知識、內部管理、專業技術的培訓和宣傳教育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鄉鎮農機站機構改革后,鄉鎮農機人員全部收歸區、縣農機局管理,以派駐人員身份到鄉鎮工作。這些人員最了解自己負責范圍的農機具情況,如果讓他們組織機手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很好的選擇,不僅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熟悉業務,還可以讓農機具充分發揮效益,為機手增收。

2、制定涉農建設項目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的具體辦法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49條規定,“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條件的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根據這條法律規定,哪些涉農建設項目、多大投入規模的建設項目,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具備哪些條件、應當遵循怎樣的程序才能獲得建設項目,等等,都需要國家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如果仍然采用目前通常的做法——招標方式確定承建方,農民專業合作社幾乎都不可能獲得涉農項目的建設。

3、加大金融、國土支持力度

各級金融機構應當在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小額信貸額度的基礎上,放寬條件,降低門檻,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資金支持力度。尤其對適合農機業主的10萬元以內的機具,給予無抵押貸款的政策支持。允許具備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其成員之間開展內部資金融通活動。建議銀監會進一步研究具體的扶持政策。

按《合作社法》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具備確定的住所,農民合作社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征用土地,另一方面農村土地一般都有農民承包,且絕大部分為耕地,要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手續非常繁瑣。因此國土部門應當在政策上出臺具體措施予以支持。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問題;決策

1、引言

隨著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及其延續性的增強,農業科技檔案的數量也在不斷的擴大,其質量也越來越高。農業科技檔案工作在科技檔案管理中的地位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顯得更重要。本文就我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一步提出新時代的背景下如何加強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相關措施。

2、我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2.1 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制度及其職責不能實現統一

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史比較悠久,盡管這樣大部分單位的管理制度更新還是較為緩慢,尤其是現代科技及辦公手段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農業檔案管理也顯示出了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存在不少的漏洞,如:負責監督管理文件材料的歸檔過程的部門,督促檔案的形成的部門,都沒有能夠統一起來,更多的是各自為政,互不溝通,致使相關部門不能得到統一,導致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不能充分發揮其相應的作用。

2.2 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中的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

有的基層部門的檔案管理人員其學識資歷水平普遍偏低,專業素質很缺乏,綜合素質也不高,所以有的小類別分類上就存在不少的混亂現象,使農業檔案管理無法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上為農業經濟建設充分發揮作用。

2.3 人們對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的意識不強

我國當前的農業檔案管理很多都缺乏宣傳,特別是當前年輕一代的檔案管理人員缺乏檔案管理意識,導致檔案遺漏的風險也不斷地增加;與此同時,大多數的管理人員存在管理監督意識不強,并沒有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定期督促。由于相關管理人員對檔案管理設施、設備的更新不夠重視,對農業檔案管理資金的投入也較少,出現了檔案管理設施陳舊以及檔案室空間有限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檔案工作的開展與合理管理。

2.4 農業檔案相關管理人員的保密意識比較弱。保密性不高

①因為辦公自動化的發展移動介質以及網絡的廣泛應用,致使渠道的增加,農業科技檔案載體沒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⑦相關檔案管理人員的保密意識不強,對重要的農業檔案管理不嚴格,對保密責任制的落實也不到位。

3、加強我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相關措施

我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尚不完善相對缺乏,而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在我國農業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做的好與壞是事關我國農業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所以需要結合我國農業檔案管理現狀進行改進。

3.1 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相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隊伍建設中,要提高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相關人員的素質,使之成為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干部隊伍,這是農業科技管理工作創新服務的關鍵新時期,不但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與意識,還要求精通檔案業務,擁有現代化管理技能及現代化意識是現代檔案管理所必需具備的。可以通過建立培訓機制學習檔案管理知識,計算機應用與技能,網絡技術知識以及黨和國家制定的相關方針政策,同時還要學習相關的科技基礎知識,熟悉并掌握本單位科技工作的任務及相關管理技能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檔案管理者的文化素質及專業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農業發展趨勢的要求;另外在本單位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使農業科技檔案工作能夠引入競爭機制,進而增強科技檔案工作人員的緊迫感與危機感。

3.2 把科技檔案管理納入科研計劃管理內容

由于科研管理涉及到課題申請立項及成果轉化的全過程,把科技檔案管理納入科研計劃管理內容,可保證科技檔案完整、準確、齊全。在工作中將科技檔案與科研項目有機結合,確保科研項目檔案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到項目一立項就建檔;材料一形成就裝盒;計劃一完成材料就齊全,將科技檔案管理工作與課題管理、成果管理、職稱管理等工作緊密結合,并把課題成果的科技檔案歸檔情況與科研項目執行情況,科研崗位津貼等激勵措施結合起來,使科技檔案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實行科研工作和建檔工作的同步管理。

3.3 健全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的規章制度

農業科技檔案部門應該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全面抓好立卷歸檔工作,采取各種方法與手段大力宣傳科技檔案的重要性,以增強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相關人員的檔案意識,使其加強并重視科技檔案的收集、建檔及保護等工作,使農業科技檔案安全完整為檔案收集與利用有章可循,使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3.4 強化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服務。進而提高檔案的利用率

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目的是提供并利用科技檔案,使其由保管狀態轉為利用功能,充分發揮它的技術效用與社會經濟效益,從而進一步體現農業科技檔案的使用價值。所以,農業相關部門需要樹立檔案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反饋機制,通過對過去農業科技檔案的利用情況,總結出檔案利用的規律,為進一步的開發利用農業科技檔案信息資源提供可靠依據。同時,及時了解檔案的利用效果,讓利用者給出檔案利用方面的相關建議與評價。信息的反饋能夠發現農業檔案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所存在的問題。要做好農業檔案利用工作就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建立歸檔課題、立項課題、審定品種、獲獎項目以及成果鑒定等信息數據,系統快速而準確地為農業科研人員提供農業科技檔案信息,促進農業科技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立卷歸檔。

3.5 加強農業科技檔案管理設施更新

時代的變遷使得人們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變化,陳舊的管理方式與設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與要求,這就要求檔案管理的相關人員及部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與更新檔案管理設施,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方式與方法,充分發揮農業科技檔案在農業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為農業經濟建設的科學決策與科研事業提供快速正確的資料信息,為我國農業科研提供依據。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第3篇

摘要基于對農業科研管理工作在農業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分析探討新時期農業研究機構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科研管理模式陳舊、科研項目重申報輕執行、農業科研力量分散、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提出理清工作思路、加強項目全程管理、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項目申報的針對性、加強科研檔案管理和科研條件建設的對策,以促進農業科研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農業科研管理;農業研究機構;問題;對策

AbstractBased on knowing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es,several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namely,the philosophy of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was draggled,the pattern was out-of-date,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but take no notice of execution,the research strength was dispersed and the convers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lower and so on. Also,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were proposed,that was,there must be new concept in the management,effective entire journey management,qualified personnel resources being effectively distributed,selecting programs which were main problems in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trengthening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research conditions. I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Key words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農業科研管理工作是農業科學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環,是農業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管理學與農業科研、農業經濟有機結合的調控系統,直接服務于農業科研和生產[1-2]。其管理的好壞是影響農業科研單位科研項目及科技成果獲取多少和科研整體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健全適應新時期農業研究需要、運作良好的農業科研管理機制,向管理要效益、要成果、要人才,不斷加強農業科研管理創新,是擺在農業科研單位決策層和管理部門的重大課題。

1新時期農業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農業科技進步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大,尤其是“十五”以來,農業科研院所科研項目的申報及獲準立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立項項目的經費少,以至于基金資助的課題較小,而且很分散,難以形成優勢項目,不利于組裝起重大的水平較高的科技成果。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也反映出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不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要求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發展的世紀,也是一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沖擊著社會的每一個階層和每一個領域,使人們的觀念處于重新定位和變化之中。現階段,在研究機構內,由于研究與開發兩方面的經濟效益差距拉大,使研究受到不良影響,有的科研單位處于“一心搞開發,湊合搞研究”的局面,將科研的重點放在找市場、創效益、找項目上,忽視了科研管理隊伍的建設,這種舊的科研管理理念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3]。筆者認為,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科研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改革進取,更新觀念,轉變舊的思維方式,努力培養現代化管理理念與意識,要認識到管理是科學,管理是生產力,管理出效率。

1.2科研管理的模式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外部環境、管理對象、管理范圍、管理方式乃至管理體制都發生了一些變化,科研管理內容越來越多,科研單位尤其是地市農科院所的現有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嚴重阻礙了科技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也必然制約著地市農科院所科研的發展。因此,科研管理部門與其他有關管理部門的職責有待明確,職能有待銜接,科研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員的考核獎勵和技術職稱評定等也有待加強和改進,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

1.3科研項目重申報、輕執行的現象嚴重

在大多數農業科研單位的管理體制和考核制度中,無論是工資、獎金,還是職稱、職級的評定均與爭取的科研項目數和經費數量掛勾,而項目執行過程的好壞則無關重要。這就使得大多數科研人員普遍只重視項目申報過程,而輕視項目執行過程[4]。同時,由于舊有觀念的影響,導致科研人員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一味節省開支,增加經費積累,不愿添置實驗儀器,這與當前科研項目管理中專款專用的要求嚴重不符,在項目結題審計中難以過關。某些項目負責人甚至將項目經費挪作他用,造成項目運行困難。許多科技人員長期以來對中試及基地的設施建設未提到應有的高度,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難的被動局面。

1.4我國農業科研力量分散,管理力度不夠

一是科研機構重疊,科研課題多頭下達,缺乏統一的宏觀調控,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經費不能相對集中使用,造成經費投入的效益低,試驗材料、設備不能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二是雖然項目申報的渠道多,但是不同渠道項目管理要求差異較大[5-6],不同主管部門對項目實施及驗收的要求各不相同,給科研管理部門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項目執行過程中項目下達部門的檢查和抽查隨意性較大,也加大了科研管理工作的難度,科研管理部門絕大多數工作時間疲于應付種種檢查,難以發揮管理的主動性;三是成果獎勵直接與職稱、工資、住房等切身利益掛鉤,而且與成果排名密切相關,加上高新技術研究的難度大,出成果慢,影響晉升,因而紛紛爭作第一主持人,科研課題越分越小,研究難以深入。近年來雖然科研課題較多,通過鑒定的成果不少,但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1.5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低,影響技術革新的進程

占農業科研成果總數相當比例的良種以及新農(獸)藥等,其培育、發明者同相關農業企業在利益上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矛盾。前者往往缺乏知識產權和新品種權的有效保護觀念,后者則尚未形成依靠科研單位共同開發新產品、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觀念[7-8]。許多科技人員長期以來對中試及基地的設施建設未提到應有的高度,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中試條件差或完全不具備,沒有專門的中介機構及風險投資機制等,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難的被動局面。

2新時期加強農業科研管理工作的對策

2.1理清農業科研管理工作思路,統籌規劃科研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科研投入體制和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正處于不斷變革當中,農業科研工作要深入本生態區域內的農業生產一線,從生產實際出發,摸清農業生產情況,了解掌握生產上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只有因地制宜地選好項目,才能結合本單位的人才技術優勢,調配資源,統籌安排,遠近兼顧,本著“解決當前生產所急,考慮長遠發展所需”的原則,真正做到“管理為科研服務,科研為生產服務”。總體上,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人才管理、科研規劃、組織調研、選題立項、督促檢查、服務保障等基本職能,科研管理的各項職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統籌協調才能做好工作,達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最終目的。

2.2加強農業科研項目的全程管理,促進科研生產力發展

農業科研系統的全程管理,是指對農業科研單位的系統管理,包括科研項目、科研設施、科研經費、科研試驗、人才、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政策法規等各方面的協調管理。加強科研項目的管理及科研平臺建設,對科研項目從考察、預備試驗到申報、執行、總結、結題、鑒定、成果申報、歸檔及經費等各個環節都要按計劃管理,保證項目的規范性,保證科研水平。運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據項目合同進行實施,并在實施期限中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控制和調節。加強監督檢查,既要抓整個合同的監督檢查,又要抓年度計劃的完成,另外還要加強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依托自身具有的自主產權,積極進行成果轉化,通過創辦科技企業、聯合開發等途徑,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在轉化科研成果的同時,自身也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通過成果轉化、開發創收反哺科研,實現科研和開發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2.3加強創新型科研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科技創新水平

人才是科研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隨著科研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研管理過程的專業化更為細化,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也更高。在人才隊伍建設管理中,一方面,應選拔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其中包括管理人才、科技開發人才,以及科學研究前沿上的人才,建設起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另一方面,應對需要學科聯合攻關的科研項目,根據研究任務對學科、人才的需要,打破只局限于研究室內部人員參與研究的模式,引進高層次人才擇優組建開放式項目攻關小組,用以技術創新管理方式為主[9]、信息化管理方式或人化管理方式為輔的管理模式,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技術合作,提高組織效率和科技創新水平。據統計,當前基層農業科研管理人員多數是學自然科學的,沒有經過系統的科技管理知識培訓,水平較低,素質較差。為了搞好科研管理工作,更好地為科研服務,加強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崗位培訓要有針對性、短期性、實用性和技能性的特點。通過這種實用、有效的培訓方法,加強科研管理人員科技、管理學和政策法規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

2.4加強項目申報的針對性,提高科研立項的可能性

農業應用研究的選題立項關系著整個單位的存亡與發展。科研工作的選題、立項應以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調查了解迫切需要解決的科技關鍵問題和關鍵環節,使科研成果有較高的開發、推廣價值,并能實現較高的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真正實現科研項目與生產實際的有效結合,科技工作為“三農”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對有爭議的、短期不能下結論的課題給予有條件保留。對學術價值較低、長期研究未見成效、不能形成規模和產生效益的要終止立項或不予申報立項。在支持科研工作原始創新的同時,鼓勵現有科研成果的集成創新和引進轉化后的再創新項目的申報立項,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申報和承擔適應當地生產的科研成果推廣項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使科研直接為生產服務[10-11]。

2.5加強科研檔案的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科研檔案是指開展科學研究和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及聲像等各種載體的材料,是科研活動的真實記錄和歷史憑證,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和科技財富。科研檔案管理是現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檔案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水平。要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及時收集、整理各種科研資料信息,突出信息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真實性和方便使用的特點,精心建立科研檔案庫,加強科研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數字化建設,不斷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同時,加強科研檔案信息資源的網絡建設和服務工作,建立農業科研檔案網站,真正做到檔案資源信息共享,建立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實現檔案工作現代化,不斷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2.6加強科研條件建設,增強科研服務意識

要準確地把握國家農業投資方向,積極爭取各方面資金,不斷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地區性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增強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一是加強科研基地建設。條件完善、適合科研任務的試驗基地是面向生產的應用型農業科研的首要條件。完善試驗基地基礎設施,配套田間排灌、道路等工程建設,提高田間試驗的準確性和復現性,保障各項試驗任務的全面完成[12]。二是配套科研儀器設備。以“服務科研,提高設備利用率”為原則,配備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增強裝備手段,提高科研工作的目的性和科研人員的工作效率。三是物資供應和后勤保障。要保證科研工作的經費,搞好后勤服務工作。四是情報資料的管理。收集提供有關的政策信息、業界信息、相關技術資料,可以讓科研人員減少重復工作,少走彎路。五是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網站建設,以網站為中心,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各種科技成果、農業科技信息和實用技術信息,使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條件建設,增強服務科研的能力,加快科研工作的順利推進。

3參考文獻

[1] 鄔賢夢.農業科研管理職能的探討[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1998(4):11-12.

[2] 王濟民,姚瑾.加入WTO后我國農業科研管理對策研究[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04(4):6-8.

[3] 蔡立湘,彭新德,鄧文,等.新時期的農業科技創新與管理[J].農業科技管理,2004,23(3):1-15.

[4] 朱翠林,張保軍.淺析影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06,26(2):17-20.

[5] 高明琴.農業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工作能動管理的思考[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4):190-191.

[6] 韓微波.農業科研管理工作的實踐與體會[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9(3):113-114.

[7] 蔚承祥,孔怡,張昕穎.地市級農科院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09,28(1):32-35.

[8] 黃如鑫.新時期農業科研管理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4):155-156,161.

[9] 郭久榮.試論農業科研管理的創新問題[J].農業科技管理,2006,25(3):68-71.

[10] 孔偉強,奉公,楊國軍.科研管理的過程管理模式與目標管理模式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6(1):33-35.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第4篇

一、農業推廣工作現狀

1.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恢復較快

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省政府對 改革方案的要求,我市基層農技體系改革工作進展順利,基本扭轉了過去那種“線斷、網破、人散”所造成的架空局面。全市16個縣市(區) 已建立縣級農技推廣機構88個,人員879人,建立行政農業區域站106個,人員1482人。

2.農業科技進村服務站穩步發展

自然村是社會的最基本單元,農業技術推廣把村作為工作的主戰場,為農民開展面對面的服務,可以使科技服務更加貼近生產。為此,我市組織建設省級科技進村服務站70個,科技進村服務站市場運作,農資連鎖,為農民開展培訓、咨詢和物資供應等全方位服務。

3.農技電波入戶成效顯著

在農村電視基本普及的情況下,利用聲像現代傳媒方式進行科技培訓和技術推廣,是農業方式的重大變革。目前,全市已有12個縣市農業部門具備了獨立制作農業科教電視節目的能力,并每周2-4次定時在縣(市)電視臺《農技電波》欄目中播出,農民收視率達90%以上,被農民群眾譽為“送到炕頭上的快餐”。

4.農民科技骨干隊伍初步形成

幾年來,全市農業部門組織實施“百、千、萬”農業干部下基層,解難題,送服務活動,開展“綠色證書”培訓和“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每年全市培訓“綠證”學員6000多人,青年農民科技骨干2000余人。

二、農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少、浮、斷、低、缺五個方面。

一是少。首先是農技推廣人員少。全市現有耕地面積1140萬畝,市、縣、鄉農業技術人員為1887人,每萬畝耕地不足2人,遠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這么少的技術人員難以承擔全市農業的推廣宣傳;第二是復合型人才少;第三是懂加工儲鮮技術的人才少;第四是產后營銷服務的人才少。

二是浮。主要體現在某些技術人員思想浮,導致工作浮,獻身農業、服務農民的觀念淡薄,特別是一些年輕科技人員下不去,蹲不住,工作不扎實,才干增長慢。

三是斷。主要表現在人員斷層、技術斷層、信息斷層、政策斷層。按現有統計數據,全市鄉鎮農業區域站106個,人員1482人,村級既無村站又無技術人員的達3547個,占全市總村數的61.4%,就是已配備技術人員的村,多數也是由村班子成員兼任,或者名存實亡,從而形成了技術、信息、政策、從鄉到村1km傳遞難的問題。

四是低。主要是:一方面潛心學習、鉆研業務知識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少,實踐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外出參觀學習、進修培訓的機會更少,導致知識更新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指導農業生產的能力偏低;另一方面基層農技人員待遇低。目前農業推廣部門與其它行業相比,在待遇上有著相當的差距,個別地方連工資都難全額發放,使得推廣部門處于“既無錢養兵,又無錢打仗”的境地。

五是缺。主要體現在領導缺乏足夠的認識,對農業技術人員在工資待遇、福利、服務設施、技術引進、知識更新、組織培訓等方面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有的基層農業部門缺乏與相關部門在縱向、橫向的溝通和聯系,不能及時有效的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先進技術、科技成果、典型經驗快速有效的吸引進來,傳播下去;缺乏以龍頭帶動種植業發展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典范。

三、建議與對策

1.高度重視,提高對農技推廣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全市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對科技進步的要求明顯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的依賴明顯增強。維護糧食生產安全,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必須把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作為第一武器;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把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作為關鍵支撐,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把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作為根本出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必須把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作為核心依托。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在市、縣、鄉、村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功能齊全的、充滿活力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2.提高隊伍素質,落實農技推廣工作保障措施

要全面實行以人員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為核心的用人制度,把有真才實學的專業技術人員選入農技推廣隊伍;要加強農技推廣工作目標責任管理,逐步建立縣、鄉兩級農技推廣隊伍考核獎懲制度,完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要建立農技推廣人員素質提升機制,搞好農技推廣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完善技術職稱評聘制度和輪訓制度,提高為農民服務的質量;要加大資金投入,落實農技推廣工作保障措施,保證公益性職能履行所需經費和農技人員工作生活待遇,并制定出臺基層農技人員聘用和激勵政策,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使得農業技術人員進的來,留得住,能干事,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生產能力的提高。

農業農村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林業;水利;做法;問題;對策;大中農場;江蘇大豐

中圖分類號 F32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225-01

對于地處蘇北沿海的大中農場來說,林業是抵御種植業自然災害的重要屏障,水利是種植業高產穩產的基礎。2011年該場植樹4.6萬株,招標銷售林木6 277.9 m3,收入341.8萬元,培育景觀綠化苗4.5萬株,繁殖意楊苗逾7萬株,活立木蓄積量超過5萬m3,并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森林覆蓋率穩步提高,初步形成以農田防風林、經濟林、速生豐產林及場區綠化為主的,點、片、網、帶相結合的平原防護林體系,走出了一條以林養林、滾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大中農場林業和水利工作的主要做法

1.1 深入發動,營造重視林業的良好氛圍

年初專門召開了相關單位負責人會議,對往年造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以進一步明確落實綠化工作責任制,確保全面完成綠化造林任務。同時要求全體人員都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由于領導的帶頭示范作用,大大推動了植樹造林工作的發展。狠抓栽植質量。為了保證植樹的成活率,從植樹的源頭抓起,本著“充分準備、精心組織、適時栽植、確保兩率”的原則,在栽植過程中,對每道工序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 以林政管理為手段,扎實搞好林木保護工作

以加強分場管理為核心,切實管好林業資源。一是組織班組定期召開護林員會議,完善護林日志,組織學習林業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分場護林員素質。二是充分發揮護林巡查員的作用。全分場專門抽出2名職工,不定期對全場林帶進行巡查,堵住源頭,管住亂砍、濫伐等不良行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三是嚴格森林限額采伐制度,詳細編制采伐計劃,報屬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嚴格按照審批計劃執行。四是強化火源管理,搞好三防工作。認真搞好森林防火宣傳和防火知識的普及,健全各分場、大隊的森林防火網絡,嚴防林地火災的發生。五是做到一栽就管。苗木栽植完畢,立即與農戶簽訂林下承包種植合同,實現以種代撫,改變了過去農戶自由種植、管理無序的狀況。

1.3 加快產業基地建設,促進林業產業發展

多年來林木的品種結構是制約林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大中農場的土質特點,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推進苗木產業建設,服務農場經濟。繼續對72楊進行提純復壯,同時積極引進生長速度更快的中林2000和35楊,并引進少量耐鹽堿品種中天楊,對鹽堿地進行改造。緊緊抓住35楊的品種優勢,栽植了35楊苗3.33 hm2,有力地推進苗木產業化進程。使該場的楊樹結構更趨合理,全年共培養苗木7萬株以上,實現了自給有余,并適度對外銷售。二是全年繼續發展景觀綠化苗,對前些年引進的桂花、紅楓、櫻花3個品種逾2萬株苗木進行精心養護,2011年對培育的3萬株女貞苗進行移植、定桿、育壯,并培育欒樹、楝樹苗各1萬株以上,目前長勢良好,為今后發展景觀綠化苗木、打造品牌、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打下了基礎。

1.4 完善場區園林綠化,努力改善場部人居環境

繼續完善場區綠化改造工作,并重點加強場區綠化的管護工作,2011年結合公園建設和農科所改造共完成草坪綠化近2 500 m2、栽植景觀灌木19 600株、移栽大中型景觀樹106株、管護修剪綠化帶7.3萬m2。

1.5 加強組織管理,切實落實并完成河道疏浚和土地整理等水利項目

完成農場河道疏浚及土地整理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和實施方案,爭取到省水利廳投資200余萬元。認真組織落實,利用自有挖掘機完成大部分項目土方任務,全年完成水利土方任務近20萬m3,造價約60萬元。

1.6 加強管理,努力完成其他工作

在確保林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的基礎上,狠抓管理,做好服務,一方面抓好揚水總站的運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供水;另一方面利用自有挖掘機為農業分場服務開挖農田水利,平整土地近66.67 hm2;農場通往各分場管理區的道路大多修建于20世紀90年代,已使用十幾年,維護工作較為繁重,重點加強對養路工的教育與管理,做好道路的養護工作,保證農業生產交通運輸。

2 存在的問題

2.1 林木市場行情疲軟,部分條田防風林地鹽堿嚴重

當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影響農場林業生產效益。尤其是前些年培育的部分景觀苗木市場價格回落較大[1]。栽植的樹木成活率低,且有逐步死亡的趨勢,未能選到既抗堿又速生的樹種。

2.2 林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各類毀林事件未得到根本杜絕

2011年春季的干熱風,土壤干旱失水嚴重,造成防風林帶新栽樹木大片死亡,夏季又遇到大風襲擊,造成局部林帶的樹木倒伏,給大中農場林業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下轉第227頁)

(上接第225頁)

各類毀林事件未得到根本的杜絕,部分職工農田種植焚燒秸稈引起燒毀樹木的事件時有發生,偷盜樹木事件又有所抬頭。另外,農場河道疏浚后,由于土壤砂性重,河坡植被破壞后未能及時恢復即遇雨季,河坡塌方較多。

3 發展對策

加強現有林木林地管理,提高林木蓄積存量[2-3];繼續加強調研,提高景觀苗木的培育力度;加強基礎調研工作,適時淘汰部分老舊品種意楊,更新部分防風林帶;盤活現有苗木林地資源,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加強林地管理力度,規范林下種植管理[4]。

4 參考文獻

[1] 尚旭東,康云海,陳方.云南林業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0):14963-14969.

[2] 汪祥順,甘懷民,汪開發,等.林業入世與林業可持續發展思路[J].安徽農業科學,2002(6):890-8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南康市| 汝南县| 渝中区| 滦南县| 万载县| 内丘县| 普格县| 柯坪县| 阳西县| 东源县| 沅陵县| 全州县| 德格县| 怀远县| 南开区| 茶陵县| 修水县| 高雄县| 乐平市| 宽城| 平安县| 韶山市| 柘城县| 桦南县| 江孜县| 信丰县| 靖边县| 永新县| 新乡市| 阿巴嘎旗| 西吉县| 正安县| 平舆县| 游戏| 台江县| 辛集市| 平远县| 朝阳区| 大庆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