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納米技術總結

納米技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納米技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納米技術總結

納米技術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納米,中醫藥,經濟,技術

引言:通過現在的問題反映,首先提出一些納米技術的需求,再而闡述了納米中醫藥的現狀接著提出納米中藥化的好處和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筆者的分析,一步一步的攝入了納米技術在當前中國的國情來說要發展,提出一些相對的解決方法。引入納米技術是社會的要求。最后說明自己的觀點(總結)。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如果還是單靠過去的一味中藥很難把病情完全治好。加上現在環境問題的特為嚴重和社會的需求量增多。很多中藥材都是靠人工培育,但人工培育的功效始終比不上天然的。雖然實行了中醫藥的政策,解決了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始終是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加上納米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將納米技術融入中醫藥是社會的要求,社會的主流。納米技術使中醫藥的藥效得到更好的發揮。

那先由我們看看納米中醫藥的發展

納米中藥制備技術的研究現狀

醫學上的發展就目前來說,提出最多的是中西合作和中醫藥現代化,但我們在中醫藥的現狀中發現很多問題,例如上面所提的民生問題,為此我們要想一下有沒有更好的方案解決目前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我國的納米技術已達到一定的程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為使中藥面向世界,并形成醫學科新的經濟增長點,應將現代的高新技術引入到中藥制劑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中藥的現代化生產已成為現實。納米技術的出現使得超微粉碎成為全世界各個生產領域的先進技術,日益顯現出它強大的生命力和蘊藏的無窮財富。對于中國的國藥—中草藥尤為如此。可以說中藥超微粉碎是中藥的一次飛躍性革命。如果中國能勝利的打完這場“革命”,在醫學生又是一個新的焦點。納米技術是如何引進中醫藥中呢?首先注意的是納米粒制備的關鍵是控制粒子的粒徑大小和獲得較窄且均勻的粒度分布,減小或消除粒子團聚現象,保證用藥有效、安全和穩定。

根據目前的科技情況。納米藥物粒子的制備技術可以分為三類,機械粉碎法、物理分散法和化學合成法。通過宏觀到微觀的轉型,實現了微觀世界的并且是醫學界的狂飆式發展。

中醫藥的理論基于對宏觀的自然界,而納米技術科研研究則是微觀技術,現在把宏觀與微觀技術的有機組合能不能在醫學上形成一們嶄新的“宏微”中醫理論學科呢?至于宏觀中醫藥大家對它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我只是對微觀進行闡述。納米科學與技術,有時簡稱為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0.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納米技術的引入是醫學微觀化,一方面由于納米技術的引入為攜帶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以前,無論什么看一次病總要大袋小袋的提著,這只是對病者,如果像醫院或一些醫護機構,當他們想購買大量藥物時不是很麻煩。引入納米技術在這里就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比如運輸大量的藥物,現在只須小盒便能搞定;另一方面,害怕吃藥嗎?害怕打針嗎?不用怕,納米技術中藥話可以幫助你,把納米級藥物制成藥膏然后貼于患處,可以通過皮膚直接接受不需要注射。由于納米技術是對藥物的微觀化,比如將藥物磨成粉狀,加大了與病菌的接觸面積,例如中藥超細后的產品除用于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中藥口服散劑、膠囊劑、微囊外,把藥物微化,這樣可以提高藥物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增強中藥的療效,再者,納米技術在中藥加工方面的應用能保持中藥原有成分的基礎,使藥效充分析出。另外,納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藥物進入人體后,可主動搜索并攻擊癌細胞或修復損傷組織。在人工器官移植領域,只要在器官外面涂上納米粒子,就可以預防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使用納米技術的新型診斷儀,只需檢測少量的血液,就能通過其中的蛋白質和DNA診斷出各種疾病。在抗癌的治療方面,德國一定醫院的研究人員將一些極其細小的氧化鐵納米顆粒,注入患者的癌瘤里,然后將患者置于可變的磁場中,使患者癌瘤里的氧化鐵納米顆粒升溫到45-47攝氏度,這溫度足以燒毀癌細胞,而周圍健康組織不會受到傷害。同時,配合使用納米藥物來阻斷腫瘤血管生成,餓死癌細胞。納米中藥化不知那些好處,據了解,納米中藥化將藥物加工成納米級的微細粒子,病人服藥時,首先減輕病人的痛苦,有些病人怕吃藥,如果制成了粒子狀,病人一般是比較易接受,藥物的真對性特別的強,藥物就可能針對性地直達病灶,激活中藥細胞活性成分,直接攻擊病毒、細菌、重金屬、毒質,細胞壁或細胞膜等障礙將不復存在,這樣中藥療效可大大速率,盡快的減輕病人的痛苦,如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品“思密達”經納米化處理后其藥效提高了3倍。中藥藥效的加大、加快,使中藥可與西藥相媲美,為今后中藥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使中藥具有新的功能將中藥加工至納米尺寸之后,其細胞內原有不能被釋放出來的某些活性成分由于破壁而被釋放出來,有可能使納米中藥具有新的功能。此外,由于其給藥途徑,藥物吸收方式等的改變,可能在藥代動力學、藥效學、藥理學、藥物化學等方面產生新的作用。并且中藥有沒有西藥那樣很多副作用,發展納米中醫藥看來是必然的事了。特別的,一些科學家預言:由于納米微粒的尺度一般比生物體內的細胞、紅血球小得多,所以,有可能把含有計算機功能、人機對話功能和有自身復雜能力的納米機器人送入體內而又不嚴重干擾細胞的正常生理過程。通過體外控制操作,獲取體內多種生化反應的連續的動態信息,從而破解中藥復雜的作用機制。

納米中醫藥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是值得我們深慮:

1.成分的混亂;由于納米中藥化加大了藥的效用,但同時也是所需藥的成分難以把握,例如你本來是需要的是5兩A藥材6兩B藥材4兩C藥材,但當你納米化時,你會使藥用發生了變化,使得吸收的藥的分量不同,可能導致A多了或少了。納米技術中藥化使得生物利用度、溶出度較低等得以糾正,療效得以增強。這種改變性質的作用使得傳統中藥所含的有效成分及其藥效變得面目全非。嚴重的會造成安全隱患。為此對研究和發展納米中藥化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2.由于納米技術是一種微觀的世界,如果科學家對藥物不是有充分的了解,當實行微觀處理時可能會導致一些藥物的分量不夠或減少了別的分量,另外,需要謹慎地掌握納米粒度與相關中藥所含有效成分分子組成和分子量的關系,以防為獲得納米微粒而損壞了藥物的有效成分。納米級的研究并不像宏觀的研究那么簡單,如果一些技術錯誤了,結果可能要重做。

3.納米中藥因其粒度超細,表面效應和量子效應顯著增加,使得藥物的有效成分獲得了高能級的氧化或還原潛力,從而影響藥物穩定性,增加了保質和儲存的困難。

4.加大了鑒別的難度,即超細狀態下的中藥是否還具有普通粉碎時所有的顯微特征?如果原有的顯微特征發生了改變,則又應建立何種更精細的鑒別方法?這是個重大的問題,對于納米級的研究,考的是先進的技術。

5.納米尺度的物質存在著生物安全性威脅問題,如果不能夠有效地防止納米尺度物質的接觸或者攝入,可能會引起多系統的復雜病變。

所謂萬物都有雙面性,納米中醫藥的引入一定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但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綜合中國現在的情況,許多專家都認為發展納米中醫藥是利大于弊。那就根據我國的國情出發,如何將納米技術中醫藥引入。何如加大對納米技術中醫藥的發展呢?

1.由于各級的懶散性比較強,如果國家不統一制定完全的行業技術標準,可能會導致某些地方的藥用不高或某些地方的納米中藥技術只是一個夢想。如果國家有了一定的機構管理,一定的技術標準,那樣可以使納米藥物統一化,安全化。所以國家應成立你執迷中醫藥的研究中心,一方面集中科研相關的技術連接,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協調科研機構,高校試驗室以及產業界的公共參與,進行重點攻關。

2.國家政府必須認真重視納米醫藥的發展,畢竟市場是一個充滿“利潤”式的社會,很多時候,如果國家不重視藥物的安全管理,可能不導致藥物市場混亂,同時國家有必要組織一定實力和特色的中藥類高校與納米研究機構進行強強聯合,通過集大家之智慧來進行納米中醫藥化。這就是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對納米藥物的管理。

3.由于納米中藥化是剛剛引進來的一個新學科,很多方面還沒有完善,特別是納米對技術的要求高,所以國家應增加國內納米重要的博士研究站,在較高會議上培養和吸引綜合性的科研人才投身到這個領域中去

4.加強國內研究基地的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增加專項的投入,并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納米中醫藥的財政支出,因為外國對這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由于他們的技術含量高,納米技術早就名噪一時,所以,國家可以加大中外的合作,另外還有派人到外國學習先進的技術,通過只是的交流,國與國的合作,進一步提高中醫藥的納米技術的發展。

總結:納米技術是2l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之一,它給中醫藥的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對比中國的利弊,實行納米中藥化的轉型不但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提供取藥的方面,在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改革,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醫學家納米中醫藥的定位,而且在國外也是中醫的地位提得更高??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中醫藥也逐步走向世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巨大的發展空間—納米技術中藥化,然而,基于其獨特的理論體系,現代科學技術尚難與之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也成為阻礙中醫藥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隨著納米技術在中藥研究開發領域的一些應用基礎研究上獲得突破,它必將極大地促進中藥現代化的進程。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中藥納米化技術作為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關鍵技術,必將推動我國的中藥盡可能快地走向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楊祥良基于納米技術的中藥基礎問題研究[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20一104—105

2趙宗江,胡會欣,張新雪.中藥歸經理論現代化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年25

3.徐輝碧,楊祥良,謝長生,等.納米技術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1年32

納米技術總結范文第2篇

本書詳細介紹了納米結構的物理、化學問題并進行了深入討論,為讀者展現了目前人們關注的納米結構領域的熱點問題和應用前景。納米材料具有不同于宏觀尺度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而具有獨特物理化學性能特點的納米結構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新穎納米結構物理與化學性質的研究是當前納米科學與技術的前沿領域,也是材料研究的熱點內容之一。各國科學家在納米材料合成的基礎上,對所制得的不同形貌、不同尺寸納米結構單元與復雜納米結構的光學、磁學、光電導、光電轉換 、催化以及化學與生物傳感特性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以求發現新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深入分析其物理本質及其產生的根本原因,總結結構和性能的關系,提出進一步提高材料的物理與化學性能的途徑和方法。

本書精選了物理、化學和納米結構的應用國際會議Nanomeeting 2003上提出的特邀綜述和短評,該會議于2003年5月20-23日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召開。 內容分4個主題,分別是納米結構中的物理問題、納米結構中的化學問題、納米技術,以及基于器件的納米結構。其中,納米結構中的物理問題的討論,包括Si/SiGe納米結構的挑戰和前景、層狀磁性納米結構自旋分辨反轉光電子發射、一維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基于OpalVO2合成物的可調諧三維的光子晶體和有效質量近似的硅納米結構的帶間躍遷;納米結構中的化學問題的討論,包括生長在溶液表面的團簇超晶格和ⅰ-ⅶ半導體的激發;而納米技術這一主題,包括鍺/硅量子點多層垂直生長機制、多孔氧化鋁干凝膠中鑭系元素的熒光增強和用于自組織有機體系的先進掃描探針;最后,基于器件的納米結構的討論,包括發光器件的光學性質及制造、應用(InGaN /GaN量子阱)、碳納米管的微電子應用、單原子量子點的量子受限雜質及其在太赫茲輻射源的應用等。

本書的主編為白俄羅斯國立信息與無線電電子大學的V E Borisenko、白俄羅斯分子和原子物理研究所的S V Gaponenko和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的V S Gurin。

本書適用的讀者為納米技術專業的研究生和相關研究人員。

納米技術總結范文第3篇

首先,由于介孔二氧化鈦具有高比表面積,發達有序的孔道結構,而且,孔徑尺寸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協調的,主要是它的表面易于改性等特點,可以有效的促進二氧化鈦的光催化,以及光電轉換等功能得以實現,研究這一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的航天和生物材料、空氣凈化等領域的技術,使我國在這些領域取得巨大的突破,這一材料的研究成果可以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生活的品質,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3]。其次,國內專家對介孔二氧化鈦功能納米材料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提升在世界該類研究領域的地位,為以后的技術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彌補世界研究領域的缺憾。另外,應該注意總結和解決制備材料中的科學問題,例如如何控制納米材料顆粒尺寸、顆粒尺寸分布、團聚和解團聚等問題的解決和控制,這對于獲得高質量的納米材料和納米固體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方法研究

2.1介孔二氧化鈦方法研究因為二氧化鈦在材料科學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水熱法、溶劑熱法、模板法、溶膠凝膠法等合成方法實現了對二氧化鈦結構與形態的控制[4]。

2.1.1水熱分解法主要是采用兩步水熱法合成二氧化鈦介孔球,首先是反應過程中將乙酸鈦與乙二醇混合均勻,將此混合液加到丙酮與水的混合液中得到前驅體,最后將前驅體在加熱條件下回流,即可得到二氧化鈦介孔球。在利用水熱法分解二氧化鈦介孔材料的過程中,由于含鈦的前驅體對反應體系中的水較為敏感,從而導致水解速度過快,所以得到的反應物往往是不規則的形態,從而由于顆粒的嚴重聚集,得不到分散較優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模板法和溶劑熱法便在這種情況下出現。

2.1.2模板法模板法一般分為軟模板法和硬模板法。主要以軟模板法為例研究,采用軟模板法可以得到二氧化鈦介孔球其具體步驟是以有序的二氧化硒小球為模板,將模板侵濕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利用HF溶液將內部將二氧化硒小球刻蝕,剩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網眼,再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網眼侵濕在含鈦前驅體中,最后將所得的產物在400攝氏度的空氣中煅燒就可以得到二氧化鈦介孔小球[5]。利用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鈦材料,最后一步都是對模板劑的除去,利用煅燒法除去模板劑,有利于結晶性的提高,但是不利于最后的材料成型,而利用化學溶劑進行除劑,會造成材料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樣品受到污染。

2.1.3溶劑熱法溶劑熱法既能克服水熱法水解過快的缺點,也能克服模板法除去模板劑的復雜等缺陷,一般使用的溶劑主要有單一溶劑和混合溶劑兩種,在利用溶劑熱法的時候,一般是將一種或幾種的前驅體溶解在有機溶劑中,雖然這種方法相對簡單易于控制,但是前驅體在有機溶劑中的形式卻不是很樂觀。

2.2納米二氧化鈦摻雜方法分析二氧化鈦是紫外線光響應的光催化劑,所以二氧化鈦對可見光的吸收相對較弱,因此制造光催化劑就變得尤為重要。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對二氧化鈦材料進行摻雜,包括金屬摻雜和非金屬摻雜、共摻雜以及貴金屬負載等,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結晶性好、電子-空穴復合率低和具有可見光響應的二氧化鈦。因此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鈦的材料,如納米球、納米管、納米線以及三維的微球結構等新材料。這些新的材料被應用到了太陽能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生物技術、污水處理等方面,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6]。

2.2.1金屬摻雜對二氧化鈦進行金屬摻雜,同樣可以達到減小帶隙寬度的目的。在金屬摻雜的試驗中,摻雜后可以改進納米晶體在非極性溶劑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使得二氧化鈦的材料的精密度進一步提高,使得分解出的納米材料更好的被應用到航空和航天類高精密度的行業中。

2.2.2非金屬摻雜因為二氧化鈦具有較大的帶隙能,對可見光的反應較差,因此可以通過二氧化鈦的非金屬摻雜,讓非金屬元素參與到二氧化鈦的導帶的雜化中,從而可以有效的解決導帶和價帶之間的能量差,最終研制出可見光感應的催化劑。

2.2.3共摻雜對二氧化鈦進行單一元素的摻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二氧化鈦的價帶能或者減小其導帶能,從而減小二氧化鈦的帶隙寬度,最后將其改性為可見光感應的催化劑,然后,可以同時對二氧化鈦價帶和導帶能進行處理,使二氧化鈦價帶能級頂部增大,同時使其導帶能級底部降低,所以,對二氧化鈦進行多種元素共摻雜的研究和探索就出現了。對二氧化鈦材料進行共摻雜的研究在不斷更新,可以進一步歸納為:金屬-金屬共摻雜,金屬-非金屬共摻雜以及非金屬-非金屬摻雜[7]。

3介孔二氧化鈦的應用方向

近幾年來,我國加大了對二氧化鈦技術的研究力度,介孔二氧化鈦納米材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普及,漸漸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強力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步伐,其中面積體積大,孔分布廣且均勻是二氧化硅納米材料最為突出的特性,在這種研究背景下,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大范圍的研究活動,并生產出了依附離子、鋰離子及太陽能電池,光催化劑等專業應用技術。

3.1光催化劑光催化劑主要的應用原理是電子空穴對,良好的量子運作效率和完全無毒無害是它的主要特點,由于二氧化鈦具有比較高的穩定性,針對這種物理化學特性,利用相關光子的激發,成為電子,在這個過程中當催化劑被來自光子的能量進行大幅度吸收時,充分利用這一部分的能量大于間隙的空間,用強光照射半導體,從而刺激其產生電子空穴對現象。這種過程的主要目的是可以自主自發的與表面吸附的物體發生還原氧化反應,這種技術經常被應用在殺菌或者是殺毒方面。經過現代專業的專家學者相關研究發現,二氧化鈦材料經過相關的金屬摻雜技術的應用和實踐,將大幅度影響可見光性的二氧化硅化學反應。

3.2太陽能電池技術現階段,很多的介口二氧化硅納米材料在光敏性的太陽能電池方向得到了廣泛地應用,這一部分得到了很多專家學者的關注,首先在光敏性太陽能材料的選擇上,更大的體表面積和節能上面具有有序性是其考慮選擇的前提條件,它的主要發展技術最大程度上將太陽的光能轉為電能,二氧化硅材料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其轉化率的高低,也決定了太陽能電池技術的整體水平,目前在這種應用中,具有相互性和連通性的介孔二氧化硅薄膜最為人們普遍使用。在我國青海和寧夏等地區,利用太陽能光進行發電,全面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保證了發電的質量和效率,太陽能電池技術不僅僅反映了中國科學的進步,還推動了整體二氧化鈦納米技術的發展步伐,為實現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根本動力[8]。

3.3鋰離子電池技術由于介口二氧化硅納米材料的自身特色,鋰離子電池技術應運而生,首先這種技術具有體積小,容量大的特點,具有比較低的毒性,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和普及,這種鋰離子電池技術成本小,效率高,在生產過程中簡單安全,經過大量的用戶使用,獲得了普遍的好評,在制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要求來進行電壓設計,制成各種容器。

3.4離子吸附介口二氧化硅材料近幾年被專注于我國的臟污水處理方面,主要是將介口二氧化硅的化學物質與其他化合物發生反應,將水中的化合物進行吸附交換,從而將臟水中的砷化合物進行處理,最終達到離子吸附清潔的目的。

4介孔二氧化鈦應用研究展望

通過以上具體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介孔二氧化鈦納米材料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介孔二氧化鈦納米材料通過相關過程的摻雜,以及合成得到了深度的研究,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模板法、凝膠溶膠、溶劑、水熱法等等,是其主要采用的合成方法,采用的合成方法不同導致二氧化鈦最終表現的面貌不同。通過二氧化鈦材料自身的性能因素,我們可以看出,國內的研究產物主要應用為鋰離子電池,有無有害物質處理,太陽能電池,和光催化劑等等,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將這些技術得以深度的研究和開發,最終對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的進步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二氧化鈦納米技術在人們的醫學和建筑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例如,先進的介孔二氧化鈦納米技術對人類移植血管,支架血管,和人造器官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增殖細胞的發生,最后介孔二氧化鈦可以應用于光催化和消滅細菌的技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室內材料危險的發生,保證了安全性,其次,介口二氧化鈦納米技術在生物和保護生態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國內相關納米技術研究者認為,對納米材料展開研究,就一定要將納米材料的表征研究和納米材料的制備科學放在首先考慮的前提。作為物理問題,對制備科學本身的概念以及流程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對于制備材料中出現的科學問題應注意及時的進行解決和總結。

5結論

納米技術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納米技術;腦靶向;血腦屏障

【中圖分類號】R9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057―02

近年來,中樞神經系統病灶引起的疾病的越來越多,例如腦腫瘤、老年癡呆、帕金森綜合癥等。藥物在治療腦部疾病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診斷和治療一直都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限制了中樞神經系統的通透性,使親水性、大分子和極性強(如多肽類、神經生長因子、多數抗生素等)的藥物難以透過BBB;第二,親脂性、小分子和極性小的藥物即使進入了BBB,但BBB內特殊的酶系統會將藥物迅速代謝失活,同時其高特異性的外排機制(如P-糖蛋白、MOAT等)將許多脂溶性物質外排至血液中,因而藥物的藥理活性降低;第三,腦內的細胞極其多樣,神經元對各種損傷及其敏感,且幾乎不存在再生功能,損傷后往往難以自愈。

因此研究發展腦部的靶向給藥系統,以提高腦內藥物濃度和降低毒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納米技術以其獨有的特點成為腦靶向研究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腦靶向納米遞釋系統能攜帶藥物通過BBB,產生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納米遞釋系統目前正成為藥物傳遞系統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重要領域。本文綜述了納米技術在腦靶向給藥系統中的應用,為其深入研究和開發提供參考。

1 腦靶向納米給藥的生理特點

腦是人體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獨特有效的保護機制。它可將有毒、無效的物質隔離在腦組織外,但同時也使許多藥物難進入腦內發揮治療作用。BBB是一層將腦組織和血液系統分隔開的物理屏障,BBB的存在對大腦形成了有效的保護,將腦內有害或過剩物質排出體外,保持腦的內環境穩定,保障了腦的正常功能,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保護作用。但同時也阻礙了許多有價值的藥物進入腦部病灶區域。BBB是一個介于血液與腦以及脊髓之間、通透性較低、有選擇性通過能力的動態界面(dynamic in-terface),現代研究認為其結構分為三部分:內層為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其之間的緊密連接,中間為基膜和周細胞,外層為星形膠質細胞和細胞外基質。BBB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處,細胞彼此間互相重迭,形成一完整的帶,圍繞著整個毛細血管壁,相鄰內皮細胞間有10~20 nm間隙。這種緊密連接和如此狹窄的間隙限制了蛋白質分子、某些藥物分子和離子的通過,形成了一道有形或無形的屏障。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大多數常規制劑中的藥物難以進入腦部,影響腦部疾病的診療效果,利用納米微粒作為載藥系統可以使藥物穿透血腦屏障。將大分子藥物制成納米粒,可增大中樞神經系統中藥物濃度及延長藥效,增加了對腦內病灶的靶向性。

2 腦靶向納米給藥系統的研究進展

2.1 腦靶向納米脂質體

脂質體(Liposome)是類脂質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一種雙分子結構,其內部為閉合水相囊泡。根據脂質體包含脂質雙分子層的層數,分為粒徑20~80nm的小單室脂質體(Single unilamellar vesicles, SUV)、粒徑100~1000nm的大單室脂質體(Large unilamellar vesicles, LUV)和 粒徑1~5μm的多室脂質體(Munilamellar vesicles, MLV)。脂質體為包裹水溶性或脂溶性藥物的磷脂雙層小囊(50~100 nm),通過延緩藥物代謝和清除,降低藥物分布體積,有選擇性地增加藥物在預期作用部位的濃度而提高治療指數,并提供持續性的藥物釋放。脂質體能保護藥物避免其在血漿中降解、繞開外排轉運蛋白(如P-gp)從而利于藥物靶向入腦,顯著增加腦內藥物濃度,廣泛用于腦部藥物傳遞的研究[1]。

趙浩[2]通過不同比例的配比進行篩選優化,測定免疫脂質體的包封率和抗體偶聯率,得出最佳比例為磷脂-膽固醇為1∶1,脂藥比為100∶1,油相種類為二氯甲烷,油水比例為4∶1,旋轉蒸發溫度為30 ℃,超聲溫度為10℃,超聲時間為5 min,并且加入10%的海藻糖作為穩定劑,得到脂質體的包封率為87.24 %,抗體偶聯率為69 %,將藥物小分子包裹在脂質體中,通過PEG長臂與血腦屏障轉運載體連接,經由載體轉導將藥物送至腦中。將免疫脂質體通過尾靜脈注射到大鼠體內,通過腦組織及周圍組織的組織化學染色,證實了通過這一途徑可以使外源基因在腦內表達。

2.2 腦靶向固體脂質體納米粒

固體脂質體納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是以生理相容的脂質體為骨架材料制備,在室溫下通常呈現固態,具有聚合物納米粒物理穩定性高、藥物泄露少的優勢,又兼有脂質體、乳劑毒性低、能大規模生產的優點。

王東興[3]以粒徑為指標,采用復乳-溶劑揮發制備,通過正交設計對空白SLN的處方工藝進行優化,得到平均粒徑在120 nm左右的空白SLN,然后制備雷替曲塞SLN,包封率為27%左右,粒徑分布范圍較窄,形態較圓整。對雷替曲塞SLN小鼠靜脈注射的腦靶向進行了評價,SLN較普通溶液血藥濃度和腦組織藥物濃度都高,腦靶向作用明顯。

黃煜倫[4]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備成了雷公藤紅素SLN,包封率為71.67%,載藥率為2.19±0.12%, 平均粒徑為128.1 nm。對小鼠進行腹腔注射雷公藤紅素SLN,收集全血,處理后進行LC-MS/MS分析,結果表明雷公藤紅素SLN較其裸藥Cmax、AUC有顯著提高,而MRT和t1/2顯著延長,體內結果顯示其具有良好的腦靶向性。

2.3 腦靶向納米粒

納米粒(nanoparticle, NP)又稱毫微粒,是大小在10 ~ 1000 nm之間的固態膠體顆粒,用于運載藥物的NP通常是一些高聚化合物,能夠與藥物交聯、吸附,并攜帶其通過各種細胞膜,甚至血腦屏障。一旦NP到達了靶組織,藥物就會通過解離、擴散或NP降解等幾種方式被釋放到組織中,并且通過調整載體材料種類或配比,可以調節藥物的釋放速度,制備出具有緩釋特性的載藥納米粒。

王同力[5]以聚乳酸/羚基乙酸共聚物(PLGA)為載體,采用超聲乳化溶劑-揮發法制備Tf-BCNU-PLGA納米粒(卡氮芥),通過鼠C6膠質瘤細胞抑制實驗,顯示Tf-BCNU-PLGA納米粒對鼠C6膠質瘤細胞的細胞抑制率優于等量的游離藥物、沒有轉鐵蛋白修飾的載藥納米粒,具有良好的緩釋和抑瘤作用。

徐越[6]等優選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a-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utyleyano acrylate BCA)為制備NP的載體,采用界面聚合法,反義寡核苷酸(ASODN)為模藥,通過優化工藝,包裹制備載藥納米粒 (ASODN in NP) 將其轉染C6腦膠質瘤細胞,觀察發現通過BCA包裹制備的ASODN in NP,在ASOND相對終濃度5-10μmol/L時,良好的C6細胞生長情況就開始受到抑制,增殖減慢,凋亡增多,其效應優于 FREE ASODN和ASODN-NP組,在ASODN相對終濃度10-15μmol/L時表現出較強的抑制效應,且隨濃度的增加增殖活力進一步降低,對C6細胞增殖率的劑量依賴性降低趨勢顯著優于其他組,可使ASODN能更有效的發揮對膠質瘤細胞的抑制效應。

2.4 腦靶向微乳

微乳的重要特點是使原本互不相容的油和水在表面活性劑作用下形成各向同性的熱力學穩定體系。微乳不僅對難溶性藥物有較強的增溶能力、促進藥物的吸收以及顯著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微乳經靜脈注射能增加BBB通透性,提高腦內藥物濃度。

胡海燕[7]等采用高壓均質制備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 微乳,粒徑為20 ~ 50 nm以其作為載體制備噴昔洛韋微乳,對該微乳尾靜脈注射小鼠通過體內分析可知,與溶液組相比,微乳組在腦的曲線下面積(AUC)增加了1.6~2.1倍,相對靶向指數達到80%,而腎中蓄積降低。該微乳提高BBB通透性可能是由于吸附ApoE,經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被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吸收。Cremophor EL 微乳提高血腦屏障的通透性提高提高噴昔洛韋腦內分布。

姚靜[8]等用透明質酸殼聚糖修飾Cremophor EL微乳,增加其表面親水性,進一步提高伊文思藍的腦內濃度,腦趨向性明顯優于普通微乳組,還降低了肝、腎的分布,原因是其黏彈性,可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延長體內循環時間,有助于藥物向腦內分布。

3 總結

由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98%小分子化合物和幾乎所有大分子難以滲透進入腦病變部位,限制了對腦病的治療。納米技術的發展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其本身的優良特性不僅能增加藥物腦內濃度,而且能延長藥物腦內滯留時間。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納米粒被細胞內吞后可能具有的細胞毒性;載藥納米粒通過BBB后,藥物釋放的速度不易控制;納米粒作為載體用于基因治療時,由于轉染方法和操作步驟還不成熟,需要運載的核苷酸片段的包載率和轉染率都較低;此外,目前在組織相容性、安全性及質量控制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距臨床實際應用仍有較大的距離。這需要生物化學、細胞分子生物學、藥劑學、藥理學和材料學等多學科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合作。相信隨著人們對BBB轉運機制認識的深入、體外BBB模型的不斷完善以及新材料的開發,納米載體系統在腦靶向治療方面將具有更廣闊的前景,產生巨大的理論意義和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Pardridge W M. Drug targeting to the brain[J]. Pharm Res, 2007, 24(9): 1733-1744.

[2] 趙浩, 王任直, 王菲, 等. 腦靶向基因轉運免疫脂質體的制備[J]. 藥學學報, 2009, 44(11): 1-6.

[3] 王東興. 抗腫瘤藥雷替曲塞的腦靶向給藥系統研究[D]. 中國人民軍事醫學科學院, 2005.

[4] 黃煜倫.雷公藤紅素納米脂質體的制備及抗膠質瘤的實驗研究[D]. 蘇州大學.2009.

[5] 王同力. Tf-BCNU-PLGA納米粒制備及其對鼠C6膠質瘤細胞作用的實驗研究[D]. 軍區進修學院, 2010.

[6] 徐越, 柯以銼, 黃樂松, 等. 包裹反義寡核苷酸的BCA納米粒抑制C6腦膠質瘤細胞生長的實驗研究[J].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08, 7(6): 541-545.

納米技術總結范文第5篇

烤瓷牙技術從19世紀中期開始應用于臨床,它具有質硬、耐磨、表面光滑、色澤好,化學性能穩定,不溶于唾液和生物相溶性好等優點,在我國近十多年來廣泛的運用于臨床各類牙體、牙列缺損修復[1]。為了滿足廣大口腔患者不斷提升的口腔美觀和健康要求,納米技術運用于口腔修復又是一大實用性創造,它具有表里如一的光滑,與自然牙齒最為接近的硬度及較高的韌性不易崩瓷色澤自然美觀等特性,深受廣大患者歡迎,長春市口腔醫院從2004年開展引進應用納米生物烤瓷來替代普通瓷粉修復牙體牙列缺損,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2004年至2008年所做的92例病例,其中女64例,男28例,患者年齡最大65歲,最小18歲,但是最多為25~55歲,共66例,占總數的71.7%,女性患者多集中在25~65歲,共18例;男性患者多集中于18~49歲,共8例。在治療過程中一共修復制作了415顆納米烤瓷牙,其中前牙缺失253顆,后牙缺失162顆,因齲壞缺失223顆,因外傷缺失120顆,因牙周病缺失58顆,其他原因14顆。145顆納米烤瓷冠中,內冠材料金鉑39件,鎳鉻合金內冠220件,鎳鉻內冠鍍金136件,金沉積內冠20件。

1.2 臨床操作

1.2.1 材料 硅橡膠印模材、超硬石膏、自凝塑料、個齒托盤、牙齦收縮線。

1.2.2 方法 納米烤瓷管牙體制備要求與普通烤瓷技術要求基本相同,常規方法完成唇(頰)舌面、鄰面及頜面的牙體預備。根據不同材質內冠的備牙要求,盡可能光滑無倒凹,頸部肩臺預備先選用與齦溝寬度一致的牙線,浸血管收縮劑(腎上腺素)壓在齦溝內,順序從一側壓倒另一側,直至整個齦溝為牙線所充滿,減去多余部分,此時可見齦緣變白,牙齦退至已備置的肩臺下0.3~0.5 mm,待牙齦退縮后,開始齦下肩臺制備?;李A備完成后,暫不取下牙線,先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在等待石膏硬固這段時間內可以做臨時冠,用做好的臨時冠頂住牙線,待石膏模型硬固后在模型的基牙上燙0.3~0.5 mm厚的蠟(近頸緣1 mm不加蠟),然后涂分離劑,調自凝縮料制作個齒托盤,待塑料硬固后取下,用熱水沖洗個齒托盤內的余蠟,取印模時,先在個齒托盤中裝入印模材,將個齒托盤就位,再用全牙列托盤取全牙列印模,取模時注意吹干牙體表面污物、血液等,用超硬石膏灌注工作印模,送加工所制作完成,臨床初戴調磨后,用羧酸鋅水門汀粘固劑粘固即可,待粘固劑凝固后去除多余部分,修復完成。

1.2.3 評價標準 成功:患者無不適自述,牙齦色澤形態正常,修復體完好,色澤自然,無松動脫落現象,無食物嵌塞,無對頜牙磨耗過快,無牙本質敏感癥狀失?。盒迯腕w松動、脫落,烤瓷崩瓷。

1.3 結果 全部修復體在調磨試戴過程中明顯感到瓷層的硬度接近牙釉質,碎屑細膩,調磨面光滑表里如一,瓷層內無氣泡,可直接拋光呈上釉樣的效果,全部烤瓷冠仿真美學效果極佳,層次感、色澤度近似天然牙。在修復后1~4年的跟蹤觀察中, 405件成功,10件失敗,其中4件發現有輕度牙齦炎癥,2件是鄰面有懸突,另2件是因備牙時過度侵犯生物學寬度造成,4件鎳鉻合金烤瓷內冠修復牙齦頸緣有黑線,2件為聚合角度過大,基牙牙冠過小,固位力不足造成的烤瓷冠脫落。

2 討論

納米(nm)是一種幾何尺度的度量單位,相當于百萬分之一毫米或億分之一米。納米材料則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 nm的單晶體或多晶體。物質經加工成納米尺度后實現了表面積的放大效應,從而具有獨特的小尺度效應和表面效應,因而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和功能。在納米尺度上對物質進行加工和處理的技術稱納米技術。

納米烤瓷牙適合那些牙冠折斷,齲齒損壞嚴重,補后易脫落,還有牙齒顏色異常,少數牙齒缺失或者合并較嚴重的琺瑯質牙釉質缺損等都可以應用。納米烤瓷牙可滿足最高的美學效果,穩定的光動力效果,在適應范圍內表現了與常用合金杰出的金瓷結合力,安全簡單的燒結程序無需長時間冷卻,合理的三層堆筑法能夠容易達到顏色再現(遮色層/體瓷/切端瓷)容易應用,優秀的操作性能,杰出的燒結穩定性,納米白榴石微觀結構,具有燒結穩定的歐珀效果,晶體的大小在納米單位范圍(1um

烤瓷材料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是瓷崩裂是臨床經常造成金瓷修復體失敗的原因之一,也是臨床修復工作中的一大難題。金屬基底和瓷層中出現的各類缺陷,咬合設計不當均可導致瓷崩裂發生。其中瓷層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應用納米級瓷粉可大大減少瓷層內的缺陷減少瓷崩裂,經過四年的臨床觀察92例415顆修復體中未出現崩瓷裂瓷及隱裂,這與該瓷粉納米微觀結構有關這種結構大大提高了瓷層的機械強度和物理性能。

由于采用了納米生物烤瓷牙,戴出的烤瓷牙非常光滑均勻有效抑制了牙菌斑的生成,與傳統烤瓷牙區別在于,不是依靠釉質層來封閉內部的不光滑裂隙的表面,納米烤瓷牙即使表面的釉質磨除,仍然是光滑無裂隙的表面,在口腔內行使咀嚼功能時,不損傷對頜牙,從而保護了對頜牙,與自然牙齒最為接近的硬度及較高的韌性,在口內可進行高度拋光,不易崩裂,大大延長了烤瓷牙的使用壽命。我們對修復后的患者進行了四年多的隨訪,患者反映良好,是目前可以應用推廣的新型烤瓷材料。

參 考 文 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苍溪县| 辉南县| 且末县| 巴里| 苏尼特右旗| 海南省| 呼玛县| 长岭县| 铜山县| 泗阳县| 滦平县| 延寿县| 顺昌县| 长岛县| 大悟县| 云霄县| 四子王旗| 松阳县| 大冶市| 比如县| 清镇市| 都匀市| 清河县| 闽侯县| 邓州市| 克什克腾旗| 建瓯市| 博湖县| 全南县| 昌平区| 泰宁县| 乐平市| 沙洋县| 陇南市| 安丘市| 彭泽县| 泰顺县| 大悟县| 青龙|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