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質量改進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范文第1篇

做為一項臨床診療工作流程優化或再造的路徑,病案信息技術人員應該充分利用臨床路徑實施的有利時機,配合臨床醫生,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治療方案明確,技術應用成熟,診療費用穩定,疾病診療過程中變異相對較少的常見病、多發病,對那些影響患者滿意度的臨床流程進行合理梳理、優化或再造,使質量、效益、服務、進度和成本等方面均得以改善,切實履行“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目標,優化配置醫療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醫療服務的需求.另外,在質量管理和持續質量改進方面,病案信息人員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以加強對臨床路徑實施的服務和保障職能[2].持續的改進,通過對發生變異的記錄和分析,不斷尋找診斷過程中不合理的問題及其原因,并用循證醫學觀點加以解決,不斷提高住院診療的質量.過程的改進,對形成醫療服務過程的改進,支持醫療服務過程的改進.預防的改進,通過對住院診療過程的分析,發現主要質量控制環節,建立標準診療項目及完成時限,并進行隨時監控.

強化規范意識,加強臨床路徑實施環節的質量控制

臨床路徑的重點是過程實施的質量,作為一項標準化的流程,臨床路徑有效地規范了診療行為,有針對性地采取合理規范的診治方案,避免診療流程的隨意性、盲目性,為患者提供各診療科室之間緊密協作、持續規范和優質的服務,并采用醫療專家組共同研究制定的最佳處置方案,增加醫患雙方對診療方案的互動和認可,用科學合理的診治方案規范治療行為,著力避免不當治療或過度治療,用優質的醫療和護理服務贏取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在臨床路徑實施中,病案信息技術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質量意識,特別是在進入路徑的病案書寫質量和路徑表單是否規范等環節上,應全程參與病案質量的環節控制,加強協調和指導,保證臨床路徑實施中的各項記錄合理規范.病案信息技術人員還應熟練掌握和應用正在運行的電子病歷及質量監控管理系統,對進入路徑的診療過程進行提前預判并采取事前質量控制,努力減少各環節隱患的產生,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使之達到醫療行為規范化,病案質量標準化的目標.最重要的是臨床路徑的病案質量評價要客觀具體,反饋要準確及時[5].

體現協同意識,促進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配合和協作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范文第2篇

一、工作目標

緊密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創先爭優活動,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加強行業作風建設,進一步解決醫療服務和行業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推進醫改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和諧。

二、工作內容

(一)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做到“服務好”。

1、優化醫院門急診環境和流程,

將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作為加強醫療服務工作的創新點和突破點,落實便民、利民措施,通過預約掛號、合理安排門急診服務、簡化門急診和入、出院服務流程、逐步推行“先診療,后結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檢查結果查詢服務、推進同級醫院部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積極探索、創新,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各項改善醫療服務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務熱情、流程順暢,不斷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廣泛開展便民門診服務,開展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加強簡易門診,充實門診力量,延長門診時間。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建立主管護士負責的小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開展整體化護理,合理調配護士人力,根據科室工作量實行彈性排班。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建立護士績效考核制度,考核結果與護理服務的質量、數量、技術難度和患者滿意度相結合,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2.加強“三基三嚴”培訓

以醫務人員能力素質建設為出發點,夯實醫療基本功,加強醫療法規、傳染病、合理用藥等基本理論的培訓,繼續開展教學查房、急救技能、體格檢查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嚴肅學習考核紀律,增強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服務意識,規范醫療行為,使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3.健全“醫療糾紛投訴制度”

進一步完善“醫療糾紛接待流程”,認真落實醫療投訴處理辦法,嚴格執行首訴負責制,及時化解醫患矛盾,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二)加強質量管理,規范診療行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努力做到“質量好”。

1.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

嚴格落實首診負責、三級醫師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危重患者搶救、會診、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嚴格落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手術安全核對制度》,規范病歷書寫和手術安全核對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建立醫療質量三級質控小組工作制度,加強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建立醫療不良事件報告和醫療安全隱患的主動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標責任制度,對科室醫療質量考核方案進行細化、優化,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3.加強藥品安全使用管理

認真落實臨床路徑、《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臨床診療指南》、《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規章、規范,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檢查,嚴格規范醫師處方行為,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完善藥事管理領導組織,建立抗菌藥物管理制度,明確責任。進一步加強處方點評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級使用管理制度,開展抗生素藥物培訓,嚴格掌握適應癥。建立臨床藥師制度,有明確的臨床藥師崗位職責和相應的臨床藥師工作與管理制度,明確其在醫療質量管理體系中的責任和任務并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毒、麻藥等特殊藥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認真落實。建立不良藥品反應及時上報制度。

4、推進臨床路徑的管理工作

開展急診常見病病種的臨床路徑,逐步使醫療管理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

5.加強院內感染管理

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制定并落實相關規章制度。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相關技術規范和指南,加強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開展醫院感染監測、建立醫院感染信息報告制度,做到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醫院感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嚴肅行業紀律,努力做到“醫德好”。

1.繼續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力度

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繼續培養和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加大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先進典型的宣傳表彰力度,結合醫療衛生特點,深入開展宗旨意識、職業道德和紀律法制教育,引導廣大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增強愛民、便民、利民的自覺性,引導廣大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自覺為群眾健康服務。

2.制定完善醫德醫風制度規范

制定醫務人員行為規范,簽訂醫德醫風責任書,完善服務承諾制度,強化各級干部的責任意識,進一步細化工作指標和考核標準,認真做好醫德考評落實工作,加大對醫療違法違紀行為的懲戒處罰力度,建立領導問責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3.堅決查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案件

嚴肅查處亂收費、收受或索要“紅包”、收受回扣、商業賄賂等不良事件,充分發揮查處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開展收受醫藥回扣專項治理活動,完善制度建設,堵塞漏洞,注意杜絕不正之風產生的根源,凈化醫療環境。

(四)深入開展行風評議,積極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努力做到“群眾滿意”。

1.針對不同的崗位設計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定期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和出院患者回訪活動,征求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服務,使患者滿意度逐步提升。

2.繼續開展民主評議活動,以評促糾、注重整改。不定期召開社會行風監督員座談會,了解社會上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評價、存在的問題、不滿意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促進社會對急診科評價的好轉。

三、活動步驟和安排

按照階段性與長期性相結合的原則,年活動總體分為學習宣傳、查找問題、整改提高3個環節。

第一階段:學習宣傳環節。通過動員會、中層干部會等途徑開展宣傳工作讓全科廣大干部職工了解“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重要意義和目的,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各級重視、全員參與的濃厚宣傳氛圍。加大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患者安全類指標; 病案首頁建設平臺

為建立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促進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的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衛生部組織制定了《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1]。共包括7類指標:住院死亡類指標、重返類指標、醫院感染類指標、手術并發癥類指標、患者安全類指標、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標、醫院運行管理類指標。較以前醫院的工作動態報表的指標更全面、具體,更側重于內涵質量的控制與管理。但這7類指標中有部分指標可以利用醫院病案管理系統(HIS系統)自動生成,如醫院運行管理類的大部分指標,而其他類指標中大部分指標在醫院現有的管理系統中無法統計,而人工統計既費時、費力,又不準確。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工作即以《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中的患者安全類指標(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為監測目標,在獲取患者出院時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在醫院電子病歷系統中構建半自動化的、基于患者安全類指標統計的病案首頁建設平臺,在患者離院前將統計指標要求的信息錄入系統,自動生成統計數據,為臨床、教學、科研提供統計資料。主要統計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壓瘡發生率、新生兒產傷發生率、陰道分娩產婦產傷發生率、輸血輸液反應發生率、手術過程中異物遺留發生率、醫源性氣胸發生率、醫源性意外穿刺傷或撕裂傷發生率、醫院內跌倒/墜床發生率及傷害嚴重程度、剖宮產率等資料,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數據處理,構建相應統計數據庫,為治療方案的改進和醫療質量的監管提供依據,并指導醫護人員在醫療行為中的決策。

1 系統結構設計

通過電子病歷系統中的數字技術,在病案首頁背面空白處增加填寫項目,把衛生部要求的《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中的患者安全類指標統計資料存儲到數據庫中,構建患者安全類指標統計的病案首頁建設平臺。然后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從中挖掘出可以作為醫院領導層和管理層進行質量監管的重要信息,同時指導臨床開展質量控制,并作為治療的經驗知識和優化知識,保證臨床質量的持續改進,提高臨床治療的準確性和合理性,促進醫院的發展。

1.1 體系結構 本系統在分析臨床醫生診療疾病過程的基礎上,綜合應用一般模型和形象思維模型的基礎上,設計基于患者安全類指標統計的病案首頁建設平臺體系結構[2]。見圖1。

1.2 患者安全類指標(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 (1)住院患者壓瘡(選項①有,②無)。(2)輸液反應(選項①有,②無,③未輸液)。(3)術中異物遺留(選項①有,②無,③未手術)。(4)醫源性氣胸(選項①有,②無)。(5)醫源性意外穿刺傷(選項①有,②無)。(6)醫源性意外撕裂傷(選項①有,②無)。(7)醫院內跌倒(選項①有,②無)。(8)醫院內墜床(選項①有,②無)。(9)新生兒產傷(選項①有,②無,③其它(死胎等))。(10)陰道分娩產婦產傷(選項①有,②無,③剖宮產)。

在病案首頁背面設計醫療質量安全監測指標項目(因原病案首頁有輸血反應項目,未設計該項目),由臨床主管醫師在患者住院期間,將統計數據中要求的信息準確點擊選項錄入,首頁平臺上的信息第一項至第八項為所有病歷必填項目,第九項和第十項為產科病歷必填項目,任一項目未錄入均不辦理出院手續。

1.3 患者安全類指標(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統計 按照統計指標的計算公式,在電子病歷系統中設計統計表格,自動形成數據,內容包括壓瘡發生率、新生兒產傷發生率、陰道分娩產婦產傷發生率、輸血輸液反應發生率、手術過程中異物遺留發生率、醫源性氣胸發生率、醫源性意外穿刺傷或撕裂傷發生率、醫院內跌倒/墜床發生率及傷害嚴重程度、剖宮產率等,以壓瘡發生率、新生兒產傷發生率為例。

1.3.1 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Pressure Ulcer)(ICD 10:L89 01) 表達方式: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發生壓瘡的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出院患者人次×100%。

1.3.2 新生兒產傷發生率(Birth Trauma Injury to Neonates)(ICD 10:P10-P15) 表達方式:新生兒產傷發生率=發生產傷的新生兒出院患者人次同期活產兒人數×100%。

陰道分娩產婦產傷發生率、輸血輸液反應發生率、手術過程中異物遺留發生率、醫源性氣胸發生率、醫源性意外穿刺傷或撕裂傷發生率、醫院內跌倒/墜床發生率及傷害嚴重程度、剖宮產率等表達方式與此類似。

1.4 患者安全類指標數據庫

1.4.1 規則的表示 醫院電子病案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患者數據、醫療數據、臨床學科專業技術數據。通過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1]中的患者安全類指標(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建立的病案首頁平臺,以此為規則提取電子病案數據,為醫生治療方案的改進和醫療質量的監管提供依據,并對醫護人員的醫療護理行為進行更加完善的指導。

1.4.2 技術措施

1.4.2.1 歸檔平臺整合數據 數據整合采用各個服務器進行無關聯的解決方案,各個服務器的數據定期傳輸到歸檔平臺服務器進行統一處理,不影響各個服務器業務的獨立運行[3]。

1.4.2.2 各種數據庫間的數據轉換和共享,(oracle/sql_server/sysbase/access/db2)進行各種開發工具的通用性研究[4]。

1.4.2.3 實現各種數據庫的自由轉換,使數據的通用性達到跨平臺。采用當前先進的xml數據轉換方式,支持各種數據的轉換傳輸。

1.4.2.4 兼容各種開發語言開發的應用程序 此平臺支持所有當前流行的開發語言開發的程序,真正做到了跨平臺。

1.4.3 技術特征[5]

1.4.3.1 高安全性 集中化數據管理,所有數據均存在于中央數據庫。各終端通過網絡訪問、操作數據,所有數據均發生在中央數據庫,由專人管理,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所有終端操作員通過各自賬號、密碼登錄各自系統。

1.4.3.2 高可靠性 由于采用集中化數據管理,所有數據均保存在中央數據庫上,充分利用服務器終端數據庫提供的數據維護功能,同時對中央數據庫進行雙機熱備份,從而保證了數據的高可靠性,高一致性。

1.4.3.3 高效性 將許多復雜、費時涉及數據量大的任務以存儲過程的形式在服務器端完成,減少了訪問數據庫次數,減少了網絡流量,提高了系統的執行效率。

1.4.3.4 高靈活性 系統設置了大量可維護參數,通過參數設置,根據醫院管理要求,方便對程序的靈活設置。

1.5 患者安全類指標數據庫規則及構建

1.5.1 規則的表示 獲得知識以后就需要對知識進行表示。知識表示是對給定事物的一種約定描述,是知識的符號化過程。通常,知識庫中的知識主要以規則和對象的形式存在。在實際應用中,知識表示可以采用謂詞邏輯方法、產生式規則法、框架法以及面向對象方法等。

產生式規則是專家系統中使用最多的知識表示方法,其一般形式如下:IF(P1)[AND(P2),AND(P3),…,AND(Pm)]THEN(Q)這里,Pl,P2,…,Pm表示各個產生式的前提,也可稱為條件、前提條件,Q表示產生式的結論及動作,也可稱作后件。整個產生式的含義是:如果前提P(P至Pm)被滿足,則可推出結論Q或執行Q所規定的操作。在規則表達時,按順序、相應條件自上而下組織規則,這樣在后面的推理中避免多余重復的結果,比較符合專家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面向對象方法是利用面向對象中的類和對象來表示知識。面向對象中的繼承性很自然的表示了分類,而它的繼承性和封裝性使知識表示具有很強的可擴充性,同時也具有清晰性和簡潔性。面向對象方法的主要工作是區分對象和類,其知識抽取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識別知識領域中的對象,然后把具有相似屬性和操作的對象歸并成一類,層層抽取,層層歸類,直到無共性為止,最后形成知識模型。由于醫學知識范圍廣泛,類型復雜,在比較各種知識表示方法,并具體分析系統知識庫的基礎上,本系統的知識表示主要采用產生式規則法。用產生式規則方法,將治療方案知識分別整理成一條條規則,放在知識庫中,然后經過推理去尋求答案。

1.5.2 數據庫的構建 知識庫是用于存放用戶提供的初始事實、問題描述以及系統運行過程中得到的中間結果、最終結果、運行信息(如推出結果的知識鏈)等的工作存儲器。數據庫的內容是在不斷變化的。在求解題的開始時,它存放的是用戶提供的初始事實。在推理過程中它存放每一步推理所得到的結果。

2 結語

通過《基于患者安全類指標統計的病案首頁建設平臺設計》工作的成功開展,可以為臨床、教學、科研提供統計資料,為治療方案的改進提供依據,并指導臨床醫師在醫療行為中的決策。

同時《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中住院死亡類、重返類、醫院感染類、手術并發癥類等指標同樣可以應用本平臺,制定相應的項目進行統計,這為治療方案的改進和醫療質量的監管提供有力的依據,并可以更好的指導臨床醫師在醫療行為中的決策。

患者安全類指標統計的病案首頁建設平臺的設計,將會準確、及時的產生衛生部新制定的各項統計指標數據,為臨床醫師提高診療質量,保證患者安全提供參考依據,為醫院質量控制與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為上級衛生部門評價醫院醫療質量安全提供客觀依據。

參 考 文 獻

[1] 衛生部辦公廳.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S],2011.

[2] 徐天和.中國醫學統計百科全書•統計管理與健康統計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3] 秦琛.基于數據倉庫的醫療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4] 許潔馨,馬玉書,范明.知識庫系統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范文第4篇

根據《衛生部關于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通知》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20__年工作目標

緊密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創先爭優活動,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加強行業作風建設,進一步解決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推進醫改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和諧。

二、活動范圍

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重點是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等其他衛生機構可以參照本方案,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

三、20__年工作內容和要求

(一)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做到“服務好”。

1.普遍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全國所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實行多種方式預約診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預約的優先診療。到20__年底,城市社區轉診預約占門診就診量的比例達到20%,本地患者復診預約率達到50%,其中口腔科、產前檢查、術后病人復查等復診預約率達到60%。

2.優化醫院門急診環境和流程。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改善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衛醫政發〔〕12號),將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作為加強醫療服務工作的創新點和突破點,落實便民、利民措施,通過預約掛號、合理安排門急診服務、簡化門急診和入、出院服務流程、推行“先診療,后結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檢查結果查詢服務等,積極探索、創新,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各項改善醫療服務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務熱情、流程順暢,不斷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

3.廣泛開展便民門診服務。全國有條件的三級醫院開展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充實門診力量,延長門診時間。鼓勵、支持三級醫院醫務人員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執業活動。

4.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全國三級醫院全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50%的三級甲等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房,40%的地(市)級二級醫院和20%的縣級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完善并落實專業護理人員編制和內部收入分配等政策。

5.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按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衛辦醫政發〔〕108號)要求,在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促進合理檢查,降低患者就診費用。

6.深入開展“志愿服務在醫院”活動。

逐步完善志愿服務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志愿服務新形式、新內容、新模式,促進醫患關系和諧。在醫療機構為社會搭建向患者奉獻愛心的平臺,將志愿服務引入醫療機構;同時,醫療機構要組織廣大醫務人員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基層,特別是流動人口集中生活工作的場所以及康復、養老等機構,開展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務,使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改善醫療服務的實效。

7.建立健全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和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認真落實醫療投訴處理辦法,嚴格執行首訴負責制,深入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嚴厲打擊“醫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二)加強質量管理,規范診療行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努力做到“質量好”。

1.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嚴格落實首診負責、三級醫師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危重患者搶救、會診、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嚴格落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手術安全核對制度》,規范病歷書寫和手術安全核對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貫徹落實《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管理辦法(試行)》,推進國家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重點臨床專業國家級醫療質量與控制中心建設,完善管理制度、質量控制標準和指標體系,提高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水平。要建立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評價體系,啟動醫院質量評價工作。要切實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和基礎醫療質量管理,繼續強化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和醫務人員培訓,加強醫療服務過程中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人員管理,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3.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推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認真落實臨床路徑、《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臨床診療指南》、《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規章、規范,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規范醫師處方行為,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大力推行臨床路徑和單病種付費,促進醫療質量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規范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4.加強醫療技術和大型設備臨床應用管理,保證醫療質量安全和患者權益。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要求,建立嚴格的醫療技術準入和管理制度,對違規擅自開展新技術、配置大型設備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

(三)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嚴肅行業紀律,努力做到“醫德好”。

1.繼續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力度。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繼續培養和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加大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先進典型的宣傳表彰力度,結合衛生行業特點,深入開展宗旨意識、職業道德和紀律法制教育,引導廣大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

2.制定完善醫德醫風制度規范。制定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準則,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公立醫院反腐倡廉建設的指導意見》,協調有關部門出臺《醫療衛生管理違紀違法行為處分規定》,研究制定《執業醫師法》等醫療衛生法律法規中有關罰則條款的實施辦法,切實加大對醫療衛生領域違法違紀行為的懲戒處罰力度。繼續認真抓好醫德考評制度的落實,進一步細化工作指標和考核標準,建立對醫務人員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3.堅決查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案件,嚴肅行業紀律。嚴肅查處亂收費、收受或索要“紅包”、收受回扣、商業賄賂等典型案件,充分發揮辦案的警示作用。注意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動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凈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社會環境。

(四)深入開展行風評議,積極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努力做到“群眾滿意”。

1.要認真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和出院患者回訪活動,征求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服務。

2.繼續以開展民主評議行風作為推進衛生糾風工作、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載體,積極組織、主動參與民主評議行風活動,以評促糾、注重整改。繼續發揮行風監督員的作用,高度關注并積極參與政風行風熱線,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努力讓社會滿意。要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衛生行風評價機制,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衛生行風狀況。

3.全面推行醫院院務公開制度,進一步落實院務公開各項要求以及《醫療機構院務公開監督考核辦法(試行)》,增強醫療機構院務公開意識,推動醫療機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和內部民主管理決策。

四、活動步驟和安排

按照階段性與長期性相結合的原則,20__年活動總體分為學習宣傳、查找問題、整改提高3個環節,一方面要有所側重,集中時間解決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另一方面,三個環節要有機結合,邊學邊查邊改邊建,統籌兼顧、有序推進,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學習宣傳環節。衛生部召開“三好一滿意”活動視頻會議,對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要迅速組織行動,明確組織機構,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要求。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和思想發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充分認識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有關會議及文件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和全國衛生系統紀檢監察暨糾風工作會議部署,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要加大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二)查找問題環節。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全面了解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各醫療機構要摸清行風建設現狀,深入了解和掌握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意見和建議。要通過召開座談會、設置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和網上溝通等多種方式,主動征詢群眾意見建議,找準群眾對醫療服務中不方便、不放心、不滿意的主要問題。

醫療質量改進方案范文第5篇

一、組織領導

組 長:

常務副組長:

組 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院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薄芃兼任

各臨床科室主任、經營主任、護士長為活動方案的具體執行者。

二、活動范圍

本院 “三好一滿意”活動范圍:院屬所有科室。

三、重點內容

(一)服務好

1.落實便民、利民措施,優化門診流程,簡化入、出院服務流程,推行“先診療后結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服務,做到服務熱情、流程通暢。

2.做好醫患就診時的語言溝通,保證患者的私密性,減少醫療投訴,杜絕醫療糾紛。

3.做好門診、病房、患者滿意度調查。所有醫護人員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優質的服務,共同構建醫患關系和諧。出現醫療投訴做好患者的安撫,杜絕醫療差錯事故,推進平安醫院建設。

4.加強法制學習培訓,提高守法、用法自我保護意識,依法管理,依法行醫。

(二)質量好

1.結合北京市、西城區衛生局“醫療質量萬里行”等有關要求,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規范病歷書寫、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體系。充分發揮院專業指控小組在醫療質量控制中的管理作用,持續改進和提高醫療質量。

3.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逐步開展臨床路徑、護理路徑工作。

4.加強并做好本院醫療機構年檢工作。完善醫療機構、各級醫師準入和退出機制。

5.加強藥品管理和安全使用。繼續開展處方點評工作,建立健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杜絕濫用抗菌藥物嚴格掌握適應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6.加強醫療技術和大型醫療設備的臨床管理,落實《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醫務部對院內醫用設備安全使用管理進行檢查,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和患者權益。

(三)醫得好

1.積極開展職業道德培訓、“創先爭優,從我做起”以多種形式和手段,對外宣傳、擴大影響,營造人人學習先進、人人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2.繼續認真抓好醫德醫風考評制度,由院辦公室進一步出臺細化考評指標和考核標準,建立對醫務人員有效的獎勵和約束機制。

3.嚴肅行業紀錄查處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加大對違紀行為的處罰力度,凈化社會環境。

(四)群眾滿意

1.搭建與社會溝通交流平臺,大力宣傳醫術、醫德、醫風,接受社會監督,爭取患者和社會的理解支持。

2.積極開展醫德醫風建設做好患者滿意度調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努力讓患者和社會滿意。

3.院內各職能部門開展自檢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檢查出的問題不能夠及時整改的科室,本小組有權下令懲處。

四、活動安排

(一)查找問題階段(6-7月)

領導小組要深入各科室,全面了解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修訂和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查找存在的問題,查處違章違紀行為。

(二)整改提高階段(8-9月)

對查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梳理,按照邊查邊改,制定整改方案,限定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確保整改實效。并將整改方案、措施和效果上報西城區衛生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余江县| 四川省| 格尔木市| 乐都县| 清水河县| 岳普湖县| 三台县| 普安县| 长海县| 高密市| 道孚县| 花莲县| 万荣县| 常宁市| 江孜县| 科尔| 红河县| 阿合奇县| 长武县| 阳山县| 达孜县| 元朗区| 历史| 紫云| 东城区| 栾城县| 赤城县| 涞源县| 合川市| 云南省| 环江| 揭东县| 锡林浩特市| 禄劝| 上林县| 吴川市| 宁德市| 永城市| 盐源县|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