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會收支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企業在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間確有出口且在2008年7月14日后收匯,但核查系統顯示企業“其他貿易”欄目中的可收匯額為零或不足的,企業可于2008年9月30日前,持真實性承諾書(格式見附件,企業可參照使用)、對應的加蓋海關驗訖章的出口貨物報關單正本及其加蓋企業公章的復印件直接到銀行辦理待核查賬戶中資金結匯或劃出手續。
二、企業按本通知規定,憑出口日期在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間的出口貨物報關單辦理待核查賬戶中資金結匯或劃出時,銀行應登陸核查系統,查詢該企業“其他貿易”欄目中的可收匯額。若該可收匯額小于企業本次申請結匯或劃出金額,銀行應按照《通知》規定在核查系統中核注完該可收匯額,對不足部分,審核企業提交的單證后,為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并在出口貨物報關單正本上簽注已收匯情況和加蓋業務公章,留存真實性承諾書及出口貨物報關單復印件備查。
三、企業不得偽造、涂改、借用出口貨物報關單辦理出口收結匯,已辦理收匯或進料抵扣收匯的出口貨物報關單不得重復用于收結匯。
四、銀行應將企業的真實性承諾書及出口貨物報關單復印件另行存檔并于2008年10月10日前集中報送至所在地外匯局。各外匯分支局要對企業憑紙質單證辦理出口收匯的情況進行復核,對于企業憑已收匯或已進料抵扣收匯的出口貨物報關單重復辦理待核查賬戶中資金結匯或劃出的,要將相應結匯或劃出金額從企業相應的出口可收匯額中扣除,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其他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各分局收到本通知后,應盡快轉發所轄中心支局、支局、外資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和相關單位。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收到本通知后,應盡快轉發至所屬分支機構。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反饋。
承諾書
公司(以下簡稱本單位)申請憑出口貨物報關單(報關單號、、、、)辦理待核查賬戶資金結匯/劃出,保證所提供的單證符合《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憑紙質出口報關單辦理貿易收結匯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綜發[2008]118號)及其他相關外匯管理規定,內容客觀、真實,不存在重復收結匯、提供虛假材料和隱瞞情況等問題。如有任何不實,愿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其他相關規定,承擔責任,接受處罰。
特此承諾。
單位負責人/法定代表人(簽章)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圍手術期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7-217-02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齡化和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工關節置換已成為治療關節疾病的重要手段,并逐漸完善成熟,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不僅能解除關節疼痛,而且能明顯改善關節的活動能力。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進行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63例,給予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結合病例康復護理體會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63例,男29例、女34例;年齡45~101歲,平均年齡67歲。其中左側38例,右側25例;外傷后股骨頸骨折40例,股骨頭無菌性壞死12例,骨性關節炎9例,類風濕關節炎2例;均有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表現,均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其中同期行雙側髖關節置換術6例,均獲得較好治療效果,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18.6天。
2 圍手術期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本病多見于老年患者,對人工關節持懷疑態度,加之因患肢疼痛及對手術治療效果擔心,患者往往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因此,耐心細致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尤為重要,要向病人及家屬介紹與病情有關的基本問題,解釋病人提出的問題,并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本科的技術水平,舉例說明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必要性及治療效果,幫助病人樹立信心,使病人有信心、樂觀地配合手術治療。必要時請手術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教,更可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
2.1.2 術前準備 做好術前各項常規檢查,了解患者身體的基本狀況,協助患者做好髖關節正側位片的檢查,血樣的采取、心電圖、尿樣等方面的檢查。包括術前3d皮膚的無菌準備,根據X線片選用兩套大小相差1號的全髖材料,吸煙患者要暫停吸煙。術前1d監測血壓、心功能等,以了解心肌是否缺血,能否適應手術等。術前1~3d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1.3 術前訓練 訓練患者在特殊下飲食及大小便。因患者在術后一段時間內不能下床,為防止患者在絕對臥床的情況下出現大小便困難,應從入院后即開始訓練床上飲食及大小便,同時應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說明其目的及意義,以取得密切配合。
2.2 術后護理
2.2.1 觀察生命體征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應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如果血壓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蒼白、出冷汗,應及時補充血容量。
2.2.2 注意患肢護理 注意保持患髖關節穩定,預防髖關節脫位,術后患肢抬高10cm,保持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手術后常規放置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負壓不易過大,并觀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質等,做好記錄,有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如24h引流量<50ml可拔除引流管[1]。注意觀察末梢血運及膚溫的變化,經常檢查患肢的自覺癥狀,溫度、顏色、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2.2.3 并發癥的預防 鼓勵患者深呼吸,并經常咳嗽、咳痰,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鼓勵患者主動或被動活動患肢,逆肢體方向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還可在手術的肢體穿上特殊的彈力長筒襪,以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為防止發生壓瘡,要保持床鋪平整、干燥、無碎屑,每2h翻身按摩身體受壓處皮膚,同時應增加營養,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為防止術后發生脫位,不宜盤腿及側臥,不宜坐矮凳子或下蹲活動,不要把患肢架在另一條腿上,以防止髖關節過度內收前屈。
2.3 康復及功能鍛煉
告知患者早期訓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根據應用假體的類型、固定方式、手術方式、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情況、患者體力情況等,遵循個體化、漸進化、全面化原則,進行功能鍛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第1天,患者因疼痛而拒絕活動,適當給予止痛劑,進行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自第2天開始,進行患肢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保持肌肉張力。術后第3天開始使用髖膝關節練習器進行患肢肌肉及關節活動的訓練,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活動次數由少到多,術后第7天開始適當活動患肢各關節,術后2周病人可坐起,但不可久坐,以防形成屈髖畸形。
2.4 出院指導 一般術后2周出院休養,但患肢功能恢復需要較長時間,必須指導患者堅持在家鍛煉。一般情況下扶雙拐行走4~6周,扶拐下地行走后,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不坐小矮凳,不要蹲,不爬陡坡,以避免髖關節過度內收或前屈,導致髖脫位。術后4-6周后,可去拐行走,但應注意行走距離,應逐漸增加。囑患者術后1、3、6個月來本院復查。
3 小結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通過手術利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與重建病損的髖關節,以緩解癥狀、消除疼痛、改善及恢復髖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2]。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能有效地減輕病人的痛苦,改善髖關節的功能,病人可獲得生活上的獨立。做好圍手術期護理,術前加強心理護理,正確評估患者,即使做好健康宣教;術后精心護理,配合早期功能鍛煉,及早恢復關節功能,是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全面實施護理計劃,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術后并發癥的出現。術后的功能鍛煉有助于病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成功和恢復,是促進病人早日康復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經過四位審核老師兩天多來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緊張工作,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第一次監督審核工作即將結束。四位老師在對公司三個管理體系的運行工作進行了詳細、全面的指導檢查后,為我們提出了客觀、中肯、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我們進一步深入理解新版標準要求,持續改進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借此機會,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老師在審核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表示誠摯的感謝!
此次審核工作對推動公司三個管理體系工作的提檔升級具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此次環境管理體系改版后,體系控制程序更加完善,更加強調了過程管理化,更加突出了“遵守法律法規和污染預防持續改進”的科學發展觀,體現了安全與質量、安全與健康、安全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統一。對此次審核提出的問題,由公司審核組負責按部門下發整改項目通知,有關部門要針對問題認真查找原因,認真組織制訂整改措施并盡快落實。上次認證工作結束時,賈總向大家提出了三點要求,即思想不能松,班子不能散;力度不能減,記錄不能斷;改進不能停,步伐不能亂。這一次我再講三點:
一、加強文件管理,規范記錄控制
全公司所有部門的受控文件都要嚴格按照體系文件的控制程序要求,進行定向管理,嚴格履行發放手續,涉及到的記錄清單及運行記錄嚴格執行《記錄控制程序》,記錄填寫做到及時、真實、內容完整,字跡清晰,各部門要責成專人對所有受控文件及記錄進行保管,不得隨意傳閱,需要時按照程序履行相關手續。
二、加強運行檢查,提高運行質量。
為保證三個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有效運行,各部門要經常性的進行監督檢查,協助公司管理者代表做好內部體系審核、管理評審工作。對公司的現狀和三體系運行情況,做出科學、合理、正確的評價;對容易出現及不符合體系文件要求的工作,及時進行指正,要求相關部門進行整改,并將體系的運行情況,及時反饋公司領導層,及時采取必要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同時協助各部門完善其自身的規章制度。從根本上保證體系的健康、有效運行,使公司的管理向更為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發展。
三、加強文件宣貫,統一員工思想
根據公司的質量體系運行情況,開展各種培訓、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灌輸三體系文件,強化員工的三體系管理意識,努力于培養良好體系運行氛圍,結合體系標準創建相應的企業文化,將推行三個體系標準作為提升公司管理業績的重要措施,使三體系管理從強制型向自覺型轉變。
為保證出售直管公有住宅樓房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將有關政策規定和掌握的口徑通知如下:
一、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辦公室關于轉發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關于住房改革的幾個政策性問題》的通知(京房改辦字第012號),凡1991年7月1日以后投入使用的住房,一律視為新房,購房時不享受現住房優惠。
二、出售直管公有住宅樓房的實際售價,每建筑平方米低于130元的本套樓房的建筑面積和陽臺面積,均以130元計價。計價公式為:實際售價=(本套樓房建筑面積+陽臺建筑面積)×130元
三、收取公共維修基金的建筑面積應包括陽臺的建筑面積。
四、一戶獨用的平臺按陽臺計價,如平臺面積超過8平方米時,超過8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每建筑平方米按標準價的30%計價。
五、以標準價購房的工齡優惠,必須按購房人本人的工齡計算工齡優惠額,并由購房人所在單位的人事或勞動部門出具證明。
六、已建立住房公積金的職工,按標準價購房的,單位資助的住房公積金,應退還原資助單位。
關鍵詞:工作阻力;巷道圍巖變形;分布規律;支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TD35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017(C)-0223-02
一、工作面概況
顧北1232(3)工作面為本礦首采面,位于北一13―1采區,工作面長240m,可采走向長1610m,煤厚平均3.5m,傾角5°,工作面南部偽頂常為炭質泥巖或泥巖,北部偽頂缺失;直接頂在工作面南部為復合頂,由泥巖、砂質泥巖及1―2層煤線組成,北部以粉細砂巖為主,靠近切眼直接頂以泥巖為主;老頂為中細砂巖。工作面與顧橋礦1111(3)工作面相鄰,且僅相距55m,顧橋礦1111(3)工作面早于本面回采,且超前本面250m左右,使本面下順槽及下端頭始終處于受動壓影響范圍內。給我礦1232(3)工作面下順槽頂板支護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為此,我們對下順槽進行了礦壓觀測及研究,并采取了相應措施,有效加強了頂板支護,確保了工作面的安全順利回采。
二、工作面及上、下端頭礦壓觀測情況并對工作面受顧橋礦工作面影響做出推斷
(一)測點布置及測量方法
頂底板及兩幫移近基點位于切眼煤壁前方12米處開始,每隔4左右米布置一對十字測點,共在下順槽設20個測點,觀測距離為112米,分為四個觀測區域。每天安排專業人員,將觀測的記錄結果及時分析、整理。
(二)測量儀器
對上、下出口超前支護段單體壓力進行監測,上下出口各安設3塊KBY―60型礦用數字壓力計,及時掌握頂板壓力情況,對初撐力低于7MPa的要及時補液加壓。在工作面布置了五組礦壓觀測點,每組有兩塊KBJ―60―Ⅲ―1型礦用數字壓力表組成,分別安裝在相鄰的兩架立柱上,用以觀測前后立柱壓力。對工作面頂板壓力進行監控,并按設專人定期對其進行分析,以掌握工作面礦山壓力規律。
(三)數據分析
1、工作面礦壓顯現特征
經過回采實踐看出:工作面液壓支架頂梁的載荷總體上是前柱大于后柱。液壓支架整架受力最大達到額定初撐力的110%,表現為工作面中部的支架受力較大于工作面上部和下部的支架受力;液壓支架不管是前柱壓力,還是后柱壓力都普遍遠小于支架理論額定初撐力。
工作面上、中、下段初次來壓時間不一致,來壓步距也不相同,初次來壓步距為18.2―23.5m,工作面下部推進較快,再加上受顧橋礦采動影響,所以工作面下部支架首先來壓,然后向工作面上端進行。周期來壓步距在11m左右。上下出口支承壓力峰值在煤壁前方10.4m左右,最大壓力為19Mpa。故而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超前支護工作,以確保安全生產。
2、超前支護支柱阻力分析
兩巷均為錨索網支護,且超前支護合理。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存在著推進速度慢及地質構造等方面影響,使工作面前方巷道礦壓顯現和應力分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圖)
(1)由以上各點分析出,采動對工作面前方19米范圍內為采動影響劇烈區,巷道頂底和兩幫移近速度增大較快;工作面前方41范圍內為采動影響明顯區,以后逐漸減弱。
(2)工作面前方超前支護支撐壓力峰值在12―29m,峰值點位置在工作面前方約19m。
因此,應在工作面前方41m左右范圍內加強超前支護,單體支柱要有足夠的初撐力。
3、顧橋礦1111(3)工作面回采對1232(3)運順影響程度及范圍預測
目前采場圍巖支承壓力分布規律研究方法有數值模擬計算、相似材料模擬試驗及現場實測分析等方法,由于數值模擬計算需要確定計算幾何模型、邊界約束條件及相關的力學參數,而采場頂板巖性實際上相變較大,這就給相關力學參數的選取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因此多數情況下數值模似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如安徽理工大曾用FLAC數值模擬軟件對謝橋礦1221(3)綜采面采場圍巖支承壓力分布進行分析研究。謝橋礦1221(3)綜采面長180m,煤厚4.0―5.2m,煤層傾角130―150,煤層直接頂為灰―深灰色泥巖,厚3.32m,老頂為灰色砂質泥巖,采深平均為520m。數值模擬結果為,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影響范圍為3―29m,支承壓力峰值位置距煤壁邊緣13m,應力集中系數最大為2.4m。然而實際上淮南礦區13―1煤層工作面回采后側向支承壓力影響范圍遠大于30m,如張集礦1222(3)綜采面軌順與13―1煤層回風巷中間有一條長230m的聯巷,1222(3)工作面采過聯巷后,聯巷距軌順近80m范圍內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破壞嚴重區段為距軌順大約30m區域,這說明1222(3)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分布范圍超過80m,其中支承壓力峰值位置小于30m。
由于顧橋礦1111(3)工作面采深550―630m,頂板巖性除局部區域為砂巖老頂直覆外,多數區段頂板為復合頂板結構,其采深和地質條件均與張集礦13―1煤層工作面接近,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工程類比法對顧橋礦1111(3)工作面回采所引起的側向支承壓力分布進行預測,
對于近水平或緩傾斜煤層工作面,如果視采空區上方頂板巖層沿傾向斷裂的力學條件與采空區頂板巖層沿走向周期性斷裂的力學條件相似,則可認為由采空區頂板巖層沿走向周期性斷裂而引起的超前移動支承壓力與采空區頂板沿傾向斷裂而引起的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分布范圍基本一致。由于顧橋礦1111(3)工作面煤層傾角為3°―5°,因此可認為工作面回采后,工作面前方形成的超前移動支承壓力與工作面側向固定支承壓力分布置范圍和峰值位置基本一致,由于張集礦采深為550―630m的復合頂板工作面,其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一般50―80m,劇烈影響范圍一般為20―40m,根據工程類比法,因此可認為顧橋礦1111(3)工作面回采后所引起的側向支承壓力最大影響范圍亦為距煤壁邊緣80m范圍內,而其側向支承壓力峰值位置則小于20m。
由于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是隨著老頂巖梁將采空區冒落的矸石不斷壓實而由巷道邊緣向煤體深部逐漸發展的,因此只有當工作面進行初次放頂、并經過數次周期來壓后,采空區上覆老頂巖梁才能將采空區冒落矸石壓實并重新得到支承,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分布才基本上趨于穩定。所以說,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形成并達到穩定要經過數次周期來壓,由于張集礦13―1煤層復合頂板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為18―30m,周期來壓步距為12―18m,若老頂巖梁重新獲得支承按2個周期來壓考慮,則1111(3)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帶至少要在工作面推進50m后才能逐步形成并達到穩定。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進行如下預測:
(1)顧橋礦1111(3)工作面回采所引起的側向固定支承壓力帶影響范圍大約在距巷道邊緣80m范圍內;
(2)側向支承壓力帶峰值位置距煤壁邊緣距離小于20m;
(3)顧北1232(3)運順處于顧橋礦1111(3)工作面回采所引起的側向支承壓力帶影響范圍內,但該區域支承壓力應力集中系數小于2;
(4)顧橋礦1111(3)工作面側向支承壓力帶要在工作面推進50m后才能逐步形成并達到穩定,因此若顧橋礦1111(3)面與顧北礦1232(3)面兩面間距小于50m時,則顧北礦1232(3)運順不受顧橋礦1111(3)工作面采動影響。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三、頂板的控制及管理
(一)工作面初采時頂板管理
1、由于本面下階段的顧橋礦1111(3)工作面已提前回采,加強工作面和兩巷端頭支護質量,確保工作面支架支護質量。
2、初放期間,嚴格控制采高。
3、煤機割煤后,及時伸出支架伸縮梁護住頂板;若局部掉頂,及時拉超前支架支護。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與端頭管理
1、工作面回采時,加強上、下端頭頂板管理,跨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機尾分別用2根7.0m長11#工字鋼挑雙排走向挑棚,交替邁步前進。
2、回采時,工作面向外100m范圍內,進行超前支護頂板。
3、如果端頭頂板破碎或壓力顯現異常,應在工作面上、下端頭4架范圍內聯雙層金屬網,并托料管理頂板。
4、工作面上、下三角煤體松軟破碎時,應架三角斜跨棚管理頂板。
(三)工作面過地質異常區頂板的管理
1、加強煤壁、頂板管理,對異常區影響范圍內及片幫、頂板破碎處要及時、有效支護頂板,及時護上護幫板、伸出伸縮梁,支架及時拉超前支護,防止片幫、掉頂。
2、工作面片幫掉頂嚴重區域,片幫寬度大于1m,長度大于3m,支架本身無法有效支護時,采取聯金屬網及架走向棚管理頂板,走向棚每架架設兩棚,棚間距750mm。
(四)對運輸順槽進行臥底
由于受顧橋礦采動影響,導致1232(3)工作面運輸順槽底板出現鼓底現象,為了能夠保證工作面下出口有足夠的行人、通風、運輸斷面,同時保證工作面轉載機、運輸機的安全順利向前推進,必須要對轉載機段及靠近皮帶機機尾部分進行人工臥底,臥底量根據底板鼓起情況來定,如遇到頂板來壓,下出口高度較低,工作面機頭支架與運輸機高度過低時,必須采區措施,對工作面刮板運輸機機頭及轉載機尾進行強制性臥底。
(五)加強工作面防治水
隨著下順槽的不斷臥底,要多注意觀察順槽內的水文情況,應在低洼處及時挖水泱,并安設水泵,要確保排水管路及排水設施安裝齊全,運轉良好。加強排水設備日常維護,確保排水管路暢通,排水設備完好,要經常清理水泱內的淤泥、雜物,保證水泵進水口暢通。
結論:通過加強對工作面頂板的管理,能夠保證了工作面安全順利的進行回采,在不影響回采進度的情況下,很好的避免了重大機電事故的發生,自2007年12月底試生產以來,在受出煤系統的影響的情況下,生產穩定,今年頭三個月產量分別為27.9萬t、29萬t和33萬t,最高日產達1.5萬t,為08年顧北礦430萬t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保了礦井穩產高產的同時,也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效益。最重要的是為今后的生產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實踐經驗。
作者簡介:王輝(1984.02― ),男,河南省周口市人,2006年7月畢業于河北工程大學采礦工程專業。現在顧北煤礦綜采一隊工作,是一名助理工程師。
參考文獻:
[1]錢鳴高,劉聽成.《礦山壓力及其控制》.煤炭工業出版社,1991年3月.
[2]陳昆木.《1232(3)工作面作業規程》.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