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供應室護士論文

供應室護士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供應室護士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供應室護士論文

供應室護士論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強制度化管理

我們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制定了消毒供應中心消毒隔離制度、質量管理制度、監測制度、設備管理制度、器械(包括外來器械)管理制度、職業安全防護制度、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及質量控制與可追溯制度。科室經常組織理論學習和法律法規學習,定期進行理論與技術操作考核,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服務技巧,積極培養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團隊精神,加強和臨床科室的溝通。定期下科室了解臨床醫療護理工作的需要,進一步改進工作,同時根據切實有效的規章制度規范日常工作流程,做到日有檢查,月有計劃,年有目標。每年年初制定質量標準,每月月初制定月工作計劃和周工作重點,月末總結計劃完成情況以及有待改進的地方,并做日常監測及定期抽查。如:復用診療器械清洗消毒處理完成后,要求在檢查包裝時進行目測或借助帶光源放大鏡檢查,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檢查各關節的靈活度、銳利器械的鋒利度及對銳利器械尖銳部位的保護措施。在打包時,必須要求兩人查對,高度危險性物品滅菌包內還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包外應設有滅菌化學指示物。滅菌包外應有標識,內容包括物品名稱、檢查打包者姓名或編號、批次號、滅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按照器具的不同功能,分類按順序擺放(待消毒包按要求在4h內進行消毒)。

二、合理布局供應室的功能區域并完善各項工作流程

從布局著手管理,供應室的管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順利供應的前提條件。消毒供應室布局科學合理,嚴格劃分為去污區(污染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清潔區)、無菌物品存放區(清潔區)。采取規范性的路線,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空氣流向由潔到污;去污區保持相對負壓,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保持相對正壓,不準逆行。各區有明顯的標志和界限,有利于防止污染,方便工作。整個工作流程強調按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無菌發放等順序運行,不準逆行,各區域分別由專人負責落實,做到工作區與輔助區分開。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之間設實際屏障;并分別設潔、污物品傳遞通道和人員出入緩沖間(帶);緩沖間設洗手設施,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無菌物品存放區內不設洗手池。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的專用潔具間采用封閉式設計;工作區域的天花板、墻壁無裂隙,不落塵,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與墻面踢腳及所有陰角均為弧形設計;電源線插座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防滑、易清洗、耐腐蝕;地漏采用防返溢式;污水集中至醫院污水處理系統[3]。合理的布局流程再造是對原有工作流程的薄弱環節和隱患實施流程改造,對不完善的工作流程實施重建,使流程趨于更加合理。我科選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完成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無菌發放等工作流程,從而形成比較規范的消毒供應中心程序,也便于管理并保證質量控制。同時借鑒現代管理模式的優點,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流程,使之更加人性化,節約人力,減少能源消耗,使工作人員在各項操作中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三、加強復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質量管理

3.1嚴格物品回收回收的醫院器械其性能是否達標,是保證醫療器械質量的關鍵。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與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分開放置,重復使用的要直接置于封閉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處理,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應清洗、消毒,干燥備用。

3.2重視清洗質量關器械清洗是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重要環節。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方法包括機械清洗、手工清洗;機械清洗大部分的常規器械,手工清洗用于精密、復雜器械的清洗和有機物污染器械的初步處理。并配有清洗消毒機、半自動化內鏡清洗操作臺、手工清洗操作臺、超聲清洗機及干燥箱等清洗設施。嚴格執行清洗步驟:預處理初洗無機物處理精洗烘干檢查洗滌質量,達到程序化、科學化。

3.3嚴把包裝質量關包裝是保持滅菌物品在無菌狀態下進行存放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確保包裝的物品經滅菌后、打開使用前保持無菌狀態。要求做到:包裝前應仔細檢查清洗的質量,器械的功能,做到物品表面潔凈,包內物品齊全。

各種敷料器械包裝正確,標志清楚,滅菌日期及失效期、責任者和查對者等清晰可見。每一個步驟必須達到標準,對各種器械包、穿刺包必須由兩人檢查核對無誤后方可包裝,不合格不能進入滅菌室,包裝松緊適度,規格齊全,數量準確,尺寸規范。

3.4應用正確的滅菌方法滅菌是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重點。我們遵循《WS310.3-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滅菌器按《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滅菌過程中堅守工作崗位,正確掌握滅菌器操作規程及檢測手段,注重滅菌的三大要素:滅菌溫度、時間、飽和蒸汽。消毒無菌物品是否合格必須通過消毒效果的監測方可放行,高壓蒸汽滅菌監測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消毒技術規范》執行。消毒效果監測是評價其消毒運轉是否正常?消毒藥劑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達標的唯一手段,因此要求消毒供應中心質控員掌握滅菌質量監測技術。對滅菌質量采用物理監測法、化學監測法和生物監測法進行,監測結果應符合《WS310.3-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壓力蒸汽滅菌的監測每次進行物理監測法,每次滅菌應連續監測并記錄滅菌時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等滅菌參數。溫度波動范圍在+3℃以內,時間滿足最低滅菌時間的要求,同時應記錄所有臨界點的時間、溫度與壓力值,結果應符合滅菌的要求。

進行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滅菌包包外應有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最難滅菌的部位。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觀察包內化學指示物的顏色變化,則不必放置包外化學指示物。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每周進行生物監測1次;采用新的包裝材料和方法進行滅菌時進行生物監測。制作生物測試包或生物PCD,置于滅菌器最難滅菌的部位。生物監測不合格時,立即召回上次生物監測合格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滅菌物品,重新處理;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進,連續3次生物監測合格后再使用。每日開始滅菌運行前進行B-D測試。BD測試合格后,滅菌器方可使用。BD測試失敗,及時查找原因進行改進,監測合格后,滅菌器方可使用。

3.5質量控制過程的記錄與可追溯要求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建立清洗、消毒、滅菌操作的過程記錄,內容包括:①留存清洗消毒器和滅菌器運行參數打印資料或記錄。②記錄滅菌器每次運行情況,包括滅菌日期、滅菌器編號、批次號、裝載的主要物品、滅菌程序號、主要運行參數、操作員簽名或代號,滅菌質量的監測結果等,并存檔。③對清洗、消毒、滅菌質量的日常監測和定期監測記錄本進行記錄。并有可追溯性。④清洗、消毒監測資料和記錄的保存期≥6個月,滅菌質量監測資料和記錄的保留期≥3年。

四、提高人員素質

4.1更新觀念充分認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重要性,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雖然簡單、繁瑣,但都具有嚴格的科學性,醫院內的消毒、滅菌是避免和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手段。特別是隨著近幾年消毒供應中心服務宗旨兩大轉變,即從原來的輔助科室轉為功能科室、由消毒間變成用高新技術裝備的無菌產品生產及發放“車間”。

4.2搞好人員配備加強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從控制醫院感染的角度出發,搞好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配備,把好入口關。本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50%以上具有護理專業學歷和技術職稱,以中青年為主,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供應室人員“學歷低、素質差”的狀況。針對現狀,我院加強了針對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學習培訓,要求工作人員熟悉消毒消毒供應中心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掌握操作規程,各種包內物品目錄及質量標準,各種軟件的規范記錄;選派工作人員參加上級主管部門舉辦的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學習班,以取得上崗證,并從手術室選調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到消毒供應中心從事管理工作。這對提高人員素質、保證工作質量、控制醫院感染有著重要作用。

五、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材的管理

5.1儲存一次性無菌器材做到專人專管,專人專放,庫房保持潔凈、干燥,空氣含菌量≤500cfu/m3,溫度保持在(20±2)℃,濕度保持在60%±10%,無腐蝕性氣體,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物品放置于離地面20cm的鐵架子上,離墻壁5cm,離屋頂50cm,專管人員要登記物品到貨日期、數量、型號、失效期,合理安排供應,避免物品積壓,造成過期浪費。

5.2下送管理一次性物品下送管理,我們采取全面下送臨床,每天由專人下送,下送人員每日對下送車進行整理,下送回來的車要進行消毒、沖洗,放于存車間。無菌物品已經發出,即使未用也視為污染物品,按照污染物品處理規程處理。

六、防護措施

6.1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消毒供應中心制定各項操作流程并落實到細節,各類流程圖上墻,嚴格按消毒供應技術操作程序回收污染的器械和物品,根據器械的不同材質、形狀、精密程度與有機物污染狀況進行分類,根據器械類型和性質采用手工清洗或機械清洗。特別注意銳利器械如:刀片、縫針、針頭用血管鉗夾取。

6.2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感染控制意識,積極開展預防自身職業暴露感染知識的培訓,明確各類物品、器械的處理要求,操作流程并進行評價監測。根據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組織學習醫院感染基本預防知識。

6.3防止職業暴露感染認識自身防護的重要性和規范性,把所有的重復使用醫療器械都要看作是傳染源,做好隔離和預防措施,防止接觸傳染和周圍環境污染。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接觸使用后的重復使用醫療器械時必須做好標準預防,正確的使用標準預防不僅保護了周圍環境更保護了工作人員自己。

6.4加強操作時的監督指導由于保潔公司對細節的管理乏力,護士長應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指導、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全體護理人員的集體智慧,進行操作時的細節督導,使工作人員既能完成工作量,又能保護好自己,避免職業暴露感染的發生。同時理解和尊重工作人員,管理以人為本,盡量采用標準化、可依靠的機器清洗,降低人員傷害、污染的風險。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人員維持相對的穩定,促進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工作的規范化。

七、討論

醫院感染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部門的忽視或個別人員的失職,將會造成醫院感染所帶來的危害。同樣無菌物品的質量是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我們的做法是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人人參與管理,從我做起,強化責任心,互相把關,注重無菌物品的全程質量管理工作。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對預防院內交叉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總之,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中各種病菌污染物集中的場所,同時又是各種無菌物品的供應基地,做好消毒供應中心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管理,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群體的整體素質,可以有效地防止醫院內感染。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4):1-3.

[2]黃淑萍.加強供應室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8):1005.

[3]李洪運,勾年慧.加強供應室工作預防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7):951.

[4]孫雪瑩,王華生,宋婉麗,等.消毒供應室對再生醫療器械的全程質控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05.

[5]謝緒蘭,姜趙花,黃志明,等.加強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預防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160.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19(15):1-3.

供應室護士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問題;措施

0 概述

公路是經濟發展的動脈,加快農村公路網絡的建設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消費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國道、省道、市道等骨干線路的形成,鄉村道路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現。近年來甘肅省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了鄉鎮和建制村通暢率,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絡基本形成,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交通條件,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截至到去年底,全省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0.75萬公里,鄉鎮通暢率達97%,建制村通暢率達43%。但是,隨著農村公路等級的不斷提升與日益增長的交通量,其養護管理能力和養護管理需求矛盾突出,尤其是農村公路的養護機制、資金的籌措、路產路權的維護、如何開展日常養護管理等問題,都有待公路養護管理部門去認真探索和解決。

1 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1 資金保障乏力,養護經費極少

目前除國、省、縣公路有養護資金保障外,縣級鄉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未列入財政預算,僅依靠交通部門對已建成通客車鄉村公路補貼是遠遠不夠的,縣、街(鎮)、村三級財力用于公路養護資金有限,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缺口大,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得不到保障。目前農村公路管理部門面臨的現狀就是“花錢修路,無錢養護”,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已建農村公路破損嚴重,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與目前倡導的建設節約型是社會是不相吻合的。

1.2 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不規范

鄉村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主體是鄉鎮地方人民政府,由于鄉村道路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不規范,又沒有固定管養機構,沒有專門養護人員,也沒有養護經費。各鄉鎮雖都設有道路辦,但還沒有完全建立起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機制,養護管理人員少,以至于個別村道存在失養現象。鄉村道路每年發動農民以會戰的形式進行一次集中養護,日常處于棄養狀態。對于大中型養護工程,存在養護機械裝備短缺,養護工程以人工操作為主,與規范化養護體制不相適應。很多路段因水毀或其他因素造成損毀無法快速有效恢復,道路棄養極大地降低其使用壽命,在加上超載嚴重,使農村公路受損嚴重。現存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機制導致辦事效率低,農村公路養護滯后,很多可以及時解決的小問題,最后變成了大維修。

1.3 養護技術水平低

鄉村公路缺乏專業的養護技術隊伍及高效率的養護設施,道班工人對于瀝青類、水泥類路面常見病害不能及時處治,路面得不到及時維修,縮減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鄉村公路養護人員是當地農民,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缺乏應有的養護專業知識,培訓難度大,公路養護技術水平極為低下,影響了公路養護質量。

1.4 養護和管理工作難度大

一些公路抗災能力低,我省很多農村公路線長、路遠、量大,管理起來十分困難。當受資金“瓶口”的限制,只好降低設計標準,有些通村公路建成之日路基就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農村公路路網的整體效益和綜合服務功能。通村公路路基等級較低而導致的問題十分突出,一有自然災害,通村公路首當其沖,公路沿線經常發生塌方、垮岸現象。坡陡彎急的農村公路,雨水沖刷破壞嚴重,一部分通村公路的排水設計及防護工程沒有到位,每年水毀沖刷現象都比較嚴重,特別是縱坡較大、土質較差地段,一遇大雨,幾乎每次都會出現嚴重的水毀現象,造成部分路段晴通雨阻,給農村公路養管工作造成重創。

2 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應對措施

2.1 關于增加養護資金的建議

建議國家及時采取以下措施,徹底解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籌措問題:

1)中央財政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應在燃油稅中劃出一定比例設立農村公路養護專項資金,增加對財政困難地區的財政支持,繼以保證農村公路養護。

2)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納入區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專項列支,用于化解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不足,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養必良好”, 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道路的建設成本。

3)在有條件的地區仿照“以工代賑”和目前“家電下鄉”、“農機下鄉”補貼政策,采取以實物換服務的方式,組織農村剩余勞動力參與農村公路養護,既能拉動農村消費,還可暫時部分彌補當前不足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4)集中農村公路建設期間的工程建設、施工企業各項稅費,專項用于農村公路養護。

5)鼓勵地方政府組建非營利的農村公路養護公司,減免稅費,補貼養護必須的小型機械購置費用,專職從事農村公路養護,既可最大程度降低養護成本,還可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

2.2 進一步健全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

明確以政府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主體,交通局為行業管理責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加快鄉鎮政府管理養護體制的建立健全,配齊養護人員,加大管理的力度,使農村公路管理在組織、制度、養護標準、考核、資金保障等各方面規范化、制度化。

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進一步深化交通行業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建立專業化、機械化的養護施工隊伍,使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更加標準化、科學化。

2.3 加強培訓,提高養護人員技術水平

為有效解決農村公路養護質量不高,養護技術水平低的問題,必須要組建專業化的農村公路養護隊伍,并進行技術人員培訓。通過培訓、業務考核,使我省公路養護人員,充分認識到搞好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培訓使各鄉鎮農村公路管理站站長、養護人員提高養護技能;嚴格人員的任用、選撥、錄用,將真正能勝任、品學兼優、熱愛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同志推舉到適當的管理崗位,將不合格人員調整崗位,增加養護人員力量。

2.4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防止農村公路病害問題不斷發生

農村公路建設首先要著重確保工程質量問題。目前,一些縣區鄉鎮盲目尋求建設速度,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進行農村公路建設,造成農村公路技術等級偏低,抗災能力薄弱的問題,因此公路質量是農村公路建設成敗的關鍵。各級領導要正確認識發展農村公路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系統工程。發展農村公路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要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要合理確定農村公路建設的規模和速度,把農村公路的工程質量和效益質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條路,帶動一方經濟。縣鄉兩級效能部門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抓效能工程質量,真正做到優化設計、精心施工,加強管理、抓好工程質量的每一個環節。另一方面,對于進入農村公路行駛的超限超載車輛,為保護鄉道、村道的需要,鄉級人民政府可在各自轄區農村公路兩端出入口設置必要的限高、限寬設施。

3 結語

農村公路是“三分建設,七分養管”,我們要理順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的關系,堅決克服“重建設輕養管”的思想,做好邊建邊養邊管工作,盡快建立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使其保持長期良好的技術狀態,讓我省的農村公路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段洪武,齊寶玲.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02).

供應室護士論文范文第3篇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成批外傷患者的急救護理與組織管理。方法對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批共62例患者的急救與管理進行總結。結果患者得到及時救助與精心護理,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結論嚴密的組織管理與及時地搶救護理是保證成批患者救助成功的關鍵。

隨著高速公路事業的迅猛發展,高速公路出現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車禍所致外傷特點是多發傷,病情復雜、變化快,發生外傷患者多,傷情輕重不一。因此,要求急救人員能迅速準確判斷、識別患者傷情并及時作出相應處理。我院成為高速公路協作單位以來,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成批患者3批,共計62例。入院后除2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現將成批車禍外傷患者的急救護理與組織管理經驗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共62例,3批傷員分別為23例、19例、20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齡4~68歲。由于發生地段不同,醫務人員接電話后到達現場時間分別為10min和15min,患者到達醫院時間分別為25min和30min之后。患者傷情分為顱腦損傷11例,胸腹聯合傷6例,腹部閉合性損傷5例,脾破裂2例,肋骨骨折8例,其他部位骨折20例,皮膚挫裂傷10例。其中1例顱腦損傷和1例胸腹聯合傷搶救無效死亡。

2急診搶救護理

2.1院前急救護理接到120急救電話后,急診科迅速出車,到達現場后,迅速判斷患者傷情。首先處理危及生命的或將危及生命的患者,立即展開現場急救。同時迅速果斷地處理威脅患者生命的傷情,主要措施有開通氣道,建立靜脈通道、包扎、止血等,初步處理后立即送往醫院,途中注意利用車上設備,詳細觀察病情,保持呼吸道及靜脈通路暢通。

2.2急診科搶救護理建立綠色通道,急救護士分組進行搶救,配合醫生對到達現場的患者進行初步分診,根據傷情分為重、中、輕傷3類,本著先重后輕,先救后治的原則,對重傷患者進行另建1條或2條靜脈通道,抗休克、心肺復蘇、止血、吸氧,必要時使用呼吸機。對較輕具備后送條件的患者分批進行相關輔助檢查處理及入院處理,較重患者病情允許時送ICU及手術室處理,及時緩解急診科的壓力。

3組織管理

3.1統一組織,統一協調,樹立全院一盤棋思想接到120急救電話的同時,醫院迅速啟動救治預案,成立救治領導小組,由醫務科、護理部、藥械科、總務科等科室組成,各成員各負其責。護理部迅速通知全院所有非外科護士長帶領1~2名護理骨干及搶救車到達急救中心,配合醫生分成救治小組,為搶救分診做好準備,同時協調重癥監護、手術室、各外科及供應室護士長到科內待命,做好人力及物力的準備,迎接患者入院。對危及生命需即刻手術的患者立即送手術室或就地進行處理。

3.2保證救護質量,進行后續安排急診患者分診基本就緒時,護理部及時抽調各增援護理人員到ICU及收住患者較多科室進行護理,保障足夠人力。各外科護士長統籌安排本科患者的入科、搶救、治療、處理及物品供應,合理安排本科護理人員,根據需要排雙班確保患者的治療護理質量。

4入院后護理

4.1手術室管理有手術指征的患者,通知手術室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包括人員保證、各種器械包及相應準備,同時注意做好標準預防。術中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并配合搶救。

4.2監護室管理

4.2.1組織管理患者入住監護室后,護理任務相當艱巨。護理部協助ICU護士長進行統籌安排,尤其是特護護士的安排,根據患者病情,護患比例要求1∶1甚至2∶1。對本科室護士和增援護士做好搭配,以便盡快熟悉情況,投入搶救。護士長對每位患者大致病情要了解,特別危重患者要安排經驗豐富護士進行護理。聯系協調相關科室,并保證各種搶救物品及時到位。

4.2.2搶救護理監護室患者病情危重,隨時危及生命,要求護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熟練的搶救操作技能,對病情觀察做到穩、準、輕、快,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特別是對創傷性休克患者及時搶救,了解創傷性休克發生原因:胸部外傷伴血氣胸,腹部外傷伴肝破裂、脾破裂,嚴重骨盆骨折、四肢骨折,其他嚴重創傷。讓患者處于平臥位,下肢抬高15°~30°。用留置針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加壓輸血、輸液,保證45min輸入1500ml以上液體[1]。同時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腫的發生。準確記錄出入水量及每小時尿量,根據尿量及時調整輸液速度。

4.2.3病情觀察觀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專科病情,特別是對顱腦損傷、胸腹聯合傷及內出血休克患者重點觀察。顱腦損傷患者,重點觀察神志、瞳孔、呼吸及SpO2的指數。對胸腹聯合傷患者,尤其注意觀察出血部位、面色、呼吸及患者的主訴,行胸腔引流及腹腔引流者,觀察引流液量及顏色,準確記錄,即時報告。特別注意低頭不語、反應冷漠的患者,可能是休克的前期癥狀,及時測脈搏、血壓,及時報告醫生,加快輸液速度。合并肋骨骨折行胸帶固定者,要聽取患者主訴,觀察固定是否有效。曾有患者,行醫院購進的胸帶固定后其呼吸困難癥狀無改善,且有加重趨勢,SpO2降至87%,遂果斷去除胸帶,立即用自制多頭帶進行固定,呼吸困難癥狀減輕,SpO2上升。新晨

4.2.4護理記錄方面認真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準確記錄各項指標及處理方法。

4.2.5認真執行查對制度,避免差錯發生。

4.3病區管理護士長充分組織好人力、物力,按照各專科護理要求進行,特別提醒注意是否有休克和內出血癥狀,及時報告,及時處理。

5心理護理

由于高速公路車禍傷均是外地患者,人地生疏加上突發事故,傷員情緒均較激動,往往產生緊張、恐懼心理,所以心理護理要貫穿在整個救治過程當中。護士應特別注意使用安慰性語言,并盡量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盡快與家屬聯系。注重非語言交流,心理學家指出,信息交流=7%語言+38%語調+55%面部表情[2]。護士要注意自己語言的整體效果,在與患者交談時注意力要集中,態度親切誠懇,并不時加以點頭和手勢,以增加語言力度,使患者踏實[3]。

參考文獻

1襲建云,張兆成,錢志英.創傷性休克患者的輸液管理.護士進修雜志,2005,20(7):6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湾仔区| 新沂市| 霍林郭勒市| 米林县| 东兰县| 洱源县| 桐柏县| 西乌珠穆沁旗| 漳浦县| 裕民县| 瑞金市| 正安县| 综艺| 高州市| 威宁| 宿迁市| 白朗县| 曲阳县| 高邮市| 永福县| 工布江达县| 沙田区| 陆良县| 长武县| 莫力| 乌审旗| 黄浦区| 青州市| 桑植县| 蓝田县| 兴义市| 建水县| 临夏县| 荃湾区| 十堰市| 茂名市| 九台市| 沈阳市| 昌宁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