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線上教學論文

線上教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線上教學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線上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參考文獻

[1]黃偉,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靳彤.語文綜合性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3]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鄭金洲.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5]田小禾.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6]尹玲玲.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狀和實施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0.

[7]郭根福.試論綜合性學習教學的新策略[J].天津教育,2004(11).

[8]李曉明.中學語文實用課堂教學技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9]崔磊.人教版初中教材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建議[D].東北師范大學,2006.

[10]陳宗彬.人教版新課程初中《語文》課本綜合性學習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1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丁麗麗.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的研究[D].寧夏大學,2009.

參考文獻

[1]許啟輝.新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作業系統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07.4.

[2]王璐.初中語文教科書閱讀教材作業系統[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4.

[3]趙靜.上海-臺灣初中語文文言文編選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4.

[4]張翠瑩.中國臺灣龍騰版《高中國文》練習系統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3.5.

[5]張慧.語文教材七-九年級課后練習系統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1.5.

[6]顧黃初,顧振彪等.語文課程與語義教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7]范印哲.教材設計與編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顧明遠等主編.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張中原,徐林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10]錢加清.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11]朱紹禹,任鷹,嚴正.語文教育學參考資料[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7.

[12]皮連生.語文學習與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3]閻立欽.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15]邵瑞珍,皮連生,吳慶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曹明海,李洪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線上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建構主義 語文 閱讀教學 理論貢獻

Abstract: Constructionism affects teaching gradually, so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arises a new phase. Constructionism’s contribution to teaching theory of Chinese reading lies in: readers

are subjects, author is behind; the roles of teacher

are various; many teaching modules are set up and applied to practi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ism;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eory contribution

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興起建構主義思潮。它對笛卡兒的教育認識論進行反思,提出了“知識主要是個人對知識的建構,即個人創造有關世界的意義而不是發現源于現實的意義”的觀點。之后,建構主義成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理論之一。這種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認識思維活動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學習者通過自身已有知識、技能、經驗與外界(讀本、生活等)進行交互活動以獲取、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等待知識傳遞和灌輸的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建構者;教師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用情境呈現問題,設計開放的學習環境,啟動學生思維,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此,建構主義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學科教學。語文教學改革也因此呈現全新的局面。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說:“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從此,建構主義思想滲入語文閱讀教學中,個性化閱讀和創新性閱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眾望所歸的。那么,建構主義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做出了那些理論上的貢獻呢?

1 閱讀主體的轉化

建構主義倡導讀者是閱讀的主體,作者退居幕后。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退居幕后。它堅持認為,閱讀是讀者領會文本、發現問題、創造意義的一種思維活動;從發現的角度言,文章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發掘出來的,“文章未經閱讀前,只是一個多層次的語言框架,其間的‘空白’,有待于學生去發掘、填補和闡析”。它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儲備、學習經驗來主宰自己的思維活動,建構新的知識和意義,達到個性鮮明的深刻理解。建構主義鮮明地指出:課堂閱讀的主人毫無疑問只能是學生。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建構新知識的主體。然而,我們知道,傳統的閱讀教學過分強調教師中心,閱讀教學的主體是老師,老師把符合作者創作意圖、符合權威、主流思想的閱讀結論合盤托出,老師只不過是把讀的結果按一定的巧妙的程序和問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并接受,即所謂“先教后學”。這無疑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和漠視了學生的獨特閱讀感受和閱讀樂趣。

這里不得不又要回復到一個陳舊的話題: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什么?筆者認為,閱讀教學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學會讀,使他們通過讀來實現知、情、意、心等不同層面的發展。葉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應發展兒童的心靈”,北京大學錢理群先生亦提出語文要“給孩子一個精神的底子”。在語文閱讀課中,人的價值、情感、思維應得到尊重與發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不單是接受精心設計的提問和機械的訓練,更要成為自己精神的主人,從文章中吸收人文養料,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上升到審美和創造的層面。所以,建構主義閱讀觀需要我們充分考慮學生這個獨特讀者角色的感受、體驗,“提倡尊重心靈舒展、精神個性。”(李鎮西)基于學生主體,我們的閱讀教學就應該遵循如下原則:(1)自主性原則。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讓閱讀成為自足的精神活動——自我計劃、自我發現、自我感悟、自主建構、自己結論,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讀者,回歸閱讀的本位。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生不甚了解的文章書本,要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此言極是。(2)差異性原則。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學生對閱讀對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識的建構質量由讀者的文化、經驗決定。學生是將他自己的經驗、態度、情感和意志帶入閱讀對象而建構意義的,因此閱讀的過程及結果應該體現讀者的主觀性和個性。我國古代學者有這樣的觀點:“作者以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這里的“自得”,就是指讀者對作品意義的生成和創造。語文學科“具有豐富的人文性、社會性”,這就決定了課文有較大的模糊性、主觀性、多解性及差異性。(3)開放性原則。表現為課堂內容的開放和學生思維的解放。教學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學,形散而神不散,重視學習過程的豐富性和教學細節的靈活性。教學內容上提倡學生獨立思考,養成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習慣,鼓勵求疑、創新,允許學生對課文有不同的看法,使課堂具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氣象。在閱讀結果的評價方面,也應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2 教師角色的定位 需要指出的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并不否認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一個完整的閱讀活動中,教師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只是他的身份具有了多重性:他也具有獨立的閱讀尊嚴,他要組織、引導和調控學生的閱讀活動,還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矯正和評判。那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具體做些什么呢?在閱讀的前奏,教師要設置教學情境,創設審美的氛圍,以影視、音樂、美術、幻燈以及語言描述、故事敘談、問題設境等許多手段驅遣學生的想象,激活閱讀思維,激發學習情感,喚起學習需要。在閱讀的預熱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予以讀法的指導與思維的引導,調動學生的閱讀積累、知識經驗,使自主閱讀成為可能。閱讀一旦進行,就應該成為一個合作學習的過程,多方面的信息溝通、閱讀經驗的交流、知識的互補都可以為學生精神對話、思想交鋒、知識建構創造一個張力結構。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討論分析、質疑問難中,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從而實現了新知識的建構和對文本意義的創造,實現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和超越。學生對文章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師還應進一步將閱讀活動引向深入,或對思想、情感、語言、風格加以鑒賞評價,或使課堂與社會生活交匯融合,或與他文對比評品,或共同抒寫閱讀感受,將閱讀活動導演成語言文字、思維意識、思想情感的舞蹈,將閱讀活動引向學生的心靈深處。同時,這個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成功感,也將優化其品質結構。當然,在閱讀活動中,教師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閱讀結論,另一方面也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不能因為退于次席而成為“第三者”,教師既可以主動與學生合作并參與閱讀活動,也可以在與學生的對話中充分闡述自己的閱讀體驗和閱讀結論,只是應該讓學生明白,這是一家之言,僅資借鑒。在評價學生的閱讀結論時,除了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閱讀發現,還要大膽地矯正和批評學生的閱讀偏失和謬誤。

3 情境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建立

優化教學設計、改進課堂結構一直是閱讀教學改革的重心。在建構主義思想指導下,許多教學范型得以建立和被嘗試實踐。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學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在有意義的情境中學習,通過主動學習獲得知識。情境創設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其目的是讓學習者在實際情景下,或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接近實際的情景下進行學習。即強調利用生動﹑具體﹑直觀的形象,盡可能地激發學習者的聯想,喚起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經驗,從而更有效地將新知識同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在閱讀活動中,為了讓學生獲得真實而具體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情境的設置十分重要。由此,情境學習成為影響較大的建構主義教學典型范例。情境學習理論認為,有用的知識獲得必須鑲嵌在相關或“真實”的情境中;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知識是活動、情境和文化的產品,也就是說,知識的傳授不可能是抽象的,而應該是在情境中獲得的。那么,在閱讀活動中怎樣設置情境,從而建構新的知識,達到閱讀的創造性境界呢?

線上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一、管:教學常規常抓不怠

教導處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安排課程表,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其次,制定教學十認真檢查制度規范教學管理。教導處組織教師學習教學十認真,組織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定時檢查備課本、聽課本、學生作業本等,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針對地進行反饋,并進行整改。除了每月都要進行的教學檢查工作外,教導處也會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學習中、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議。

接下來我校會加大常規檢查力度,推行“周查、周清”的常規檢查制度,確保教學工作落實到位。

二、研:互學互促協同共進

今年是特殊的年份,疫情期間,教師的線上教學成為教師的新挑戰,我們采取線上分散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結合。定期開展線上語文、數學、綜合學科的教研活動,由教研組長定好學科學習的課題,錄微課,看直播,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回校以后,開展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大討論,要求各年級各班級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做好學生的課業輔導。

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外出學習培訓教師回校后都要進行匯報分享,開課或開微講。

三、培:名特優師指點迷津

我校積極邀請特級教師、高校專家、教研員、名優教師來校,協辦名師工作室活動,借他山之石扣問課堂、探究教學、指點教師。邀請教研員來校指導,各學科教研員深入課堂,開展聽課評課指導。推薦青年教師加入名師工作室學習(蔣曉飛、楊惠、樓如蔚老師加入名師工作室),牽線與市內名優師結對。

主動承辦楊凱明工作室活動,楊凱明名師工作室全體老師走進我校,就如何提高數學復習的課堂實效進行了專題研討。

2019學年,我校參加市級公開課20人次,其中蔣曉飛老師金華市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比獲一等獎。

四、學:賽練結合提升業務

教導處定期組織比武、展評活動,以賽促練,以展促學,評優促進;組織老師們進行微課制作、線上直播操作等信息技術培訓,提升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技能;請書法專業教師指導粉筆字,提升三筆字基本功;學科素養考試每周一練,熟練教師專業能力。

開展校內論文專題指導活動,請在論文寫作方面突出的老師分享經驗,在2020年義烏市教學論文評比中,我校收獲頗豐,共計32篇論文獲獎,其中二等獎9篇,三等獎23篇。組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2020年,我校共有5項課題結題,2項課題立項,其中《農村小學禮孝少年培養的實踐研究》獲義烏市課題三等獎。

五、秀:學生活動豐富多彩

線上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一、正確的思想指導,先進的理念導航。

本人遵紀守法,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深化教學改革,堅持走在教改的最前沿,引領教師走符合現代要求的教改之路,努力提高現代化教育教學水平。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輔導員是老師的老師,主要任務是帶領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優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領頭人,首先應該在教研第一線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因此我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教育教學培訓,堅持自學。我們每周一開會布置一周工作,周二至周五早上下村聽課指導教學工作,周二至周四下午業務學習和處理站內其他工作,周五下村指導校本培訓工作。在工作繁忙,業務學習時間少的情況下,我堅持讀書看報,上網查閱業務資料,及時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并摘錄有用經驗做法。勤于學習必有收獲,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和學到的一些理論,我先后撰寫了《如何讓課堂有效》、《新課改要求我們做些什么》、《啟蒙教育的幾點淺見》讓本鎮教師參考學習,得到了老師和領導的贊賞和鼓勵。

三、以“教研為先導,教學為主線”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作為教改前沿的工作者,教研教改是己任,教育教學發展是目的。為了做個合格的輔導員,我積極下村,認真指導。每聽完一節課,我都給教者指出優點和缺點,與教者共同商討更好的教法。我還認真指導他們如何備好課、上好課,如何開展教研活動,如何進行校本培訓等,鼓勵教師做好總結、反思、撰寫教學論文。為提高一些較邊遠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們兩位輔導員還特地挑選了一些教學精英送課下村。學校常規是學校教育的主戰線,在這常規建設年,對于學校常規工作的指導,我更加不敢放松。我仔細閱讀管理細則,認真督查指導學校常規工作,特別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四、積極完成站內的其他工作。

線上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一、依托課題研究,引領區域教育改革和發展

1.區域龍頭課題引領發展方向

西湖區教育行政領導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科研先導的理念,圍繞區域教育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設計區域龍頭課題并親自組織課題研究。2011年以來,西湖區教育局領導牽頭的課題就包括“內驅外引:區域提升教師專業水準的策略研究”“構建孩子想象的現代學校的實踐研究”“促進區域優質均衡發展的緊密型教育共同體的運作機制研究”等。這三項課題的成果均榮獲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并出版了2部專著。這些課題不僅提升了教育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同時也在區內發揮了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

2.組織開展系列專題研討活動

立足區域實際,在調研中提煉研討主題,共同解決學校發展難題。以錢局長主持的省重點課題“傳承?共融?創新:區域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和黃志元副局長主持的省規劃課題“促進區域高位均衡的緊密型教育共同體的運作機制研究”為載體,分別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討活動,如,“一校一品:學校特色建設經驗交流”“合作組有效學習的策略與評價”“特色課程建設”“美麗學校建設研討”等,這些研討活動都有效地推動了課題研究,有利于西湖區教育的均衡發展。

3.圍繞主題深入開展專題調研

為提高科研工作的實效性,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研究開發中心每年都會組織一次專題調研活動,并撰寫出調研報告。2013年,_展了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調研;2014年,開展了西湖區中小學課改實驗學校的現狀調研;2015年,組織開展西湖區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現狀調研。實踐證明,開展專題調研活動,有利于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情況,提出更多符合實際的建議,更好地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同時也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科學有效的依據。

4.積極培育學校核心課題

要求校長在每一個五年計劃時間段內,除了要自己承擔1個課題研究外,還要推廣1個課題成果,開發1個新課題。所研究的課題要有引領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廣的課題要有適切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開發的課題要有前瞻性、創造性和校本性。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特色建設項目、省市級課題研究或獨立承擔子課題研究任務。

二、創新科研實踐,開展富有區域特色的教科研活動

1.組織開展學術節活動

西湖區教育系統學術節圍繞“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共同發展”的宗旨已成功舉辦了兩屆,目前第三屆學術節也已進入尾聲。每一屆學術節都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高層次的理論引領、精彩的課堂展示、名師論壇、優秀成果推介活動等。學術節由開幕式和主題活動兩大部分組成。開幕式上,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張豐和北京市翠微小學許培軍校長分別作了關于課程改革的主題報告。主題活動,包括“課程改革研討活動”“課改課堂節展示活動”“創建新優質學校研討活動”“優秀科研成果推介活動”等。

2.開展教育科研大講堂活動

近兩年,西湖區分別在翠苑中學、競舟小學、求是教育集團等學校組織了十余次科研大講堂活動。科研大講堂活動形式多樣,有課堂展示、圓桌論壇、觀點報告、專家講座等。科研大講堂在規范學校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科研能力,促進區域教科研均衡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3.組建同類課題研究群

對正在研究的課題進行了梳理和統計,把研究領域相近的課題整合成課題群,如,課程建設、美麗學校、智慧教育等課題研究群。依托課題群,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聯動式”“聯盟式”“主題式”等多種形式的課題指導活動。

三、優化科研管理,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1.研制“科學公正”的評審制度

近兩年,我區逐步完善了科研成果(論文)評審機制。成立了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審委員會,同時,根據評審工作的需要設立若干個評審專項組;按學科類別,分別建立初評委與復評委專家信息庫;構建了科學合理的論文(成果)立項課題的評審標準;成果(論文)評審工作“背靠背”,同一類別初評、復評和同一組杜絕同校專家,防止個人學術權力蔓延;區教師進修學校與中國知網簽訂了合作協議,對我區第28屆教育教學論文擬獲獎名單(一、二等獎)進行了,有效遏制了學術不端行為,凈化了學術風氣。

2.開展“條塊結合”課題申報

“條”上集合廣大教師的智慧,各中心、各部門、各學科,根據自己的工作進度,提供課題研究申報目錄;“塊”上我們以區域重點課題為基礎,延伸出了眾多的子課題,同時列出各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供教師研究。通過召開課題申報會議和網上報名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努力提高立項課題的方案質量。

3.進行“線上線下”成果推介

一是分學科分類整理獲獎科研成果的電子稿,并及時上傳至網絡FTP上,方便全區中小學教師學習,實現區域優質資源共享;二是區域層面綜合推廣、分學科、分類推廣;三是組織形式多樣的優秀成果推介活動,各學科整合、校內外結合、共同體融合、地區間聯合等。

4.創建“量性結合”的科研評價

創建并完善了《西湖區教育科研考核評價指標》。西湖區教育科研評價采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分自評、復評、終評三個階段,確保評價工作的公正、公開、公平。我們既評價科研業績,立項率、參與率、結題率、獲獎率;又評價科研態度、科研過程,分別從領導對教育科研的重視程度、科研機構的健全程度、科研工作的開展情況、科研成果的推廣情況等四個維度進行評價。

四、加強科研指導,提升區域教育科研服務質量與水平

1.加強各級課題申報立項指導

一是制定課題申報目錄。根據前期調研結果,結合我區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研究開發中心分門別類的制定課題申報目錄。二是跟蹤指導省市規劃課題的申報。通過召開課題申報會議和網上報名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在區級立項初選的基礎上,與課題負責人溝通,按照申報要求,從技術層面對各級課題申報方案進行逐一審核,嚴格把關,保證課題方案的質量。

2.加強課題過程化指導

一是開展立項課題負責人培訓。以“培訓研究人員、規范研究過程、交流研究經驗、提高研究質量”為目的,通過教科專家引領、“本土”專家觀點報告、優秀成果推介、分段研討交流等方式,提升課題負責人的科研能力。二是深入基層學校,指導課題研究。定期到基層學校對各級立項課題進行中期檢查,加強課題的過程化指導。三是實施課題記載手冊管理制度。申請結題的立項課題,記載手冊必須接受教育研究開發中心的檢查,通過后方可結題。四是開展“點面結合”中期交流活動。積極組織開展省市規劃課題與區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中期監測。

3.重視對課題成果提煉的指導

一是依托課題群,有針對性地開展“聯動式”“聯盟式”“主題式”等多種形式的課題研究成果指導工作。二是實行定人、定時、定向的幫扶原則,對相關課題成果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尤其是對部分未在區獲獎的課題成果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可以是網上交流,也可以是面對面的交流,有時還要深入到一些薄弱學校進行專項指導。三是定期開展省、市規劃課題結題成果集中交流活動,邀請省市級科研專家對課題研究進行過程指導。

4.強化對科研室主任的業務指導

我們非常重視科研主任會議,不僅有工作上的布置,業務上的指導,還會針對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穿插一些專題性的小講座。如,10月份舉行專題論文評比;9月初的科研室主任會議上穿插講“教育教學論文的撰寫”;3月進行科研成果評比和課題立項,會上穿插講“課題申報與報告撰寫”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沙雅县| 上饶市| 新乡县| 连平县| 杭锦后旗| 新邵县| 池州市| 娄底市| 上思县| 临潭县| 谷城县| 崇左市| 克什克腾旗| 安康市| 贵德县| 盈江县| 兴山县| 常州市| 临海市| 大厂| 卓资县| 滦平县| 长治县| 德格县| 宜州市| 新田县| 宝应县| 桃园市| 长白| 锡林浩特市| 双城市| 赣榆县| 惠水县| 建阳市| 云林县| 崇信县| 望都县| 隆子县| 霍林郭勒市|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