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化設計

綠化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化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化設計

綠化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綠化設計;室內;原則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1-0061-0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室內空間作為人們生活的主體,使得人們對居住、工作等室內環境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早已從對物質享受的片面追求轉向對精神生活的更多關注和需求。室內設計當中的 “綠色”概念,是當前國內外各界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

一、綠色設計在室內設計中的意義

綠色設計源于人們對于現代科技文化的發展所引發對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是設計倫理的體現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它強調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在設計過程中都要充分考慮環對環境影響,盡可能的減少對生態環境平衡的破壞。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設計觀念上的變革。

在一定程度上綠色設計也具有理想主義的色彩,因為既要達到舒適生活,又要資源消耗的平衡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設計師有自覺的環保意識,也需要政府從法律、法規方面予以推進。

二、室內綠化設計應注意的原則

室內綠化主要是解決“人-建筑-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室內植物是室內綠化的核心元素。可以說,沒有植物就無從談起室內綠化,室內庭院也就失去了意義。

(一)美學原則:這是室內綠化裝飾的基本原則。如果沒有美感就根本談不上裝飾二字。因此,必須依照美學的基本原理,通過藝術設計,明確主題,合理布局,分清層次,協調形狀和色彩,才能收到清新明朗的藝術效果,使綠化布置很自然地與裝飾藝術聯系在一起。

(二)實用原則:室內綠化設計要根據綠化布置場所的性質和功能要求,從實際出發,做到綠化裝飾美學效果與實用效果的高度統一。

(三)經濟原則:室內綠化裝飾除要注意美學原則和實用原則外,還要求綠化裝飾的方式經濟可行性,而且能保持長久。設計布置時要根據室內結構特點、建筑裝修和室內配套器物的風格,選配合乎經濟水平的檔次和格調,使室內“軟裝修”與“硬裝修”相諧調。

三、利用綠化協調室內空間的形式

(一)內外空間的過渡與延伸將植物自然的引進室內,使內部空間兼有自然界外部空間的因素,達到內外空間的過渡。其常用手法是在入口處布置花池或盆栽;在門廊的頂棚上或墻上懸吊一些植物;在進廳等處布置花卉樹木,都能使人從室外進入室內時有一種自然的過渡和視覺的連續感。還可以借助綠化使室內外景色通過透明的玻璃互滲互借,可以達到增加空間的開闊感和變化,使室內有限的空間得以延伸和擴大。

(二)空間的提示與指向由于室內綠化具有觀賞的特點,能強烈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因而常能巧妙而含蓄地起到提示與指向的作用。

(三)空間的限定與分割利用室內綠化可形成或調整室內空間,而且能使各部分既能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又不失整體空間的完整性。

四、居室綠化的安全性、環保性、藝術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在家居裝飾中越來越重視采用綠色植物,除觀賞價值外,更看重它的環保功能以及安全性。要想達到預期目的,需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掌握一些植物基本知識,選用適應居室不同位置,注意居室綠化的安全性, 居家就是要安逸,遠離傷害,所以帶刺的植物不宜在室內安置,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傷害。

(二)家居綠化還要注意藝術性。不同植物的形態、色彩對人們的視覺和精神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植物與居室、植物與植物之間和諧擺放非常重要,例如:

1、客廳是接待來賓的地方,選用樹形優美、色彩艷麗的植物,錯落有致地擺放,能給人帶來熱情、振奮的心理感受。南窗受光較多,放置幾盆較大的、有花有果的植物,光線通過油光碧綠的葉面散射進室內,令人備感柔和舒適,家的溫馨感倍增。

2、臥室是休息的場所,應以松弛神經為主,以選用樹形優雅清秀、葉色較淡的觀葉植物為宜。

綠化設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室內;綠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5文獻標識碼: A

1 室內綠化設計應注意的原則

室內綠化主要是解決“人-建筑-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室內植物是室內綠化的核心元素。可以說,沒有植物就無從談起室內綠化,室內庭院也就失去了意義。

1.1 美學原則:這是室內綠化裝飾的基本原則。如果沒有美感就根本談不上裝飾二字。因此,必須依照美學的基本原理,通過藝術設計,明確主題,合理布局,分清層次,協調形狀和色彩,才能收到清新明朗的藝術效果,使綠化布置很自然地與裝飾藝術聯系在一起。

1.2 實用原則:室內綠化設計要根據綠化布置場所的性質和功能要求,從實際出發,做到綠化裝飾美學效果與實用效果的高度統一。

1.3 經濟原則:室內綠化裝飾除要注意美學原則和實用原則外,還要求綠化裝飾的方式經濟可行性,而且能保持長久。設計布置時要根據室內結構特點、建筑裝修和室內配套器物的風格,選配合乎經濟水平的檔次和格調,使室內“軟裝修”與“硬裝修”相諧調。

2 室內綠化植物的功能

2.1.1 生態保健功能

綠色植物能改善室內環境質量,增加空氣中的含氧量,提高空氣濕度,和負離子濃度,降低噪音,減少空氣的漂塵量,吸收有害氣體和殺滅細菌。如棕櫚、吊蘭可吸收CO2、甲醛等有害氣體;樟樹、仙人掌類植物能分泌殺菌素,殺滅病菌。此外,綠色植物可以陶冶情操,調節心理,愉悅心情。據心理學家發現,花卉中的紫羅蘭、水仙花可使人情感平和,茉莉花、月季、百合、丁香花可使人安靜、輕松。

2.2 美化功能

綠色植物對室內的美化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植物本身的自然美,如植物絢麗的色彩、柔和的質地、飄逸的形態和各種宜人的香氣等;二是通過植物和室內環境的有機結合,共同營造出來的整體美感。如散尾葵、棕櫚可以用其柔軟的枝葉遮擋室內的死角空間和家俱不美觀的側面,常春藤飄逸修長的枝條,自上而下吊掛于墻面,可柔和美化墻面,既可消除內部空間的單調感,又可以更突出表現常春藤的自身形態。

2.3 組織空間

室內綠色植物通過適當的組合和處理,可以起到引導空間、限定空間、溝通空間的作用。如果廊內呈線狀布置的棕櫚可以有效的引導人們進入下一個空間;商場中高大的散尾葵、榕樹可以將休息區和商業區分隔開來,既能保證一定空間的獨立性,又不破壞整體空間的開蔽,在一片喧囂中營造出一片安靜祥和的氛圍。

3 室內綠化設計的方法

3.1 整體布局

室內綠化要從家庭整體空間著眼,綜合考慮,既要處理好不同空間的過渡和分割,充分保證室內綠化的協調性、統一性,又要根據各個空間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做到有主有次、層次分明、各有特色。

3.2 功能合理

室內植物布置不能影響室內空間的正常使用,門廳是通行用的,客廳是接待客人用的,書房是寫作的,起居室是休息、娛樂的,等等。室內綠化時,以不影響主人日常生活為原則,故室內綠化比例一般不可超過室內空間的1/10,而且植物最高不可超過2m。此外,選擇植物是要考慮到主人的生活習慣、愛好、禁忌等。在不破壞整體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選擇主人喜歡的植物類型。

3.3 色彩調和

從美學角度講,不同的色彩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暖色調讓人感到物體膨脹、前進、熱情、溫暖等,如紅、黃等;冷色調給人以縮小、后退、冷漠、寒冷、寧靜等的感受,如青、藍等。室內綠化時,應綜合考慮室內空間的用途、大小、采光、形狀和家俱、墻壁色彩等,使植物和環境色彩調和。衛生間、餐廳等人們活動時間短的空間,花卉配置時應以暖色調為主,且對比強烈一些,以營造滿室生輝的感覺;休息室、書房等人們活動時間長的空間,綠化時應注意色彩要淡雅,一般以中性的綠、白、粉色為主;空間小的房間,以冷色調為主,且相互調和,可使人具有空間擴大感,較大的空間,應以暖色調為主;室內上下高低布置花卉時,上方的花卉比下方的花卉色彩要淡,形體要小,以增加整體的穩定感;北方的室內采光較弱且穩定,綠化時多用紅、黃等明快有暖意的花卉;南向室內采光明亮,應選用綠、紫、黃、綠等冷色或中性色花卉;東西向室內采光由于上午、下午變化較大,光照強的部位宜用常綠色植物,光照弱的部位可采用色彩明快的紅、黃色花卉。此外,淺色家俱和墻面應選擇葉色較深的植物,如橡皮樹、龜背竹、綠巨人、鐵樹等;深色家俱宜配色彩明快的植物,如變葉木、花葉榕、百合等。

3.4 位置合理

室內綠化要使植株處于最佳位置。從理論上講,室內植物的最佳觀賞視距為2.35m。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人們的觀賞點來決定綠色植物的位置,也可以根據綠色植物擺放點來設定人們的觀賞位置。不同位置宜選用不同植物。窗臺、茶幾、書桌、吧臺等視線焦點位置要選用高檔植物裝飾,如盆景、插花等;而墻角、家俱側面等宜用形體且姿態優美的植物來填充、遮擋,如散尾葵、花葉榕等。

3.5 風格一致

不同的植物、具備不同的品格,如水仙飄逸、百合純潔、牡丹富貴等。而不同的室內空間,由于功能,家俱裝飾不同也具有不同風格。配置植物時應盡量使二者統一和諧。如中式家俱宜選用有中國特色的植物,如梅、蘭、菊等。西式家俱宜選用色彩鮮艷的植物,如西式插花、變葉木、散尾葵等。

3.6 生境一致

室內綠化時,要將植物的生長習性和室內環境結合起來,使不同的植物處在最佳位置。喜光的植物應擺到光線強的窗臺、陽臺等,耐陰的植物可以放到衛生間。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室內植物茁壯成長。

3.7 植物的選擇

3.7.1 因地制宜

選擇植物時,要根據室內實際情況科學選擇植物,室內沒有加溫設施的房間,應以耐寒植物為主,如棕竹、天門冬、棕櫚、吊蘭等;室內有制暖空調、暖氣的,可以選喜高溫植物,如變葉木、白蘭、瓜葉菊、鳳梨等。

3.7.2 因人制宜,由宜到雅

選擇植物時還應考慮到主人的養護水平。如果主人養護水平高,經驗豐富,植物選擇時可以用稀有高檔品種,如果主人是個新手,缺乏養護經驗,植物選擇時應選用管理粗放,抗性強的異養品種。如金琥、迎春、鐵樹、萬年青等。此外,植物栽培形式應多種多樣,如盆栽式、懸掛式、盆景、插花等。應用不同栽培形式的植物裝點室內可消除單調感。

3.8 常見的布置形式

3.8.1 點狀布局

指獨立式或組成單元集中布置植物的布局形式。常用于室內的重要位置,是室內最普遍、最常見的布局形式。選擇植物時更強調觀賞性。可以是大型植物,也可以是小型植物,大型植物配大空間,小型植物配小空間。

3.8.2 線狀布局

指綠化呈現狀排列的形式。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可以相連,也可以斷開。實際操作中常常以帶狀花壇、花槽或花盆,連續排列的形式出現。線狀布局在組織空間上具有積極作用。植物多選用大小、造型、色彩相同或相近的植物。

3.8.3 塊狀布局

指成片布置的室內綠化形式。通常由若干個點狀布局構成,有規則式和自由式兩種。常用來布置較大的空間。植物選擇上多種多樣。布置時前面的植物應選用枝葉細膩、花色鮮明的植物,后邊選擇大型且顏色較深的植物,中型植物可布置到中間。

4 結束語

用綠色植物進行室內裝飾是室內整體裝修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材料相比,綠色植物具有獨特優勢,如絢麗的色彩、柔和的曲線、怡人的芳香和生命的氣息等。除此之外,綠色植物最大的特點是環保、綠色、無污染。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藝術品位的提高,綠色植物以其獨特優勢開始大量走進賓館、酒店、商場以及普通家庭。目前,室內綠化已成為一種時尚和追求。

參考文獻:

綠化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居住小區;綠化設計

1 居住小區綠化的作用和意義

居住小區綠化是建立居住小區各種因素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它是分布最廣、最接近居民、最為居民經常利用和享受的最經濟的一種綠地。對居住小區綠地的合理綠化,不僅能為居民創造良好的戶外休息放松環境,而且能為居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場地,滿足各種游憩活動的需要。

2 居住小區的綠化現狀

2.1 小區綠化設計未能因地制宜

居住小區綠化應針對本地氣候特征、環境所需,從實際出發。一些綠化部門或投資者在綠化設計前未能對居住小區的種植條件進行調查,實地勘察、分析,對所選用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未作細致的考慮,就盲目地進行綠地規劃設計,甚至套用外地的設計方案或是按照設計者、投資者的愛好,認為只要種上草,栽上樹,綠化的目的就達到了。

2.2 綠化設計忽視“人性化”

當前許多居住小區內的園林綠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人性化”。在綠化設計工作中往往不按建設部規定的“居住區綠化用地面積不得少于總面積的 30%”這一規定來設計,開發商以牟取高額利潤為目的,想盡辦法侵占、克扣綠化用地,還瞞上欺下,使實際綠地率達不到指標。這樣以來,小區供居民娛樂、休憩的場所就損失殆盡,根本無法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2.3 植物配置單調,綠化形式單一

小區綠化中往往過分強調常綠喬木的效應,很多居住小區內常綠樹種普遍多于落葉樹種,使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的比例不協調,常綠樹種比較豐富而落葉樹種偏少,導致綠地的季相景觀變化不豐富,綠化藝術水平較低,造成全年景觀單調。其次是植物配置效仿嚴重,形式單一。

2.4 綠化養護管理水平滯后

居住小區的綠化效果和功能的體現不是在竣工后就能體現出來的,后期的養護管理使綠化功能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3 居住小區植物景觀設計原則

3.1 讓居民親近自然,有充分的休憩娛樂空間

居住小區的綠化是對自然系統的恢復,合理進行植物配置,把大自然引進人們生活,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生態系統的融合和相互協調,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環境的生態要求。

3.2 “以人為本”,打造良好的景觀效果

居民是小區的主體,因此小區綠化設計一定要適合居民的需求,不斷向更為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人的需求和景物的完美結合是綠化設計的最高境界,強調人性化居住小區的植物造景要特別強調根據不同植物的干、形、葉、色、花、果等觀賞元素特點進行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根據地域特色結合季相變化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

3.3 形式多樣,完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彩組合與協調,在居住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利用喬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

4 居住小區中樹種的選擇

4.1 生長健壯、便于管理的鄉土樹種

在居住區內,由于建筑環境的土質一般較差,宜選耐瘠薄、生長健壯、病蟲害少、管理粗放的鄉土樹種,這樣可以保證樹木生長茂盛,綠化收效快,并具有地方特色。

4.2 冠大蔭濃,枝葉茂密的落葉、闊葉喬木

在酷暑的夏季,可使居住區有大面積的遮蔭,枝葉繁茂,能吸附一些灰塵,減少噪聲,使居民的生活環境安靜,空氣新鮮,冬季又不遮陽光,如槐、椿、楊樹、法桐等。

4.3 常綠樹和開花灌木

在公共綠地的重點綠化地區或居住庭院中,小氣候條件較好的地方,兒童游戲場附近,宜栽姿態優美、花色、葉色豐富的植物,如雪松、油松、紅葉李、紫薇、丁香等。

4.4 耐陰樹種和攀緣植物

由于居住區綠地多處于房屋建筑的包圍之中,陰暗部分較多,尤其是房前、屋后的庭院,有1/2是在房屋的陰影部位,所以一定要注意選擇耐陰植物。

4.5 忌用有毒植物,忌用帶刺、飛毛、易過敏的植物。

5 居住小區中綠化植物配置原則

5.1 層次分明、注重色塊

在居住小區中進行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用喬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再進行空間的分割與聯系,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 5.2 季節性觀花觀葉植物相搭配

季節性觀花觀葉植物相搭配有利于抓住植物材料季相變化中的色彩變化,更直觀地反映出小區內季節的變化。

5.3 以草本花卉彌被木本之不足

草木花卉是植物造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在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小區中植物的色澤、花型、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生態長勢等方面,使之互相協調。

綠化設計范文第4篇

居住區綠化為人們創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環境,是居住區環境質量好壞的重要標志。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僅對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居住區綠化有著重要的作用[1]。

1.1居住區綠化以植物為主,從而在凈化空氣減少塵埃吸收噪音,以保護居住區環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改善小氣候、遮陽降溫、防止西曬、調節氣溫、降低風速,而在炎夏靜風時,由于溫差而促進空氣交換,造成微風。

1.2娥娜多姿的花草樹木,豐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體等的點綴,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間,增加層次,美化居住區的面貌,是居住區建筑群更顯生動活潑。還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觀之物。

1.3在良好的綠化環境下,組織、吸引居民的戶外活動,使老人、少年兒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綠地中游憩、活動觀賞及進行社會交往,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增進居民間的互相了解,和睦相處。人們賞心悅目,精神振奮,為形成好的心理效應,創造良好的戶外環境條件。

1.4居民區綠化中選擇即好看,又實惠的植物進行布置,使觀賞、功能、經濟三者結合起來,取得良好的效益。

1.5在地震、戰時能利用綠地疏散人口,有著防災避難,隱蔽建筑的作用,綠色植物還能過濾、吸收放射性物質。

由此可見,居住區綠化對城市人工生態系統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對人們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義。隨著人們的審美需求不斷提升,居住區環境景觀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環境景觀還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應為人所用。

21世紀的人本居住區規劃設計將是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打破固式化規劃理念,以營造最佳居住環境,最好居住條件為中心,使小區規劃達到經濟功能、環境功能、社會功能的要求,建造出適宜的居住區。而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

2居住區綠化設計的原則

2.1功能與形式統一

設計必須根據不同的氣候特點、居民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戶外活動要求不同來進行。喬木、灌木、草坪要有一個合理的配置比例,達到最佳的生態和美化作用[2]。

2.2設計需經濟實用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盡量減少土方工程。適地適樹,建筑周圍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經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礙植物生長的環境,須采用耐瘠薄、抗性強的樹種。而且現在很多居住區的物業管理也跟不上,導致植物的生長狀況不良,因此更需要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的樹種。

2.3美化環境

園林綠地設計是一種多維立體空間藝術的設計,是以自然美為特征的空間環境設計,有平面構圖,也有立體構圖,同時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綜合在一起的造型藝術。綠化要有統一的形式,在統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個部分的變化。要充分利用對比與調和、韻律節奏、主從搭配等設計手法進行規劃設計。

2.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居住區綠化是以滿足居民生活、為生活在喧鬧都市的人們營造接近自然、生態良好的溫馨家園為宗旨,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達到設計與當地風土人情及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3]。

2.5居住區綠地規劃應以人為本

小區綠地最貼近居民生活,規劃設計不僅要考慮植物配置與建筑構圖的均衡,以及對建筑的遮擋與襯托,更要考慮居民生活對通風、光線、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應簡潔明快,樹種選擇應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來設計,并區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4]。北方地區常綠樹種應不少于2/5,北方冬春風大,夏季烈日炎炎,綠化設計應以喬、灌、草復層混交為基本形式,不宜以開闊的草坪為主。另外以人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們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過環境影響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層次和品味。

2.6居住區綠化要適地適樹

居住小區房屋建設時,對原有土壤破壞極大,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狀況進一步惡化,因此應對選擇耐貧瘠、抗性強、管理粗放的鄉土樹種為主,結合種植速生樹種,保證種植成活率和環境及早成景。還須考慮喬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適當搭配以及果樹、藥材、觀賞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的多種手段的運用[5]。

2.7合理的組織空間

居住區綠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居住區綠化主要采取分割與滲透的手法來組織空間。

2.7.1空間的分割

綠化空間的分割要滿足居民在綠地中話動時的感受和需求。當人處于靜止狀態時,空間中封閉部分給人以隱蔽、寧靜、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開敞部分能增加人們交往的生活氣息。當人在流動時,分割的空間可起到抑制視線的作用。通過空間分割可創造人所需的空間尺度,豐富視覺景觀,形成遠、中、近多層次的空間深度,獲得園中園、景中景的效果。

用墻體、綠籬和攀緣植物分割當分割體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時,空間還是連續的,人坐著也能向外觀賞,沒有封閉感,但空間是隔開了。當分割體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時,視線受阻,出現封閉感。隨著高度的增加,封閉感增強[6]。

用水面、山石、樹叢、花架、小品等分割水面如處理得當能拓寬空間,將有限的距離拉大。山石如砌筑得法,配以樹叢能增加空間層次。花架能使空間隔而不斷,但要注意比例和尺度。過于粗壯則有堵塞感,過于纖細起不到分割作用。

地面高差和鋪裝的變化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改變地面高差來分割空間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時,地面鋪以質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為顯著。硬質鋪地磚同草皮形成質感的對比,綠地底界面高差的變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廣場給人一種獨特的領域感[6]。廣場沿街邊界可用灌木、綠籬分割內外空間。

2.7.2空間的滲透

空間的滲透與聯系同空間的分割是相輔相成的。單純分割而沒有滲透和聯系的空間令人感到局促和壓抑,通過向相鄰空間的擴展、延伸,可產生層次變化。常用手法有:

用門窗、花格墻和植物框景在設置分割物時,可利用門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間既保持它的獨立,讓人們有場所感,又與外界聯系緊密,相互滲透[7]。

巧用花架居住區綠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間,還能使兩側的景物互為因借,彼此襯托。花架在這里作為中景,使空間具有遠、中、近3個層次,產生空間延伸的效果。是利用“分、隔、擋、通”的園林藝術手法,挖掘住宅樓區土地潛力,以擴大綠化面積,彌補綠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種綠化形式。用裝飾花墻和景門將樓區封閉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樓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連的舒適、整潔、美麗、幽雅的生活空間,改變居住區的生態環境[8]。居住區庭院式綠化以綠為主,以美取勝,小同大異,各具特色,立意明確,回味無窮,融園林藝術、文化藝術、美術藝術、書法藝術為一體,寓教育于游樂之中。庭院式綠化小區中的組團式小游園,服務半徑小,供居民茶余飯后休息游樂,人稱“袖珍花園”。是利用“分、隔、擋、通”的園林藝術手法,挖掘住宅樓區土地潛力,以擴大綠化面積,彌補綠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種綠化形式。用裝飾花墻和景門將樓區封閉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樓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連的舒適、整潔、美麗、幽雅的生活空間,改變居住區的生態環境。居住區庭院式綠化以綠為主,以美取勝,小同大異,各具特色,立意明確,回味無窮,融園林藝術、文化藝術、美術藝術、書法藝術為一體,寓教育于游樂之中。庭院式綠化小區中的組團式小游園,服務半徑小,供居民茶余飯后休息游樂,人稱“袖珍花園”[9]。

2.8利用自然景觀,體現綠色

人是自然的產物,自然的東西更容易在人的頭腦中產生和諧與美好的感覺,因此居住區的綠化盡可能地將原有的有價值的自然生態要素保留下來并加以有效的利用,組織到居住區的綠地當中去[10]。避免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對原有的自然環境破壞,使住戶聞不到自然的氣息和泥土的芳香,不論是新建的居住區還是改造的舊住區,總會有一些現存的植物存在,特別是一些大樹要盡量將它們組織到居住區的綠地系統中,通過植物自然生長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樣就不必等新栽的植物緩慢生長,就會有較好的綠化環境,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并且不會給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帶來負擔。

為提高小區的生活質量,綠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在整個小區內以自然植物景觀且多以綠色植物為主,增加整個空間的綠量[11]。在居住區內多種植高大的喬木,因為成片的高大的喬木不僅可以改善居住區的環境而且還為低層植物的生長創造了較好的生態條件,在高大的喬木下面還可以作為活動、娛樂的休閑場地[3]。并實現綠化的多樣性,建立喬、灌、草多層次的復合結構的植物群落,增加開放性空間的綠化,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最好的綠化效果。為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讓居民能真正感覺到大自然的親切美好。

3總結

居住小區綠化影響因素較多。在操作過程中應靈活掌握,不可機械照搬。同時,應充分考慮到綠地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使居住小區真正成為居民生活、休息的良好場所。

居住小區綠化規劃,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它能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特點。社會的發展和形勢的需要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這門學問。通過建設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居住小區綠色空間環境,以達到改善城市生態質量和人居環境的目的,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條件下,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這是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富英俊.淺談園林植物配置.園林.2001(5):19-20.

[2]袁棟.淺談居住區綠化設計.城鄉建設.1999(8):25-26.

[3]吳林春,丁金華.對居住區環境建設中綠化設計的思考.建筑知識.2002(3):13-15.

[4]黃伙南.對居住區綠化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思考.建筑知識.2003(1):5-7.

[5]蔡麗明.對居住區環境建設中的幾個要素的探討.建筑知識.2001(2):19-20.

[6]張魯山.居住區環境設計.住宅科技.1998(10):5-7.

[7]楊賚麗.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8]陳強,姜新成,張革.長春市文化廣場園林綠化淺析.中國園林.2000(5):54-56.

[9]李漢飛.環境為先巧在立意-淺談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中國園林.2002(2):11-12.

綠化設計范文第5篇

盡管這幾年我國許多油田礦區的建設都注意到了生態建設這一理念,許多大型的國有礦區油田已經開始了自身的綠色改革。中國石油系統秉承“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推進礦區綠化美化。全年共投入綠化資金9億元,新增綠地1400公頃。到2013年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的油田礦區的生活范圍的綠化面積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一,對于生產區域的綠化面積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三點六之多。但是由于起步較晚,還面臨許多的問題,油田礦區的綠化改革在很多地方還只是一種構想。尤其是某些偏遠地區的小油田私自開采的礦區,私挖亂采依然嚴重。只看重短期的經濟效益,而忘記長久的生態問題,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現階段我國的油田礦區建設還不健全,但是大部分企業已經建立了一定的綠化方案和綠化機制。可喜的是雖然這種綠色生態還不是很完善,但是每年我國礦區和油田企業對于綠化和環境保護的投入都是在增長的狀況下,因為有了這樣的意識,相信我國油田礦區建設之路會走的越來越好,礦區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在不遠的將來就將變成現實。

2對于礦區油田生態建設的要求

不同的油田礦區有著自己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環境,并且企業的管理理念也不盡相同,對于企業的綠色建設投入也不相同,但是每個企業在綠色建設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要求,這些要求都有一定的共同性,下文將對礦區油田綠色生態建設要求進行描述。

2.1礦區綠化的植物種類選擇不同的礦區有不同的氣候和土壤狀況,而且由于礦區油田開采的特殊性,導致其土地的狀況不能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上,另外由于種植的面積巨大為了易于管理和生長,植物的選擇一般采用抗逆性較強,而且對于周圍環境有較強適應性的植物。植物本身需要有對抗干旱、鹽堿、pH值、高溫等不良條件的忍受能力。另外對粉塵和二氧化硫等腐蝕性氣體具有抵擋機能。一般情況下,在油田礦區選擇的樹種有槐樹類、柏樹類、華北衛矛、松樹類、臭椿、榆樹類、連翹、果樹一般選擇蘋果、棗樹等。這些植物具備抵擋外界較卑劣情況的本領。

2.2油田礦區各不同區域的綠化要求一般情況下辦公區域大多數都處在油田礦區的上風區域,有比較好的環境,并且由于是工作區域,有較多的管線,易于進行綠化。這一區域的綠化一般是組合性且規則式的可以設計一些裝飾性作用較強的綠化景觀如:花壇。假山、噴泉水池等。這樣的綠化一般增添了企業的美感。其次該區域內的綠化設計應該尊重廠區本身的地質條件,進行符合自然規律的安排。依照地形的變化和方便交通的原則栽種植物鋪設草坪。生產區域的綠化要求要符合該區域特點,由于生產區是作業的首要區域,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和廢料。所以需要通過綠化將生活區域與辦公區域和這部分分離開。寬度較大的隔離帶是建設中的特點。隔離帶一般情況要達到三十米到五十米的寬度。這一部分需要種植有很高抗性的樹木,面向第一污染源,有充分吸收遮擋有害氣體的能力;而較高的灌木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陰作用。建筑的周圍應該有一些喬木、綠色植物籬笆組成植物群落過濾和阻擋有害的氣體。道路的綠化是礦區改革的一大重點,這部分區域綠化需要承擔隔音降噪、吸收尾氣和有害氣體、遮陰的同時還要保證交通安全的責任。因此這部分的綠化植被一般是需要選擇生長勢頭較旺、樹木形狀整齊、樹木分叉高度較高、遮陰效果和抗粉塵能力都較強的高大喬木。一般情況和其他道路相同,直接在道路兩旁栽種一排至兩排的喬木即可。廠區區域的的綠化承擔著油田礦區綠化的主要任務,是一個油田礦區的門面工作,這部分的綠化應該是規則式和混合式共同協調作用的區域。廠區到辦公區域可以使用比較高大濃密的喬木連接。在周圍可以設置比較鮮艷奪目和花圃作為補充,這樣可以使整個廠區的自然環境更加優美。為了保持廠區四季都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還可以多栽種一些常綠植物,這樣也可保證這一區域的可欣賞性。最后,對于油田礦區的廢物處理區域是綠化的重點和難點區域。現在這部分區域的處理一般采用先填埋后綠化的方式進行處理。這部分一般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進行處理。先對廢物進行粉碎后進行填埋,在填埋處覆蓋土壤,最后在土壤上覆蓋植被。要選擇抓土能力比較好,同時對于土地營養要求不高、易于成活的植物進行種植。根據不同區域的功能和條件不同,合理選擇綠化的植被和綠化的設計排列規律才能科學合理的建設現代油田礦區的環境。

3油田礦區綠化改革的觀點

油田礦區各自的條件和狀況都有所區別,比較老的的一些礦區都是傳統的建設方式,要加快向綠色生態礦區的轉變,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綠化區域、調整綠地建設的覆蓋面積、合理廠區規劃。而新的油田礦區要在建設時時刻秉承著綠色生態的建設方針、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另外,油田礦區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質,需要根據當地的情況選擇樹種和植被的規劃方案,不要選擇一些時間持續不長久且只是面子工程的綠化項目。環境的改進和維持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并結合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法。引進的樹種應該適應油田礦區的自身需要,不要盲目跟風引進流行樹種。油田礦區的自然條件限制一般比較突出,在種植綠色植被時要合理規劃,并選擇配套的灌溉設備,不能大量用水,注意節約。多培育一些適合艱苦環境的植物;盡可能削減綠化養護帶來的用度。對于油田礦區的綠化要實現系統性長期性的管理,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有些企業近些年來由于資源衰竭和新能源的興起,效益并不是很好就放棄了對于區域的綠化改革。殊不知其實對于綠化建設的投入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可行之路。

4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左旗| 监利县| 洞头县| 元谋县| 长沙市| 册亨县| 高邮市| 汉中市| 德阳市| 剑阁县| 五河县| 渝中区| 南溪县| 黔西| 宜宾市| 乐陵市| 泉州市| 镇赉县| 大理市| 图木舒克市| 太保市| 沁阳市| 杭锦旗| 道孚县| 大安市| 青浦区| 乡城县| 米脂县| 林口县| 富顺县| 包头市| 繁昌县| 榆林市| 佛教| 乌审旗| 通榆县| 肇东市| 松滋市| 镇远县| 修文县|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