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景觀綠化

景觀綠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景觀綠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景觀綠化

景觀綠化范文第1篇

1邊坡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高速公路的建設必不可少的會對周邊山地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造成破壞,從而產生大量邊坡。在進行邊坡綠化景觀改造設計時,在充分考慮邊坡植被的覆蓋能力,盡量保留現有的植被,考慮路基的穩定性,減少土壤侵蝕。在植被物種的選擇上,邊坡不能載種高大喬木以免造成邊坡不穩,通常以旱生喜陽類小型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組成植物群落的方法進行綠化處理。在具體應用中,要根據所處地區氣候特點和環境特點,從植被物種的耐旱性、生長速度、抗鹽堿等方面考慮,對于土質邊坡,應當選擇根系發達的植被進行綠化,以控制土壤流失。

2中央分隔帶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景觀,主要是為了給司乘人員形成良好的視覺引導,避免因為眩光或夜晚等情況對司乘人員視線造成影響,并豐富路域景觀減少視覺疲勞,提高高速公路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由于高速公路汽車尾氣排放量大,污染極為嚴重,且風速較大,土壤肥力極弱,并且沒有灌溉系統,因此在進行中央分隔帶綠化景觀改造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綠化物種的特性。在選擇物種時,應當選擇防眩性能好的常綠植物,同時還應當考慮到其抗污染、抗風抗旱能力。不同于邊坡綠化植物物種的選擇,中央分隔帶的物種選擇,應當是生長緩慢且樹形整齊的物種。在選擇花灌木時,也應當選擇花期長、花色不太艷麗的物種。目前較常用的有側柏、黃金葉、珊瑚樹等,花灌木多是耐修剪、易造型、花期較長的紅花繼木、紫葉李、紫薇等。

3互通立交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互通立交綠化景觀主要是起誘導視線、減少水土流失和美化環境的作用。互通立交區多選擇農田附地,其土壤條件相對較好,有利于植物生長。但我國目前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區都沒有獨立的灌溉系統,因此在進行改造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后期養護問題,在選擇綠化植被時也應以適應性強、抗旱能力好的植物,通常以喬灌木和草皮為主進行綠化。

4隧道洞門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隧道洞門的綠地條件受山體原有條件所決定,相對于邊坡綠化、中央隔離帶綠化和互通立交綠化來說,隧道洞門綠化景觀改造施工更為困難,且養護極不容易,因此在選擇植被時,應當以小喬木和灌木為主,并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盡量減少人工痕跡,使綠化植被能在天然環境下自然生長并不影響交通運輸。

5收費站周邊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收費站是進出高速公路門面,也是為數不多可以停下來欣賞美景的地方,所以在進行收費站周邊綠化景觀改造設計時,應當注意美化效果,創

景觀綠化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園林綠化;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近年來人們對綠色家園、園林城市認識的加強和對環境設施的重視以及園林化村鎮建設步伐的加快, 園林綠化景觀設計與營造愈來愈成為園林規劃的核心。園林綠化要達到理想的景觀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植物的選擇與配置。要使植物配置恰到好處, 就要充分考慮園林植物的景觀功能與作用、

一、設計理念

現代化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應該努力做到“人性化、生態化、自然化”,使設計的園林綠化景觀能夠兼備觀賞性與實用性。

1、合理布局

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與環境不同,因此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實際的環境進行充分的考察,從整體的角度上考量整個城市的整體樣貌,同時根據設計的目的的要求,科學合理的進行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從而使園林綠化景觀能夠適應整個城市大環境,做到和諧統一。

2、以人為本

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是為市民而設計,因此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從市民的角度進行考慮和設計。設計時要考慮陽光、通風等與人民息息相關的因素,并應該為市民留出足夠的休閑娛樂區域,使人們能真正與園林相融合,設計出優美閑適的園林景觀。

3、藝術造景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時,要使用相應的藝術手法,善于用植物造型,從而營造藝術化的場景,滿足人們的審美享受,在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提高了城市的美學質量。

4、移步換景

在設計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時,除了要滿足視覺效果以外,還應該盡量營造其他感官效果,可以利用不同的植物進行合理的設計布局,使園林景色可以隨著人們的移動而不斷變化,使整個園林更有層次感,從而避免了人們產生審美疲勞。

5、其他工程的設計

做好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設計,除了做好相關植物景觀的設計外,還應該做好相關附屬工程的設計,做好園路的設計,使園路既能觀賞到全部景觀,又能不使人疲勞;做好園椅的設計,使園椅合理分布,讓游人能夠在疲勞時可以最快找到園椅;做好園燈設計,使園燈符合園林的整體風格,營造和諧的氛圍。

二、園林景綠化觀設計要點

1、注重環境塑造場所空間

環境場所空間的營造是彰顯設計理念,體現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尊重項目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尋求場所和周邊環境的最釗結合點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禮會文化等方而因素,形成清晰明確的整體設計理念,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者不僅是要創造,更需要去發現、認識、利用原有場地及周邊自然環境,充分利用場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將自然的演替納入景觀體系之中,也就是常說的,最好的設計就像沒有經過設計樣。

2、在整體設計中要增強立體感,層次感

我國人口眾多,可用的土地資源很少,在城市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屋頂綠化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城市人多地少而綠化率必須提高的難題。在城市綠化設計中,可充分利用空間開展綠化。在地面栽種成片的高大喬木,在建筑物墻上面利用攀援植物或其他辦法進行墻體垂直綠化,在陽臺設計種植槽,以便用戶栽植花草,建筑物頂上栽種小花灌木、鋪設草坪。真正全方位、多層地進行城市綠化,進一步改善環境。

3、利用原生態要素

園林設計中,應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大的綠化面積和較好的園林設計效果,因此在設計時就要充分尊重原有的生態要素,在盡量利用原有地形、植被等要素的情況下達到設計目的。從區域尺度下解讀場地,分析現有城市建成區的景觀特征和場地與環境的關系,把握發展的脈絡和方向。場地綜合分析包括了對場地中的自然元素、地域特征與文化景觀的分析。場地的綜合分析實際上也是找尋解讀景觀,閱讀大地的過程,在對各種要素進行充分的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分析,提出有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以及發展潛能等。詳盡的場地分析能夠有效的為規劃提供指導,例如實際中,在表現山石景致上,就可以利用場地原有的石塊、植物,在后期加以修飾,使原有景致更貼合設計思想。

4、側重園林景觀的地域性、民族性

所謂地域性、民族性景觀,就是指個地區自然景觀、歷史文脈及人文特性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和歷史演變、文化脈絡以及人們的活動行為方式、審美觀念等等園林景觀設計應尊重傳統文化,將帶有當地特征的陽光、地形、水、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結合在設計之中,并且盡量多采用鄉上樹種,從而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以及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和符合當地人們審美標準的空間場所。

5、互動性城市園林景觀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以互動式景觀為基礎開展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工作,利用互動性的景觀為居民生活與休閑提供更加豐寓的娛樂活動。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越來越多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以“景”、“觀”為目的進行,注重"景"的設計而忽略了人們的與景觀的互動性。例如: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中,越來越多的采用立體景觀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單一景觀或局部景觀的中心思想,人們在園林中的休閑活動也以“觀”為主。根據現代心理研究與園林設計理念,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更多的注重景觀與游人的互動,以互動的方式為人們休閑娛樂提供更多的樂趣。雖然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越來越多的使用水景來提升整體景觀的效果,但是卻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來達到互動的效果。雖然也有將水景噴泉設計成為互動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達到人們與經管的互動。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因以互動為方向進行景觀的設計。

6、重視園林設計風格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城市園林景觀環境是與整個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它不同程度的反映著城市社會的各個方面。與傳統的園林相比,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所呈現的風格特征則更具時代特色,顯得豐富多彩。在信息更迭迅速、文化繁榮、藝術風格多元化趨勢明顯、人們需求復雜化的今天,城市園林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更須突出風格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7、植物配置的設計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時,植物的選取和配置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根據整體設計目的和當地的地形氣候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植物并根據它們的習性按照不同的構圖進行組合,創造出不同的景觀供人們游玩。由此可見,植物配置的設計是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1)了解植物習性

做好植物配置的設計,首先就必須要做好植物的選擇,要對各種不同植物做到足夠的了解,掌握不同植物的花期、顏色、習性等特點,根據當地具體環境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進行配置。

(2)注重層次性

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時,不能只種植較高的喬木,也不能只種植較為低矮的草本植物,要避免單調,力求新穎,做到合理配置高中低植物,增強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層次性,使人們不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又能豐富綠化植物的種類,大大提高城市園林的生態效應。

(3)優先配置本地植物

由于本地植物已經十分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因此具有較高的生命力,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強,經濟性較高,在城市言論綠化景觀設計時可以考慮優先種植。

(4)因地制宜

在配置植物時,應該做到因地制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在較為狹小的空間里應該種植一些較為矮小的植物,避免高大植物給人以壓迫感;在較為空曠的環境中應該種植一些數量較多的植物,避免給人以小氣感。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當地具體的環境,做到因地制宜,與環境想協調。

(5)手法靈活多變

在種植植物時,要做到靈活處理,不可單一進行配置,可以采取多變的風格,對植物配置方法靈活處理,可以孤植、叢植等相結合,也可以中心種植、環狀種植相結合,通過靈活處理,使景觀更加引人入勝。

(6)注重植物的防護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好綠化植物的防護等措施,設計時要便于相關苗木工作人員對植物進行修剪等操作,并注重對植物做好足夠的防護做事,從而使園林綠化景觀可以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園林綠化漸漸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對城市的投資環境、居住舒適度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對城市園林綠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不僅要達到凈化空氣、減少塵埃、吸收噪音等目的,還要通過景觀設計分割空間、美化園林環境。作為城市休閑場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要求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節能性以及科學性。通過科學選擇園林景觀植物保持城市生態平衡、促進城市綜合生態環境的建設。同時還要通過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提高城市綜合文化氛圍,為城市投資環境的改善、居住環境的改善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景觀綠化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景觀綠化;苗木種植;圃地選擇;密度;起苗;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9-0206-01

景觀是園林綠化構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園林風格和立意體現的標志之一,盡管在整個綠地面積所占比例有限,但其造型、色彩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園林增色[1-3]。景觀園林綠化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可達到綿上添花的效果,這也是提高園林養護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園林的必然要求。因此,養護應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同時實現滿足功能、符合人的行為習慣、創造優美視覺環境。

園林綠化中進行景觀營造離不開景觀苗木,景觀苗木的種植技術在景觀綠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從苗圃建設、圃地選擇與管理、種植密度、起苗和運輸、苗木栽植、苗圃田間管理等幾個方面詳細論述景觀苗木的種植技術。

1 圃地選擇與整理

圃地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宜,排灌條件良好,做到渠道相通、可排可灌,道路暢通,可行拖拉機或卡車,以利苗木、資材運輸。翻耕之前,先施入有機肥,可施餅肥3.75 t/hm2或欄肥45.0~52.5 t/hm2,加施磷肥375 kg/hm2,對今后苗木生長將極為有利。冬季對圃地土壤翻耕,深度可達25 cm左右,并保證田間無積水,以利冬坑冬凌改良土壤和滅殺病蟲。立春后馬上進行圃地精細整理,隨后開挖步道整苗床,苗床寬110 cm,步道寬30 cm、深25 cm,并挖好圍溝和腰溝(寬50 cm,深50 cm),使其與排水渠相通。筑好的苗床最好人工打碎土塊,以便栽植時苗木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同時使用除草劑噴霧床面以控制雜草滋生,圃地耕整時土壤濕度一般要求在50%~60%,即土不粘鋤頭或犁刀為好。

2 種植密度確定

根據生產目的確定種植密度,分為一次定栽或二次栽植,不同品種苗木3年后回購方案的種植技術規程如下。

2.1 紅花木蓮、乳源木蓮、金葉含笑、深山含笑、云山白蘭(闊瓣含笑)及峨眉含笑

一次定栽:行株距70 cm×80 cm(1.65萬株/hm2)。采用田間種植,畦寬110 cm,一邊余20 cm種植1列,第2列與第1列縱向平行相距70 cm(另一畦邊也余20 cm),即行距70 cm,株距80 cm,呈梅花形或三角形種植。因此,相當于70 cm×80 cm間距種植,即1.65萬株/hm2。但實際株間距卻都是80 cm,相當于在不改變種植面積的情況下增加了苗木的實際生長空間。

二次栽植:行株距70 cm×40 cm(2.25萬株/hm2)或35 cm×40 cm(5.25萬株/hm2)。在一次定栽株距80 cm中間再種1株,行距70 cm不變,或在株距80 cm中間、行距70 cm中間各種1株,第2年再將中間1株移植,擴大面積到1.5~3.0倍。

2.2 無患子、馬褂木、燈臺樹

采用田間種植,畦寬130 cm,一邊余25 cm種植1列,第2列與第1列縱向平行相距80 cm(另一畦邊也余25 cm),即行距80 cm,株距100 cm,呈梅花形或三角形種植。相當于80 cm×100 cm間距種植,栽12 450株/hm2。也可以在一次定栽株距100 cm中間再種1株,行距80 cm不變,第2年再將中間1株移植,擴大面積至2倍。

3 起苗

10月至翌年3月底為苗木種植期。地栽苗起苗要求盡量保證根系完整,打捆裝車,蓋好棚布,及時運輸,及時下車,置于室內陰涼處噴水,裸根苗栽前最好根部蘸黃泥漿(加1%磷肥)[4]。栽前將苗木大小分級隨即修剪,修剪至留6片葉片即可種植,過長的根系也需要剪去一段(1/3),苗木一定要及時種植。

4 苗木運輸

遵循“隨挖、隨運、隨種”的原則,在樹木起苗后迅速運至栽植現場,盡量縮短時間,但是在壯苗之前應當對苗木數量、質量、規格、樹種等仔細核對,保證務必符合栽植要求,更換未達要求的苗木。如果要對裸根苗進行長途運輸,應當蘸泥漿,并用濕草墊根,然后進行包裝運輸,裸根苗木也不可整車推卸。在運輸與裝卸過程中,保護苗木的根系是重點,為避免搖晃,應當用繩索綁扎固定,并且注意使根系保持濕潤。苗木全部裝車后,為避免風干或霉爛,應當用草席等覆蓋遮光、擋風,以減少苗木的機械損傷。苗木裝卸時按順序搬移,輕拿輕放,不得隨意抽拽。高度在1.5 m以下帶土球苗或者灌木苗可以直立裝車,但土球上不可放置重物等。其他帶土球的苗木,土球比較大時應將土球墊穩,排列緊實。

5 苗木栽植

苗木起運后要及時栽植,容器苗木栽植前應安排專人按設計株行距挖種植穴,種植時先將穴內放1層黃芯土,再放入苗木,深度以地徑部位平于表土為宜,盡量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入表層細土并壓實,上面再蓋1層土稍高于地表。隨即澆足定根水,清理步道。擴圃移植的栽植密度嚴格按種植設計方案圖,盡量挖大穴、帶大土球種植,以利苗木成活生長。一般栽植裸根苗,根莖部位易生不定根的樹種時,或遇栽植地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均可適當栽深些,其根莖(原土痕)處低于地面5~10 cm。帶土球苗木、灌木或栽植地為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均不得深栽,根徑部略低于地面2~3 cm或平于地面。常綠針葉樹和肉質根類植物,土球入土深度不應超過土球厚度的3/5。在黏性重、排水不良地域栽植時其土球頂部至少應在表土層外,栽后的土球應填土成土包[5]。

6 田間管理

一是栽后成活前管理。樹苗栽好后,應在樹穴周圍用土筑成高15~20 cm的土圍,其內徑要比樹穴直徑稍大,圍堰要筑實,圍底要平,用于澆水時擋水用。苗木種植后至成活前(14 d左右)是關鍵時期,要注重水分管理,栽時澆足定根水,4 d后再澆1次水,以后每隔10 d澆1次水,澆“三水”(雨天除外),陰雨天要清溝排漬,并要注意培土扶正壓實。二是生長期田間管理。需保持田間土壤濕潤以利苗木成活、生長。一般晴好天氣每隔10~15 d需抗旱1次,可漫灌(不能漫過苗床表面)、澆灌等。陰雨天注意清溝排漬。灌溉用水要清潔,忌污染水源。苗木栽植成活開始生長后即可開始施肥。一般生長期(4―8月)每10~15 d可施肥1次,每次施尿素75 kg/hm2,8月中旬入秋后每10~15 d施復合肥75 kg/hm2, 9月中下旬各施1次磷肥750 kg/hm2。入冬后行間開溝施用農家肥(欄肥)22.5 t/hm2,對翌年苗木生長極為有利。生長期間可多次噴霧葉面肥(專用葉面肥、0.2%~0.3%磷酸二氫鉀、尿素均有較好效果)。施肥要撒入行間表土(防傷苗),隨即松土除草。第1年田間管理最為關鍵,第2年苗木郁閉封行后管理難度大為降低[6]。

7 病蟲草害防治

加強觀測,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田間土壤過濕易產生根腐病、莖腐病,主要采取降低濕度、曬田等措施,并噴霧殺菌劑(地敵克)。4―6月防治地老虎,可于傍晚噴霧乙酰甲胺磷+敵殺死1 000倍液,9月要注意防治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可用毒餌、黑光燈誘殺。生長旺期注意防治葉面病蟲[7-8]。在松土除草方面,除草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第1年嚴防雜草荒苗,并結合松善土壤結構、除草,促進苗木生長,每個月一般松土1~2次,深度3~5 cm。如用稻草、秸稈或茅草覆蓋苗床對控制雜草、保持土壤濕潤疏松極為有利。

8 參考文獻

[1] 稅義珍.園林苗木種植養護有效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4(4):108-109.

[2] 李學臣,楊軍,于春紅.淺析通化地區苗木種植現狀與策略[J].中國農業信息,2014(5):238.

[3] 陳敏.淺談園林苗木種植養護有效措施[J].現代園藝,2011(5):89-90.

[4] 周建峰.園林綠化之苗木種植與養護[J].湖南農機,2011(7):219-220.

[5] 付志芳.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苗木種植技術[J].現代園藝,2013(12):49.

[6] 計皇成.高速公路綠化苗木種植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9(6):56-57.

景觀綠化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綠化景觀;設計要素;生態;城市道路

1 玉山鎮綠化景觀研究背景

玉山鎮是一座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江南名鎮,是昆山市經濟、文化、政治和商貿中心,近年來已創建出一個“一路一園、兩綠夾水、依路設帶、傍河建林”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城鎮綠化景觀。

2 景觀要素

2.1 道路綠化要素

道路綠化要素在設計中用來分割空間,是最具特色的柔性要素,必須具備交通和環境景觀雙重功能,提供給駕乘人員安全的交通環境和連續短暫的景觀,應用植物引導視線、防眩暈。

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之長江路市鎮府路段:中央隔離帶和非機動車隔離帶均采用整形和色塊的手法成型。行道樹為香樟,有良好的庇蔭度,非機動車隔離帶中層種植金邊黃楊、圓柏、含笑等。中央分隔帶是行車過程中視線觸及最多,強調節奏和韻律,種植紅花木、海桐等灌木以及色彩草花進行點綴。道路下層配置沿階草,避免地面。

鎮中心易堵道路――震川路綠化:堵車會引起駕乘人員的焦躁情緒,綠化景觀設計要求更高。現今,震川路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豐富的綠化景觀:幽靜的小道、多彩的灌木林、低處的咖啡屋、高處的歷史墻等,這些變化由綠色銜接,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2.1.2 道路景觀設計特點分析。通過對震川路與長江路路段的調研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得出道路綠地設計的3大特點:(1)視覺景觀:長江路綠化帶、分隔帶給綠化景觀預留出足夠的設計空間,充分利用周邊的各類自然元素,為營造出流暢豐富的景觀帶。(2)使用者的行為心理:對步行人流量進行分析并對步行尺度的游憩空間進行設計,根據車輛的不同速度,在車行道和慢車道劃分不同長度的綠化標準段。(3)生態綠化:以生物多樣性為原則, 利用植物材料既考慮植物本身的生長發育特性,又考慮植物與生境及其他植物的生態關系,盡量做到四時有景。

2.2 植物要素

2.2.1 宏觀的植物群體景觀。植物的群體景觀在生活中很常見,在長江中路路段有片由黃楊、紅花木、金邊黃楊等多種色彩植物修剪規整,圍合的綠色停車位,無論站在景觀的哪個角度,視野都非常開闊。這樣的距離感不僅讓人眼前一亮,景觀兩邊喧囂與寧靜的差異氛圍也給人以不同的感受[1]。

2.2.2 微觀的植物造型景觀。在城鎮中,植物景觀的主要是觀賞功能。玉山廣場上用花卉組合而成的造型景觀,不同色彩的植物組合,配置在廣場、道路、路口。往來的市民與游客在行走時被精致景觀吸引。這些造型多樣的植物景觀很快便成為城鎮中的亮點。

玉山鎮前進西路路段中用矮牽牛等草花裝點隔離帶,形成一條色彩斑斕的植物彩帶,美化了城鎮,也使得行走在路上的人們的心情自然愉悅起來。

2.2.3 草坪。草坪是植物景觀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草坪有著“城市會客廳”美譽,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展現文化特點的綠地開放空間[2]。

昆山市鎮府廣場的草坪,草坪上布置精美的路燈,少有植物,視野開闊,體現了市政府建筑物崇高、雄偉的意境而又不失親切。

兒童公園的草坪,布置了少許植物與雕塑。草坪在點綴空間的同時,地形適當起伏,使道路具有導向性,成為人們公共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2.3 水景要素

濱水區是城市環境和城市文化最敏感的區域。城市濱水區是典型的生態交錯帶,處于水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的交界處,受到兩種生態系統的共同影響,而呈現出生態的多樣性[3]。

濱水綠地對一個城市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對濱水綠地的成功改造在玉山鎮也有幾例。

玉山鎮兒童公園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浮著成片的睡蓮,水邊種植垂柳,枝條在水面上空伸展,倒影入水,優美的樹姿與水體相互掩映,提高了景物的審美情趣。岸邊種植了云南黃素馨等枝葉茂盛的垂直植物,遮擋了欣賞欠佳的石岸,紅花繼木等灌木配置在岸邊,對地形稍加改善,達到露美遮丑的效果。

婁江是玉山鎮邊緣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位于玉山鎮以南,源于太湖,經過玉山鎮的湖段貫穿城市的商業中心,稱之為城河。

對婁江綠化景觀設計影響最大的改變之一便是沿著岸邊的河上木棧道。木棧道與兩岸繁華的街道相比之下更顯得親近、自然。周邊布置了適宜季節變化的色彩植物,岸邊水域也配置了各種水生植物。城河邊的綠化景觀帶有小咖啡館、綠地、休息區等,是人們休憩、賞景的好去處。東西大橋河段邊上最美麗的是那片原有的水杉林,正陽橋西南角鋪設了休閑綠地。

玉山鎮對婁江水域的綠化處理相當優秀,很好地凸顯出市民游憩的需求和景觀生態功能這兩項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濱水綠地的游憩和生態功能。

2.4 石景要素

古人有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在玉山鎮綠化景觀設計中,有許多山石與植物搭配而成的觀賞點。美麗茂盛的植物可以襯托出山石的蓬勃氣勢,而若隱若現的點綴山石又可以提高植物配置所表達的內涵,通過將山石與植物恰當合理地進行搭配,能夠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景觀[4]。

2.4.1 植物為主,山石為輔。玉山鎮將山石巧妙地運用于許多綠化景觀設計中。如亭林公園內的環境一角由兩塊形狀奇異的石塊和多種植物組合配置。此景主體為植物,石塊自然精巧,植物有疏有密,兩者相互有機組合之中,密植的修竹、低矮的五針松、較高的羅漢松、鋪地的紅花酢漿草與沿階草等高低參差與造型石塊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層次分明、生動野趣的自然景觀。

2.4.2 山石為主,植物為輔。圖公園的門口、河道邊、院落等視線相對集中的地方看到特意配置的奇特山石,周邊常常配置不同植物,以起到襯托或烘托的作用,這種突出山石主體的表現,常作為障景或框景用來劃分空間,豐富層次,展現多重層次、內涵遞進的欣賞價值[5]。

圖亭林公園的入口旁邊特別放置了一塊刻有公園名字的大型獨立山石,山石周圍配置了香樟樹、八角金盤、常春藤以及沿階草,四周以小石塊隔離。三棵高大的香樟樹形狀奇特且枝繁葉茂,襯托出大塊山石氣勢不凡,成為周邊的視線焦點,構成了一塊獨具匠心的景觀。以山石為主配置植物的時候,對植物的造型、特征以及色彩需襯托出山石的氣勢。

2.4.3 植物與山石,相得益彰。圖2是玉山鎮的一角,是一副以古典粉墻隱于后,竹石相生的幽靜畫面。畫面中翠竹挺拔,安靜而優雅,山石奇特,深情之搭配,相得益彰,隱隱散發出古時詩畫中的優美意境。

2.5 小品要素

優秀的景觀小品不僅是綠化景觀創作中的言語,也是該區域良好的文化載體,使得城市綠化景觀表現出無窮的美感與活力,是景觀要素中最為清晰的景觀語言。

豎立在道路綠化帶中的廣告牌,色彩突出、造型簡潔、點綴綠化,無意中吸引著人們的視線,自然地向路人傳達信息。

設計精巧的路燈與綠化融合,每到夜晚燈亮,猶如點綴在大地上的顆顆明珠,光彩照人,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情趣。

廣場上色彩艷麗的花朵層層圍繞,烘托祥云,表達著“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深刻內涵,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視線,成為廣大市民與游人所喜聞樂見的點睛之筆。

3 玉山鎮綠化景觀設計中的注意要點

3.1 重視綠化的生態性和多樣性

生態性是城市植物景觀的基礎特征之一。城市植物景觀空間中多種多樣的物種類型和植物種類就是城市植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代表著物種演化的空間范圍和對特定環境的生態適應性,是進化機制最主要的產物。如果景觀中的某種物種受到傷害,在物種多樣性豐富的情況下,其他植物可以起到代替和補償的作用,維護整體系統的運轉,保持整體景觀[6]。

3.2 無障礙設計管理

綠化景觀的無障礙設計和管理要充分考慮綠化對各方面的后期影響。樹木生長,枝條數量的增加與長度的伸展會對靠近綠化帶的行車造成影響,需要適時地修剪;在運用外來植物配置植物景觀時,要嚴格控制管理,防止阻礙本地植物生長,外來植物過快繁殖;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避免種植帶刺或根莖易形成障礙的植物;道路主要樹種宜選用一些生命力強、好管理、少蟲害、無飛絮、無毒、無刺激性且具有特色的優良品種;提倡多植喬木,適當配置花灌木和色葉樹木,講究植物群落結構的層次變化,營造出生機勃勃的群體效果[7]。

參考文獻

1 蘇同向.城郊道路綠化景觀與自然環境的融合――以昆山市淀山湖

鎮曙光路綠化景觀設計為例[J].林業科技開發, 2011(1)

2 田國行.綠地景觀規劃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6

3 滿國富.淺析貴州省貴陽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J].現代園藝, 2013 (22)

4 陳望衡.環境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

5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4

6 沈守云.張啟翔.現代景觀設計思潮[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9

景觀綠化范文第5篇

垂直綠化設計及其植物配置是景觀綠化工作的基礎。城市土地空間有限,城市綠化問題一直是廣受人們關注,垂直綠化作為城市景觀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概念及作用

垂直綠化是立體綠化的一種表達形式,指除平面綠化以外的所有綠化。它根據豐富變化的基地立地條件,以各種構筑物及其它空間結構為依托,栽植攀援植物或其它植物依附于此之上,這這些構筑物包括城市立交橋、建筑外墻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頂、門廊、花架、棚架、陽臺、廊亭、柵欄、假山等各種建筑設施。

垂直綠化是景觀立體綠化的重要形式,它能有限土地的空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還能豐富綠化景觀形式。發展垂直綠化,在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方面有著有效而顯著的效果。當前,城市綠化總量越來越少,粉塵、噪音、有害氣體越來越多,熱島效應日益明顯,垂直綠化可以營造并改善城區生態環境,還能保溫隔熱,節約能源,也可以滯留雨水,緩解城市下水、排水壓力。城市小空間內多用垂直綠化植物點綴景觀,柔化單調的現代建筑格局,給人與自然另一種親密接觸的機會。垂直綠化還可以擴大城市植物種植面積,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

應用空間

1.棚架

棚架作為室內到戶外的類似建筑的過渡物和延伸物,是垂直綠化形式的常見依附物。花架、長廊、棚架等立體感比較強的建筑構件。棚架式垂直綠化多應用于居住區、公園等人動較密集的場所,實現居民游客停留、休憩、交談交往等景觀行為需求。

2.籬垣

籬垣式垂直綠化的依附物為籬架、欄桿、矮墻、柵欄、鐵絲網、花格窗等土木構件,此類依附物大都低矮、通透、硬性、單調,因此,觀花的卷須類、鉤刺類、纏繞類攀緣植物成為其首選綠化材料。公園、街頭綠地、居民小區等場所多用此類垂直綠化形式。試想,枝繁葉茂的花葉籬欄掩映,郁郁蔥蔥的綠色圍護,有虛有實,別有一番風情。

3.附壁

附壁式垂直綠化是指用于較高的墻體或建筑物外立面的綠化,包括各種建筑物的墻面、懸崖斷臂、大片坡墻、裸巖等。吸附類的攀緣植物的附壁式垂直綠化的理想選擇材料,攀緣植物不僅能軟化建筑物堅硬呆板的外觀線條,還可以吸收陽光,降低建筑物外立面溫度,舒適建筑物內部環境,發揮其生態節能的積極功效。

4.立柱

高架路立柱、電線桿、路燈柱、廣播柱等有一定粗度的柱狀物也是垂直綠化應用較多的空間。立柱的立地條件通常較差,交通繁忙、廢氣、粉塵等污染嚴重,其綠化不是讓攀緣植物沿引向上生長,而是利用容器種植滕蔓類或軟枝類吸附植物,凌空懸掛于立柱上,使其花枝、蔓藤垂直而下,形成另一番立體綠化景觀。

5.懸蔓

一些建筑部位,如陽臺、窗口、檐口、女兒墻等懸挑結構常用垂直綠化,人工設置種植槽的為其常用綠化形式,也可用繩索、竹竿、木條或金屬線材構成一定形式的網架、支架,種植槽內一般種植花卉、地被及觀葉植物,也可以種植一些藤蔓類植物。網架支架選用纏繞或卷須型植物攀附形成綠屏或綠棚。但此類垂直綠化須考慮防漏和建筑物的承重問題。

植物的合理選擇

由于垂直綠化的立地條件相對較差,淺根性、耐貧瘠、耐干旱、耐水濕、對陽光有高度適應性的攀緣植物是其常用的栽種植物。

纏繞類:莖纏繞支撐物呈螺旋狀向上生長,攀援纏繞能力較強,常見的種類有紫藤、牽牛花、常春油麻藤、金銀花等,適用于欄桿、棚架等。

卷須類:此類植物的莖不圍繞依附物旋轉,而是用細小脆嫩的卷須(如莖卷須、葉卷須等)纏繞依附物不能選擇較粗的柱狀休,而是較細的如竹籬等細狀物。常見的有葡萄、葫蘆、絲瓜。

吸附類:用氣生根或吸盤,通過吸附來攀援纏繞,此類植物常見的有爬山虎、常春藤、凌霄、扶芳藤、絡石等。

蔓生類:多為蔓生下垂,沒有特殊攀援器官,僅靠細柔而蔓生的枝條,攀援能力與其他攀援植物相比最弱,但垂吊效果卻很明顯。常見的有薔薇、懸鉤子等。

設計要求

(1)依據種植地不同的朝向選擇攀緣植物。在陽光充足的東南方向墻面或構筑物前,種植喜光的攀緣植物;而日照時間較短的北向則栽植耐蔭或半耐蔭的攀緣植物;西向應選擇喜光、耐旱的攀緣植物。

(2)依據基地地段及不同的墻面材質,選擇爬墻虎、凌霄、南迎春、扶芳藤等攀援植物,沿墻的垂直綠化要砌筑種植池,更換種植土。墻邊、橋體、橋柱等可選用塑料網等材料鋪設輔助網,以利植物攀援。

(3)設計時需考慮垂直綠化觀賞效果和功能要求,所選植物要與攀附建筑物的色彩、風格、高矮搭配和諧,如紅磚墻面不宜選用秋葉變紅的攀緣植物,而灰色、白色墻面,則可選用秋葉紅艷的攀緣植物。

經典案例

1.臺北盤旋式摩天大樓

由Tafline Laylin團隊設計的園摩天大樓,核心部位為懸浮花園,里面種植的植物不僅裝飾效果好,還可食用,40戶居民可以在不同季節享用到自己種植的果蔬,生活情趣大大提高。每間面積為540平方米的房屋內部設計了一年綠植滿布的墻壁,不僅帶來了極強的視覺效果,優質的空氣也從這里徐徐而來。

2.新加坡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被設計成為一個綠化率很高的花園酒店,眾多熱帶花木和棕櫚樹點綴在空中花園。繁茂的綠色與周邊公園連綿不斷,形成體量感驚人綠色景觀。處處綠蔭,漫漫流水,潺潺作響。這個位于中央商務區的酒店是城市重要的綠色標示。

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通江县| 雅安市| 永寿县| 镇坪县| 青铜峡市| 博罗县| 红河县| 监利县| 怀化市| 元氏县| 香港| 阳东县| 赣州市| 泰州市| 松阳县| 墨脱县| 东台市| 台中县| 房产| 县级市| 余江县| 搜索| 宜章县| 阿荣旗| 肇源县| 涪陵区| 镶黄旗| 修水县| 永兴县| 海安县| 远安县| 陆丰市| 五莲县| 井研县| 双城市| 广安市| 溧水县| 靖边县| 图片|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