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巡查工作方案

巡查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巡查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巡查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開展巡查工作的目的和積極意義:

為切實履行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執法職能,加強對我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醫療市場的監督管理,督促、指導和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發展,防止侵害群眾健康及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本著對醫院負責、對就醫群眾負責的態度,來開展此次醫療機構巡查。

在巡查工作中做到對現存的問題查嚴、查細、查實,以便及時發現醫療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幫助醫療機構消除醫療安全隱患,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從而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安全、舒適的醫療服務,促進我縣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是此次巡查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二、重點巡查內容:

(一)、醫院管理情況:

1、《護士條例》貫徹落實情況(查會議記錄、工資發放表、問護士);

2、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落實情況(查會議記錄、聽匯報);

3、創建群眾滿意醫院活動部署及開展情況(查會議記錄、聽匯報);

4、醫療質量管理情況;

(1)、醫療文書書寫情況(隨機抽查住院歸檔病歷,含輸血、手術、死亡病歷共6份,鄉醫院共3份;隨機抽查當天在架病歷1-3份;隨機抽查處方書寫、門診日志及相關醫療文書情況);并檢查醫院核心制度執行情況(制度是否制定并完善、查記錄本);

(2)、護理工作管理情況(看現場、抽查病歷、問護士);

(3)、醫務人員業務培訓情況(查看培訓記錄、現場考核);

5、醫院感染管理情況(看現場、隨機考核);

6、是否有非法行醫情況(查處方、看現場);

7、民生工程落實情況(查會議記錄、聽匯報)。

(二)、臨床用血管理(看現場、抽查輸血病歷、問實驗室工作人員):

1、輸血前五項檢查開展及登記情況;

2、交叉配血實驗開展情況;

3、各項登記制度;

4、標本存儲情況;

5、醫院輸血規章制度建設情況;

(三)、藥事管理情況(查處方、看現場):

1、品、一類管理情況:品、一類保管情況、登記冊使用情況、處方開具情況等;

2、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規范情況:根據市衛生局《轉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對各醫療機構臨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特別是圍手術期病人是否存在預防手術感染過度依賴抗菌藥物的情況)進行檢查;

3、醫療機構藥劑管理規范情況:藥品采購、藥品配備、藥品養護、藥事人員資質情況。

(四)、實驗室、手術室、麻醉科建設情況(看現場、問工作人員):

根據省衛生廳關于印發《省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市衛生局《關于印發〈市醫療機構手術室、麻醉科建設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文件要求,開展實驗室、手術室、麻醉科建設情況檢查。本次檢查主要針對2012年檢查情況進行對比,是否按要求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三、巡查結果通報

巡查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總體思路

依托市政府門戶網站現有的網絡技術資源,建立涉企政策資料庫,凡不政策都要入庫備查,并建立方便快捷的查詢系統,企業想了解什么政策,通過查詢系統能及時準確查到。市各部門、各單位出臺的涉企政策和規定,要按照政務公開要求,及時主動入庫備查。

二、建設內容

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借鑒外地經驗,我市涉企政策查詢系統有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一)建立涉企政策資料庫。涉企政策庫分為國家政策、省級政策、市級政策3個層面,按照對象不同,分為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若干政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促進實施自主創新戰略若干政策4個類別,多角度、多層面為企業提供政策服務。

(二)建立涉企政策查詢系統。利用市政府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功能,實現涉企政策智能化查詢,確保政策庫信息能夠準確檢索,提高企業查詢與使用政務信息效率和質量。

(三)建立企業辦事查詢平臺。將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的42個部門的申報指南,在系統內進行全面集成,提供辦理程序、申請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時限、咨詢投訴等9個方面服務,方便企業查詢辦事信息,節約企業辦事成本,提高辦事效率。的行政審批項目

(四)建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將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提供的各類項目咨詢、創業輔導、物流、會展推廣等服務匯集其中,提供一系列政府政策支持融資項目及商業銀行中小微型企業信貸產品,搭建起“一站式”高效、便捷、信息共享的涉企服務平臺。

三、工作分工

(一)市信息辦做好涉企政策查詢系統的開發建設與技術保障工作。為各部門開設涉企政策查詢系統的信息帳號,并做好系統錄入的指導、培訓工作。

(二)各涉企部門要全面整理、及時上傳國家、省、市各類涉企服務政策。并加強對涉企政策庫的內容管理,并及時更新、調整。

(三)各縣區和各涉企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在本單位網站專門設立涉企政策查詢系統鏈接,做好宣傳工作。

(四)市政務公開辦要指導部門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及時、主動地公開涉企政策和規定。

(五)市保密局負責指導和監督涉企政策查詢系統信息的保密工作。

(六)市法制辦、市效能辦負責監督檢查涉企政策查詢系統實施情況。

四、工作計劃

(一)政策整理階段(4月9日-4月15日)。明確涉企服務部門名單,并開展涉企政策系統應用的宣傳動員活動,指導部門全面、規范整理各類涉企服務政策。

(二)系統建設階段(4月9日-4月15日)。建立涉企政策資料庫、涉企政策查詢系統、企業辦事查詢平臺,并確保系統各項應用功能的實現。

(三)系統培訓階段(4月16日-4月20日)。對部門進行涉企政策查詢系統的操作培訓,幫助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實現涉企政策全面、準確、規范錄入。

(四)政策錄入階段(4月21日-4月25日)。各部門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及時將國家、省、市各類涉企服務政策錄入涉企政策庫備查。

(五)系統上線運行(4月26日-4月30日)。實現涉企政策查詢系統的上線試運行,并根據具體運行情況,進一步完善系統內容。

巡查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為從源頭上遏制腐敗案件的發生,有效發揮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在治理腐敗、預防賄賂犯罪中的作用,西湖區院積極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進一步推動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和懲防腐敗體系建設,引導投標人樹立守法經營、誠信競爭,懲戒招投標市場中的失信行為和違法行為。2008年至今共接受行賄犯罪檔案查詢2300余次,充分發揮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在預防賄賂犯罪中的特殊功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一、深入宣傳,擴大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在招投標中的影響力

針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開展時間不長,宣傳不夠,建設業主對它還不了解、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西湖區院從兩個方面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一是把握宣傳的時機、方法和步驟。以區建設局、建管中心、招投標中心為重點宣傳對象,向招標單位、招標公司宣傳《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受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暫行規定》,讓建設單位和建設局、招投標中心詳細了解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具體內容、方法、步驟。

二是召開業務培訓會議,確保查詢工作的有效性。向招標單位、招標公司以及參與工程管理的相關人員宣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規定及要求,讓招標人明白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與工程建設的利害關系,是加強招投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單位選擇廉潔誠信施工企業的重要保障,與工程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加強部門之間的聯系協作,共同推進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

在推進查詢工作中,西湖區院秉承“服務到位不越位,監督到崗不越權”的理念,著重把握“三個加強”。

首先,加強與招投標管理辦公室的聯系,突出工作重點。制定了“重點抓、抓重點,分步走、全面推”的工作思路。2010年在全區招投標市場全面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選定區屬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作為重點查詢對象,最大限度地發揮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在招投標市場的監督作用。

其次,加強與建設主管部門協調配合,提高服務水平。主動與建設主管部門協調,制定《關于建立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信息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區建設局專門組織力量辦理查詢申報材料。在查詢結果作出后,共同對查詢結果的相關情況進行認真核實,對存在行賄犯罪不良記錄的建筑公司進行必要的處置。

最后,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的聯系協作,形成監督合力。在參與招標程序監督過程中,要求業主單位自覺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并運用查詢通報機制監督落實。對于開標而沒有進行查詢的項目工程,采取向區紀委、主管部門進行通報的方式,加大對查詢工作的監督落實力度。

三、正確運用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機制,確保查詢實效

在查詢工作中注重查詢與落實結合,監督與服務并重,確保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發揮作用。

第一,正確引導查詢工作,促進查詢結果正確運用。為防止少數工程業主和投標人忽視或者回避查詢工作,對沒有提供《查詢告知函》的投標工程項目,監管部門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約定認真執行,防止《查詢告知函》工作走過場。

第二,嚴格規范查詢范圍,防止查詢結果被濫用。為確保查詢工作健康、規范、有序,西湖區院制定了“三查”、“二不查”原則。對有業主單位申請查詢要求的查,對被查詢單位證照齊全的查,對被查詢單位法人代表、項目施工組成人員身份明確的查;對查詢目的不明確的不查,對可能濫用查詢結果的不查。

第三,堅決制止掛靠行為。施工掛靠行為一直是國家禁止的,但實際情況是屢禁不止。為了制止掛靠行為,明確規定如果查詢發現掛靠企業或個人有行賄犯罪記錄,被掛靠的單位將承擔連帶責任,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理。■

河南省南召縣:基于調查,實現“四個轉變”

今年,河南省南召縣院基于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開展情況深入細致的專項預防調查,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促使南召縣委、縣政府制定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有力地推動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開展。

一、通過專項調查發現問題癥結

南召縣院主要針對物資采購、醫藥購銷、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對縣建設局、財政局、衛生局、國土局、水利局等九個涉及招投標項目較多的主管單位和五家建筑工程公司進行走訪座談和問卷。調查發現三個主要問題:一是被調查單位片面認為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與他們關系不大,只是被動參與查詢;二是在認定投標方資質時,招標單位只重視審核投標方提供的營業執照、項目經理證等有關資料,忽視或較少考察投標方過去有無行賄、串標等不良記錄,使不法企業渾水摸魚,帶“病”競標;三是參與招投標工作的各個監督部門責任意識不強,監督流于形式,不能有效防范暗箱操作,存在職務犯罪隱患。

二、提出建議,推動制定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行政規范性文件

基于調查,南召縣院撰寫了《預防調查專題報告》,制定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細則》。2011年5月向縣委、縣政府提交了《關于在政府采購、醫藥購銷和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強力推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請示報告》,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規定為投標人資格審查的前置條件之一,對有行賄犯罪記錄的投標人實行限制準入;二是相關的行政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要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納入目標管理;三是對不履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職責的單位或個人實行責任追究。《報告》受到了縣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縣長鄢國賓和縣委副書記、縣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畢躍杰對報告都做了批示。6月,南召縣委、縣政府聯合印發了《關于在政府采購、醫藥購銷項目和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通知》,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適用范圍、查詢主體、查詢過程、監督管理和罰則都作了具體規定,進一步規范完善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

三、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發生“四個轉變”

自南召縣委、縣政府聯合發文后,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融入了地方行政規范,產生了地方行政效力,實現了“四個轉變”。

第一,查詢單位由單一向多元轉變。以往,南召縣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社會認知度不高、行政強制力不足,只有重大工程的投標企業、法人和招標單位進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存在不少查詢“盲區”。現在,南召縣將政府采購、醫藥購銷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的行政主管部門、實施單位、投標企業和法人都應進行查詢。同時,還硬性規定了一次性采購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政府采購、醫藥購銷項目以及工程預算在5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都必須進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大大提高了查詢工作的社會覆蓋率。

第二,查詢程序由不規范向規范轉變。過去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程序沒有明晰規范的要求,缺乏具體的操作標準,隨意性很大。現在,明確規定了查詢的流程,制定了各種表格,統一要求政府采購、醫藥購銷和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標單位,必須集中查詢擬投標企業的行賄犯罪記錄,查詢時必須提交書面申請、單位介紹信以及被查詢單位的資質證明等,經預防辦內勤受理、負責人審核、主管領導審批后,方能執行查詢。同時還規定了異議申請復核的期限和時效。

第三,查詢結果處置由虛向實轉變。以前由于跟蹤監督機制不健全,查詢結果的執行力不強。為解決這個問題,南召縣規定受理查詢后,須向申請查詢單位(個人)出具《檢察機關查詢行賄犯罪檔案結果告知函》,并加蓋“查詢行賄犯罪檔案專用章”方為有效。如經查詢發現有行賄犯罪記錄的,堅決取消其競標資格。為防止查詢結果處置流于形式,強化了相關行政部門和招投標活動監督部門的監管職責,最終的處置結果必須報同級行政主管部門和縣預防辦備案存檔。

第四,查詢工作由軟任務向硬任務轉變。根據規定,縣政府采購、醫藥購銷和工程建設項目行政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必須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納入本單位的目標管理,建立專門檔案,確定專人管理,與業務目標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對不履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職責的,將追究相應責任。南召縣院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已成為一項硬任務。■

山東省濟寧市:科學對接網絡,擴大查詢范圍

近年來,濟寧市檢察院把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與政府采購平臺科學對接,不斷擴大查詢工作范圍,取得了較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截至目前,共受理查詢申請3584次,涉及被查詢單位3577個,涉及被查詢個人3492人,查詢回復率100%。

一、領導重視,為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開展提供保障

濟寧市院黨組充分認識到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重要作用,專門研究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方法、步驟和具體措施,部署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把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納入考核范圍,對警力進行了科學調配,安排專職人員具體負責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并開展了專業培訓。同時撥付專款,添置筆記本電腦,購買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軟件,建設職務犯罪預防網站,制定濟寧市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實施辦法和管理制度,為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迅速推進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宣傳到位,推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迅速拓展

為充分發揮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作用,濟寧市院主動深入街道、社區散發宣傳材料,向濟寧市職務犯罪預防協會會員單位寄送宣傳單,邀請濟寧市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政府采購中心、人民銀行、銀監局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利用《濟寧日報》、《濟寧市職務犯罪預防網》等新聞媒體宣傳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通過宣傳,深化了人們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認識,主動申請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單位和個人逐漸增多。2006年受理查詢申請104次,涉及被查詢單位124個,涉及被查詢個人6人;2007年受理查詢申請280次,涉及被查詢單位360個,涉及被查詢個人297人。

三、科學聯網,提高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效率與質量

伴隨政府采購和招投標工作的拓展與延伸,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量迅速增加。為適應新形勢下查詢工作的需要,濟寧市院以建設采購網絡平臺為契機,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與政府采購平臺和招投標管理平臺科學對接,把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作為準入制度的一個環節。根據主管部門的規定,參與政府采購或參加投標的企業必須進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經查詢無行賄記錄后,方可成為政府采購或招投標活動的參與人;有行賄犯罪記錄的企業,不得參與政府采購或招投標活動。同時,濟寧市院還安排專人負責網絡查詢,全天候提供服務,不論本地還是外地企業,必須按要求完成網上注冊登記,審核全部網上進行,確保隨時申請、隨時登記、隨時查詢、隨時反饋,所有工作全部實現網上流轉,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四、注重實效,拓展延伸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服務功能

在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中,濟寧市院與濟寧市金融部門溝通協調,聯合規定凡100萬元以上的貸款,全部納入行賄犯罪查詢范圍,一旦發現行賄劣跡,一律拒絕放貸,從而減少了貸款風險,維護了資金安全。通過行賄檔案的錄入和查詢,濟寧市院發現煤炭系統賄賂案件所占比重較大,且有愈演愈烈的勢頭,及時撰寫了指出煤炭系統存在賄賂犯罪問題的檢察建議,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孫守剛同志作出批示:“此案的教訓是深刻和沉痛的,也是我市加強國有企業監管和反腐倡廉建設的活教材,全市各級都要從中受到警示和教育。”并同時要求市國資委,“對檢察建議書中的建議意見要認真研究,積極采納。”市政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采納了濟寧市院的建議,組建了“濟寧市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促進了國有企業的發展。■

江蘇省吳江市:推進社會廉政準入管理

近幾年,吳江市檢察院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作為推進社會廉政準入管理的重要途徑,積極完善查詢運行機制、創新查詢運行方式及查詢結果應用形式,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吳江市檢察院共受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2973次,被查詢單位11011家,被查詢個人19068名,11家單位或個人因有行賄犯罪記錄被處置,在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保障政府投資安全,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影響力

首先,緊扣社會熱點,形成宣傳合力。在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指導委員會支持下,將宣傳工作納入廉政宣傳大格局,廣泛宣傳通過查詢推進廉政準入的職能優勢。去年發生的“7?28”南京化工廠爆炸案暴露出相關主管部門忽視廉政準入管理的問題。由于沒有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一家有行賄犯罪記錄的企業承攬了拆遷業務,結果施工過程中發生了爆炸。檢察院組織相關部門分析討論,凸現行賄犯罪檔案查詢關口前移的優勢,提高了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認識。

其次,凝聚社會力量,拓展宣傳深度。向全市228名農村、社區檢察聯絡員發放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宣傳冊,做到全市各中心村、社區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宣傳全覆蓋。通過預防職務犯罪電子雜志《立人》、走訪等形式對全市各政府建設管理部門、政府采購部門宣傳查詢全到位。利用工程專項預防等形式,向全市工程建設人員發放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材料279份,提高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社會認知度。

同時,借力媒體優勢,延伸宣傳廣度。利用吳江電視臺、廣播電臺、《吳江日報》等媒體,向全市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信息,宣傳查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市各重要路段設置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宣傳戶外燈箱廣告,延展宣傳廣度,提高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社會影響力。

二、完善查詢機制,增強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執行力

吳江市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依托社會化預防,努力構建檢察主導、市鎮聯動、各方參與、規范運作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運行機制。

首先,納入全市預防工作考核和效能管理。近年來,吳江將預防職務犯罪納入全市機關績效考核和目標管理。在市委和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指導委員會支持下,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納入各單位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工作考核,并作為全市預防職務犯罪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的重要依據,有效調動了各單位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查詢工作約束力。

其次,實現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市鎮兩級全覆蓋。針對吳江市政府工程建設項目按投資額度分為市和鎮兩級主管的實際,在將市屬工程納入查詢的前提下,依托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委員會召開全市各鎮(區)工作會議,明確各鎮(區)5萬元以上政府投資工程一律納入查詢,將查詢作為招投標的必經程序。截至目前,開展政府投資工程行賄犯罪檔案查詢787次,比去年同期增加92%。對應查詢而未查詢取得招投標資格并中標的單位,一經查出,即向有關部門建議啟動追責機制,取消中標資格,由招標方重新招標。去年,發現吳江市某鎮屬工程中標單位未進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向該鎮招標辦發函后,鎮招標辦取消了中標單位的中標資格,重新組織招標。

再次,擴大查詢范圍。針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范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領域,查詢范圍較窄等問題,主動與政府采購部門協商,并走訪政府采購供應商。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后,市預防職務犯罪指導委員會發文,將全市所有政府采購項目的投標人和相關執業人員全納入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范圍。截至目前,共為政府采購項目查詢投標單位1995家,執業人員3639人,實現了防治政府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的關口前移。

最后,確保查詢工作規范運行。為提高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規范化和執行力,起草了《吳江市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實施辦法》,由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指導委員會下發全市施行。該《辦法》明確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所需的材料、查詢程序、用途、結果處置的回復及查詢所用的標準化格式表格等,從而使查詢工作更規范,更有執行力。

三、創新查詢形式,強化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生命力

依托信息化建設和派駐鄉鎮檢察室的優勢,不斷優化完善查詢方式方法,提高查詢效率,切實服務社會。

第一,實行兩級聯查方式。為方便全市企業或個人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依托自主研發的即時通訊工具“RTX”、內網查詢系統授權,將派駐各鎮區的四個檢察室與預防科信息聯網,使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窗口由一個(預防科窗口),增加為五個(一個預防科窗口,四個駐鎮檢察室窗口),做到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就在“家門口”。

第二,推行申請查詢單位實名認證。針對吳江市政府采購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主要由招投標機構統一查詢的特點,給予申請查詢單位互聯網郵箱實名認證。申請查詢單位將查詢信息通過互聯網傳輸該院外網查詢專用郵箱,通過“移動存儲加密系統”將查詢信息從互聯網轉移到檢察內網,節省了文字輸入時間,使申請查詢單位無需上門查詢。同時通過內外網物理隔離,杜絕泄密問題發生;對查詢結果,通過電子掃描以圖片形式傳輸申請查詢單位專用郵箱,使申請查詢單位在電腦前便知查詢結果。

第三,提供專業服務。明確各查詢窗口由專人負責查詢工作。對專職人員加強查詢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意識,保障全面掌握查詢系統軟件操作要領,熟練掌握查詢各個環節。同時加強查詢窗口硬件建設,確保查詢工作“軟硬件”雙過硬,凸顯專業、高效服務。

四、延伸服務觸角,擴大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準入”效力

一是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納入中介機構信用評級。吳江市檢察院與市紀委、監察局、審計局、法院等15個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全市中介機構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將中介機構信用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全市凡政府投資項目要采用中介服務的,均需選擇B級以上信用等級中介機構,選擇C級的要向市中介監管領導小組說明原因,D級的堅決禁用。對于有行賄犯罪記錄的企業或個人,降低信用等級,限制其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對于企業中工作人員有行賄犯罪記錄,降低企業的信用分,取消評選誠信企業資格。2011年,市檢察院與其他14個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對吳江市測繪、拆遷、貨運、監理等23個領域的513家中介服務機構信用評級,有90家被評為A級,358家被評為B級,34家被評為C級,21家因有行賄行為等違法違紀問題被評為D級。

二是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納入建筑企業信用評分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納入建筑企業信用評分體系,對于有行賄犯罪記錄的企業,降低信用分。建筑企業從業人員經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有行賄犯罪記錄的納入政府投資工程“黑名單”,三年內禁止參與政府投資工程,并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作為個人執業資質升級的參考要件。在吳江市重點工程“盛澤新城區”建設工程中,通過查詢發現兩個投標人有行賄犯罪記錄,告知招標單位后,招標單位迅速取消了兩個投標人的投標資格。截至目前,吳江市共對有行賄記錄的31家企業和38名個人分別給予降低信用分或者一定期限禁止參與政府投資工程。

巡查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白蟻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白蟻具有喜濕性、隱蔽性、擴張性、遷移性、重復入侵性等特點。廣西南方常年潮濕多雨,比較適宜白蟻繁衍生長,而水庫堤壩一般種有植被,容易滋生白蟻,蟻患危害比較嚴重。白蟻常年隱居地下,如果在水庫堤壩內修筑巢穴、修筑蟻道,很不容易被發現。而且白蟻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和擴張能力,要是不及時治理、任其建巢穿道,將可能出現壩體被整體腐蝕的情況。一旦汛期到來,雨量增加、水位上升,水流大量滲透到蟻道內,導致蟻道不斷變寬變大,最終會造成堤壩滑坡、塌方甚至垮壩,嚴重威脅到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一旦防治的藥物過了藥效期,白蟻還會卷土重來,這就決定了白蟻防治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由此可見,堅持對水庫堤壩白蟻進行防治,是水庫堤壩安全運行、發揮水庫防汛抗旱職能、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白蟻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管理人員思想麻痹。有的水庫堤壩多年來沒有發現白蟻,或者蟻患因及時治理未造成事故,使一些堤壩管理人員對白蟻的活動規律以及蟻患的隱蔽性、危害性、重復性認識不足,從而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性,工作中也有所懈怠,以為發現后只要及時治理就行;有的甚至會片面認為白蟻都多年不見蹤跡了根本不足為患。

2、有的管理單位沒有制定白蟻防治工作方案,或者有章不遵、有章難遵。有些水管單位對白蟻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白蟻防治列入日常工作日程,不編制工作方案,對于怎樣防治白蟻無章可循;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工作方案,但只是掛在墻上、停在口上,有章不遵、敷衍了事,比如:例行巡查時只停留在表面,認為只要地表沒有白蟻就萬事大吉;對白蟻進行治理時以為清理蟻山、投放蟻藥趕走白蟻就行了,全然不顧白蟻的活動規律;有些工作章程的制定只不過為了應付上級檢查,隨手就拿來別人的工作方案,全盤照抄、生搬硬套,根本未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科學編制,使得方案沒有針對性、指導性、戰略性意義,工作開展起來難免困難重重、處處碰壁,工作效率低下不說,甚至誤導方向、延誤戰機,導致蟻患重大難以收拾。

3、治蟻人才缺乏,業務培訓不足。白蟻防治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順利開展。有的單位沒有設置白蟻防治專員、崗位,出于各種因素也沒有重視開展相關業務培訓。不少堤壩管理人員在開展白蟻防治前,都不清楚什么是白蟻,不了解其成長環境和活動規律等基礎常識。多數管理人員屬于“兼職”、臨時上陣,沒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白蟻日常巡查、治理活動多是盲目、被動的,有的管理人員甚至簡單地認為滅蟻就是挖掉蟻巢、投藥驅趕,這些嚴重影響著白蟻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4、只關注壩體蟻情,忽略周邊區域的防治工作。土質堤壩多是依山筑造而成,堤壩兩側山坡區域雜草叢生、天陰潮濕,能夠為白蟻活動提供比較適宜的生存環境。而白蟻會根據生存和活動的需要遷移他處開辟新的領地,倘若兩側活動、生長的白蟻遷移到堤壩內活動,就能危及堤壩的安全。多數管理單位能夠定期修剪綠地和清除堤壩雜物,但很少清理堤壩兩邊的雜物。有的管理人員開展白蟻活動普查工作時,往往只對堤壩處進行巡查,對白蟻進行滅殺也只是處理堤壩內的區域。等到堤壩兩側的白蟻遷移到堤壩再治理,不僅造成工作重復、單位治理成本提高,而且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壓力,影響了整體工作的有序性。

5、重治輕防,只注重治理,預防意識淡薄。有的堤壩管理人員認為,只要及時發現白蟻、迅速采取措施滅殺,就不會造成災難性事故。但是因白蟻蹤跡不易被察覺,可能發現時已經太遲,失去了滅殺的有利時機,到時可能難以彌補、產生不良的后果。

三、加強白蟻防治效果的幾點意見

1、強化安全意思,思想上提高防治白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加強宣傳、定期召開動員大會等方式,增強大家的憂患意識,全面提高單位領導和堤壩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形成全員重視的思想氛圍。作為單位領導,要肩負起統帥和指揮的作用,不僅自身覺悟要高,還要加強監督指導,重視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時刻關注職工的思想狀態,去除各種僥幸心理,確保白蟻防治工作常抓不懈。

2、制定行之有效的白蟻防治方案。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度,貫徹到單位領導和堤壩管理人員的目標責任中。二是針對當地情況制定具體的防治工作方案,不僅包括如何預防、殺滅白蟻,還應對如何日常巡查、常規普查步驟進行詳細規定,以確保各項措施全面落實到各個階段中,年末還要進行必要的總結計劃。需要強調的是,工作方案應該按照一年一定的原則,不能簡單復制,要及時跟進形勢的變化,確保與時俱進、科學有效。

3、重視引進白蟻防治專業人才,加強人員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最終的目標是切實提高本單位堤壩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打造一支優秀的工作隊伍,隨時把握堤壩蟻情并及時自行治理,避免白蟻泛濫帶來災害或把損失的程度降到最低。白蟻防治涉及到預防、巡查、治理等多個環節,必須加強相關的專業培訓。首先,單位應在內部開展培訓班,系統學習白蟻認知、預防等基本常識,提高堤壩管理人員的專業基礎知識;其次,根據不同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使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更加全面;再次,注重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合理安排工作經費,聘請專家開展實地培訓,增強實際操作技能。

4、加強對堤壩周邊區域的白蟻防治工作。除了在堤壩處修整植被、清理垃圾,還要定期清理附近堆放的柴草、枯爛葉和白蟻喜食物等雜物,減少適宜白蟻生存、活動的場所。日常巡查時,對堤壩及壩兩頭的區域都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做到不留余漏。查殺堤壩白蟻時,需要檢查白蟻是否蔓延到壩址附近,如有發現也要進行殺滅。

5、提高預防意識,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白蟻治理較預防工作而言難度更大、花費更多,提前做好了預防措施,就可以省去治理的環節或者大大降低治理的難度,減輕了單位日常管理的壓力。對堤壩加強日常巡查密度、及時清理壩區及周邊區域的垃圾等,都是預防白蟻滋生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帥移海,蔡新輝. 土壩白蟻來源及防治對策[J]. 水電能源科學. 2009(06).

巡查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河道基本概況

鎮轄區沒有河流流經。主河道不經過縣境內,在我鎮轄區內有一條因超標準洪水而溢流的溝槽,加上主河道加固改造,主河道從境內匯入汾河,多年已沒有洪水通過。涉及我鎮3個村,分別是。

二、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制定了《鎮河長制工作方案》和四項制度等文件,成立了鎮河長制領導小組,組長由鎮長同志擔任,成員包括相關站所負責人,流經村村委主任,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認真做好巡查和整改工作。根據“河長制”工作方案和工作要求,鎮、村二級河長堅持按期巡河,認真履行巡河職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反饋,并跟蹤整改情況。做好河長巡河工作。本年度完成巡河12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整改。

(三)做好汛期防汛工作。屬于季節性河流,每年6—9月份汛期內,可能發生洪水。近幾年來沒有發生洪水。我們持續認真做好防汛工作,與各村簽訂了防汛責任書,各村都成立領導組和應急搶險隊伍,迎接市縣防山洪災害防汛檢查,7月份在李家莊村開展防汛撤避演練,進一步增強了周邊群眾的防汛應急撤避意識。

鎮轄區,近幾年來沒有發生洪水。鎮政府嚴格按照制訂得《鎮河長制實施方案》,積極開展防汛等各項工作,確保一旦遇有洪水,做到保障河道暢通,保障沿泄洪道周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2021年工作計劃

一是堅持落實“河長制”,加強巡查力度。強化巡查意識,定時組織對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鹤峰县| 博湖县| 准格尔旗| 霸州市| 楚雄市| 兴宁市| 磐安县| 镇康县| 固镇县| 富蕴县| 沂水县| 康保县| 阿城市| 三穗县| 延吉市| 哈密市| 出国| 南昌县| 广东省| 商丘市| 百色市| 荃湾区| 玉门市| 宁安市| 大悟县| 安阳市| 略阳县| 廊坊市| 台湾省| 永善县| 攀枝花市| 伊春市| 秦皇岛市| 乌拉特中旗| 宣恩县| 金坛市| 崇仁县| 抚州市| 新化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