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今日科技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為促進科技論文高效傳播,精準提高科技期刊顯示度,《潔凈煤技術》通過實施優質推送內容遴選,推送對象精準定位以及推送方式多樣化等措施,為論文精準推送提供保障。本文分析優質推送內容遴選方法,基于中國知網、百度學術等大數據庫與移動互聯網獲取精準推送對象,根據不同新媒體特點提出了科技論文精準推送方式,旨在以最適宜的途徑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科技論文精準推送服務。
關鍵詞:科技論文;推送服務;精準推送;新媒體;專題
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原有紙質期刊已無法滿足傳播需求,人們的閱讀方式和習慣也從紙媒到電腦PC端,再向移動端轉移。PC端數字出版突破了時空界限,能充分發揮宣傳和后臺管理功能,交互性和獲取的即時性優勢明顯,可同時作為紙媒和移動端期刊出版的樞紐;而移動端渠道快捷、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具有高效與多樣化宣傳效果。科技期刊要在不同新媒體間相互融合,實現媒體間的優勢互補,為期刊的快速發行和精準傳播提供保障[1]。科技論文精準推送是基于“自由、開放和共享”理念和不同多媒體傳播途徑的特點,將精細加工的內容準確推送給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過程,有利于加快文獻獲取速度和科研成果傳播速度,提高期刊學術影響力和傳播力,逐漸成為學術出版的新模式之一。楊弘[2]基于《應用生態學報》審稿專家數據庫、作者庫等,采用數理統計方法并結合編輯工作實踐,構建了科技期刊論文單篇精準推送客體指標體系。何真等[3]通過微信采用圖文摘要+原文鏈接的方式推送論文,將內容精華、亮點傳達給讀者。選擇合適的論文制成推送模板,利用郵件推送給合適的論文接受者。郭媛媛等[4]基于SCPMA期刊論文郵件精準推送實踐,介紹了郵件精準推送的優勢、查找文章相關領域小同行的方法以及充分挖掘有效推送群里的相關經驗。雖然部分編輯部基于新媒體拓展了期刊的傳播渠道,但冗余信息過多,精準度不夠,在淺閱讀成為新趨勢的大環境下,實行科技論文精準推送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潔凈煤技術》通過遴選優質推送內容,利用數據庫與移動媒體深度挖掘精準推送對象,并基于不同媒體推送形式的特點選擇最佳的推送方式,不斷探索科技論文精準推送服務模式,旨在以最適宜的途徑精準推送給讀者,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優質服務。
1優質推送內容遴選
1)優秀論文。優秀論文包括封面文章、知名學者或專家論文以及高被引、高下載論文。封面文章是期刊學術深度的體現,有助于推動期刊學術質量,提升期刊傳播影響力,因此封面文章的遴選原則為當期論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性科研成果,學術水平較高,可作為重點優質推送內容。專家、名家的特約論文大多是高被引論文,其最新論文往往代表某一領域最前沿的技術,學術價值很高,一經錄用即可開展精準推送。高被引論文是國際通行評價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論文下載量能快速反映該文獻被讀者閱讀的情況,熱門下載論文從側面反映目前的研究熱點和發展方向[5],利用中國知網,將近5年被引頻次≥15的論文定義為高被引論文,下載量≥500的論文定義為熱門下載論文,以此展開推送。2)專題/專刊。專題包括組稿專題和虛擬專題。組稿專題是在研究某領域學術熱點和難點的基礎上,結合讀者需求對所在學科重大理論與前瞻性問題及時制定的報道計劃。專題可突出期刊特色、增強吸引力,對提高期刊學術質量發揮重要作用。組稿專題通常以整期(專刊)或期刊欄目(專欄)的形式出版[6]。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今天,普通的期刊目錄已無法滿足讀者需求,更多讀者傾向于以聚合技術來獲取文獻信息,虛擬專題應運而生。虛擬專題打破了整期推送涵蓋范圍較大的局限性,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7]。虛擬專題是將近幾年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按照標簽分類匯編,精準推送給標簽對象。如按照《潔凈煤技術》刊載范圍將論文分為煤熱解、煤氣化、煤液化、煤燃燒與污染治理、炭材料等領域。后續編輯部將根據潔凈煤技術行業熱點不定期組織細化到某個技術問題的虛擬專題,如煙氣脫硫脫硝、煙氣消白、高鹽水處理等,還將結合行業專家的科研進展和發文情況建立部分研究團隊或知名導師團隊近幾年發文合集的虛擬專題,這樣的虛擬專題針對性更強,推送效果更佳。
2推送對象獲取
當一名人民老師,那是我求學階段最執著的追求。做一名讓學生愛戴的優秀教師,是我從事教育事業永恒的追求。
1995年8月我走進了明集初中的大門,擔任地理學科的教學工作,并持續擔任班主任至今。從1998年開始進入學區進行管理工作,在工作實踐和不斷進修中逐漸成長,工作以來,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最受學生愛戴的教師,被共青團縣委授予“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受到縣委縣政府嘉獎表彰。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的推出與實施,像春風一般吹遍了大江南北,吹潤了教師的心田,使得教學改革的目標更加明確了,教學改革的勁頭更足了,教學研究也更進一步地深入下去了,而更多地是體現在課堂的教學中。我嘗試著“先學后教”,針對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堂教學的組織,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的輕松、愉快,成績突出,“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大大拓展學習的范圍,提高了學生的地理素養。是學校的教育科研使我不斷探索教育規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2001年11月《讓思維閃現創造性的火花》獲“2001年全國優秀地理教研論文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優秀論文一等獎;2005年6月《為學生構建展現才華的平臺》榮獲山東省2005年中小學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1月《淺談地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全市職成教育論文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2007年6月《新課程下地理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嘗試》,被評為“教研成果一等獎”,并發表于2007年《教育教學研究》雜志第六期。2002年3月在地理優質課評選者榮獲全校一等獎;2004年6月所執教《北方地區》獲全縣初中地理優質課評選中被評為二等獎;2007年6月所執教的《齊魯大地》一課在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主辦的“2007中國教育系統優秀教案全國評選”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我堅信“用心去開啟孩子的心扉”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一切為了孩子”,今生無怨無悔;“關注孩子的發展和成長”是我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我也從學生們的成長中感受到了無比的快樂,得到了莫大的鼓舞。2002年12月輔導孫帥在全縣第四屆中小學創新教育與實踐活動節中,榮獲手工制作類二等獎;2003年11月輔導的孫曉燕、高銀朋同學在“全國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競賽”中獲優秀個人,所在的2002級獲為優秀集體,本人也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2004年6月在全縣初中生地理小論文評選中榮獲輔導教師二等獎;2004年12月輔導的趙晶制作的《海上世界》、焦倩倩制作的《校園模型》在全縣中小學科技創新作品大賽中獲優秀作品獎。焦倩倩的《校園模型》在全市創新作品大賽展評中獲全市三等獎。2006.6輔導的劉云同學在“感恩社會.感恩父母”鄒平縣“動感地帶”青少年書信大賽榮獲二等獎;2007年7月在第一屆“地球小博士”全國科技大賽中,輔導的焦倩倩、張寧獲得全國一等獎,高凱獲得二等獎,趙璐璐獲得三等獎。
我校的科研之風已深入人心,許多市縣級課題紛紛立項,今年我被北京教育出版社恒謙教育研究院聘為“初中地理學科湘教版主編”,帶領全體地理老師加入了“新課標教材對比解讀研究”項目,正在積極進行教改探索。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我收獲的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1獲取網上農業信息的方法
掌握必要的檢索方法是快速、準確獲取網上信息的捷徑。常用的檢索方法有:
1.1概念檢索是指使用網上某一檢索系統提供的敘詞、主題詞表上提問詞進行概念層次檢索時,能同時對該詞的同義詞、近義詞、廣義詞、狹義詞、縮寫詞等進行檢索。概念檢索包括同義擴展檢索和相關概念聯想檢索兩個方面。前者檢索能夠提高文獻查全率,后者檢索則增強了檢索系統與檢索者間的交互性。
1.2分類檢索多用于目錄搜索系統。無需愉人任何字詞,只需根據目錄搜索系統提供的主題分類目錄層層點擊進人,便會查找到所需的網絡免費農業文獻信息。
1.3關鍵詞檢索這是檢索系統提供的最基本功能,無法確定所需要檢索的網絡資源的撰捌時,可以使用關鍵詞檢索。只需在檢索系統的提問框中輸人合適的關鍵詞,便會顯示與之相匹配的結果。
1.4詞組或短語檢索是將一個詞組或者短語用雙引號括起來作為一個獨立運算單元進行嚴格匹配,以提高檢索準確度的一種方法。
2005年述職報告
2005年,是學校各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年。教師教育躋身于全國首批50個國家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行列、職業教育跨入了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隊伍、電大達到省現代遠程教育合格教學點標準,成為全省唯一的縣級全國公共棵考點,常規班招生首次突破500人大關。我,作學校教科研處主任,認真履行了崗位職責,全面完成了任務。一年來,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在各位老師和同仁們的幫助下,圍繞學校“以招生求實力,以管理求效益,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辦學思路,按照“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要求,落實了學校教科研、招生、對外宣傳、協助處理文字材料和完成階段性任務等工作。
1、扎實學習,認真領會上級關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規定,學習其他學校辦學經驗,了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動向,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調研、座談,為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撰寫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職業教育發展》、《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等調研材料,為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及時完成了學校交辦的其他文字材料工作。
2、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作風,扎扎實實地搞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工作,完成”設崗創星“活動的各項任務,及時宣傳了活動中的做法、典型、經驗,編印了《工作簡報》7期約2萬字。按照縣委、學校黨總支的總體部署,環環落實,項項抓緊,得到了縣委督導組的好評。
3、開展“進鄉、入校”宣傳活動,對20所學校近3000名畢業班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宣傳,發放了《招生簡章》4000份。對心有疑慮的考生,鼓勵其來校實地參觀。在宣傳中堅持“誠”、“真”“實”三字方針。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的情況。通過多形式、多途徑的宣傳,形成了三個層面的共識:即領導層“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抓發展”的共識;家長層“通過職業教育能更易更快發家致富”的共識;學生層“讀職業學校同樣可以成才,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共識。群眾接受職教、接受我們學校。使學校聲譽逐年攀升,同時通過聯合辦學等新形式,使招生人數達到了534人,第一次完成了上級下達的計劃。
4、繼續優化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品牌優勢,全年在《中國教育信息網》、《中國教育報湖北記者站》、《十堰日報》、《十堰教育》、《今日竹溪》、《竹溪教育》、縣電視臺、縣電臺發表宣傳學校報道49篇。
【論文關鍵詞】:版畫;科技
【論文摘要】:版畫這一繪畫門類的發展自古以來受到了科技發展的極大影響,科技發展導致印刷術進步,印刷術的發展決定了版畫的前行。正是由于科技的發展使得版畫擺脫了作為一種印刷手段的禁錮,大踏步地登上了藝術舞臺。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繪畫藝術看起來和科技發展、工業革命之流的事情一點直接聯系都沒有,然而有一門隸屬繪畫范疇的藝術——版畫,卻恰恰出自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發展,它出身自印刷技術。版畫依其印刷原理可分為凸、凹、平、孔四種,按制版材料通常分為銅版、木版、石版、絲網版。
我們都知道,活字印刷乃是我國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和紙張的發明更推進了世界文化傳播的行程,加速了文明的傳播與進化,更讓我們得以告別蒙昧,照見真知。僅以此文略述印刷術及脫胎自印刷術的版畫與科學技術發展的關系。
大概在四千多年前,最早的凸版模型誕生了。據《漢書祭祀志》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此時冶金技術尚不發達,主要以玉石篆刻(古時寫作“瑑”,從玉字旁。凡屬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為主,后來青銅器冶煉技術逐漸發展,到了周代時,以青銅器為主的“周璽”逐漸興起,到了漢代印章到達興盛,史稱漢印。漢印可以說是相當的發達,西泠八家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大約到了公元3世紀的晉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隨著紙、墨的出現,印章、拓碑也開始盛行起來。同時,雕版印刷術也正在逐漸萌芽。東晉時期的一位道人葛洪在其所著《抱樸子》一書曾經記載:“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這說明在此之前雕版印刷雛形就已形成。到了隋唐時期,雕版印刷開始流行,目前國內現存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經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由七個印張連接折疊而成,圖中釋逝牟尼坐在“邸園精舍”的蓮花寶座上,對弟子菩提長老及一千二百五十名信徒說法,卷末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價為兩親敬造普施“的字樣。到了北宋初年,由于經濟的發達,四川地區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即紙幣的最初形態,宋仁宋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遠早于德國人谷登堡1440年發明的鉛活字。活字印刷術是世界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極大的促進了文明的傳播和發展。此后中國的木刻版畫迅速發展,出現了不少有規模有影響的版畫印制組織,比較著名的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楊家埠等。
一直到明代,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工具都由我國率先掌握,歐洲人最早掌握的印刷術是木刻印刷。歐洲木刻印刷始于何時,目前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字軍東征是一個標志。十字軍從中亞帶給歐洲大量的紙張印刷品,包括紙牌以及帶有插圖的宗教印刷品。具有確切記載的出現在公元1400年前后,歐洲出現了宗教肖像和政治領導肖像木刻印刷,這些圣像與文字編排在一起,成為具有插圖的宗教書籍。到了15世紀中葉,意大利的金銀器匠發明了銅版制版印刷,用來大量復制小幅圣像及書籍插圖,同時也用于精細復制油畫,此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石版印刷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