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安全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居家生活安全
1.1預防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200~300倍,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從而導致人體呼吸障礙,造成全身組織缺氧,尤其對大腦皮質的毒性最強。輕可使人乏力、惡心、呼吸困難、意識模糊,重則使人昏迷、痙攣、腦水腫、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氣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炭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以及在狹小空間長時間使用直排式燃氣熱水器都會產生一氧化碳。為防煤氣中毒,一定要經常檢查煤氣管道是否泄漏;冬天取暖如用煤爐,一定要裝上煙筒,并經常檢查爐子和煙筒是否漏氣或阻塞。同時,保持室內通風,以免一氧化碳大量存留。室內使用直排式燃氣熱水器洗澡,要注意通風,且洗澡時間勿過長。對于輕度煤氣中毒者,應盡快移至空氣流通處,以充分吸入氧氣;對于重度中毒者,應立即移至空氣流通處,解開衣扣使之呼吸流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并送醫院搶救。
1.2預防由二氧化碳引起的缺氧窒息
當外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彌散到血液造成呼吸性酸中毒,由此刺激呼吸中樞,導致呼吸中樞麻痹,使機體缺氧窒息。長時間處于低濃度二氧化碳環境中可引起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而突然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中時,則會使腦缺氧,引起反射性呼吸驟停而突發死亡。在人多的室內,由于人的呼吸作用不斷消耗氧氣同時產生二氧化碳,須保持良好的通風,以降低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同理,在儲藏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密閉地窖和倉庫內因蔬菜水果等細胞的呼吸作用,極易使人窒息,在進入前應檢驗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當發生二氧化碳窒息時,應迅速使窒息者脫離現場,糾正缺氧狀態,使機體機能迅速恢復。嚴重時,應送醫院救治。當有人因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中而發生窒息時,如果沒有供氧設備,切忌盲目施救。
1.3預防寵物帶來的傷害
寵物在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能帶來傷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傳染狂犬病。該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一旦發病,病死率100%。病毒由傷口進入人體,沿神經入侵至大腦、小腦、脊髓等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衰竭,引起恐懼、狂躁、恐水、怕風、怕光、怕聲響等癥狀,并逐漸出現咽喉肌痙攣、流涎、癱瘓、呼吸和循環麻痹,最終循環衰竭而死亡。除通過皮膚和黏膜的創傷感染外,病毒還可通過消化道攝入、呼吸道吸入、狗舔肛門或潰瘍面等途徑感染。此外,被貓抓傷還可能會得“貓抓病”,即良性非細菌性淋巴結炎,造成許多部位的淋巴結腫大,引起發熱、乏力、精神萎靡等。如果被狗貓咬傷或抓傷,應立即用20%肥皂水反復沖洗傷口,除去狗涎,擠出污血,之后在傷口處涂碘酒或酒精消毒。同時,盡量使傷口外露,并立即接種狂犬病疫苗。而患有貓癬的貓則會通過與人的密切接觸將癬傳染給人。寵物身上脫落的毛、皮屑等通過人的呼吸進入鼻、支氣管時會使過敏體質者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水腫、分泌物增多,導致鼻、咽部發癢、流涕、咳嗽、打噴嚏等黏膜過敏癥狀,甚至呼吸衰竭。寵物糞便則可能帶有鉤蟲、蛔蟲卵,極易將鉤蟲、蛔蟲病傳染給人類。因此,養寵物一定要注意衛生,不能與之同吃同睡,避免直接接觸寵物的排泄物并及時清理;和寵物玩耍及清理寵物糞便之后一定要洗手。
2戶外活動安全
2.1預防溺水
溺水是由于人淹沒于水中因缺氧而被迫深呼吸,致使大量水由呼吸道進入肺并經肺泡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造成氣體交換受阻,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導致心跳停止。“善游者溺”多是由下水前準備活動不足、水溫偏冷或過于疲勞等引起的手足抽筋所致。為避免溺水,下水前須活動身體、適應水溫;游泳時,如感到身體不適,要立即上岸休息。當發生抽筋時,要冷靜并立即呼救,同時設法按摩、伸展、拉長、放松抽筋處肌肉,以緩解肌肉痙攣性收縮。在他人出現溺水時,應立即呼救或報警并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而未成年不得下水救人。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應根據呼吸運動的原理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注意每分鐘吹氣的次數為16~18次。在反復進行4~5次人工呼吸后,如果溺水者還沒有脈搏,則必須同時進行心臟按摩(每分鐘60~80次)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2.2預防運動過程中發生出血、拉傷或骨折及脫臼
運動過程中遇到摔倒、碰撞、剮蹭等易造成外傷出血,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嚴重后果。出血有毛細血管出血、動脈出血和靜脈出血三種。其中毛細血管出血,血色呈紅色,滲出慢,血量少,一般會由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處理時可先對傷口消毒,再用消毒紗布包扎;動脈出血的血色鮮紅,特別是大動脈出血,血流猛烈,呈噴射狀,可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急救;靜脈出血的血色暗紅,血流較緩和,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應盡快將經過初步護理的動脈或靜脈出血者送醫院治療。準備活動不足就劇烈運動會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仍較低,對較大的刺激反應遲鈍而導致身體協調性差,同時由于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差和關節靈活性差,極易發生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突然過猛扭轉關節部位,如果波及附在關節外面的韌帶及肌腱,會導致扭傷。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用局部冷敷處理,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大約48h后再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會使關節頭從關節窩里滑脫出來造成脫臼,此時切不可讓已受傷的關節再活動,以免加重傷勢,而應立即請專業人員將關節復位。骨受到猛烈撞擊,易發生骨折。骨折以后有疼痛感,且運動功能喪失。為了避免傷勢加重,對骨折病人要進行急救:先對傷口消毒包扎,再用夾板將骨折兩端的關節固定(夾板要長過斷骨上下兩端的關節,夾板與肢體之間要墊棉花或紗布;給夾板纏繃帶時,松緊要適度以保證血液循環暢通),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因骨膜與骨折后的修復有關,要注意保護好骨膜。
2.3預防野生動物的傷害
一般情況下,動物不會主動傷人。動物傷人是因被人類侵擾而激發了它們的防御行為。處于發情期、哺乳期、孵卵期、育雛期的動物對外界侵擾的反應尤為強烈,必須與它們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萬一被啄傷或咬傷,對傷口的處理與對貓狗咬傷處理方法類似,但應包扎傷口。一般有毒的動物如胡峰、毒蛇、毒蛙、毒毛毛蟲等其體表往往具有鮮艷醒目的警戒色,遇到它們時最好盡量遠離。如被毒蛇咬傷,應保持安靜并及時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結扎傷肢,以阻斷毒素由靜脈回流至心臟;擦去蛇毒,并用碘酒消毒,必要時切開傷口,排出毒液,立即送往醫院。如果不幸被蜂蟄傷,應先挑出蜂刺,但不要擠壓,以免剩余的毒素進入體內;然后用氨水、蘇打水甚至尿液涂抹傷處,以中和毒性。對那些個體較小的動物同樣不可掉以輕心。它們活動隱蔽,毒性較大,還會傳播疾病。如蜱蟲,常在人的頸部、耳后、腋窩、大腿內側等處叮咬,除造成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癥反應外,還可傳染無形體病。其唾液中的神經毒素可致人的運動性纖維傳導障礙,引發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被蜱蟲叮咬,不可強行拔除或將其捏碎,可用酒精、煤油、松節油涂在蜱蟲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使其“麻醉”而自行松口;或用液體石蠟、甘油厚涂蜱蟲頭部,使其窒息松口。夏季進入草地、樹林時最好穿防護服并扎緊褲腳、袖口和領口,外露部位則涂擦驅避劑以防蜱蟲。再如恙蟲,常在人的發際、頸項、腋下至胸乳部、腹股溝、四肢等處叮咬,其幼蟲體內攜帶的病原體進入人體血液后,會引起立克次體血癥和毒血癥癥狀,導致高熱、眼紅、皮膚紅腫、四肢麻痹,惡心嗜睡等。所以,在進入草叢灌木中活動時,應扎緊袖口、褲管口,襯衣應塞入褲腰內,并使用驅避劑。野外活動后,及時拍打衣物,以減少恙螨的附著。
3社交安全
3.1性安全
青春期少女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由于抵制誘惑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偷食禁果,導致意外懷孕而承受墮胎帶來的傷害。由于少女子宮、陰道等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墮胎極易造成急性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等。若在短期內反復流產,會使子宮壁變薄,內膜受損,輸卵管堵塞,甚至子宮穿孔而危及生命。而如果被社會人員引誘性侵,還可能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需要指出的是,男生被某些性取向異常男性引誘性侵而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的概率非常高,尤其要注意防范。
3.2認識新型的危害
新型是指相對鴉片、海洛因等傳統而言,由人工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如冰毒、搖頭丸、、止咳水、鼻吸劑等。新型毒性強,會直接對大腦神經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害,使吸食者出現幻覺、極度興奮、抑郁等各種急慢性精神病癥狀,甚至導致行為失控,引發暴力犯罪;也可導致急性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嚴重者可產生驚厥、腦出血和猝死。此外,由吸食新型激發性欲而導致的集體不安全性行為極易增加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風險。濫用新型多發生在舞廳、酒吧、KTV等娛樂場所,致使許多青少年認為其是無害的“娛樂消遣品”,在出于好奇、交友不慎、追求刺激或解脫的情況下吸食。所以應該告誡學生要慎重交友,切不可輕易涉足各種公共娛樂休閑場所。
作者:朱建軍 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矮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