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獨生子女細節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獨生子女時代:責任意識的弱化
責任意識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年滿十八歲承擔起自食其力的自我責任;舉報鄰居虐待孩子承擔起保護未成年人的監督責任;扶貧濟困承擔起對弱勢群體的社會責任……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忠義其實就是儒家思想道德的責任意識:孝敬父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弘揚的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當代青年人社會責任的寫照。責任是實現人生價值和贏得榮譽的階梯。一個人,只有盡到對父母的責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盡到對國家的責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盡到對下屬的責任,才能是好領導。責任是一個社會有序、和諧運轉的前提和條件。可見,東、西方文明殊途同歸,闡明的道理之一就是責任意識。但是,隨著“90后”獨生子女一代漸漸進入職高階段,我們發現在他們身上責任意識的弱化,主要表現為:1.自我意識濃重、個人責任淡化2.公德、紀律意識低下,角色責任弱化3.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錯位鑒于此,為迎接21世紀的挑戰,實施素質教育,歸根到底是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的問題,已成為大家的共識。課程改革對職中生的素質提出如下要求:有強健的體魄,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有信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有開放的意識和文化包容態度。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能發現問題,能收集、加工、處理信息并解決實際問題。而“責任意識”則是現代文明社會公民的基本素質。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朋友、對家庭、對自己負責的人,那么,我們的素質教育就取得了成功。
二、責任意識的理論構成和實踐表現
責任意識是社會個體從責任賦予者那里接受責任之后,內化于本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個體履行責任行為的精神內驅力。一些研究者認為責任感包含了可以信賴性,即包含了認真、堅持到底、負責、有組織性和計劃性的特質。另一些研究者認為除了以上特質外,它還應該包括與意志相關的變量,例如努力工作、成就取向以及堅持。責任心被看成是個體對待學習的一種整體態度。大量的調查研究顯示,責任心強的學生具備以下特征:1.為成功完成工作而保持高度熱情和付出額外努力2.自愿做一些本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3.助人與合作4.遵守組織的規定和程序5.贊同,支持和維護組織的目標
三、偉大源于細節的積累
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在實踐教育過程中,我們主要從細節管理、細節教育的角度來影響和指導職高生責任心的強化。
1.細節教育要從細節的制訂開始
教育者應根據學生成長的特點、規律,本著“切入點小一點、針對性強一點、離學生近一點”的原則確定教育的細節。要讓學生注重細節,教育者就要制訂出相應的標準和規范。標準和規范,就是對細節的量化。就以集會來說:可以規定學生應當在幾分鐘內趕到操場指定的位置,整隊在幾分鐘內完成;集會時禁止講話并不做與集會無關的事情,態度要嚴肅認真,聽長者講話要專注等;集會結束,不要擁擠,不與他人搶道。制訂這些規定時我們可以與學生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其實我們只要講清楚細節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學生是會配合的。也可以通過征集“你認為什么行為最文明?”“節約金點子”等問題的答案,或者組織辯論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這些活動細節培養學生的自我責任意識,為自己的成長負責,為學校的發展負責,為社會負責。
2.細節教育注重的是落實和長期不懈的堅持
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是校長在校會上講一講就會實現的,也不是班主任在班會上講一講就能解決問題的,而是需要嚴格的檢查與落實,例如,要求學生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班主任要經常督促學生看看自己的座位下,有沒有紙屑、果殼、飲料瓶等東西,如果有,可以自己揀起來,或讓學生當場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學生自然就會養成保持教室干凈整潔的責任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公德意識。要求學生學習時注重細節,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和粗心慌張的習慣,從而培養他們深入思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向他們傳遞一個意識:細節決定成敗,我可以做好的事盡量做到完美。
3.實施細節教育要有一定的監督機制
在開始階段,學生即便是懂得細節的重要性,也不一定能做得很好,因為很多不良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要改正自然有難度。容易反復,因此要建立一定的監督機制,班級通過推選、自薦、任命等方式產生監督員,定期或不定期對班級成員予以監督、考評,對細節方面做得不好的學生進行提醒、教育,及時糾正,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可以同學生的德育考評相結合,促使學生重視,真正去執行。責任意識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執行。堅決執行和落實是一種優秀的文化,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目標就達到了。
4.營造細節教育的氛圍
班級是一個整體,有一定的文化氛圍。我們要努力建設班級文化,將細節教育納入其中,可以通過黑板報、名人名言、主題班會等形式營造整體氛圍,學生身處其中,做人做事自然就不會隨意。“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對于細節的不懈敲打,才會鍛造出文明的精品,培養學生良好的責任意識,這樣,我們才算完成了歷史和時代賦予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