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獨生子女體育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吳江區盛澤第二中學的獨生子女學生。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由于每個年齡段的學生在身體或是心理素質存在差異,因此抽樣在三個年級的學生中進行,每個年級選取150學生,總共對450名獨生子女學生進行學校體育相關方面的調查。
2獨生子女體育教育現狀分析
2.1主要性格特征
由于蘇州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所以無論是本地人還是新市民,其獨生子女營養狀況較好,身體形態比較高大,同時因為學習條件比較好,所以他們見識多,反應快,具有獨立個性的思維。但由于家長對獨生子女過分寵愛,所以在他們身上也集中體現了很多問題。在心理上,所以很多學生怕臟、怕累、怕吃苦,也有很多學生任性、挑剔、孤僻;在身體上,由于平時很少勞動和缺乏體育鍛煉,所以很多學生動手能力和運動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活動中遇到高難度、大強度練習時,大多學生都表現出退縮現象。
2.2體育活動傾向
抽樣調查發現:大部分獨生子女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都是在無憂無慮的家庭中長大,從小就怕苦怕累怕臟,并且都愛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就導致在參加體育活動方面表現出較低的興趣,并且從數據中均表明:越是高年級的學生對體育活動越不感興趣(見表1)。分析原因有很多,例如:學業緊張,功課太多,沒有課余時間去參加體育活動,甚至上體育課的時候心里還在默默的背誦下節課要默寫的內容;學校的體育設備比較簡陋,沒有自己喜歡的項目;大部分的女生怕運動后會出汗,身上比較臟;身體素質比較差,參加體育活動經常落后同伴,長此以往失去信心;從小沒有玩伴,不喜歡體育活動等等。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決定了這個學科的學習效果,顯然盛澤第二中學的一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并不感興趣。這樣的情況對于其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提出了非常嚴峻的考驗,并且他們中的大部分體育活動都局限于體育課堂,從而對學校體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調查發現,由于獨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條件比較優越,有條件去游泳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之類的場所運動,所以對聰智、靈巧小球類項目和健美類項目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而對學校所開展的傳統籃球、足球等運動量較大的項目的興趣不大。由于獨生子女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在參加尤其是涉及到耐力性、力量性、對抗性和冒險性等團體體育項目的機會非常少,雖然他們個體思維非常獨立,但是卻缺乏團隊之間應有的合作精神,所以在集體活動項目中,獨生子女學生間經常會出現單打獨斗導致失利,在賽場上相互指責、埋怨、缺乏集體榮譽感等情況的發生。(見表2)
2.3體育活動參與
吳江區盛澤第二中學是江蘇省傳統體育學校。學校的體育設施齊全,擁有多功能的體育館,標準的田徑場以及籃球場。學校的體育課開課率為100%,可以完全不受天氣的影響,保證學生能進行正常的體育課堂教學。除去課堂體育教學外,另開設多種學生可自主選擇的課外活動(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籃球等),這樣的自主選擇比較符合獨身子女的個性特征,能提高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雖然學校開設自主選擇課外活動的方式很早就推行,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據調查發現:一半以上的獨生子女學生會三年選同一個項目,并且學習的內容也是相同的。還有一些項目特別受學生的歡迎,出現了學生過多的現象,例如選擇羽毛球的學生超過1/3,而選擇排球的學生都是被調劑過去的,他們根本就不喜歡排球但是必須被要求上一個學期的排球課。而有的學生卻對這4個運動項目都不感興趣。因此要提高獨生子女對體育課的興趣,這些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見表3)研究表明獨生子女的課余體育活動情況很不樂觀。由于學校沒有特別安排體育活動課的具體內容,并且由于場地設施的限制,在學生中,特別是女生中基本沒有人會自覺進行體育活動,他們可能會在旁邊的草坪上聊天或是看別人運動,只有部分男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甚至有些學生把體育活動課當成了自習課,直接就在教室里完成功課。據統計,每天定時參加體育活動的只有10.5%,而他們平均每日的體育活動(包括體育課和課間操)時間也只有一個小時,特別是初三的獨生子女學生,除了體育課堂以外,他們基本上就不會參加其它的體育活動了。
2.4家庭環境影響
由于如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父母都希望子女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以便在日后的社會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所以父母都會讓子女在文化功課上投入大量的時間。而很多家長又對體育鍛煉缺乏一定的認識,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辛苦,功課作業的壓力本身就很大,如果體育活動的時間多了,就會使自己孩子身體更加的疲勞,這樣反而給他們更加了更多無形的負擔。在調查中發現,盛澤第二中學的田徑隊、籃球隊和手球隊的獨生子女學生占比不到50%。由于獨生子女的家長過度寵愛自己的孩子,很多獨生子女的學生,一旦被學校發現是體育運動的苗子,開始進行系統訓練時,家長通常就會找上學校的老師,即使某個項目真的是孩子的興趣,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退出這樣的訓練。家長認為這樣的訓練會占用很多的學習時間,出去參加比賽更會使孩子耽誤課程進度,這對孩子的學習還有將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由于獨生子女往往被視為家庭的中心,父母和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身體成長極為重視,投入的心血都較大,因此在智力和體質方面要優于非獨生子女。據研究發現父母過于操心獨生子女的身體,使孩子像溫室里的植物一樣,弱不禁風,成為小病號。據調查了解到50%的獨生子女學生上體育課都請過假,80%的父母都會教導孩子在學校盡量少活動,防止受傷或是影響學習,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復習迎接考試。
3對現狀提出的幾點建議
3.1加強思想教育,磨練學生意志
獨生子女學生的缺點絕大數都是表現在個性心理和意志品質上,如不同程度存在的孤獨、任性、意志力薄弱和依賴性強等。因此與其他課程相比,體育的教學必須加強思想的教育,從思想上改變學生對體育的看法,讓學生明白體育除了強調身體素質練習和培養終身鍛煉意識外,還應該通過活動,培養獨生子女在學習和日后的工作中的堅韌不拔、勇于攀登的意志品質。體育老師應充分的利用體育的功能,把體育課的重點不僅僅局限于體育技術,忽略了體育的德育功能,體育老師應注重學生的精神、心理、意志、品格等在內的素質培養。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安排一些比較具有挑戰的練習,如障礙跑、越野跑和球類的比賽等,可以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特別是團隊合作的練習,不僅鍛煉學生的體能、意志品質以及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更能增強獨生子女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樂于合作、互相幫助的協作精神。參加體育運動的各種各類競賽,需要積極思維和謀劃,其中包括戰略戰術的制定和運用問題。這對培養獨生子女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3.2因勢利導,激發興趣
獨生子女容易出現極端性性格特征,或者偏于非?;顫娀蚴欠浅0察o等,還有一個明顯的性格特異性就是不愛運動,因此體育老師要注意關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游戲和多種教學媒體等手段不斷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采用練習小組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在練習時互相觀察、互相指出錯誤的動作,互相糾正,多樹立學習的榜樣。豐富體育活動內容,學校在開設體育活動原有的項目中,可以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運動。例如可以增加女生喜愛的健美操,或是男生比較感興趣的羽毛球之類的項目。這樣既減輕了老師上課的負擔,又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獨立完成體育學習任務的意識和能力。與非獨生身子女相比,獨身子女比較習慣依賴于父母,自理能力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自由活動的時間,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有限的教學條件進行無限的教學活動。
3.3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獨生子女是在沒有兄弟姐妹的特殊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因此他們從父母那里得到了過多的保護和教育,這樣會造成他們成長的偏差。因此學校應與家長溝通,糾正獨生子女家長“只要文化科學素質好就行”的錯誤傾向,學校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學習情況時須把體育活動列入其中,讓家長了解身體素質的發展同樣重要,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在城市中,由于獨生子女節食自制力差,越吃越胖,特別是獨生子女家長極容易對其子女產生溺愛,獨生子女血色的營養過剩現象已經成為現實,這種現象的出現同時標志著獨生子女肥胖者的數量增加。更加上長期伏案學習,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家長應關心學生的健康,以運動來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不僅要在思想上打消孩子上體育課會累會受傷的錯誤想法,而且要支持孩子在學校參加更多的體育活動,更要抽時間在周末或是閑暇時間陪孩子去戶外進行身體鍛煉。從根本上改善獨生子女的體育現狀,增強其自身的體質。
4結語
對吳江地區獨生子女體育教育的調查,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體育教學的質量,還能夠起到一個警示作用。對于數量龐大的獨生子女群體,如何從體育教學方面加強自身素質,或者是提高相互合作性,減少或避免將來可能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這對于改善我國國民素質、促進民族繁榮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作者:任潔單位:蘇州市吳江區盛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