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觀察法素描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觀察的基本原則
(一)尊重對象尊重對象是觀察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觀實際,才能有揭示生活本質的可能。尤其是基礎階段的素描練習,更要培養尊重對象的習慣,使主觀認識服從客觀規律,腦的正確思維才能傳遞出眼的正確反映。
(二)感覺對象人與照相機的根本區別,在于人有思想感情,存在著活的感覺。同樣的對象,因為有了人的不同感覺才會產生出大不相同的藝術形象。不同個性、不同環境、不同情緒都會影響到同一物象的感受。沒有真切感受,怎能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所以說,既要尊重對象,更要尊重藝術感覺。
(三)想象對象感覺只能對看到的和接觸到的事物才有反映,想象卻能通過聯想、超越事物的表面和個別存在,達到更高層次的飛越。理解物體內部結構就要借助想象,捕捉物象動態神情也要靠想象,把握住對象的精髓和內涵更是想象的高度凝練。一切素描寫生中的想象都是素描訓練的內容,也是寫生成功的基礎。素描創作更需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才能,方能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二、觀察的基本方法
(一)整體觀察素描基本的觀察方式是整體地觀察。畫家觀察事物是從整體出發,首先看對象的全貌,然后看主要部分,再是看局部細節,但隨時要注意大體,看到新的整體。整體觀察要注意對眼睛的要求:1.眼睛的位置。其一,座位離寫生對象不能太近,一般距離不小于物象長、寬度的三倍,以同時看到對象全貌為原則。其二,眼睛與畫板的距離不能太近,一般握筆的手臂伸直與畫面,使眼睛能同時看到整幅畫面為宜,并要求視線與畫面垂直。其三,視點的位置要在寫生中保持一致,不要隨意改變視點位置。其四,在作畫過程中,要經常推遠距離檢查畫面的整體效果。2.眼睛的姿態。其一,要瞇著眼睛看對象,近似照相機的濾色鏡,利用睫毛的濾光,增加物象或畫面調子的反差,刪去過多的細節和明暗層次,清楚地抓住各種大關系。其二,視線時時在對象或畫面上“溜來溜去”,不要讓眼和手老停留在一處,眼睛既在看整體,又在看所有的局部,隨時能把握各種關系。3.眼睛的錯覺:錯覺是因對比作用改變了對象的原貌所導致。如:直線在強烈的曲線旁邊會產生反方向的彎曲之感;兩端相等的線段,因兩頭有不同方向力的作用而產生長短變化;相同的背景,在對象的亮部旁顯得較暗,在暗部旁顯得較亮;對稱體的兩邊,常出現一高一低;輪廓線的轉折角度往往被畫過頭等等。一方面要掌握錯覺規律,以防干擾,歪曲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利用某些錯覺來加強畫面的表現力。比如,利用鄰近兩面的色調對比錯覺,亮的更亮,暗得更暗,從而加強體積感與空間感;利用輪廓的轉折錯覺,突出形象的特征等。
(二)比較觀察對象的大小、輕重、方圓等變化是相對的。對象的特征與本質,對象中的結構、透視、空間等關系,只有通過“比較”才能分辨出來?!氨容^”就是聯系地觀察,“比較”最需“全面”。其一,要多方面比較:整體與局部比,局部與局部比,大局部與小局部比;對象自身多方面比,對象與環境比;不同東西要比,類似的東西要比。其二,要反復比較:寫生開始時要比,深入時要進一步比,結束時更要全面比;比一次不行,要多次比。其三,要整體比較,防止“片面”。若比較時只注意近處局部比,一部分挨著一部分比,將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虮容^時不確定相對的不動點,只是在局部之間比來比去,這樣不僅特征抓不好,構圖也控制不好。
(三)綜合概括形象的比較是觀察分析對象的基礎,形象的綜合概括才是觀察分析對象的目的。綜合概括就是本質的觀察,即依據感覺與想象,去偽存真,刪繁從簡,將現象更見本質,更加生動,更加完善。
三、觀察的基本手段
目測法是用眼力測量對象形體特征的方法。目測的準確性是藝術表現的果斷性、肯定性的基礎。為了使自己的眼睛得到真正的鍛煉,必須用眼睛觀察一切、尋找一切,放棄一切輔助器械的測量。目測法要求在心目中樹立兩條線———垂直線、水平線。它們是目測法的主要依據,也可以在對象與環境中尋找接近垂直線與水平線的部位作輔助依據,如墻角線、桌腳等。常用的目測法有:1.垂直(水平)線測量,用垂直(水平)線比較接近垂直(水平)方向的形體動勢、輪廓線或輔助線的傾斜度。2.軸心線測量,對稱形體,可作軸心線來檢查對稱關系是否正確。3.傾斜線測量,不規則的形體,可找類似傾斜方向的部位作比較。4.連接線測量,通過對象上某兩點連成直線,與其它相應線作比較,測出這兩點在平面空間上的位置關系。5.延長線測量,將對象某處的輪廓線延長并伸向其它某處,來判斷它們的關系。6.弧線測量,用弧線連接不在一條直線上的數點,來確定他們的相互關系。
作者:郭瑞新單位:山西省昔陽縣高級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