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生物合理利用現代教育的解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還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備課,它具有素材更豐富、更具時代性的特點。網上有眾多生物網站,如(高中生物資源索引)、(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中學生物教學資源)、/teacher/teacherhome/springlover2/index1.htm(高中生物教學網)、(中國生物教學網)等,教師均可根據需要在上述網站中檢索、下載各種生物信息資料。當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疑難問題時,也可以通過E-mail,BBS與同行交換意見。此外,教師的教學心得、制作的課件也可以在網上發表,以實現資源共享。以筆者所在市為例,全市以生物骨干教師為核心成立了生物學科QQ群,生物教師均可通過該群進行及時溝通交流。
一、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新機會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究。例如,在教學“細胞增殖”時,教師可分別演示各個時期的動態變化,然后由學生填寫染色體數量、形態及DNA數量變化表,最后由學生點擊鼠標拖動染色體完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又如,“細胞的癌變”一節中的生物學知識雖然簡單,學生極易了解,但對防癌、治癌認識并不深刻。對此,教師可針對這樣的教學內容開展網絡課。筆者的作法是,首先,利用網絡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癌細胞的特征及細胞癌變的原理;然后圍繞致癌因子,學生在教師指定的平臺上進行網上交流;接著學生根據教師在網頁上提供的相關鏈接,了解癌癥治療的最新進展、預防措施、癌癥死亡率高的原因等,獲得更多的生物學知識和觀點,既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又激勵他們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對學生進行在線測試,了解每位學生的掌握程度。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和幫助者,而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
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簡化難點知識
多媒體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以形象直觀、多維度的方式展現生命現象及其發生、發展過程。以蛋白質的合成過程為例,傳統的教學掛圖雖然直觀,但卻將教學內容繪制成多幅平面圖畫,其表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不能體現該過程的整體性。而多媒體在教學前可先演示動態過程為學生樹立整體觀,然后再對各個時期分別加以演示。這樣,就將靜態圖片轉化為了動態影像,將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以宏觀動態形式加以展示,學生感受真切,自然輕松地實現了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
三、生動形象,完善實驗教學
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但有些實驗周期長、觀察目標細微,再加上實驗設備要求高(部分學校的實驗設備根本無法達到要求),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有些實驗無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或預期效果不理想。對此,以Flash動畫、視頻、虛擬實驗等方式將實驗過程介紹給學生,則其視聽效果就比教師單純的講解更容易刺激學生的感觀,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四、應用信息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堂中的合理應用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若運用不當,也會使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不能用PPT代替黑板板書,不能將計算機模擬實驗代替學生的自主實驗,而應根據課型、教學目標等對其作出合理的選擇。
作者:孫春燕單位: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