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進程。然而,在教育當中,人們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是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這些人群當中存在著諸多心理問題,令人觸目驚心。繁重的學業壓力、學習自信心不足、人際關系處理不善等。造成初中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系。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在心理教育方面學校是主陣地,因此學校要創設條件,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問題;原因;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長期以來對于初中生的成長還是以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習成績、升學就業等問題為主,而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果我們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當前初中生問題日益增多,這就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初中課程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淺談幾點看法。
一、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應試教育下的繁忙學業、激烈競爭。
在中考的指揮棒之下,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殷切期待下,人們看重的仍然是升學,還是把成績放在首要位置。這種迫切的愿望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尤其是在考試時,總是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學生的嘲笑,老師、家長的責備。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必然會影響學生的成長。當在考試中真的失敗時,立刻會心情沮喪,情緒低落,在短時期內學生不能恢復,造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影響學生的成長。
(2)初中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不足。
中學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來源于成績的不理想,在中考的形勢之下,父母和老師對學生都有著較高的期望,這就導致他們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對學生的消極評價較多,給予學生的積極性評價和鼓勵較少。因此,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總是抱怨自己,從而失去了對學習的信心。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平時就很少得到教師的關注,家長對他們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對他們都是采取“放羊”式的教育方式。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感到渺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3)初中生比較敏感,脆弱、孤獨,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系。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而他們的父母因忙于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而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總是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善。因此,很多初中生不愿意與太多的人交往,導致他們形成了自閉的心態,總有一種孤獨感。這種脆弱封閉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會驚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潰。
(4)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比較嚴重。
“逆反心理”時期是每個學生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在初中階段學生的“逆反心理”現象尤為突出。頂撞老師,忤逆父母的事件屢屢出現,有時候甚至還有失控越軌的事件發生,造成極大的傷害。
二、造成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1)學校、甚至社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
在現今的教育中,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是一個現實問題。雖然隨著國家的不斷進步,社會的發展,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人們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還是缺乏必要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沒有被專門設置為一項課程。
(2)教師任是沒能真正意義上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雖然新課改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也開始設置心理咨詢室,但是有些教師仍然受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仍然是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對于一些學困生有看法。初中階段屬于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因此此類學生受到教師的批評和挖苦時,就喪失了自尊心,出現了心理障礙。
(3)家長不能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現在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在現代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和保護,對孩子不是過分干預,就是放任自流。家長關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成績,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對于孩子的思想行為及心理發展基本上從不在意,家長和子女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導致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代溝,孩子內心封閉,甚至有些孩子走向墜落的深淵。此外,由于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三、進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學校要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設良好的環境
學校是學生進行生活、學習、交往最密集的場所,因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靈活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各種力量,全面滲透、全方位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進展。校領導和各科任教師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學校教育工作的日程上來。在學校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心理咨詢服室等;德育教學、課外活動等各項管理都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的環境建設及文化氛圍,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因此學校要加強師德建設,樹立自身形象。組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聘請相關心理教育專家為教師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具有樂于奉獻的精神,具有為教育事業、為社會、為國家作出自己巨大貢獻的師德師風。學校還可以組織教師進行調查研究活動,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進行疏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重視和加強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通過多渠道、多樣化的形式來進行教育宣傳,只有對初中生進行綜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進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質及綜合素質。讓每一個初中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參考文獻:
[1]李曉文《學生自我發展心理學探究》第1頁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0
[2《]心理健康教育》黃希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王書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華夏出版社,2005-10
作者:陳愛芳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