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青少年學生思想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和方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內涵;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夫和功效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運用特定手段以達到特定目的的能動活動、“舉好旗”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內涵、“導好向”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涵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當代青少年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的一代,親身體驗了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也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人們所帶來的希望和機遇。但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也受到了許多新思潮及外來思潮的極大影響。這些影響也引起了青年學生思想的巨大變化,使得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更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沖擊和挑戰。青少年學生是祖國和民族未來的希望,他們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易受外界干擾和影響,因此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意義非凡的重要課題。本文就“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方法、內容內涵、功夫功效”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立德”、“立志”、“輸油”、“輸氧”、“入網入腦”等思路,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為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供以借鑒討論的作用。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既是具體真切的客觀實在體,也是復雜可變的矛盾統一體,只有采取唯物辯證的態度,才能把人的工作做好。特別是當前社會環境復雜化、思想價值多元化,青少年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易受外界干擾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更要講究方法,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1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和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運用特定手段以達到特定目的的能動活動,反映了方針和方法的天然聯系。方針解決目標和方向問題,方法解決途徑和手段問題。方針和方法的關系,說到底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忽視哪一方面,都會發生問題。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方針的確定無疑居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回顧歷史可以看出,我們基層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針的提出,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反映時代的印跡,即在不同歷史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方針的意義表述和導向作用不同。二是體現層次的區別,即雖然同為實踐中必須遵循的指導方針,但有的處于統領層次,有的處于從屬層次。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哪個層次上的方針,相對于方法來說,都是具有規定地位的。方針決定方法,方法為方針服務,這是另一角度的辯證統一。
如果說方針的制定側重于靠領導,那么方法的改進則主要靠人民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造,一是對傳統方法的繼承,特別是對我黨歷史的、二十年前工作重點轉移、十幾年來經濟體制轉軌這“兩整兩轉”時期的經驗,要很好地加以回顧總結和運用;二是對經濟手段的嫁接,比如,借鑒一些地方搞假日經濟的做法,研究如何在校園形成規模型“假日文化”,學習一些企業經營“兩頭在外”的做法,走開從社會引才、為社會育才的路子等;三是對媒體做法的借鑒,可以抓住青少年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搞“焦點訪談”,圍繞大家的切身利益搞“實話實說”,針對容易越規走偏的現象搞“今日說法”,適應學生的感情需求建立“心心廣場”。改變以往直白、生硬的說教習慣,通過方式方法的改進,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針的落實。
2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內涵
通常說來,內容屬于全面的、一般的東西,內涵屬于重點的、核心的東西。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關鍵在于認識和把握它的內涵。
2.1“舉好旗”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內涵。
眾所周知,從思想的形成,到鄧小平理論的成熟,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取得的劃時代成就,為我國乃至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樹起了光輝的旗幟。同志指出,“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認清,這個“方向”靠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堅持,這個“形象”靠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來維護。抓住這條,才是抓住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和“魂”。
2.2“導好向”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涵。
思想政治工作的神圣之處,就在于能夠在事關方向、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上發揮導向功能。要依據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思想搞好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引導,積極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導他們學習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積極宣傳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引導他們保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
2.3“把好關”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鮮明的立場和價值取向,不能跟著社會上流行的思想觀念、流行的風氣習慣、流行的語言品味等隨波而行,而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運用自己的方法方式,用好自己的話語權,掌握自己工作的主導權,該講什么、不該講什么,要提倡什么不能提倡什么,需要突出宣揚什么、有力打擊什么都應該旗幟鮮明、態度端正、措施得力。
3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夫和功效
衡量一個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和評價經濟工作一樣,也要看“成本”和“利潤”。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指標,是實現工作量和效益量的有機統一。要做到這一點,當前要注意“四有”,即言教有理,身教有形,常教有方,群教有力。
3.1言教有理,就是要少說小道理,不講空道理,批駁歪道理,講透大道理,揚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高尚品質和先進思想不可能自發產生,而必須通過言教灌輸進去。這里的關鍵是對“灌輸”二字的理解問題。列寧在《怎么辦》一書中強調的灌輸,其本質含義是“教育和宣傳”的實踐過程,是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和方法的辯證統一,任何時候都不能廢棄。
3.2身教有形,就是要求教師必須言行一致,為人師表,努力成為青少年所敬重的人,所稱道的人,所效仿的人,以自身的模范行動影響和感染他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說服人,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這樣的人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才會有人信,效果好。
3.3常教有方,就是要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沒有窮盡的內在要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力求做到全員額覆蓋,全方位滲透,全時制落實。青年學生本身存在主體性、流動性、層次性等特點,加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影響他們思想問題的“觸發點”進一步增多,其思想變化的節奏也日益加快,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冷忽熱,更不能一勞永逸。
3.4群教有力,就是切實把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變為群眾性的工作,形成師生互動,同頻共振,人人盡責,大家來做的良好局面。所以,各級教師要像鄧小平同志要求的那樣,團結包括領導同志在內的各級各類骨干,積極主動地共同工作。尤其是領導成員、廣大教師,要密切合作,齊抓共管。同時,還要重視發揮社會、地方、家庭的作用,以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落實。
4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德和立智
人的理想要通過改造現實來實現,而真正能為人們改造現實、實現理想提供力量的是知識。據此,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著眼于灌注進步的政治精神,給人以崇高的理想和道德,而且要著眼于傳播人類的科學知識,給人以相應的智慧和才華。
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含量,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一是按照突出基礎知識,區分層次的思想,結合教學計劃,把理論知識、政治知識、歷史知識、文化知識等內容的學習納入經常性工作軌道。二是加強教育者的知識積累,鼓勵大家帶頭參加繼續教育,力爭實現“雙學歷”,逐步爭取更高學位,達到一精多通。三是是加強與大眾媒體的合作,向學生傳授科學精神和必備常識。
5思想政治工作的“輸油”和“輸氧”
“輸油”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貫徹物質利益原則,“輸氧”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強化精神支柱。在這個問題上,要劃清三個界限:一是注重物質利益原則,不是宣揚物質利益至上。物質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物質的靈魂。一些學生看重各種獎勵榮譽,并不是為爭得那份獎品,而是珍惜獎品包含的那份榮譽。這說明在通常情況下,物質只是青少年實現精神追求的一種道具。二是注重物質利益原則,不是放大個人主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在于它首先追求的是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人民的利益。任何個人的物質利益,必須接受這個大的需要的調節。三是注重物質利益原則,不是坐享物質利益。都像剝削階級那樣坐吃山空,也就沒有什么物質利益可以享用了。
6思想政治工作的入網和入腦
“網上政工”悄然興起,是思想政治工作走向現代化的一個標志,值得充分肯定并認真普及運用。我們在為“網上政工”鼓勁叫好的同時,還要講兩句話:“入網”是大趨勢,“入腦”是硬道理。
網絡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技術。把網絡技術運用于政治工作實踐,所意味的僅是設施的更新和手段的改進。把正確觀念、先進思想、現代知識輸入電腦,只是做了上篇文章,還需要通過電腦向人腦的輸出,與青年學生的思想認識實現“兼容”。毫無疑問,這下篇文章更重要。基于這點,我們要在努力鞏固已有成果的同時,從思想下弄清三個問題:第一,建立網絡為了什么。要端正開展網上政工的指導思想,不是一味趕時髦、圖好看。已經建立起來的網絡,要舍得使用,不能把它作為“洋娃娃”,擺在櫥窗里供人觀賞。第二,網上內容設置什么。特別要注意上網內容的政治性、真實性和健康性,防止不良信息流入網中,對學生帶來負面影響。第三,暫時無網依靠什么。網絡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一時沒有條件開展網上政工的單位,應當積極探索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積極主動地把工作做出成效,不能在消極等待中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