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城鎮化學前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在我國教育城鎮化進程中,城市先進的教育理念、培育模式、管理方式等對農村產生了深刻影響,并逐漸滲透到農村的教育當中,特別是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影響,加之農村生活生活條件、思想觀念的革新,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教育城鎮化也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農村教育城鎮化是指“基于農村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教育質量低下,教師流失嚴重等實際,將農村教育的主陣地由鄉村逐步轉移至辦學條件相對優越的城鎮地區,最大限度地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藉離鄉進城之手段,達到城鄉教育均衡化之目的,為完善意義上的城市化及城鄉一體化創造條件?!彪S著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閑置,大批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大部分學前教育適齡兒童留在農村,優質教育的需求使得農村教育城鎮化逐步實現,但由于城鄉學前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等,使得農村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遠遠小于城市,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沒有縮小貧富差距,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農村學前教育在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應給于高度重視。首先,與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我國是人口大國,且農村人口所占比重較大再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我國農民工在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口流轉并不同于一般意義上流遷地域、職業轉換的路徑,農村勞動力在進入城市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地域轉移、職業轉換,還要實現身份的變化。大部分農民工迫于生活的壓力進城打工只是暫時地居住在城市,并沒有將戶口遷入城市,城市有限的資源使其難以取得城市戶籍,子女也無法在城市公辦幼兒園就讀。目前農民工子女隨父母進城的只占總數的20%~30%,留守農村的學前教育適齡兒童數量龐大,分布范圍寬廣。其次,與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工業化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工業化資本積累的來源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積累主要來自殖民統治,而偏遠的農村是我國資本來源的一部分。從20世紀50年代“一五”計劃的實施到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多年間我國的工業化走的一直是農村支援城市道路;改革開放以后,城市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農村,這就導致原本差異較大的城市與農村間的發展更加不平衡,城鄉差距拉大。在學前教育領域,農村學前教育與城市學前教育差距顯著,教育部2005年的《中國全民教育報告———聚焦農村教育》中指出,我國仍有19%的農村兒童還沒有條件接受幼兒教育;2008年全國城鎮毛入園率達到55.6%,而農村毛入園率則只有35.6%,比城鎮低了20個百分點。學前教育資源的空間分配不均等,不管是師資隊伍、環境設施,還是交通工具、生源比例城市學前教育遠遠超于農村,使教育公平成了一片空白,不利于農村教育發展和社會穩定。
2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和問題的癥結
2.1農村學前教育教師整體水平較低、師資力量匱乏教育公平一直是輿論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但是,在幼兒師資資源的分配上,農村師資隊伍在許多方面都遠遠落后與城市教育,嚴重影響著農村幼兒的教育質量和整個學前教育水平的提高。最明顯的問題是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學歷和技能水平普遍低于城市。據統計,2010年全國農村幼兒教師(包括園長)中,僅有0.03%的幼兒教師獲得碩士學位,5.69%的幼兒教師是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大學專科學歷的幼兒教師占38.3%,高中畢業的約占49%,還有約占7%的幼兒教師是高中階段以下畢業。由于幼兒師資的短缺,相當一部分小學教師和社會臨聘人員兼任或直接擔任幼兒教師,由于沒有受到專業的培訓和學前教育知識的匱乏,加之年齡過大、思維僵化,使得學前教育、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幼兒興趣、個性的培養,幼兒學不到該學的知識、才藝,違背了幼兒本身的學習心理特征,農村教育從學前教育開始就遠遠落后于城市水平。
2.2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多年來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整體不足,難以逾越國內生產總值4%的比例,而學前教育領域的經費投入只占全國教育經費總量的1.2%~1.3%。一方面,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學教機構短缺,加之偏遠地方幼兒上學距離的遙遠,大批幼兒被拒之門外,無法接受教育,入園率與國家規定的比例差距甚大。另一方面,多數農村學前教育辦學環境差,教學設施簡陋、生活環境封閉,缺少基本的游樂場、圖書室、午休室等,現代化的媒體教學設備、音樂器材就更少了,許多方面存在著漏洞,特別是安全問題,如房屋建設、衛生設施、兒童桌椅等都不達標,一些幼兒園的生源比較分散,配備了校車,但是超載、道路不便、校車質量不過關等情況致使事故不斷,幼兒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這與當地相關部門的監管關系重大,農村孩子在教育開端之際就處于不利狀態。
2.3相關學前教育教育政策法規得不到真正落實學前教育政策作為開展和實施學前教育工作的依據、出發點,理應認真落實、嚴格執行,但是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農村學前教育現狀的制約,學前教育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甚至與政策初衷相悖,得不到應有的實際效果。在規劃城鎮學前教育和農村學前教育的具體定位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農村地域分布寬廣,農村幼兒教育機構的規劃一般只落實到鄉鎮,部分地方不能滿足村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人口密度小的偏遠山村,由于資源不足,交通不便,家長思維意識的保守,難以發展學前教育,相關政策得不到落實。此外,農村幼兒教師任職資格、職稱評定還不成熟,教育培訓機會也很少,加之工資待遇的不均等,嚴重影響了從教的積極性,一些幼師迫于生存和環境的壓力紛紛流向城市。
3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路徑
3.1加大學前教育投入,提高辦園水平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大原因,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對農村幼兒教育意義重大。要調整城鄉學前教育經費投資比例,加大農村學前教育投入比例,把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完善縣、鄉、村教育網絡系統,并將其拉入政府財政預算中。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緊密結合教育城鎮化發展趨勢和適齡兒童的變動規律、分布狀況、未來發展趨勢,統一布局、規劃、調整學前教育機構的空間分布和數量,改善農村學前教育環境,提高辦園水平,努力建設、配備好游樂場、讀書室、休息室等場所,充分發揮縣幼兒園、鄉鎮幼兒園的示范帶頭作用,力爭滿足適齡兒童的教育需求。
3.2改善農村幼兒教師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水平認真落實《教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等政策法規,加大農村學前教育投入力度,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以及辦園水平,給予偏遠農村幼教一定的福利補助和優惠政策,并使其真正落到實處。各級政府、領導要把幼兒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深入基層,發現、解決問題,為其辦實事、辦好事。針對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低的問題,政府應調整農村幼教的整體工資水平和工資構成比例,如高學歷獎勵、超工作量補助、效益獎勵等,改善農村幼兒教師的生活水平,今后應擴大農村幼兒教師編制數量,削減無證無學位、臨時幼兒教師數量,確保師資隊伍的穩定。此外,保護幼教的合法權益、解決好其住房、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關乎自身利益的問題,減輕工作負擔,增加更多機會和時間學習新知識、接收培訓,從而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3.3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師資業務水平學前教育事業在聯結教育和社會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必將不斷被社會認知,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事業,提高保教質量,要根據“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相結合、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幼教理論與農村實際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培養與造就一支穩定而合格的幼兒教師隊伍,提高其專業水平。任何先進的教育理念的落實都要靠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完成,顯然,建立一批業務水平高、專業技能強的農村學前教育教師隊伍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借助高校資源及其他渠道的培訓平臺。農村學前教育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是畢業于???、高職、職中、中師等學校的,部分是非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倡導的學前教育所需求。利用一些高校學前教育這一專業的設置,可定期將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送到高校進行培訓,也可定期參與國家、地方組織的統一培訓;同時,積極邀請學前教育學者定期舉辦相關講座、講授課程,走進農村、交流經驗、指導幼兒教育等,使農村學前教育及時更新觀念、提高質量。另一方面,采取一些獎勵措施,鼓勵幼兒教師自我提高。可通過一些定期考核、考試、比賽等方式,督促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與時俱進。今天的網絡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即使偏遠的農村,也可共享最新的國內外學前教育資源、日益更新的學前教育知識等,利用網絡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從而客觀上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
3.4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監管首先,教育部門要突出其主管作用,加強與各部門的協調?!蛾P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提高對發展幼兒教育的認識,加強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領導,把幼兒教育工作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币环矫?,應制定相關標準,依法依規做好鄉鎮村幼兒園的辦園工作;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宣傳、制導,使偏遠地區的家庭、相關機構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強教育部門的管理職責以及對農村幼兒園的監督和指導作用。規范辦園數量和質量,對其教舍環境、師資水平、交通安全等方面進行定期的檢查指導。保證學前教育相關政策、管理的層層落實,加強對城鄉教育資源的協調配置,將農村學前教育作為新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的一部分,為其發展提供保障條件。其次,發揮好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學前教育是一項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教育事業,各級政府部門在承擔相關職責的同時,做好公共服務方面的工作顯得也尤為重要。特別是縣級政府,要抓好本區域內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總體規劃、建設調整、師資安排、經費籌措以及設施配置等工作;鄉鎮政府應負責辦好本區域內村幼兒園,組織適齡兒童進入幼兒園學習,引導、組織家長參與學前教育的相關活動,對村幼兒教師進行定期考核、培訓、經驗交流等。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承擔起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任務。
作者:楊文倩單位:浙江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