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角活動在學前教育中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學前教育是教育的啟蒙階段,3—6歲是幼兒身體、心理發展非常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直接影響幼兒未來的學習及生活。在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對學前教育采用的形式要求是以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為基準的。區角活動是目前公辦、私立幼兒園都比較盛行的學前教育形式,這種形式充分適應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符合3—6歲幼兒對知識的接受形式,在學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區角活動;學前教育;重要意義
區角活動是在比較封閉的幼兒教室內劃分出多個活動區域,以游戲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各種情境。幼兒可以在教師提供的情境中自主選擇游戲的形式,制定游戲的規則,安排游戲的順序等?;顒涌梢杂泻芏鄡热?,比如科學實驗、生活操作、創意拼擺、手工制作等。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來設定活動內容。當前各大幼兒園均有區角活動課程,不僅得到了小朋友的歡迎,也受到廣大家長朋友的青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近年來,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也在向學生們強調區角活動的構成及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為了能夠讓未來的幼兒教師們更好地接受和了解區角活動,筆者特別總結了區角活動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的形象思維,他們對于自己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更感興趣,也更容易接受。在給幼兒上課時,不能靠教師簡單地口述內容,還要配合相應的圖形和動作,最好能夠實現情景再現,這樣才能夠讓幼兒愿意去接觸和了解。區角活動內的各種游戲恰好滿足幼兒在這一方面的需求,很多游戲的材料、情境都根據真實的事物來模擬,而幼兒的想象力是非常發達的,他們能夠根據一個簡單的物體聯想出許許多多豐富的內容。區角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他們大腦中所想的情境,這些熟悉的物品和布置會讓幼兒感到安全和興奮。比如區角活動里面的“廚房游戲”就非常貼近上面的描述,這里有整體廚房、燃氣灶、各種鍋和鏟、盤子和碗,這些精美的塑料仿制品,讓幼兒愛不釋手,這個時候教師再適時地引導幼兒了解廚房的相關知識就會非常輕松了,可以讓孩子們邊說邊做,相比于以往教師拿著圖片給幼兒去講解,幼兒的興趣要濃厚得多。幼兒先天具有對知識的探索精神,關鍵是我們怎樣給他們創設情境,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他們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是驚人的。區角活動因為具有游戲性比較強的特點,非常吸引幼兒去探索和發現,教師無須再利用語言去調動幼兒去學習了,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就能夠掌握90%以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有利于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我們知道3—6歲階段是幼兒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很多影響幼兒一生學習及生活的習慣也在這個時期形成,所以多給幼兒機會去接觸和發現是對幼兒大腦神經發育最好的促進。區角活動內容范圍廣、種類多,幼兒可以在各個領域去親身經歷和感受,既可以在科學實驗區通過對實驗器材的操作了解實驗的流程、規則,也可以在美術區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涂鴉,不必受到任何約束和限制,還可以在廚藝區一展身手去烹飪,而不必擔心家長的阻撓,在時尚區則可以隨意選取自己喜歡的穿搭……在各個區角的體驗都構成了幼兒學習生活經驗中的一部分,很多正處于某一時段敏感期的幼兒通過在區角的游戲活動而使敏感期的行為得到了充分緩解,這是在家和以往的學習形式中學不到的內容。區角活動是輪換進行的,所以對于每一個區角的每一名幼兒來說,都有機會去實踐和感知,這對幼兒的腦神經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培養了幼兒的各項能力,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均衡發展。傳統教學中是“一對多”的形式,教師在授課中,那些踴躍表現的幼兒將會得到更多的機會,而那些不太愛說話的幼兒則缺少關注。區角活動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是小組式的游戲,每名幼兒都有自己負責的內容,這樣每一名幼兒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不會像以前那樣因為不愛說話而使自己的才能得不到發揮。所以說區角活動對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非常有利。
三、促進幼兒發展個人興趣,培養創新思維
前文提到區角活動對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的作用,而在多元智能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區角活動,幼兒能夠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個性逐漸彰顯,自信心得到建立和鞏固,這一點也是因為區角內的活動內容而實現的。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感興趣,什么都愿意去嘗試,并且在嘗試的最初也是非常喜歡和樂于接受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對一些內容失去興趣,這個時間段長短不一,有的持續一年,有的兩三個月就失去興趣了。在幼兒園內的區角活動中,幼兒通過親身實踐每一種活動,并且是重復多次實踐,他們就會逐漸對某一些活動情有獨鐘了,而且會在這一方面因為喜歡做而越做越好,做得好又會反過來刺激幼兒更加積極地去做這件事,特長就這樣慢慢形成了。這一點也可以幫助家長們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在哪里、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去培養。在區角活動中,雖然前期的材料準備、場景布置是由教師決定的,但是一旦活動開始幼兒便成了主體,如何去選擇已有的材料、怎樣利用、呈現什么樣的形式都是幼兒來決定的,甚至包括一些活動的規則、順序、節奏都是幼兒掌握著。所有的這些幼兒需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現有的條件來判斷如何去做,等做完之后又根據結果的好壞來進行調整和改進,整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思考能力,而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就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第一步。
四、增進幼兒間的合作、溝通
區角活動基本上以小組活動為主,一個小組要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勢必要涉及幼兒間的配合。3—6歲的幼兒正是從自我為中心逐步過渡到學會溝通合作的階段,利用合作游戲的形式讓他們強化這一過渡階段,會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更能夠很好地與他人合作。區角活動的大主題是由教師來選擇和制定的,而完成過程則要由幼兒自己來設定。每一名幼兒在游戲的最初階段都會經歷不愿意聽從別人的建議、合作中想要別人全部聽自己的安排、合作時發生爭吵和沖突等一系列問題,教師根據每組幼兒出現的情況進行引導,強調相互溝通。而通過對同一目標游戲的反復操作,加上教師的引導,幼兒逐漸總結出實現目標的最有效途徑,雖然有哭鬧和爭吵,但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無用的操作后,才懂得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這樣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幼兒與別人合作和溝通,相比于播放一些看得見、摸不著的動畫要讓幼兒理解得深刻得多。特別是對于一些幼兒家庭完全以孩子為主的氛圍,這樣的磨煉是必不可少的。
五、督促幼兒教師自主學習和成長
以上談到了很多區角活動對于幼兒的重要意義,事實上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教師而言,區角活動也有利于促進學習中與在職教師的自主學習。在區角活動中我們剛才一直在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像教育改革中提到的將課堂的主體由教師轉到學生當中,幼兒園內的區角活動則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雖然教師在區角活動中起引導作用,但是因為學前教育的特殊性,教師面對的是認知發展不夠全面、是非分辨不清的幼兒,所以所有活動的內容、目標、總體流程都是教師來制定的,包括教師要提前預設好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特別是教師在提供解決辦法的時候,不能一次性告知,而是要逐步啟發和引導,讓幼兒朝著正確的答案一步步邁進。這些內容需要教師提前準備好大量的材料,因為區角活動涉及的領域較多,所以還需要教師各個領域的內容都有所了解才行,這無形中就促使教師去學習各種新的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傊瑓^角活動是當下提升學前教育效果最好的形式,無論是對于幼兒教師還是對幼兒自身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有效動力。
參考文獻:
[1]滕春玲.讓區角游戲活動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2):228+233.
[2]陳佳藝,李克勤.幼兒園區角活動質量與幼兒發展的相關性探索[J].幼兒教育,2015,(Z3):7-11.
作者:曹淼淼 單位:塔城地區師范學校附屬雙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