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前兒童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研究顯示,適當的游戲有助于兒童智力的發展,但是現代社會“望子成龍”的思潮促使兒童教育也出現功利化現象。面對家長施加的壓力,幼兒園教育不得不提前教授孩子英語、數學、彈琴等超出孩子認知能力的知識,這樣的幼兒教學顯然不符合現代教育理論。鑒于此,本文立足于兒童游戲對幼兒教育的益處分析,重點探析了其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兒童游戲幼兒教育實施策略
我國對兒童教育一直持有高度關注的態度,1989年就頒布了《幼兒園工程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引導幼兒教育向科學化及規范化方向發展。按照規則的要求,幼兒教育必須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健全幼兒身心發展。根據兒童的認知特性及智力發展規律,游戲是兒童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兒童教育中也應該遵循這樣的基本原則,全面促進兒童德智發展和身心健康。但是目前我國的兒童教學,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錯誤思想的誘導下,逐漸偏離《規則》的要求,嚴重忽略游戲對于兒童發展的重要性,阻礙兒童的健康發育。面對如此教學窘境,我們急需通過理論研究,引導兒童教育走向正規,下文重點透析了兒童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1.兒童游戲的益處
立足兒童的認知特性我們不難發展,在游戲中兒童的思維會保持較為活躍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兒童的智力及身體才能得到全面提升。譬如兒童在“看圖識字”游戲中,能夠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同時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兒童透過教師提供的圖片會深入探究問題,也會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穩定的提升。
2.游戲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策略
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與青年及成人有巨大差異,研究報告顯示兒童認識周遭事物大多是透過一定的游戲完成的,家長及教師的知識灌輸起到的作用不及游戲。因此我們可以說,對于兒童而言,游戲既是生活與鍛煉,更是學習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要通過兒童游戲引導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游戲”中探索。
2.1游戲與健康活動的整合
在兒童發育階段,適當的體育鍛煉至關重要,但是對于孩子而言極為枯燥。為了使兒童愉快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就需要從兒童認識特性出發,將游戲與體育鍛煉有機結合。例如:我園為了有效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開展了“增強體能”活動,但是一開始,兒童的積極性并不盡如人意,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教師通過商榷決定在鍛煉中融入“小馬過小橋”、“兔寶寶來跳繩”等富有趣味的游戲,這樣的游戲極大提高了兒童的鍛煉熱情,兒童都踴躍參與到鍛煉中。通過這樣的兒童游戲不僅激發兒童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
2.2通過游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孩子今后的發展,因此培養良好習慣的教育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雖然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策略多種多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游戲教學是兒童最樂意接受的方式之一。為了有效培養兒童良好的習慣,我園將生活習慣的有關事項編入兒歌中,在歌唱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兒童的健康意識。如:洗手:“擰開龍頭放小水,淋濕小手抹香皂,香皂香皂香呀搓一搓,手心全是小泡泡,洗完用水沖一沖,將手輕輕甩三下,拿出毛巾擦一擦。”通過這樣的兒歌游戲,孩子在吟唱中,逐漸地將良好的洗手習慣刻在腦海中,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3游戲與科學的結合
科學知識如果只是進行理論教學,就很容易僭越孩子的認知能力,同時會使知識變得抽象且枯燥,這樣的教學顯然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然降低教學的效率,因此在科學知識教學中,也應該有機融入兒童游戲。例如:在數學的識數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有效掌握10以內的數字,教師采用“幸運闖關”游戲,首先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游戲,各個小組的學生通力合作進行積極搶答,而答對的小組可以獲得紅旗獎勵。在這樣的游戲教學中,每個孩子都保持極大的積極性,他們都團結起來討論學習,這樣就將原本單調的教學活動變得饒有趣味,由此獲得良好效果。
2.4游戲與社會活動相結合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一定的游戲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體驗和參與社會活動。例如:在國慶節后,我園組織了講故事活動,要求學生講述國慶期間的所見所感,學生興致勃勃地分享了國慶期間的社會活動,如參觀博物館、逛動物園、參觀文化宮等。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增加了對社會活動的體驗感受,而且提高了學生對社會活動的積極性。
2.5游戲與語言互動的有機整合
孩子的思維一般有具體性,換言之,孩子一般都能較好接受具體化事物。對于語文教學及文化教學,其中存在一些抽象知識,不利于學生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游戲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譬如:在講“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時,通過組織學生演繹故事情節,將學生分成不同角色,在模仿演繹過程中,學生都十分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在游戲中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兒童游戲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方式
3.1游戲整體引入法
游戲整體引入法,即將游戲整體融入教學活動中,讓游戲互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策略。例如在數數教學時,就可以在教學伊始實施游戲教學。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貓釣魚”的游戲,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釣魚活動,在玩耍過程中讓學生盡情玩耍,最后要求學生數出自己所釣的魚的數量,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在游戲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
3.2游戲部分引入法
所謂游戲部分引入法,即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適當的游戲以調動學習氛圍,配合教學開展的一種策略。通過研究學習,我們發現游戲部分引入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3.2.1游戲導入法
游戲導入法即是在導入課程時引入游戲的教學策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在教學伊始就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人文故事課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演繹相關故事如《沉香救母》,以此激發學生對傳說故事的興趣。
3.2.2插入法
所謂插入法,實際上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深化孩子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數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完成后,進行“拔蘿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練習數數,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育中,兒童游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一定的游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在游戲過程中鍛煉身體。總而言之,兒童游戲對幼兒園教育大有裨益,應該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耕青.基于兒童的幼兒園創造性游戲的實踐探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5.
[2]胡子軒.英國開展兒童戶外游戲的理論與實踐[J].學前教育研究,2012.
作者:何建琴 單位:民勤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