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礦業技術打造大國工匠有效路徑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礦業技術打造大國工匠有效路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礦業技術打造大國工匠有效路徑探析

[摘要]以煙臺黃金職業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從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模式創新、“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訂單式培養、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入手,通過在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的實踐和應用,探索出適合高職機電類專業工匠精神人才培育的新模式,使工匠的培育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使高職院校成為培養大國工匠的主要陣地。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是制造大國,但不是制造強國,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國家對制造類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從中國首次舉辦大規模國際性技能賽事,到2016年全國“兩會”把“工匠精神”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匠精神被提升到了國家層面,這說明發揚工匠精神,培養大國工匠,是“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迫切需要,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因此,職業院校成為培養大國工匠的主陣地。大國工匠應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方面具有精湛的技能,在行業內技術一流;另一方面具有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系統的培養計劃和良好的校園環境。我們以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為例,來探討機電類專業工匠培養的有效路徑。煙臺黃金職業學院是招金集團主辦的高職院校,服務于地方(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經濟發展;立足于礦山企業對技術以及管理人才的需求。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專業,也是學院的特色專業。我們利用學院企業辦學“礦校一體”的有利條件,針對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將工匠精神培養融入其中,探索一條機電專業培養大國工匠的有效路徑。大國工匠的培養我們從工匠技能培養和工匠精神培養兩個方面來入手。

一、工匠技能的培養

大國工匠不一定是高端科技,但是都具有與本崗位要求相適應的專業技能,有關工匠技能的培養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一)課程體系的設置。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礦山機電)主要面向黃金礦山企業及礦山機電設備的生產、制造企業,培養了解礦山企業生產過程和組織狀況,掌握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適應礦山安全生產、建設、服務等一線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從事礦山機電設備的制造、安裝、維護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人才的培養,都離不開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工具。如何構建一個科學的課程體系,對于我們培養學生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而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與礦山企業聯系緊密,因此在專業課程設置之前,我們深入礦山企業一線,針對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細化列出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每一項任務所需要的崗位核心能力,以此為依據,我們從專業技術基礎能力、專業技術核心能力、專業特色應用能力、專業技術拓展能力四個方面來設置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在專業技術基礎能力方面,我們設置了機械制圖與CAD、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讓學生在制圖、識圖、設計與制造等方面對機械有基本的認識;在專業技術核心能力方面,我們設置了PLC控制、礦山供配電技術、選礦機械、提升與運輸機械、采裝運機械等核心課程,從機械和電氣兩個方面來掌握礦業裝備維護技術的要點;在專業特色應用能力方面,我們以礦山生產中的在用設備作為實訓對象,進行專項實訓,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在專業技術拓展能力方面,我們開設與專業相關的選修課程,開拓學生的知識面。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課程設置,可以讓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的學生掌握本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對培養學生的工匠技能起到保障作用。

(二)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如果單純地拿出機械設備的維護知識來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枯燥、抽象、難懂,也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學習專業課程之前,我們首先從最吸引人的黃金制品開始,讓學生了解黃金的生產工藝及生產過程,了解各類設備在黃金生產過程中的作用,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產生興趣,再過渡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上來。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后,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在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課程教學開始之前,我們利用企業辦學、校企同位一城的優勢,首先開展為期兩周的認識實習,帶領學生參觀了招金集團生產礦山,詳細了解了黃金加工流程以及礦山設備在生產工藝中的重要作用,并請在學院兼職教學的企業工程師為學生講解生產過程中常見的設備問題及處理方面,逐漸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有一個理解,對本專業在生產中的重要性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而有一種從事技術維護工作的自豪感。

(三)“雙師型”團隊建設。大國工匠的培養,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培養出大國工匠,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根本保證,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學院內涵建設的關鍵。建立由企業師傅和學校專任教師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礎保障。根據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要求,遵照“專兼并舉強師資”的思路,一是定期安排專業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加強實踐鍛煉,提高實驗實訓能力,使專業、專業基礎課教師具有“雙師素質”。同時還要注重為其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提高專業水平,了解本專業學術前沿動態,提高教學、科研能力。二是聘請企業專家、行業“能工巧匠”到校任兼職教師,滿足高等職業教育對“實踐技能型”教師的要求。三是通過各種渠道聘請本專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有一定影響的高層次人員擔任專業帶頭人。通過上述舉措,努力打造一支優秀的、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為我們的工匠培養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四)“訂單式”培養模式的推行。《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動職業教育轉變辦學模式。加強與行業、企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單位的合作,推廣“訂單式”培養模式。我們在礦業裝備維護技術專業試行“訂單式”培養,與山東招金集團、夢金園公司簽訂訂單班。“訂單式”培養可針對崗位群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機電類專業工匠精神校園文化建設。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稍晚,隨著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高素質技術人才大量缺乏,高職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但是高職教育發展面臨很多困難,主要包括就業率低、生源少且質量差等。這些現象與我們傳統文化有一定的關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白領比藍領受到更多的尊重,享有更好的待遇,這些傳統觀念使很多人不愿選擇職業院校,不愿從事技術工作。為改變這種現狀,我們需要將工匠精神引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在校園內營造出一種技能為貴的氛圍。在我校的實踐應用中,我們貫徹省教育廳“最美工匠進校園”精神,將企業匠人請進課堂,給學生做報告,進行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輿論引導;組織學生參加“招金尋找最美工匠之旅”擂臺賽,讓學生與企業員工同臺競技,尋找差距,準確定位;舉辦系部的技能比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電子焊接比賽、CAD三維建模比賽、電氣控制比賽等;創建文化長廊,將港珠澳大橋的合龍、天眼的吊裝、中國動車等工程躍然紙上,讓大家了解超級工程背后的艱辛,無論誰看到這些工程,滿滿的震撼與自豪感蕩然心中。長城萬里今猶在,工匠精神在我國有深厚的傳統基因,我們去提煉和梳理屬于我們自己的工匠精神,一點一滴滲透到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去。

(二)機電類專業工匠精神創新創業的實施。匠人不只是傳承,更多的是創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能靠一門或兩門課程的學習,而應在長期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才能完成。一方面,專業課程融入創新理念、方法,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主動思考,形成發散性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將創新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引導學生在困難面前形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在該環節實施過程中,我們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舉辦校內大學生創業大賽,開發出4D試衣間、電子導盲犬、綜合服務公司、校園共享單車等創新創業項目,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等,以賽促學,讓學生在參賽過程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創新點。

三、結語

工匠的培養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也是高職院校教育的長期目標,從課程體系設置、教學過程引導、“雙師型”團隊建設、“訂單式”培養模式的推行幾個方面入手,保證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從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創業實施等方向入手,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精益求精和勇于創新的精神,通過這兩個方面的培養和塑造,對高職院校培養大國工匠能起到促進和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鄧成.當代職業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當代職業教育,2014(10).

[2]黃君錄.高職院校加強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

[3]崔興艷,趙丹,桑國剛,等.高職院校電氣類專業工匠精神人才培育路徑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4(10).

作者:孫秀茹 單位:煙臺黃金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惠东县| 冀州市| 香格里拉县| 昌平区| 成武县| 山西省| 邛崃市| 包头市| 封丘县| 布尔津县| 中山市| 隆化县| 姜堰市| 内江市| 新绛县| 仙居县| 普兰店市| 德惠市| 静海县| 红桥区| 丽江市| 沙田区| 旅游| 锡林郭勒盟| 元氏县| 靖远县| 河间市| 元谋县| 台北市| 张家川| 多伦县| 鄂托克前旗| 石林| 兴和县| 卓尼县| 合作市| 广昌县| 奉化市| 辉南县|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