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健康心理德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幾天我班有一個一中籍的同學突然患有神經衰落癥,幾天幾夜不能睡覺,已請假三周了,現在福州某醫院接受治療。該生發病的直接導火線是有一天把自己多年的秘密告訴室友,結果自己心理壓力不僅沒有得到放松,反而壓力更大了,覺得無臉見人,沒有自尊,一下了被擊垮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許多思考,其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一主題使我感到班主任的擔子更加沉重。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指出:世界上隨時都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尤其未成年人的學生心理障礙方面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有的是輕度的心理失調,有些是某神經癥,嚴重者走向自殺這條路。這無疑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嚴峻而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一、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自尊是人最起碼的心理需求,也是積極工作、學習的前提。一個自尊心受到傷害和喪失自尊的學生是難以喚起學生熱情的,學校教育也難以進行。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當代學生心理非常敏感,非常脆弱。老師應處處體現出對他們的愛,用愛心去贏得學生的心,喚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從而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生的心里產生巨大的內動力,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俗話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心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和精神支柱。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研究認為:除了百分之一、二的超常兒童和百分之二、三的低常兒童外,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學習動機方面并沒有多大差別,他指出"只要有適合學生個別特點的學習條件,世界上任何能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人都能學會。"當學生學習遇到挫折而沮喪時,教師要多給以鼓勵,挖掘他們學習中的積極因素,對他們提供積極進取和獲得成功的動力。一個不理智的教師如過分地批評和訓斥學生,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使錯誤更加嚴重。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充滿自信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潛能是不可估量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三歲還不會說話,小學時的功課不好,高中畢業時報考工科大學,因植物和法文不及格而名落孫山。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小學時,因成績不好拿不到畢業證書;但他們沒有失支信心。正是由于他們有遠大志向和強烈的自信心,并為之奮斗,最終成為世界的著名的科學家。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中學階段是中學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轉變的時期,由于思維的機械、簡單、片面及知識的單薄,很容易因生活中的某些突發事件,人際交際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學習中的挫折等導致他們不良的心理反應。這種不良反應說明了當代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這不僅有害身體健康,而且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由此而產生的極端行為會給家庭帶來不幸,將給社會造成危害。
報載:某市一女中學生因高考后沒有信心,擔心高考落榜無臉見人,在錄取通知單下發的前一天服毒自殺。人生不可能萬事如意,誰都會遭到不幸和挫折。作為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心理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鼓勵他們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通過歷史與現實中功成名就者曾經歷過的種種挫折甚至打擊,讓學生既看到困難和挫折給我們帶來情感上的傷害,又看到它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人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和才干。
三、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社會競爭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堅強的意志、毅力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心理學家柯克斯曾對301位偉人進行研究,發現他們不僅智力高,在青少年時期所表現的性格就與眾不同,更主要的是他們擁有堅強、自信、百折不撓的優良品質。他們的成功并不完全在于才華,很大程度在于毅力。中學生也應該憑借著意志和毅力進行艱苦的學習。因為學習的道路并不平坦,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因此,教師可以開設有關"意志--------毅力--------成長"的講座和討論會,并布置學生完成一定的量化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深刻體會到:沒有堅強的意志,不能克服困難;沒有頑強的毅力,無法品嘗成功的喜悅。在意志、毅力的培養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評價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使他們精力充沛、好動,但心理發展尚未達到能夠調節其精力的程度。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較弱,個性也必然存在一些消極的因素,出現偏激、任性、盲目自大等心理,如處理不好,則有可能導致不良品德行為的發生。因此,教師對有不良心理行為的學生,必須認真仔細地分析,了解其心理發展的眼光客觀看待學生,充分理解并尊重學生的一些獨特的、奇妙的、甚至錯誤的想法。特別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發展改良的可能性和突破口,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強化自我監控、自律的道德意識。
總之,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是其成才的重要基礎,我們要針對學生自身心理缺陷進行教育,做到"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