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銜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問題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也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一個關鍵問題。由于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等都是以課程作為媒介實現的,因此課程的銜接是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核心和本質問題。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的銜接現狀,揭示了專業課程難以銜接的原因。依據有關課程銜接的理論,初步構建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實踐框架。其目的在于能最大限度的實現兩者之間的銜接,減少課程銜接中的教學消耗,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銜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到2020年,要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的全面銜接,為實現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的對接提供有效的途徑,為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繼續向上發展的空間。然而我國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銜接更多追求的是一種學制上的銜接即外延式的銜接,以課程為核心的內涵式銜接還很薄弱,是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協調發展的瓶頸。中職與應用型本是同一類型教育中的兩個不同層次,課程結構科學合理地銜接能避免教育資源和智力資源的浪費,這是一個關系職業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關鍵問題。
一、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銜接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中職和應用型本科學校都處于彼此獨立的狀態,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加速了職業教育的發展,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方面的問題。
1、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目標定位不清晰
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分別是技能型人才與高級技能型人才,這是一個共識,但對于技能型人才與高級技能型人才衡量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規范和標準。由于其培養目標的層次不清晰,同類專業的課程目標沒有聯系性、遞進性,課程目標、課程標準的制定缺乏溝通,尚未建立起銜接機制。因此培養的中職學生進入本科,難以適應更深層次的理論知識學習,從而達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2、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內容缺失和重復現象嚴重
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的課程內容應該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相互遞進的過程,彼此要溝通交流,由于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各成系統,互相獨立辦學,致使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開設了大量相同的課程,專業課程內容存在大量重復現象,使部分升入本科的中職學生要學習和中職相同的課程。有調查研究表明,以裝潢設計專業為例部分名稱相同的課程的內容重復率達到30%以上,個別達到60%,教學內容的大量重復,不僅造成了嚴重的教學資源浪費,影響了中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降低了教學效益。
3、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結構不合理
課程結構是課程體系的骨架,課程結構體現出課程設置的理念以及價值取向,是圍繞教學年段的總體教育目標,對各年級的課程作出總體安排,是一個整體性問題。我國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仍未能遵從技能人才成長規律開發貫通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培養技能人才的一體化方案,課程開發未完全擺脫以學科課程為主體的三段式課程模式,專業學科發展也不夠充分,專業設置口徑不一,無法實現課程的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造成銜接上的實際困難。由此相應的職業能力素質尚未養成,學生普遍不能適應職業崗位技術的要求,致使人才培養的質量難以達到社會所要求的標準。
二、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難以銜接的原因
1、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調發展的認識觀念亟待轉變與更新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在這一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出現重外在適應性輕內在銜接性,偏重從橫向角度將中職和應用性本科分別作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層次來調控其結構平衡和規模發展,忽略從縱向角度將中職和應用性本科作為同一系統的兩個遞進銜接的層次來統籌發展。這就容易導致對中高職教育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和教育分工不清晰在課程設置上出現重復雷同情況。
2、遵循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職業教育觀亟待加強和貫徹
中職和應用性本科銜接既是結構的銜接,也是功能的銜接。職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養技能型人才,通過中職與應用性本科培養不同層次技能型人才來實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外在功能。因此實現中職和應用性本科之間目標層次、專業與課程結構的遞進銜接是遵循職業教育體系的內部關系規律,順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由低級向高級培養中身心發展與認知發展規律的內在需要。然而目前我國中高職仍未能遵從技能人才成長規律開發貫通中職和應用性本科培養技能人才的一體化方案,造成銜接上的實際困難。
3、中職和應用性本科銜接的管理體制和政策導向有待變革
由于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各自的主管部門不同,橫向上的條塊分割,縱向上的分層管理,使中職和應用性本科銜接缺少層級銜接和一體化管理體制的有力支持,增加了銜接難度,不利于制定統籌中職和應用性本科銜接的政策文件。如果能出臺一體化的課程標準和教學指導方案,就可以避免出現本科階段課程重復率較高的情況。
4、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雙師型”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是具體課程銜接的主導者,課程體系的銜接需要由具體的教師去執行。職業院校的教師比起普通院校的教師,不僅要具備從事理論教學的能力,實踐教學的能力也要兼備,能指導學生的專業技術操作任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質量,辦出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需要,也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根本保證。應用型本科“雙師型”師資隊伍的結構和層次普遍不能達到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教師大多從學校到學校,有一定的理論水平,但實踐經驗不足,特別是在企業經營管理、生產操作等方面,從而影響了專業技能課程開設的數量和質量。
三、構建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銜接體系的研究
1、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銜接的理論依據
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銜接的目標是通過課程銜接實現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協調發展,滿足人的可持續發展。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銜接的理論依據是在終身教育理念指導下,以系統觀思考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發展的整體協調,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適應能力,建立結構合理化的制度和機制,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因此要遵循和適應職業教育系統的內部關系規律來考慮中職與高職之間的層次生源、專業和課程結構的相互銜接,樹立科學的正確的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學生個性成長特點的職業教育課程觀,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現代教育具有整體結構、梯級縱深、層次溝通、開放發展的特點和趨勢,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離不開這個趨勢,由于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同社會經濟技術發展有著比普通教育更加密切的聯系,它要培養的各類人才要與社會實際崗位實現良好的對接,并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為其價值取向。其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體現這個特點和趨勢,因此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能否符合這一趨勢相關。
2、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銜接體系的內容
1)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目標銜接
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在課程層面的體現,是課程改革的先導,是課程開發、實施的前提。它是一項復雜的又頗具創造性的工作。課程目標銜接是構建課程銜接體系的起點,教育部職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發展的層次遞進規律。旨在培養掌握經驗技能的是中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掌握策略技能的知識型、高技能技術人才是應用型本科教育,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銜接不是簡單地把中職與應用性本科疊加,而是在合理定位二者層次和結構的基礎上,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以此為指導制訂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銜接方案。培養目標銜接方案制訂過程中,要以社會發展需求為依據,以內涵建設為重點,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強化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特色,實施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貫通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因此,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的正確定位是中職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立足點也是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起點。
2)專業銜接是構建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的基礎
從當前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各自專業分類的目錄來看,在專業分類、名稱、范圍、要求等方面缺乏統一性、規范性和標準性。中職與應用型本科學校不在同一規范下設置專業,中職教育專業種類繁多且覆蓋面較窄,造成許多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對應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因此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職協調發展一定要對接產業發展結構和勞動力市場變化,以專業群為平臺,修訂專業目錄,著力增強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相近專業的相容性和銜接性,要按照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建立專業銜接機制,這是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基礎。
3)建立統一課程標準是構建課程銜接體系的核心
課程標準是重要的教學實施指導性文件,中高等職業院校聯合制訂課程標準,是避免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內容的重復,真正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以適應其漸進性學習和終身教育的需要。課程標準的制定主要依據大類專業特點和要求,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確定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相應層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并對各個不同專業課程內容的進行整合,確定科學合理實用有效的專業培養課程體系,確定合理科學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既要避免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內容的重復,同時要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
4)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結構的銜接
課程結構銜接是構建課程銜接體系的主體。職業教育的結構是工作結構,是在工作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不同于學科中心的知識結構。工作過程是“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但結構相對穩定的系統”。職業教育課程結構體系的構建是與工作體系結構相結合,以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結構的設計要在確定兩個階段人才培養的不同層次結構和符合各層次能力標準要求下,實現職業技能的有效對接。課程的開發過程按照職業標準的分類,有各個企業行業代表、課程領域內的專業、學者、一線教師、學生等全程參與,相互協商,構建一個建立寬基礎,活模塊的階梯式的不斷循環上升的課程結構體系,還要以克服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內容的重復,減少課時數量和課程門數,提高課程銜接質量,利于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發展。
5)學分制管理是構建課程銜接體系的重要保障。
通過學分制構筑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銜接的管理平臺,統一各學科的學分標準,不同教學單元的學分標準及不同學歷層級的學分標準,使學分成為中職學生進入應用型本科的通道。在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內部實施學分轉換、資格認證制度,使中職學校已經修過在應用型本科中又重復出現的知識可經過學分轉換,成為有效學分,進而免修相關課程內容。另外,學分制還能實現差異化管理,兼顧不同生源素質培養,使不同背景學生按學分制的規定靈活選修相關課程和學習內容,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也是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的體現。以學分制模式進行教學管理可進一步增強教學管理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目標,確定自己的學習計劃等,使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具有更大的選擇權。
四、結語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起步較晚,不論是實踐還是理論都還處于發展探索階段,還未建立完整的銜接體系,也沒有形成系統的研究框架和理論。以課程為核心的內涵式銜接還很薄弱,還處于經驗總結歸納階段,研究成果不多且不成熟,無法為構建中職和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體系提供成熟的理論支撐,這成為了中高等教育難以協調發展的突出問題。因此,在各地積極改革和創新中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體系的新階段,實踐呼喚加強中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體系的研究。
作者:席彬 單位: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經貿分院
參考文獻
[1]高原.我國中高職銜接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5):43-45.
[2邵天行.中高等職業教育街接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20):33-35.
[3]張曉拔,謝革新.課程觀指導下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問題的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5,26(25):40-42.
[4]張東放.中高職教育銜接課程體系構建研討[J].廣東教育,2010,(5).
[5]朱雪梅.我國中職與高職銜接研究述評[J].職業技術教育,2011,(7).
[6]陳飛.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調整與改革研究博士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