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學成效與教育心理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育質量的提高需要依賴教育心理學的有效使用,目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對當前教育領域的教育心理學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可以使教學成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成效
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研究已經開展多年,很多理論的研究已經較為成熟,因此,很多教育領域嘗試著將大量的教育心理學理論運用于教育活動當中,研究當前教育心理學的使用現狀,并對科學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現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但是,我國很多教師雖然對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具備一定的水平,在將教學經驗和教育心理學進行結合的方面卻并沒有充分的經驗,造成教育心理學在應用的過程中不能更好的發揮重要作用。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已有的教學理念,并沒有將學到的教育心理學理論知識在教育活動中進行嘗試,一些教師雖然進行了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嘗試,但依然將傳統的經驗作為提升教育等級的主要方式,造成教育過程中的理論與實際情況聯系不緊密[1]。因此,很多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研究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卻難以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發揮較大的作用,一些剛剛擔任教師職務的教師,由于具備較強的表現欲望,愿意將教育心理學進行充分的實踐,但是,一些教學機構將學生的學科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參考因素,造成了教師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
二、使用教育心理學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舉措
(一)提升教師對教育心理學的重視程度
首先,要轉變教育機構對教師的業績考核制度,將教育心理學的運用納入教師的業績考核體系,使教師加強對教育心理學的重視程度,并將其運用到教育活動當中[2]。要保證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進行教育心理學的應用方式計劃,首先,教師要對課程所要傳遞的知識進行研究和分析,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在時間安排方面需要預留足夠的空隙。教師要在完成課程設計之后,將教育心理學的使用方式進行規劃,并按照既定的方式在教案的空隙處進行教育心理學的實施。要結合教育活動的具體目標,采取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教育心理學使用細則的規劃,并保證教育心理學的使用方法能夠適應學生當前的心理需求。例如,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在心理健康課程的問題的提出之后,教師要組織全體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不僅要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問題的回答,也要保證學生能夠獨立進行相關問題的處理。學生可以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對自己的問題回答情況進行了解,教師在此期間要將引導作為主要的工作內容,避免過多的進行問題的講解影響了學生的信心。如果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進行了其它思路的探索,教師不要對學生錯誤的思路進行否定,而是要將學生在回答心理健康課程相關問題的思路當中存在的錯誤進行耐心的解答,并對學生思路當中的正確性因素進行保留,使學生能夠充分的總結思路的不足之處,并對問題保持充分的信心。
(二)加強教師對教育心理學理論研究的深度
首先,教師要在保證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加深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既包括對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的研究,也包括教師對教育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使教師能夠將理論研究與最新的教學實際相結合[3]。教師要選取最新的理論知識作為研究的對象,保證研究工作具備足夠的前瞻性特點。教師在進行理論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具有較高爭議性的理論的研究,不能輕易將尚未成熟的理論在教育活動中進行實驗,使教學活動的質量得到充分的保證。教師可以通過對教學方案的調整突出教學活動的質量,使教育理論使用的流程具備一定的靈活性特點,可以及時調整教學活動的模式,通過對教育心理學的運用,提升理論使用過程中教學模式的科學性,以便教學活動的質量能夠同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共同完善。
(三)加強對教育心理學應用經驗的交流
教師不僅要保證教育心理學的正確運用,還要對運用的實際效果進行記錄和分析,以便相關經驗可以成為具備參考價值的理論。在進行教育結果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將不同狀態下的教育心理學運用情況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時間、環境、教育主體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教育心理學使用情況的歸納,并且將教育心理學在應用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享,使教師團隊能夠擁有更多的參考依據,并通過對相關經驗的探討提升教育心理學的使用質量。教師要將信息交流作為交流互鑒的基礎,使研討活動的參與者都能夠將自己的教育心理學使用經驗進行交流,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使教師在經驗交流的過程中切實了解不同教師的理論應用情況,并通過對相關理論的研究,增強教育水平。教育心理學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理論,將教育心理學更好的運用到教育活動的當中,能夠使教學工作的質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研究教育心理學運用過程中的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是提升教學工作質量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羅伯特•斯萊文.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5).
[2]唐衛海,劉希平.教育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4).
[3]黃鈴.我國中小學心理教師身份認同感現狀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
[4]羅鳳禮.心理史學•西方心理史學發展態勢[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作者:余俊書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