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泌尿造口術病人心理分析和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們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對45例泌尿造口術病人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不同階段的心理問題實施不同的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45例泌尿造口術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齡45~87歲。城市居民27例,農村18例。經心理壓力分析發(fā)現(xiàn)45例病人都存在著心理障礙。入院后護士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溫和的語言對待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盡快使患者進入病人角色,從而提高了患者的適應能力,增強了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本組6例術后早期產生絕望心理,有輕生念頭,經疏導而康復。
2心理分析
2.1入院時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對策
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離開了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所面對的醫(yī)生護士及周圍環(huán)境均很陌生。因此,熟悉環(huán)境是他們迫切的要求,我們應該建立病人的信任感,幫助病人熟悉環(huán)境盡快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多關心體貼患者,盡量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術前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對策
病人害怕術中疼痛,擔心自己的病情,特別是術前未明確診斷的疾病,擔心結果而感到恐懼。應該通過術前訪視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針對術前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逐條解說,采用互動式交流通俗易懂的語言使病人及家屬了解各項操作如何配合,增強對手術的信心,使其能平靜地接受手術及術后帶來的一切。
2.3術后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對策
由于術后疼痛,置管多,機體的完整性受到破壞,擔心有無轉移,需要護士進行康復指導,有的病人產生自卑、憂郁、絕望心理,情緒波動較大,進入沮喪、失望、無助、憂郁的心理反應期。他們拒絕一切治療和護理,常有輕生念頭。應該多給予人文關愛與尊重,采用安慰性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使病人增強信心,戰(zhàn)勝疾病,適應新生活,以達到預期效果。
2.4康復期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對策
康復期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日漸恢復,醫(yī)護人員和親朋好友由于工作繁忙來探視的人員有所減少,此時有些病人會感到失落無奈,害怕受到歧視甚至厭惡自己,易產生自卑自憐心理,不利于疾病的康復。護士應針對病人不同的心理反應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早日康復,回歸社會。
3健康教育
3.1入院階段
主動向病人及家屬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病房設施、主管醫(yī)生及護士、醫(yī)療技術水平,可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主管護士與病人建立融洽的關系,經常與病人進行交流溝通,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能夠主動配合醫(yī)護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屬造口的重要性和相關知識,讓患者知曉只要學會正確護理及正確選用造口器材,保持樂觀態(tài)度,術后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
3.2準備手術階段
通過術前教育使病人和家屬了解造口的基本知識,配合手術治療,并且要求家屬了解造口者恢復期和康復期的心理行為變化特點,從而能夠耐心地對待病人,溫暖、支持和鼓勵病人,促進其心理康復。術前我們請病人和家屬一起看幻燈片及錄像片,介紹造口的一般情況和護理方法,一方面便于患者將來自我護理,另一方面讓病人提高參與意識。
3.3術后階段
除做好專科護理及基礎護理外,更重要的是穩(wěn)定病人情緒,重視心理護理。由于此手術是污染手術,特別是術后早期引流管易被黏液堵塞而造成出血、尿漏、造口感染,皮膚潰爛化膿。應詳細地介紹造口的護理和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知識,并結合長期的臨床治療和護理經驗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地對病人和家屬進行造口指導。
3.4康復階段
(1)在造口模型上示范造口常規(guī)護理及造口袋的更換方法,讓患者在模型上接觸造口,學習護理方法,為患者術后盡快接受造口、學會自我護理,完成心理調試做好準備。(2)介紹泌尿造口袋的使用流程,責任護士從患者術后第1天就開始給患者講解有關造口的護理方法。在出院前和患者、家屬一起學習造口護理常規(guī)操作,直至其掌握。(3)造口病人要求飲食營養(yǎng)均衡,多飲水,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及酸性食物。(4)告知患者在身體狀況完全康復后,仍然可以參加一些不劇烈的體育運動,同時告訴病人衣服要柔軟、舒適,避免穿緊身衣褲,以免壓迫、摩擦造口,影響血液循環(huán)。術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提舉重物,以免因腹壓增高引起造口旁疝或造口脫垂。(5)造口者傷口愈合后就可以淋浴,使用中性香皂或沐浴露清洗皮膚,然后換上新的底盤,如不需更換時可在造口袋周圍用防水膠布保護,浴畢揭去膠布即可。造口護理是一種特別的護理技術,所以這類病人需要醫(yī)學的干預,醫(yī)護人員要使患者認識到必須努力改變自身的應對方式,調整心理狀態(tài),處理好家庭社會關系,勇于面對現(xiàn)實,提高心理適應能力,重返社會生活中來。
作者:屈霞 單位:鞍山市腫瘤醫(yī)院泌二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