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狀態調查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狀態調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狀態調查

摘要: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狀態調查及護理對策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CHF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調查,將其分為心理焦慮/抑郁組與心理狀態正常組,比較兩組上述各調查指標之間的差異。結果:本組調查的60例患者中心理焦慮/抑郁組38例(63.33%),心理狀態正常組22例(36.67%)。影響老年CHF患者的心理狀態相關因素中,文化水平、經濟收入、心功能評級、CHF基本知識知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CHF患者群體中有超過60%的患者存在或輕或重的不良心理問題,應積極加強健康教育,協調患者家庭親友和社會關系予以心理支持,必要時給予專業心理護理與藥物輔助治療,以緩解和消除老年CHF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老年;慢性心衰;心理狀態;護理對策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簡稱為慢性心衰,常見多發于60歲以上老年人群,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綜合征,往往會伴隨出現一系列并發癥,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1,2]。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CHF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4]。老年CHF患者大多需要長期或者終生服藥,由于病情的反復遷延折磨和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可直接導致病情的加重及住院率、病死率的升高[5,6]。為此,本研究對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CHF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調查,探討分析適宜的護理對策,以提高老年CHF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CHF患者,均確診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訂的《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7]的相關標準。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7.49±4.25)歲;原發疾病:冠心病35例,肺源性心臟病1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1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所有患者皆在知情同意下參與本調查,且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溝通交流障礙等,可以順利完成調查問卷。

1.2方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經濟收入、原發疾病、心功能評級、住院次數、CHF基本知識知曉情況等資料,并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8]評估其心理狀態。根據評分結果與標準分界值判斷,SAS與SDS中有一個或一個指標以上得分≥50分,則表示患者存在焦慮/抑郁心理,SAS與SDS兩個得分均<50分則表示患者心理狀態正常,據此將患者分為心理焦慮/抑郁組與心理狀態正常組,比較兩組上述各調查指標之間的差異。

1.3統計學方法經Epidata3.0雙向核查錄入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運用描述性分析、χ2檢驗統計學方法進行比較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狀態本組調查的60例患者,SAS平均得分(55.42±6.47)分,SDS平均得分(52.34±7.28);其中心理焦慮/抑郁組38例(63.33%),心理狀態正常組22例(36.67%)。

2.2心理狀態影響因素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影響老年CHF患者的心理狀態相關因素中,性別、年齡、原發疾病、住院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文化水平、經濟收入、心功能評級、CHF基本知識知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本組調查的60例老年CHF患者中心理焦慮/抑郁組38例(63.33%),心理狀態正常組22例(36.67%),反映了在老年CHF患者群體中有超過60%的患者,存在或輕或重的不良心理問題,與馮華等[9]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提示醫療護理工作者在救治患者的同時,也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予以護理干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患者為中心”。同時,研究結果顯示,文化水平、經濟收入、心功能評級、CHF基本知識知曉情況是影響老年CHF患者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分析其原因,筆者認為:文化水平較高的患者,往往能夠更充分地了解自身疾病特點,具有更加充分地醫療信心,能更好地實現自我減壓;CHF是一種病程較長、醫療負擔較重的疾病,老年CHF患者如果經濟收入較低,容易因為經濟壓力產生挫敗感和對家庭的負疚感,進而容易出現自卑、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緒;心功能評級較高的患者,提示其病情處于較為嚴重的階段,容易出現CHF的反復發作與進行性加重,患者在面臨病情加重和并發癥發生的威脅下,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和抑郁情緒;CHF基本知識知曉率較低的患者,在長期反復發作的病情變化下,更容易喪失治療的信心,甚至出現消極配合、拒絕治療,其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程度也更為嚴重。在老年CHF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應針對常見的影響因素,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通過入院宣教、查房交流、舉辦講座、組織病友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屬掌握CHF的發病誘因、病情進展方向、治療措施、注意事項及預后情況等,保持良好心態、樹立治療信心[10];同時對于不良心理狀態較為嚴重的患者,進行主動巡視、積極溝通、耐心傾聽、經常鼓勵,協調患者家庭親友和社會關系予以心理支持,必要時還可以請心理護理師進行專業護理,或適當應用抗焦慮抑郁藥物,以調整患者心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蕊,卜麗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6059-6061.

[2]趙菁,趙興山.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腎功能損害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6):648-649.

[3]羅永麗,鄭智敏,王洪雄,等.心臟康復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性的臨床評價〔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6,37(5):81-83.

[4]李秋紅.個性化護理模式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29-30.

[5]余輝.延伸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4):492-493.

[6]佟翠艷,何瑞,李春輝,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特點及藥物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9):57-61.

[7]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8]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9]馮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顧者的抑郁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5):1251-1252.

[10]婁云霄,魏萬宏.認知行為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4920-4921.

作者:黃妙琴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东乡族自治县| 三明市| 安龙县| 叙永县| 锦屏县| 阳山县| 东丰县| 阜城县| 平陆县| 绥棱县| 杨浦区| 调兵山市| 二手房| 敦煌市| 团风县| 河津市| 涡阳县| 岗巴县| 河曲县| 古蔺县| 汉阴县| 苏尼特左旗| 贡觉县| 景德镇市| 辽阳市| 黄骅市| 新源县| 同德县| 平罗县| 金溪县| 大田县| 墨脱县| 上饶县| 拉萨市| 砀山县| 瓮安县| 兰西县| 怀集县| 炎陵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