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體育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導者,教育改革,特別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關鍵并不在教學方法本身,而是在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農村初中體育教師,非專業和兼職的比較多,一般較缺乏體育教育理論知識和體育教育規律。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地去教學,結果出現了一些違背體育教學規律的事情,出現了教學的副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加大道德教育、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的力度,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普通心理學、體育心理學和教學法。讓教師把握教育與心理的基本常識,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印證理解,從而提高自身對學生、對教育的認識能力,為抓好體育教學奠定基礎。同時運用教育理論指導體育教學實踐,總結體育教學經驗,按照教學規律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不斷研究新課題,發現新問題,探索體育教學新問題,實現運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進而總結實踐,使之升華為理論,從而更有效的指導教學,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既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不斷開闊教師的視野,更新和豐富教師的體育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任何知識都有一個產生、發展、老化的過程,知識一旦老化,就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要在教學過程中跟得上時展的需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能、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拓寬教師的學識領域,并充分利用到教學中去,從而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和技術、信息處理和創新的能力。
改善體育教師待遇,提高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體育工作相對辛苦,學校采取一定的傾斜政策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評優、評先要重視體育教學工作的成效;職稱評定設置崗位要考慮到體育學科的職稱結構。對于貢獻大、能力強、素質全面的教師要破格晉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體育教師能夠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為學校體育工作多做貢獻。
二、改變觀念,加強對體育價值的輿論宣傳,提高全社會公民的體育意識。
多年來,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潮下,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相當一部分領導者,認為體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樂樂,而沒有從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高度和深度去認識。觀念的滯后,極大地阻礙了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學校體育教育得不到重視,體育教師得不到尊重,沒地位。特別是在農村中學,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每一個學生,都認為只要是語、數、英等升學考試必考課成績好,為考取高一級學校取得鐵飯碗為目標,對體育活動不重視,體育成績好壞沒關系。因此有的體育教師自暴自棄,一上課就“吹吹哨子、曬曬太陽、吹吹牛”,上課不認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學狀態。而學生呢?覺得體育課不重要,又枯燥無味,他們認為與其上這樣的體育課,倒不如到教室做做作業,對自己將來升學還有好處。有的學校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一完,體育課就敷衍了事,用來補主科課程,平時也多是挪用體育課來排練節目、清理衛生等,有的甚至不開設體育課。所以,農村的體育教學實際上處于一種不規范的狀態,根本無法保證學生正常的體育鍛煉。為此,作為農村中學領導、體育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思想,摒棄世俗偏見,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作正面引導,向他們講清體育課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進行體育具有社會功能和價值意義的教育,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習慣,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心理定勢,把學校體育擺在學校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同時要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保證學生的鍛煉時間。
三、加強器材設備的建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現有體育資源,因“材”施教,因“時”施教。
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加大教育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維修、保養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在資金上,可以采取學校擠一點,上級撥一點,爭取社會贊助一點的方法,配齊必備的體育用品和器材,保證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教師要因“材”施教。農村青少年一般不及發達地區青少年的機靈、活躍,加之場地、器材的缺乏,他們對體育課深感單調乏味。我們的農村體育教師要充分把握農村學生力大好動的特點,多動腦筋,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自制和開發體育器材。例如:用布做沙包和實心球、用竹子做接力棒等,因材利導上好每一堂體育課;農村學生足勁好,沒有沙坑就可以做立定跳遠;農村學生手勁棒,沒有單雙杠,就在樹杈橫上竹杠,制成引體向上的器材;農村學生大多力氣大,沒有舉重器材,就用石磨抓舉訓練。教學設備雖差,但能運用這種土法上馬,土洋結合,因陋就簡,因地制宜,自制為主,解決了教學和業余訓練的必備條件,并使體育課頗具創新意識。
同時教師還要因“時”施教。農村學生上學大多要走較長時間的路,體育教師根據學生慣行走、跳躍比較靈活的特點,在平時回家的路程,給學生布置體育鍛煉的任務,讓學生自覺地去完成。農村初中受經費、場地、器材等的制約,很少開運動會,體育教師就要年年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體育興趣小組、體育單項競賽等等,達到鍛煉的目的,又愉悅身心。
四、加強體育運動場地建設,因地施教。
目前,制約農村體育發展的瓶頸問題,最主要的是體育設施嚴重短缺和公共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加快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必須堅持“活動與建設并舉,重在建設”的工作原則,重點加強農村體育場地建設。農村初中學校要高度重視,以保證農村初中體育課能順利地開展。絕大部分農村初中學校,沒有正規的體育場地。活動場所僅有小小的一塊,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實踐中要充分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要千方百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場地抓好體育教學。如:沒有跑道可利用操場邊的公路當跑道,附近有山的可組織學生進行登山,也可以在田間小道上慢跑等,但這些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安全教育。
五、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農村體育教育一定要堅持“健康第一”“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展好體育工作,把農村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健康體魄的新世紀型人才。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教師的主體作用,重傳授輕方法,重技術輕素質,重應試輕應用,重繼承輕創新,這些在農村初中校雖有得到改革,但力度還是不夠。在課堂教學中,只講動作規范,卻限制動作創新和自由發揮,而新教材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長發揮,新的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轉變的教師的角色,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要得到提高,要走出一片新天地,仍然需要廣大農村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實踐。
【摘要】:體育教學是一門專業理論與形體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目前農村初中體育工作存在:學校領導重視體育工作程度不夠,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突出;體育教師隊伍青黃不接;體育器材管理不善,嚴重缺乏;場地不足,資金短缺這四個主要問題。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制約著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農村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從:改變觀念,加強對體育價值的輿論宣傳,提高全社會公民的體育意識;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強器材設備的建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現有體育資源,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加強體育運動場地建設,因地施教;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五個方面來提高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從而把農村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健康體魄的新世紀型人才。
【關鍵詞】:農村中學教學質量提高質量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是廣為流傳的話。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隨之也出現了心理壓力的增大和體育活動的減少,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而體育活動又是保證人類健康的一劑良藥,學校體育又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億萬青年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開展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冬季長跑”等一系列體育活動,更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戰略眼光。農村初中學校的一些領導也開始對體育有所重視,但受到農村鄉鎮經濟的牽制,人的體育意識、物質基礎、師資數量和質量、地區差異和傳統習慣等一系列問題都受到影響。因此要完成體育教材中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大問題。
目前,農村初中體育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學校領導重視體育工作程度不夠,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突出。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教學課時;體育課時得不到保證,經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來補語、數、英主科課程,或是用來排練節目,或是用來清理衛生等,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二、體育教師隊伍青黃不接。部分體育教師思想教育、專業知識、業務水平不高,對待學校的體育工作往往是課時無保證,課程無進度,教學無計劃,體育課處于一種“放羊”式的教學狀態。三、體育器材管理不善,嚴重缺乏。一些學校常用的體育器材殘缺不全,僅有的器械長期束之高閣,閑置不用,造成流失或破損。四、場地不足,資金短缺。這是多數學校的普遍問題,制約著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那么怎樣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資源上好體育課,顯然就成為提高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要切實提高農村初中的體育教學質量,是農村體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一個大問題。本人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不足之處敬請指正。